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1、日本出光興產中國的OLED面板材料工廠已投運
2、法液空將在四川雅安打造「氫能產業集群」項目3、充電樁「特來電」籌備上市
4、投資約15億,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建
5、聖戈班生物製藥工藝一次性耗材生產線在杭州投產
礦產和金屬
BioUrja完成重大運營業務收購。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BioUrja集團旗下的BioUrja Commodities, LLC已完成對Energy Alloys運營業務和同名品牌的收購。BioUrja集團目前擁有Hamilton Metals, LLC,是一家全球性抗腐蝕合金產品和管材提供商,產品用於能源勘探和生產行業。通過收購Energy Alloys旗下正在運營中的公司,合併後的金屬業務將為美國、英國、杜拜、墨西哥和新加坡的油田服務客戶提供製造服務,並供應耐腐蝕合金產品。BioUrja由Amit Bhandari創建於2006年,是一家領先的能源及農產品貿易和供應公司,核心業務包括乙醇、精煉產品、電力、金屬管材、穀物和動物飼料原料。
化工和橡膠
盛禧奧在臺灣新竹啟動新的熱塑性彈性體(TPE)試驗設施。該先進的試驗設施位於盛禧奧新竹現有生產基地。盛禧奧將在汽車、消費電子產品、鞋類和醫療市場上為可持續優勢材料提供更快的創新周期。它是盛禧奧在義大利穆索倫特現有的主要 TPE 開發中心的補充,該中心在可持續軟觸感塑料的設計和生產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盛禧奧是一家全球性的材料公司,也是塑料、膠乳粘合劑和合成橡膠的製造商。
Univar宣布與珠海泰肯達成協議。全球化學品及原料分銷商和增值服務提供商Univar Solutions Inc.宣布其全資子公司Univar解決方案(中國)有限公司與珠海泰肯矽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達成收購協議,以便分銷主要用於塗料、粘合劑、密封劑和彈性體市場的創新型特種矽酮解決方案。收購協議預計將於12月中旬完成。
日本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12月2日宣布,建在中國的OLED面板材料工廠已正式投入運行。該工廠生產發光材料,年產能為12噸。這在該公司生產發光材料的工廠中屬於最大規模。新工廠位於成都市,佔地面積約為1.46萬平方米。2018年12月開工建設。在該公司生產發光材料的工廠當中,新工廠是繼靜岡縣和韓國之後的第3家。主要客戶是中國的大型面板廠商,自2021年1月起開始供貨。隨著新工廠投產,合計年產能將達到22噸,是此前的2倍以上。
聖戈班建成本地化生物製藥一次性系統潔淨產線。聖戈班高功能塑料杭州工廠舉行了盛大的生物製藥一次性系統本地化產線投產儀式。今年聖戈班繼續投資上千萬元在杭州新建成生物製藥工藝一次性耗材本地化產線,該生產線在完全複製國外生產工藝和驗證體系、並滿足全球質量標準的同時,更是做了生產配套的升級,比如生物工藝袋採用全自動化的設備生產,最大程度減少了人工介入,使得同一批次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同時保證生產環境的潔淨度。
液化空氣中國與四川中核國興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四川省雅安市成立合資企業,攜手打造「氫能產業集群」項目,建設運用水電的大規模水電解制氫、氫液化及空分工廠項目,以穩步推進可再生氫的生產及儲運。液化空氣還將與中核國興在加氫站項目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進行氫能技術與裝備製造領域的研發工作。四川中核國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專注於氫能、光伏和地熱等新能源開發和應用的公司。
雙日將在中國開展氫的液態穩定運輸試驗。雙日和札幌市的氫設備開發企業Hrein Energy受到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委託進行本次調查。使氫與有機溶劑甲苯發生反應變成液體,以穩定的狀態運輸。雙日計劃在燃料電池車(FCV)不斷普及的中國山東省進行試驗。雙日計劃藉此積累技術經驗,還考慮在日本推廣技術。將在2020年度末之前,調查相關審批制度、氫的供需情況等。基於調查結果,在2021年到2023年著手進行儲存和運輸試驗。
新能源和新能源車
「特來電」籌備上市。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將分拆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特銳德持有特來電81.2%的股權,分拆上市後,仍為特來電控股股東。2020年前10個月,特來電充電樁數量17.3萬個,市場佔有率約26%,持續保持國內第一;特銳德公告顯示,截止目前,特來電上線運行充電樁累計充電量超過61億度,日充電量超過1000萬度,位居國內第一。今年3月,特來電完成A輪13.5億元融資,估值約78億元。
Lucid Motors在北美的第一個新建電動汽車工廠的建設工程現已完工。通過先進的豪華電動汽車為可持續發展出行設定新標準的Lucid Motors宣布已完成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新工廠Lucid AMP-1(先進位造工廠)的第一期建設,目前在進行生產設備的調試和工藝調試,並將於2021年春季開始生產Lucid Air車型。Lucid的創新型AMP-1工廠是北美第一個新建的專用電動汽車製造廠,設計上著眼於未來,可以進行多個階段的擴展,下一階段預計於2021年初開始,從而可使該品牌的首款SUV車型Project Gravity於2023年開始生產。淡水河谷將建首個光伏發電站。淡水河谷將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雅伊巴市實施「塞拉多驕陽(Sol do Cerrado)」太陽能發電項目,計劃投資額為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9億元)。這是淡水河谷投建的首個光伏項目。該項目將建設一座光伏發電站,由17個分廠組成,總裝機容量峰值為766兆瓦。按照計劃,該項目在2022年四季度投產。建成後,平均每年將為淡水河谷的運營提供約193兆瓦的電力裝機,佔該公司2025年預測電力需求的13%。
電氣和機械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12月2日,上海電氣與日本發那科合資企業——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在寶山舉行。該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將集智能製造、研發、展示、銷售和系統集成中心於一體,力爭打造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高柔性機器人智能工廠。由發那科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聯合組建的上海發那科成立於1997年,雙方各佔50%的股份。其在寶山的一期和二期工廠分別於2010年和2014年建成,一、二期工廠合計擁有近6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其中近4萬平方米的系統工廠,用於系統集成的研發製造、安裝調試和出廠檢查。
日本小松將向東南亞市場投放價格比原來降低1成的工程機械。小松瞄準東南亞增長的城市開發需求,開發比原來型號功能少、成本低的液壓挖掘機。小松將在日本國內和泰國生產專門用於住宅用地開發和道路工程的機型,2021年4月開始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銷售,還將考慮在周邊國家推廣。即將投放東南亞市場的是作為小松主力產品的20噸級中型挖掘機。此前這種挖掘機還支持需要高馬力的採礦、採石、伐木等用途,價格一直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