圖為已完成的高標準農田項目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魏倩、劉雷)保定市徐水區紮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了該區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據統計,自2019年7月截至目前,該區新增高標準農田3.544萬畝,涉及徐水區4個鄉鎮20個行政村。
徐水區農業農村局紮實落實一系列工作舉措,切實把項目建設落到實處。採取召開鎮村幹部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的形式宣傳政策,明確了工程建設標準;充分利用網絡和微信平臺等媒體,宣傳項目政策,在全區營造了良好氛圍;通過技術人員到項目建設一線指導示範,引導廣大村民代表、工程建設負責人參與到項目工程建設中來;委託中介機構參與到摸底勘測、規劃、驗收全過程,促進規劃設計更加科學規範;在項目規劃設計前後,深入項目村召開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充分了解農民的意向,依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各村實際合理布局,進行全面科學設計。在項目資金管理上,創新機制,並按照財政集中支付管理有關政策,增強了資金管理的內部監控機制;對所有項目工程實行公開招投標;按規定對項目實施工程監理制和群眾代表監督機制;項目所有竣工工程結算均委託財政投資評審機構評審並出具審計報告,確保了項目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的基礎設施及生產發展條件,為農業增產、農村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據統計,項目區新增糧食生產能力542.52萬公斤,新增農業總產值1003.65萬元。項目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農村最突出的澆地難、用電難、行路難、運輸難等問題得以解決,使農業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5%以上,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