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二院25所賀中琴:與微波雷達一起成長的航天女將

2021-01-13 中國貿易新聞網

 

  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實現無人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在嫦娥五號任務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載人航天地球軌道交會對接到嫦娥五號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微波雷達歷經三代優化升級,賀中琴從參加工作開始,與微波雷達朝夕相處13年、共同成長,說起微波雷達就像說起自己的孩子。

  賀中琴是25所微波雷達研製團隊第一名女設計師,也是第一批參與產品研製的設計師之一。2007年,大學畢業後的她考上了航天科工二院的研究生。此時,微波雷達項目剛啟動不久,她的導師孫武正是項目的總負責人。剛滿24歲的賀中琴順理成章加入了研製團隊,一頭扎進了產品研發工作中。

  回憶起剛加入項目組的時候,賀中琴有些不好意思,「師傅對所有事情都很嚴格,我那時候年紀小,被他訓斥兩句,就躲到廁所哭鼻子,還挺丟臉的。」不過,擦乾眼淚,賀中琴就回到崗位,咬咬牙接著幹,「不服輸,就想著我一定要幹好、幹成。」

  在孫武的帶領下,賀中琴迅速成長為團隊的骨幹,二十歲出頭的女孩盤起了烏黑的長髮,收起了靚麗的衣裙,再也沒有化過妝,每天穿著肥肥大大但便於清洗的工作服,帶著帽子和口罩,忘我地沉醉在計算、仿真、試驗中。

  2009年一次試驗的經歷,讓微波雷達團隊記憶深刻。為了隔絕外界幹擾,試驗需要在鋪滿吸波材料的暗室裡進行,填充了碳粉的吸波材料,讓暗室的空氣裡永遠漂浮著黑色的粉塵。「我們每天都像下礦井挖了煤一樣,連手指甲和腳趾甲都是黑的。」賀中琴回憶說,「有一次,領導來慰問我們,一撥人黑壓壓的站在那裡。領導突然大聲問『小賀呢,小賀怎麼沒來?』其實我就站在他面前,但臉啊、手啊都黑呼呼一片,完全認不出模樣。」

  2011年,賀中琴作為主任設計師,帶領團隊開始了探月工程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的預先研究工作,緊張的研製周期,從零開始的自主設計,沒有可借鑑的經驗,問題常常一個接著一個。「大家的想法就是拼了,管它什麼難題!來一個解決一個!」

  有一次,她應團隊需要到外場試驗隊送設備,地點剛好在她的老家湖北襄陽。媽媽收到了消息,為她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可菜放涼了也沒見到她回家。原來,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她乘坐的是深夜的航班,匆匆交接好設備後就住在了試驗場賓館,然後坐第二天六點鐘的飛機回北京。一大早,她只來得及跟爸媽在家門口匆匆聊上幾句,臨走的那一刻,爸爸對她說「你安心回去吧,我和你媽會照顧好自己」,一瞬間賀中琴淚如雨下。

  2015年7月,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微波雷達轉入正樣研製階段,此時的賀中琴剛剛懷孕,孫總和隊友們都讓她以肚子裡的寶貝為重,但賀中琴放不下心裡的另一個「寶貝」,一向風風火火的她一刻也沒停下,寫文件、做試驗、開會研討,眼見著肚子一天天大起來,隊友們不得不一遍遍叮囑她,「哎呀,你慢點,要記得自己是個孕婦!」

  微波雷達開展軟體落焊的時候,賀中琴的女兒剛滿1歲,看著接下來排得滿滿當當的工作日程,分身乏術的賀中琴狠了狠心,決定給女兒斷奶。每天晚上十點多回到家,聽到臥室裡傳出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賀中琴只能躡手躡腳地扒在門邊,一遍一遍默默地說「寶貝,對不起……」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產品順利通過驗收,凌晨三點在航天城開完驗收會的賀中琴,拿起手機,看見家人發來的一段視頻,女兒張開雙臂顫顫巍巍地走著,嘴裡奶聲奶氣地喊著媽媽。「賀姐,是你女兒嗎?真可愛,長得像你。」從會議室出來的隊友們興奮的圍著視頻互相傳看。成為主任設計師以後,賀中琴一直都是團隊的主心骨,壓力再大、困難再多,她都是一副刀槍不入的模樣,而此刻,她卻早已收不住眼眶裡的淚水。

  從2011年到2020年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完成,九年裡,25所微波雷達六戰六捷,成就了多少中國人心中的航天夢。12月6號,在北京飛控中心,完美對接後,賀中琴悄悄走出機房,拿出手機跟家人短暫地分享了成功的喜悅,又投入了任務成功獲取的數據分析中。

  十三年航天路,從一名懵懂的少女到獨當一面的航天女將,在那些跟時間賽跑、跟難題作戰的日子裡,賀中琴總會想起剛入所時孫武師傅的話語,「飛船隻發射一次,我們的責任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是她成長的動力,也是她堅守的信念。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4

