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紀錄片學單詞】地質類 --《地球起源》之地球上的水怎麼來的

2021-02-08 看紀錄片學單詞


45億年前,地球剛由太陽塵埃雲凝聚形成時,它還是一個熾熱的熔巖球。然而2億年之後,最早的海洋就已經形成了,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據說是由隕石帶到地球的,有什麼證據表明隕石裡有水分呢?究竟需要多少隕石才能累積那麼多的水,隕石中的水又是如何形成最初的海洋的?

 (高清視頻見底部連結)

 

Line 1】 After its formation from the solar dust cloud 4.5 billion years ago, Earth was a fiery ball of molten rock. But 200 million years later, the first oceans were already forming. And Earth today is the blue planet with 70% of its surface covered by water. 45億年前,地球剛由太陽塵埃雲凝聚形成時,它還是一個熾熱的熔巖球。然而2億年之後,最早的海洋就已經形成了,而今天的地球是一個藍色星球,其表面的70%被水所覆蓋著。

formation  n.形成

solar dust cloud  太陽塵埃雲

★★★ fiery  a.炙熱的

★★★ molten rock  熔巖

 


Line 2】 The question has puzzled geologists for years. Now they believe the answer lies in space. 多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地質學家們,現在他們認為答案就藏在太空中。

puzzle  v.使困惑

geologist  n.地質學家

 


Line 3】 New evidence showing how our water arrived on Earth has emerged from a meteorite that fell in 1998, but which has only recently been analyzed. 一塊於1998年就墜落於地球,然而近期才被研究分析的隕石,解開了地球上的水的由來之謎。

emerge  v.顯露

★★★ meteorite  n.隕石

 


Line 4】 We found an astonishing thing. This meteorite contains grains of table salt, just like you'd put on your fish and chips. 我們發現了一種震撼人心的物質,這塊隕石中含有食鹽顆粒,就跟炸魚和土豆片上撒的鹽一樣。

astonishing  a.令人吃驚的

★★★ meteorite  n.隕石

grain  n.小顆粒

table salt  食鹽

 


Line 5】 The clue is trapped inside the crystals of salt and revealed under the microscope, minute droplets of liquid water. 藏在鹽晶體中的線索,在顯微鏡下一覽無遺,即液態水的微滴形式。

crystal  n.晶體

microscope  n.顯微鏡

minute  a.微小的

★★★ droplet  n.小滴

 


Line 6】 On the computer screen, you can see a little fluid inclusion, a little drop of water, and you'll know it's water. We know it's liquid because you see a little bubble moving around inside of this little droplet of water. 在電腦屏幕上,你可以看到一小塊液體包裹體,一滴小水滴,你就會知道這是水,這一小水滴裡面的小氣泡在四處移動,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它是液態的。

fluid  n.流體,液體

bubble  n.氣泡

 


Line 7】  Here is visible evidence that water existed in space when the Earth first formed. And Zolensky is convinced that meteorites then brought water to Earth. 這項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地球誕生初期水已存在於太空中,另外澤倫斯基相信之後隕石將水帶到了地球上來。

convince  v.使確信

★★★ meteorite  n.隕石

 


Line 8】 And so it's looking more and more like the water arrived drop by drop in rocks like this meteorite here, landing over the course of billions of years. You have lots of material coming in every day and smacking into the Earth and depositing a little bit of water, a few drops at a time. 從線索看來,地球上的水是一滴一滴地附著這些隕石降落於地球。經歷了長達幾十億年的時間,地球每天都會受到很多物質的轟炸炮擊,每次攢下幾滴小水滴。

★★★ smack  v.拍打,撞擊

deposit  v.儲存,沉澱

 


Line 9】 The scale of the meteorite bombardment needed to fill the oceans with water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comprehend. But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over billions of years there were easily enough meteorites crashing into the Earth to account for all the water on the planet. 究竟需要多少次隕石炮擊才能將海洋填滿這個數字幾乎是個天文數字,但科學家們認為,經過幾十億年的時間,這些墜入地球的隕石帶來的水足以達到該星球上的總水量。

★★★ meteorite  n.隕石

★★★ bombardment  n.轟炸

comprehend  v.理解

crash  v.碰撞,墜落

account for  解釋,佔(比例)

 


Line 10】 Gradually those rocks were sweating water, building up first shallow seas here and there. They'd grow to be giant oceans. 這些巖石漸漸地開始往外冒水,到處形成了最初的淺海,它們會逐漸匯集形成大洋。

sweat  v.流汗,滲出

giant  a.巨大的





註:一星詞彙為四級難度,二星詞彙為六級難度,三星詞彙為雅思託福及以上難度,大家根據自己的考試要求選擇性學習,參考筆記模板自由做學習筆記,筆記拍圖回復。建議準備一個專門的本子,日積月累,這會是不小的收穫!

