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orts廈門短片周|劇情片導演如何向「紀錄片」取經?

2020-12-23 第一製片人

2020年12月21日刊|總第2652期

近期,《棒!少年》獲得了業內外人士的盛讚,這部比劇情片還要精彩的紀錄片不僅成為本年度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還引來一陣對「紀錄片如何拍才能吸引觀眾」的討論熱潮。紀錄片與劇情片本屬於兩種藝術類影像表達,近幾年卻經常被拿來一起探討。

通常來講,許多紀錄片出身的導演,在劇情片行業也擁有一席之地,如今很多劇情片導演對紀錄片也躍躍欲試。而一些如賈樟柯、是枝裕和等優秀導演的作品早已在紀錄片和劇情片兩種藝術形式之間遊轉,形成了明顯的個人風格,實踐著他們各自的電影藝術。

HiShorts廈門短片周今年專門請來紀錄片《岡仁波齊》的導演張楊以及製片人徐小明,《風景》導演張律,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趙亮,一起探討「為什麼劇情片導演開始拍紀錄片」,以及「劇情片和紀錄片邊界如何消解融合」

做紀錄片能為做劇情片提供養分

張律是一名出色的電影導演,2001年由他執導的第一部短篇電影《11歲》就入圍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環節,此後他的每一部電影均能出現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對於張律來說拍攝紀錄片完全是一個意外,是為了幫朋友完成「泉州電影節」開幕前的項目。當時還有一個主題叫「邊緣人」,張律坦言所有劇情片導演其實都有個紀錄片夢,他認為這個主題很適合紀錄片,因此他大膽提議將此片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沒想到這一提議發現將自己繞進了一個大漩渦之中。

與拍劇情片有既定的情節不同,紀錄片的拍攝不可預知性太多,剛開始兩天他們就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首先,韓國外來的勞動者有很多是不合法的,其次,不是你想採訪別人,別人就會配合給你拍。後來他們想了一些辦法經過了勞工同意、資本家同意、旁邊的路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去拍,但接下來如何讓他們敞開心扉又是一個重要問題。這次經歷讓張律對紀錄片望而卻步,不過同時他坦言也正是這次經歷讓他對拍劇情片有了很大進步,「紀錄片因為你面對的是真實的人物,你的態度不一樣,你會很小心。人和人說透了就是一個距離的關係,你在真實的生活裡,如果距離不對的時候是很難受的,這也讓我拍劇情片的時候變得很小心,就把我虛擬的人物也當成那個真實的人物,然後來調節這個距離。這個我覺得對我幫助很大。」

比起新手張律,張楊算是一名非常有經驗的紀錄片導演,作為中國電影「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由他執導的偽紀錄片《岡仁波齊》還獲得第2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其實,早期的張楊並不是一開始就拍劇情片,而是拍過許多專題片。他坦言做專題片的經歷確實給他之後拍電影做劇情片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讓他在拍攝劇情片時遊刃有餘。但《岡仁波齊》卻讓他重新找到另一種創作方式,沒有劇本邊走邊看的即興創作,「我為什麼要做這個東西,其實可能就是想以紀錄的概念去尋找那種真實的情感。某種程度上看,這對一個劇情片導演來說是一個養分,如果從紀錄片了解到這種真實生活裡的人物,未來對於做劇情片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劇情片都需要想像,而紀錄片能體會到自然的真實感,未來也許在做劇情片的時候,你在編故事的時候整個感受的東西就會不一樣了。」

未來紀錄片會更注重強故事性

通常來說,紀錄片是對一個真實事件的紀錄行為,但它同時又是作者的創作行為。"紀錄"實際上是讓片子看上去擁有「真實感」的一種拍攝手法,從而促使受眾接受作者的思想。而劇情片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虛構的,有著既定好的場景與臺詞,因此二者有著很大的區別。而近幾年的紀錄片,似乎逐漸開始走向「強故事性」,如何將紀錄片與故事片融合起來成為一些紀錄片導演們想要突破的難關。

在美國影視行業,一直強調「鉤子理論」,即節目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都應該處處安放鉤子,這樣才能夠在故事的每個進程中都吸引到觀眾的眼球。通過一個個鉤子深化故事所講述的矛盾點,時刻吸引著觀眾的興趣,不少國外導演運用劇情片的方式拍出了許多感人的記錄片。

在專業紀錄片導演趙亮看來,好的方式是值得借鑑的,可紀錄片和故事片想要融和還是很困難。「紀錄片好多是跟蹤式的,但是故事片導演可能有這個障礙,他習慣了去安設好,他的論點已經在腦子裡已經有他的思維。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存在了,我並不是那個默默跟隨主人翁的世界他者的故事,所謂的真實也是你自己的真實。」

