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液空將在四川打造氫能產業集群;發那科上海智能工廠三期開建;出...

2021-01-14 能動com

今日焦點:

1、日本出光興產中國的OLED面板材料工廠已投運

2、法液空將在四川雅安打造「氫能產業集群」項目3、充電樁「特來電」籌備上市

4、投資約15億,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建

5、聖戈班生物製藥工藝一次性耗材生產線在杭州投產

礦產和金屬

BioUrja完成重大運營業務收購。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BioUrja集團旗下的BioUrja Commodities, LLC已完成對Energy Alloys運營業務和同名品牌的收購。BioUrja集團目前擁有Hamilton Metals, LLC,是一家全球性抗腐蝕合金產品和管材提供商,產品用於能源勘探和生產行業。通過收購Energy Alloys旗下正在運營中的公司,合併後的金屬業務將為美國、英國、杜拜、墨西哥和新加坡的油田服務客戶提供製造服務,並供應耐腐蝕合金產品。BioUrja由Amit Bhandari創建於2006年,是一家領先的能源及農產品貿易和供應公司,核心業務包括乙醇、精煉產品、電力、金屬管材、穀物和動物飼料原料。

化工和橡膠

盛禧奧在臺灣新竹啟動新的熱塑性彈性體(TPE)試驗設施。該先進的試驗設施位於盛禧奧新竹現有生產基地。盛禧奧將在汽車、消費電子產品、鞋類和醫療市場上為可持續優勢材料提供更快的創新周期。它是盛禧奧在義大利穆索倫特現有的主要 TPE 開發中心的補充,該中心在可持續軟觸感塑料的設計和生產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盛禧奧是一家全球性的材料公司,也是塑料、膠乳粘合劑和合成橡膠的製造商。

Univar宣布與珠海泰肯達成協議。全球化學品及原料分銷商和增值服務提供商Univar Solutions Inc.宣布其全資子公司Univar解決方案(中國)有限公司與珠海泰肯矽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達成收購協議,以便分銷主要用於塗料、粘合劑、密封劑和彈性體市場的創新型特種矽酮解決方案。收購協議預計將於12月中旬完成。

日本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12月2日宣布,建在中國的OLED面板材料工廠已正式投入運行。該工廠生產發光材料,年產能為12噸。這在該公司生產發光材料的工廠中屬於最大規模。新工廠位於成都市,佔地面積約為1.46萬平方米。2018年12月開工建設。在該公司生產發光材料的工廠當中,新工廠是繼靜岡縣和韓國之後的第3家。主要客戶是中國的大型面板廠商,自2021年1月起開始供貨。隨著新工廠投產,合計年產能將達到22噸,是此前的2倍以上。

聖戈班建成本地化生物製藥一次性系統潔淨產線。聖戈班高功能塑料杭州工廠舉行了盛大的生物製藥一次性系統本地化產線投產儀式。今年聖戈班繼續投資上千萬元在杭州新建成生物製藥工藝一次性耗材本地化產線,該生產線在完全複製國外生產工藝和驗證體系、並滿足全球質量標準的同時,更是做了生產配套的升級,比如生物工藝袋採用全自動化的設備生產,最大程度減少了人工介入,使得同一批次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同時保證生產環境的潔淨度。

液化空氣中國與四川中核國興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四川省雅安市成立合資企業,攜手打造「氫能產業集群」項目,建設運用水電的大規模水電解制氫、氫液化及空分工廠項目,以穩步推進可再生氫的生產及儲運。液化空氣還將與中核國興在加氫站項目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進行氫能技術與裝備製造領域的研發工作。四川中核國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專注於氫能、光伏和地熱等新能源開發和應用的公司。

雙日將在中國開展氫的液態穩定運輸試驗。雙日和札幌市的氫設備開發企業Hrein Energy受到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委託進行本次調查。使氫與有機溶劑甲苯發生反應變成液體,以穩定的狀態運輸。雙日計劃在燃料電池車(FCV)不斷普及的中國山東省進行試驗。雙日計劃藉此積累技術經驗,還考慮在日本推廣技術。將在2020年度末之前,調查相關審批制度、氫的供需情況等。基於調查結果,在2021年到2023年著手進行儲存和運輸試驗。

