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18輪比賽中,北京首鋼隊只有6勝10負的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成績,給球隊上下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與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此期間,突然有人帶節奏,對北京首鋼隊的防守球員王驍輝進行人身攻擊,而一些不那麼理性的球迷,也因此對王驍輝實施了網絡暴力。
也許在這些球迷心中,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義使者」,也因為王驍輝在賽場上的一些大動作而實施網絡暴力。可能有人會忘記,在籃球場上,防守者常常需要承受最大的壓力,為了完成球隊的防守任務,防守者必須要更賣力,動作必須更有攻擊性,只有這樣才能給對手帶來足夠的壓力。尤其在CBA聯賽中,因為要去防守外援的強勢,如果防守沒有攻擊性,就等於白給外援送分。
但有時運動員在場上太拼了,可能會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動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在全速衝刺時突然急停,肯定會產生慣性,而在籃球場上,有時這種非主觀的慣性動作,會被球迷誤解為「髒」。
另外,攻防雙方球員在球迷心中的地位永遠都是不對等的,這也是防守隊員容易被噴的原因。不管攻擊型球員打了多少次鐵拳,但只要他們打進一粒精彩的進球,就可能為球迷所銘記,甚至成為終身難忘的經典記憶。那麼防守者呢?即使他們在大部分回合中都保持著正常的防守狀態,只要一次動作做得好,球迷們通常都會認為他們是骯髒的。
因此,在整個世界籃壇,大多數優秀的防守者,往往也會有「髒」的名聲。勇士的德雷蒙德-格林,前湖人球星阿泰斯特,前馬刺的後防尖兵鮑文,都很少被球迷噴到。而球迷們卻把這些防守者們看作是英雄。理由很簡單,對手的球迷對這種類型的防守型明星來說,往往是最痛恨的,防守型球員稍有爭議的動作,都會被他們無限放大,而自己的球迷則完全了解這種防守型高手,對自己的主隊有多重要。
王驍輝也正是這樣一位防守型球員,從進入北京首鋼一隊的那天起,他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防守著各隊的外援,被對手激怒報復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樣的情形,他偶有爭議的動作其實也完全可以理解,但非要說他是有心砸別人飯碗的壞人,那顯然有些過頭了。而說到對他的網絡暴力,那更是令人不快。的確,由於當今網絡時代社交媒體發達,人心浮躁,所以稍有節制,就會引起一些極端球迷支持者的攻擊,但是這種行為,卻不應該提倡。
去年,北京首鋼隊的外援林書豪在比賽中多次被人打臉或推倒在地,其中,與廣廈隊的比賽,也有一些極端球迷因此攻擊蘇若禹,甚至咒罵他的孩子,引起蘇若禹妻子的憤怒。
可以在場上受傷的林書豪,卻在此時為蘇若禹發聲,反對網絡暴力,他曾如此表示,「衷心感謝每一位球迷對我的支持和關心。我將努力尋找方法來保護我和CBA所有球員的健康。但絕對不能辱罵,攻擊球員,特別是他們的家人,朋友。籃球界如此健康陽光的運動,CBA也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謾罵和攻擊別人對我們熱愛的籃球,熱愛CBA是沒有用的。
CBA聯賽有規章制度,如果王驍輝在球場上的表現真的有問題,聯賽官員自然會懲罰他。有些人必須感到他們比CBA官方更了解規則和規則,並且硬要對球員進行節奏性的侮辱,這樣的行為恐怕不是「公正」,而是別有用心。再者,網絡也從不是法外之地,人身攻擊或許是一時的快感,如果因此觸犯了法律,到時再後悔,那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