 

 

跟小夥伴們分享澤傳老師的

【看紀錄片學單詞】微信公眾號

xuzechuan-DOC

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該號將定期推送紀錄片精彩片段

和臺詞整理,題材涵蓋生物生態、

地理地質、人文歷史、科學技術、

健康醫藥、教育學習、經濟社會等

想補上早期的,可查看歷史消息

 

 

 

看高清視頻,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騰訊視頻,再點擊播放界面底部的提升3倍流暢度,打開騰訊視頻】,就可以調節清晰度(需先安裝騰訊視頻APP)

相關焦點

  • 生命起源之水悖論:地球上第一生命最大的威脅——水
    長期以來,許多科學家一直推測,地球上的第一批細胞出現在海洋中。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生命的關鍵分子及其核心過程只能在相對較淺的水域中形成。因為多項研究表明,生命的基本化學物質需要紫外線才能形成,並且水環境必須高度濃縮,甚至有時會完全變幹。
  • 地球磁場的起源之謎,變得更複雜了
    | 圖片來源:Wikipedia然而,儘管這樣一個地球磁場的起源故事聽起來很令人興奮,但一項新發表於《科學進展》的論文卻表示,研究人員在檢測了一種被稱為鋯石的晶體之後,得出了「地球磁場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的結論。
  • 在地球上,我們要如何區分地質年代?
    從生命的出現到大滅絕,地球在46億年裡經歷了難以置信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地質的變化,但是地球如此繁雜的歷史變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研究人員怎麼能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具體來說,我們要如何辨別地球紛亂的地質年代!
  • 世界地球日科技電影周來啦!7部電影講述動人的生命故事
    世界地球日,中國地質博物館聯動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一起舉辦科技電影周。紅網時刻4月20日訊(記者 何超 通訊員 周豔)2020年4月22日,將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地球生命的起源
    雖然這些故事中許多具有相當多的道德和智慧價值,但是大多數與地球的地質記錄和龐大的地質年代體系發生直接的矛盾。Miller和Urey在長頸瓶中填充了在當時被認為代表地球原始大氣的氣體混合物。( 最近這些氣體在木星大氣中也有發現。因為木星沒有失去氫,Urey認為其大氣處於「未進化"狀態。Urey 解釋到,在氫逃逸之前,地球上大氣在組成上與此相似。而這是不完全正確的)。長頸瓶中含有CH4和NH、水汽和氫氣分子。然後,研究人員用極強的放電在長頸瓶內點火,模擬生命出現之前大氣中的閃電。
  • 地球日科技電影周:這份科普大餐不容錯過……
    2020年4月22日,我們將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荔枝新聞記者今天(4月20日)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中國地質博物館圍繞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造了一場科技電影周活動。讓您電影免費看,更有同步知識大餐。
  • 【專題複習】地球的歷史,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值得每個人解讀
    地球的起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人類的起源 被喻為地球科學的三大難題 關於地球的起源和演化,還有很多其他形形色色的假說。地球的天文時期,也就是地球的原始形成期,還是一個需要人類不斷探索的階段 。隨科學的發展,地球起源之謎一定會被解開。
  • 地球日科技電影周
    珍愛地球和我們每一位地球公民息息相關。圍繞本次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中國地質博物館為大家傾心打造了科技電影周活動:電影免費看,更有同步知識大餐,一切就緒。 準備好迎接這波最強勁的科普風暴來襲!
  • ...bbc|life|王朝|紀錄片|地球|地球的力量|荒野間諜|地球脈動2...
    這麼難得的充電時光,就來通過這些神級紀錄片讓孩子足不出戶就遊覽全世界甚至宇宙的大好風光,通過看視頻輕鬆的方式來學習歷史、藝術、科學等知識,讓孩子的眼界見識從此提升不少。可以收藏起來,以後慢慢看哦~自然類1. 《地球脈動》出品時間:2006-02-27豆瓣評分:9.7分2006年BBC出了一部直到如今都被很多人奉為絕對經典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這部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討論,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
  • 地球上的鹽是怎麼來的?原來它跟太陽系的起源有關
    地球是一個鹽資源非常豐富的星球,可以說我們並不缺鹽,除了很多的鹽井等資源之外,佔表面71%面積的海洋中有大量的鹽存在。我們都知道海水鹹的,之所以如何,就是因為海水中含量大量的鹽。於是這裡很多人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地球上的鹽是怎麼來的?地球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資源我們都知道是由早期地球形成時天外而來,那麼地球上的這些鹽是否也是來自於天外呢?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了不起的自然氣象#地球的水到底在哪?地球是八大行星當中,唯一一個表面有大量液態水的行星,但實際上地球的水儲量並不算豐富,即便如此水佔地球表面也差不多達到了71%左右。那麼,這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的儲量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