新能源和新能源車

「特來電」籌備上市。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將分拆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特銳德持有特來電81.2%的股權,分拆上市後,仍為特來電控股股東。2020年前10個月,特來電充電樁數量17.3萬個,市場佔有率約26%,持續保持國內第一;特銳德公告顯示,截止目前,特來電上線運行充電樁累計充電量超過61億度,日充電量超過1000萬度,位居國內第一。今年3月,特來電完成A輪13.5億元融資,估值約78億元。

Lucid Motors在北美的第一個新建電動汽車工廠的建設工程現已完工。通過先進的豪華電動汽車為可持續發展出行設定新標準的Lucid Motors宣布已完成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新工廠Lucid AMP-1(先進位造工廠)的第一期建設,目前在進行生產設備的調試和工藝調試,並將於2021年春季開始生產Lucid Air車型。Lucid的創新型AMP-1工廠是北美第一個新建的專用電動汽車製造廠,設計上著眼於未來,可以進行多個階段的擴展,下一階段預計於2021年初開始,從而可使該品牌的首款SUV車型Project Gravity於2023年開始生產。淡水河谷將建首個光伏發電站。淡水河谷將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雅伊巴市實施「塞拉多驕陽(Sol do Cerrado)」太陽能發電項目,計劃投資額為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9億元)。這是淡水河谷投建的首個光伏項目。該項目將建設一座光伏發電站,由17個分廠組成,總裝機容量峰值為766兆瓦。按照計劃,該項目在2022年四季度投產。建成後,平均每年將為淡水河谷的運營提供約193兆瓦的電力裝機,佔該公司2025年預測電力需求的13%。

電氣和機械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12月2日,上海電氣與日本發那科合資企業——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在寶山舉行。該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將集智能製造、研發、展示、銷售和系統集成中心於一體,力爭打造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高柔性機器人智能工廠。由發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聯合組建的上海發那科成立於1997年,雙方各佔50%的股份。其在寶山的一期和二期工廠分別於2010年和2014年建成,一、二期工廠合計擁有近6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其中近4萬平方米的系統工廠,用於系統集成的研發製造、安裝調試和出廠檢查。

日本小松將向東南亞市場投放價格比原來降低1成的工程機械。小松瞄準東南亞增長的城市開發需求,開發比原來型號功能少、成本低的液壓挖掘機。小松將在日本國內和泰國生產專門用於住宅用地開發和道路工程的機型,2021年4月開始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銷售,還將考慮在周邊國家推廣。即將投放東南亞市場的是作為小松主力產品的20噸級中型挖掘機。此前這種挖掘機還支持需要高馬力的採礦、採石、伐木等用途,價格一直很高。