【免責聲明】本網所刊登文章,除原創頻道外,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相關焦點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裝備體系化發展邁出堅實一步
    △ 首座錢學森與「航天四老」群雕在航天科工落成「二院黨委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大力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尤其圍繞重要型號、重點工程、創新領域和產業發展,配強配優人才隊伍,空天防禦事業人才成長力不斷提升。」二院黨委書記馬傑談到人才隊伍建設時表示。二院始終堅持「人才強企」戰略,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 中北大學校長沈興全帶隊到國機集團、航天科工二院、科工三院洽談...
    為進一步推動學校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的全面戰略性合作,增強校企雙方合作交流,提升中北大學在軍民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搭建合作交流平臺,促進校企深度融合發展,10月23日—24日,沈興全校長帶隊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科工二院、科工三院進行洽談交流。
  • 【走進天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研究生院
    在上期【走進天劍】欄目中,航小育給大家介紹了集團安培中心,想必大家對天劍學院作為二院黨校和集團安培中心已不陌生。那麼,您知道天劍學院還是航天學子的搖籃——航天科工二院研究生院嗎?今天航小育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80年代初,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急需大量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年輕力量,而人才來源仍靠高校培養分配。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生院:砥礪奉獻四十年 築夢空天再起航
    夜幕已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工業區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閃動著為祖國航天事業忙碌的身影。自1957年11月成立以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已走過63年的歲月。2020年,二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也迎來四秩華誕。四十載櫛風沐雨,四十載薪火相傳。
  • 航天科工二院208所翻譯中心助力集團公司打響境外防疫抗疫戰
    中國日報3月30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當前多國新冠肺炎確診數急劇攀升,全球疫情升級,境外疫情發展態勢愈演愈烈。航天科工集團心系所屬駐外機構及境外企業員工安危,陸續發布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1.0版)》和《關於做好境外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相關文件,確保境外企業能夠嚴格遵守各項要求,採取有效防護手段保證境外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航天二院25所專家董勝波:利劍化龍嘯 追夢為航天
    翻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專家董勝波的檔案,裡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榮譽紀錄:從「航天獎」到「全國國防工業系統勞動模範」,再到「科學中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從部級科技進步獎到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再到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010年調劑信息]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010年調劑信息  高校名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所在省市:北京市海澱區  調劑專業:飛行器設計、控制類、電子通信類、計算機
  • 航天科工二院「東方紅一號」工程參與者憶往昔看今朝 共慶中國航天日
    中國日報4月24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及我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紀念日。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退休的多名老航天工作者紛紛回憶起了自己參與東方紅一號的難忘經歷,鼓勵新一代航天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為早日把我國建成為航天強國努力奮鬥。
  • 中國航天科工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中國航天科工搬運外骨骼接「嫦娥」回家 2020-12-18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二院25所在獲取環境實測數據取得新進展
    為推動行業基礎數據研究,挖掘數據應用潛力,在2014年12月發布「多種場景下射頻與光學試驗數據V1.0」的基礎上,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院25所、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於2020年10月發布「多種場景下射頻與光學試驗數據V2.0」,供科研工作者選擇使用。該數據的發布為環境特性研究、環境適應性算法研究提供了實測數據支撐。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發揮航天智雲平臺優勢開發各類大數據產品:信息...
    航天科工二院蘇州航天公司值守人員正在運營維護吳中區太湖新城運行管理中心。李 偉攝  減少出行、在線辦公、遠程服務……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航天智雲平臺優勢,開發了面向疫情防控、社會治理、公共安全、企業發展等領域的各類大數據產品,助力疫情防控、雲上辦公、智慧政務、城市管理的正常運行。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砥礪奮進五十載 不忘初心鑄神弓
    從茫茫戈壁到雪域高原,從深邃太空到湛藍深海,從國之幹城到民之衛士,都鐫刻著206所的強軍使命,都訴說著206所的強國夢想。這就是飛彈發射和發射控制技術的引領者——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篳路藍縷啟新篇1970年7月15日,為滿足我國武器裝備研製發展需要,當時的第七機械工業部決定組建地面設備研究所——二院206所。篳路藍縷,披荊斬棘。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六十三載砥礪奮進...
    回眸「十三五」,作為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地面設備總裝廠、地面設備售後服務維修保障中心及機械加工中心,699廠始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四化」為導向,以「三突破」為牽引,以「開源節流、提質增效」為主線,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實力,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較好地完成了「一、二、二、九」的總體發展目標,經濟總量較「十二五」
  • 每經專訪全國人大代表、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傑:從頂層設計...
    航天領域無疑是最「高精尖」的領域之一。近年來,我國航天領域捷報頻傳:虹雲工程首星成功升空、嫦娥四號探測器奔月、「胖五家族」多次成功完成航天發射任務……一系列成果讓航天科技的發展備受各界關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傑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專訪。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馬傑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袁潔 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圖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工」消息,2020年6月18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央企|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國民經濟|國務院
    它們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一個負責把人送上天,另一個負責把敵人送往西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經國家批准,中央直接管理的投資機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國務院第五研究院。主要從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戰略飛彈武器系統的研究。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十三五」即將收官,回望中國航天科工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這五年,既有砥礪前行、爬坡過坎的堅韌和勇毅,也有千帆競渡、寥廓江天的浩蕩和豪邁。經過五年奮鬥,中國航天科工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航天防務裝備研製成績斐然,科技創新動力更趨強勁,民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挺進,為「十四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航天發展:北京機電工程研究所擬股權轉讓涉及的航天科工系統仿真...
    2004 年 8 月,公司更名為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二、關於經濟行為的說明   根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防科工局關於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重組上市涉及軍工事項審查的意見》(科工計[2016]792號)及《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第十五次股東會決議》,北京機電工程研究所擬轉讓其持有的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49%股權,由北京機電工程研究所、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