  • 簡述:地球的起源與演化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到遠排為第三顆,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做公轉。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赤道半徑為6378.137千米,極半徑為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
  • 地球「第一個」生命怎麼來的?死亡瞬間發生了什麼?答案讓人深思
    目前,「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都算得上困擾人類的世紀謎題,那麼,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又是怎麼來的呢?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從「腐草化為螢」、腐肉生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樸素的「生命自發產生論」(簡稱「自生論」)。這個學說認為生命可以由無生命的物質產生,並且這種產生可以隨時隨地發生。
  • 地球是怎樣誕生的?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地球的起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被喻為地球科學的三大難題地球目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人類對地球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同這個浩瀚的宇宙一樣,她的誕生本身仍是一個謎團。你是否想過我們居住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鄭州|碩士及以上|地球物理/地質構造/地質學/地質工程]
    ·  正  ·  文  ·  來  ·  啦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鄭州|碩士及以上|地球物理/地質構造/地質學/地質工程]一、單位介紹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以下簡稱物探中心)成立於1955年,前身是地質部第一物探大隊。1968年整建制轉入地震系統,是中國地震局直屬的正廳級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
  •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麼來的?
    最近這些年,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種聲音:地球上的生命並非起源於地球,而是外星文明在地球上的殘存物。那麼事實究竟是如何呢?生命地球起源說生命起源這件事,我們要從46億年前開始說起。形成太陽的邊角碎料,形成了太陽系內其他星球,地球也是其中之一。地球在剛形成初期,溫度非常高,整個星球呈熔融狀態,水無法以液態的形式存在,紛紛氣化,但由於地球引力的束縛,所以這些水汽沒有跑太遠。後來地球逐漸降溫,降溫之後,這些水汽以降雨的方式,又重新落回地面。
  • 宇宙奧秘:生命起源,不是從地球開始而是從外太空來的?
    生命從地球開始已經過了三十億年之久,從最基礎的微生物到複雜琳琅滿目的生命演化至今。但我們唯一知道有生命的星球的第一個有機體是如何從原始湯(primordial soup)發展成現今的大地。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看它的硬體設施地質博物館
    北地在建立初期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數十萬地質專門人才,在國家工業起飛和地質發展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一過程中,當時建有14個展室,涵蓋構造、古生物、礦物、巖石、勘探、金屬非金屬礦產、能源資源、放射性礦物等學科或專業的北地地質博物館發揮了應有的輔助教學效果。
  •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跟億萬年的地球歷史對話
    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石廳、史前生物廳……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就猶如走進一部濃縮的地球與生命科學歷史。我們的參觀從三層的史前生物廳開始。這個展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旨在向觀眾介紹生物的發展歷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並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過程。「這是小序廳,包括一面藝術化的化石精品牆、一個可以互動操作的簡明生物分類查詢系統和一些有關化石的基本常識介紹。
  • 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第三章(地層、化石、地質年代)
    如此這般地球內部和表層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地球上三大類巖石——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循環往復變化,這一過程叫做巖石循環。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裡。所謂大陸者,皆濁泥所湮耳。堯殛鯀於羽山,舊說在東海中,今乃在平陸。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類,悉是濁流。今關、陝以西,水行地中不減百餘尺。其泥歲東流,皆為大陸之土,此理必然。近歲延州永寧關大河岸崩,入地數十尺,土下得竹筍一林,凡數百莖,根幹相連,悉化為石。……延郡素無竹,此入在數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無乃曠古以前,地卑氣溼而宜竹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