相關焦點

  •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正式開工,將打造「超級智能工廠」
    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海寶山區成功舉辦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本次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的開工,將繼續穩固發那科在機器人行業的優勢地位,並承擔著積極探索智能製造新模式,驅動國內製造業邁向「中國智造」的責任,相信工廠在建成後,可以引領整個上海機器人行業進入新的階級。
  •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建 總投資約15.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總投資約15.8億元,又一座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建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又一座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建。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舉行。該項目是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由全球機器人巨頭髮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合作,是發那科集團在日本之外最大的機器人基地,堪稱機器人界的「超級智能工廠」。項目建成後,將帶動上海機器人行業邁上新的臺階。發那科是全球裝機量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最大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商。
  •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盛大舉行
    2020年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在上海寶山盛大舉行。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隨著第一根樁基打下,作為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由全球機器人巨頭髮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合作的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開工興建。
  • 總投資15億元,上海發那科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建設
    #12月2日下午,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在寶山區富聯三路369號舉行。上海發那科總經理錢暉致辭儀式致辭中,上海發那科總經理錢暉表示,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工廠。
  • 發那科上海三期工廠正式開幕,致力打造中國最柔性、最先進工廠
    12月2日下午,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奠基,該項目由日本發那科與上海電氣聯合投資建設。項目建於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是集研發、展示、銷售、系統集成及售後服務於一體的智能製造生產基地。從全球布局看,這是發那科繼美、日、歐之後的第四大系統基地,預計年產值100億元。發那科有超過260個機器人產品系列,自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產品廣泛應用於我國汽車、家電、食品等製造領域,並在裝配、搬運、焊接、鑄造、碼垛等環節提升我國的生產自動化水平。
  • 上海未來三年將建設100家智能工廠,新增機器人應用10000臺
    12月22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在嘉定區召開。大會展示了上海市8家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階段性建設成果,舉行了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授牌儀式,啟動了上海長三角智能製造產業促進中心(籌)。 會上,新時達年產萬臺機器人智能工廠正式啟動投產運行。
  • 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在滬落地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規模更大、研發力量更強、智能化水平更高……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昨天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開工奠基。作為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佔地431畝,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8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工廠,將集智能製造、研發、展示、銷售和系統集成中心及服務總部於一身,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流水線是機器人操作,產品也是智能化機器人,將帶動上海機器人產業迭代升級,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創造更具未來感的數字生產新體驗。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總投資6.9億元、年產萬臺工業機器人的上海新時達智能工廠在嘉定投產;全球機器人巨頭髮那科和上海電氣合作的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近來,上海機器人產業捷報頻傳。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 南海再迎氫能盛會,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在開幕大會上的南海氫能產業項目投產儀式上,南海亮出在後疫情時代推進氫能產業「成績單」:韻量燃料電池(廣東)有限公司燃料電池電堆生產項目已形成一期年產5000臺套電堆的產能,實現電堆和膜電極的批量化製造;廣東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電池催化劑產業化項目不足半年內建成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規模化全自動生產線,並投入生產;佛山市攀業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空冷燃料電池堆生產項目初步完成20MW空冷燃料電池堆的生產能力
  • 【福瑞電氣•聚焦】單車運營突破3萬公裡 明天氫能研發中心正式開建
    高工氫電聚合氫能和燃料電池先驅,打造產業信息交流平臺,有意加入交流群者請添加微信:13148781614,敬請註明您所在公司及主營業務,並附名片。8月26日,明天氫能公司成立3周年之際,企業研發中心正式奠基開建。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擴大智能工廠影響力
    「今年認定的首批20家智能工廠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各家智能工廠一方面要持續開展智能化轉型,另一方面切實承擔起示範帶頭作用,未來將在這20家工廠中選擇部分工廠作為全市智能製造的實訓基地、展示中心和工業旅遊線路,擴大智能工廠的知曉度和影響力。」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表示。
  • 95家跨國企業在中國布局氫能 搶灘中國!
    3  法液空  法液空與中國氫能產業因「長徵五號」航天項目而結緣。2008年,為「長徵五號」提供液氫燃料,藍星航天引進法液空的冷箱設備和配套相關設備。此後也或多或少參與中國氫能產業中,2018年開始更是動作頻頻。
  • 95家跨國企業在中國布局氫能
    3法液空法液空與中國氫能產業因「長徵五號」航天項目而結緣。2008年,為「長徵五號」提供液氫燃料,藍星航天引進法液空的冷箱設備和配套相關設備。此後也或多或少參與中國氫能產業中,2018年開始更是動作頻頻。
  • 打造「東方氫島」!青島市發布氫能產業發展十年規劃
    12月14日,中國工業報從青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已於近日印發實施。《規劃》劍指打造「東方氫島」,提出在未來10年完善氫能產業鏈體系,打造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基地,將青島打造成國際知名的氫能城市。
  • 打造「東方氫島」!青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今日發布
    加快氫能的開發利用是推動青島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的重要抓手,對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次發布的《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以下簡稱《規劃》),是山東省第一個正式印發的市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也是青島市今後一段時期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編制氫能領域其他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
  • 上海南北「兩座山」:產業怎樣煥新,區塊如何變身
    根據計劃,寶山將推動生產服務消費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兩城十園」(兩城即吳淞創新城、南大智慧城,十園即十個在線新經濟示範園區)的在線新經濟生態布局,形成寶山在線新經濟發展的創新生態。上海發那科三期效果圖同時,機器人產業等高端製造業,也正在寶山形成產業集群,努力邁向產業鏈高端。
  • 智能電網產業鏈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工信部啟動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國家隊選拔賽」,旨在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最終形成15個左右的「集群國家隊」。截至目前,選拔賽已舉行兩輪初賽,南京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集群將代表江蘇參加決賽。智能電網產業是我市重點打造的「4+4+1」主導產業之一。
  • 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經濟「壓艙石」起舞智能新風口
    產業集群被認為是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有利於匯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去年,為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工信部啟動2020年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在這場國內最高規格的產業集群競賽中,全國共有20產業集群入選,其中便包括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1月15日、16日,這場競賽將迎來決賽答辯。
  • 上海崇明產業經濟發展重心:長興將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長興產業園區與上海交通大學、北鬥海智、中聯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進行了集中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近100億元,主要涉及海洋裝備、智能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當前長興產業園區現有10個重大產業項目正在建設,總投資約120億元,22個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元,將為推動長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