「真實」是紀錄片的必要元素,很多紀錄片導演認為紀錄片在拍攝時不應該人為的幹預環境,要以旁觀者的姿態記錄故事,而在張楊看來這種方式需要兩個東西,一個是時間,另一個是相對真實的環境。他認為時間在等待和跟蹤的過程中是一個被動的概念,拍攝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以及旁人的介入,會讓被拍攝者都帶有某種表演的性質,最後導致並沒有純粹客觀的真實。所謂的「真實」其實也是來自於外界的引導以及創作者本身設好的系統。「拍紀錄片的時候你會發現有這麼一個概念,紀錄片你去觀察一些人物,觀察整個生活,哪怕用一年或者多長時間觀察它,它並沒有一個簡單的前後呼應,前因後果,一旦有了前因後果,有了編的痕跡的時候,片子馬上感覺不自然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拍攝手法都是順著生活在流淌著,只是這樣的表現形式受眾性會更高,但它也是真實的,只不過在剪輯的時候加重了故事情節。」

近年來,很多製片人一直在探索以商業性推進紀錄片的方式,《棒!少年》的上映不僅讓眾人看到商業性紀錄片的可能性,給投資者增添了很多信心,也為一些紀錄片創作者帶來了希望。在項目篩選上看,很多製片人都會先看項目再看導演,而徐小平和趙亮看來,紀錄片拍攝更多在於對拍攝者的信任。

如今紀錄片都開始注重故事的趣味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但不管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引發觀眾對現實社會的思考,能真正走進觀眾心中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創作者需不斷主動去思考,努力發揮創作思維,才能創作出真正吸引到觀眾的影片。

相關焦點

  • HiShorts!X樂平基金會:「 四部短片引發的城市隱喻」|SCREEN+TALK
    廈門短片周)這些創作者們的紀錄和表達,既是在陳述自己,也在紀錄著時代,導演們通過個人視角給出了深刻的社會觀察,而當成千上百這樣的短片匯集在一起時,我們驚奇得發現,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切面,是新一代人觀看世界的方式,短片的群像構建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裡蘊藏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知」和「洞察」。
  • 廈門短片周35部提名短片出爐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晚,2020HiShorts!廈門短片周(以下簡稱「廈門短片周」)提名短片名單公布,35部短片榜上有名。在評委會看來,這些提名影片在藝術探索與概念整合上,表現了青年導演的先鋒性與創作野心,是當下非常優秀的短片作品。最終獲獎結果將於20日晚在廈揭曉。佳片雲集,是廈門短片周帶給業界嘉賓的一致感受。
  • HiShorts! X 廈門大學 ——「未來製片人」計劃系列大師班
    廈門短片周將於12月14日到22日在廈門舉辦,作為一個具有三年歷史專注短片電影的節展品牌,HiShorts!廈門短片周將在構建競賽、評審、展映、論壇、創投、圓桌沙龍、大師班等完整的產業基礎上,繼續探索短片的多變內容和形態,培養新一代影像創新人才,助力國內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HiShorts!
  • 廈門短片周14日舉辦 今年徵集作品總數創歷史新高
    廈門短片周開幕現場。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冬)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系列活動剛在廈門落幕,12月14日至22日,廈門又將迎來一場屬於電影創作者的聚會——2020HiShorts!廈門短片周(以下簡稱「廈門短片周」)。  HiShorts!
  • 廈門短片周35部提名短片出爐 最終獲獎結果將於20日晚揭曉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睿) 昨晚,2020HiShorts!廈門短片周(以下簡稱「廈門短片周」)提名短片名單公布,35部短片榜上有名。在評委會看來,這些提名影片在藝術探索與概念整合上,表現了青年導演的先鋒性與創作野心,是當下非常優秀的短片作品。最終獲獎結果將於20日晚在廈揭曉。
  • 紀錄片導演徐童:不瘋狂,不記錄
    2020年年底,我們在廈門短片周見到了徐童。與之前一張傳播甚廣的肖像照相比,徐童導演本人顯得更溫和可親。他今年55歲,前些年精神抖擻的黑髮已貼著頭皮剃短,髮根有花白的痕跡;面部輪廓去掉了曾經的冷厲,但眼睛裡一直有光——尤其是與參展短片的新人導演圍坐在一起,聊到如何選題、如何進入拍攝現場時,徐童眼底儘是專注與欣喜。今年是他拍攝遊民的第13年。
  • 東京奧運會官方紀錄片導演河瀨直美:疫情讓這部奧運紀錄片主題更宏大
    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官方紀錄片導演的河瀨直美,本該是最忙碌的時候,如今只能困囿家中。但她並未因此喪失信心:「因為新冠疫情,這部奧運紀錄片的主題將更加宏大。」 今天下午舉行的電影大師班還請來演員白百何與河瀨直美圍繞疫情、自然、女性等話題隔空暢談。
  • 廈門短片周持續至12月22日 100多部優秀作品放映
    廈門短片周在廈門博納國際影城(磐基店)正式拉開帷幕。本屆短片周自項目落地後,受到市委宣傳部、思明區政府和思明區文旅局的大力支持。2020HiShorts!廈門短片周由廈門日報社、俺朋堂(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全國300多位青年短片導演、100多位音樂、文化、影視行業大咖齊聚廈門。
  • 東京奧運會官方紀錄片導演河瀨直美:疫情讓這部奧運紀錄片主題更宏大
    一個薑黃色的沙發,一棵茂盛的綠植,搭配上淺藍色的無袖服裝——一如她鏡頭下影像的輕靈跳躍,日本導演河瀨直美通過視頻直播遠程出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的講堂上。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官方紀錄片導演的河瀨直美,本該是最忙碌的時候,如今只能困囿家中。但她並未因此喪失信心:「因為新冠疫情,這部奧運紀錄片的主題將更加宏大。」
  • 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圓滿閉幕
    8月28日,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閉幕紅毯和榮譽典禮在賈家莊工業創意園賈樟柯藝術中心廣場舉行,頒出了屬於青年電影人的七項榮譽。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正式精彩落幕,但電影人永不落幕。眾多嘉賓亮相紅毯星光璀璨各位領導出席閉幕高朋滿座閉幕紅毯拉開了本次榮譽典禮的序幕,入圍本屆短片周「華語短片」「特別放映」和「本土力量
  • 2420部短片,再創投遞新高——2020HiShorts!廈門短片周徵片報告
    廈門短片周徵片報告 2020-11-25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Dayspring 短片雙日連映|深圳·黑狗放映
    2017年考入波蘭洛茲國立電影學院導演專業,現在主要常住波蘭進行劇情片和紀錄片的創作。 5 驢火與槍 導演:閆琨驁 2019/10分鐘/劇情
  • 少年》劇情勝於劇情片
    此前,影片曾於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榮獲競賽單元最佳紀錄長片,豆瓣評分高達8.8分,被很多評論譽為「比劇情片還像劇情片」。  12月3日,影評人艾輝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結合影片相關元素,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對電影《棒!少年》展開前瞻預測。與此同時,影片導演許慧晶也加入《今日影評》現場連線,由創作出發,講述最佳對少年題材的理解。
  • 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閉幕,最年輕獲獎導演才20歲
    8月28日,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在賈家莊工業創意園落幕,頒出屬於青年電影人的七項榮譽。作為短片周的競賽板塊,今年「華語短片」單元共收到報名作品1032部,最終確定16部作品入選。在過去的一周裡,經過章明、呂松野、秦海燕、李夢、張大海等評委的評選,最終確定本屆短片周「華語短片」單元的六項榮譽和「組委會榮譽」。今年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由《敲門》獲得,這部短片以簡練精當、頗有創意的鏡頭語言描述了幾組微妙有趣的人物關係,具有強烈的導演個人風格,呈現出對當地人情風物的獨特表達。《無休無止》獲得評審團榮譽。
  • 盤點女導演和她們的紀錄片
    《郭靜、柯丁丁:紀錄片要像劇情片讓人看下去》  https://cul.qq.com/a/20130719/010059.htm  《〈初潮〉導演郭靜柯丁丁來漢 暢聊中國紀錄片》  http://wenhua.cjn.cn/rd/201306/t2279543.htm?
  • 亞洲的免費短片電影節 正在徵片
    以往被稱作「聲音與影像大比拼國際短片影展」今年正式更名為「澳門國際短片影展」。- 每名或每組導演只可於劇情、紀錄及動畫類別各提交一部作品。- 劇情片、紀錄類短片時長不超過30分鐘;- 動畫類短片時長不超過15分鐘。
  • 少年》將映 劇情勝於劇情片
    此前,影片曾於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榮獲競賽單元最佳紀錄長片,豆瓣評分高達8.8分,被很多評論譽為「比劇情片還像劇情片」。 12月3日,影評人艾輝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結合影片相關元素,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對電影《棒!少年》展開前瞻預測。與此同時,影片導演許慧晶也加入《今日影評》現場連線,由創作出發,講述最佳對少年題材的理解。
  • 「金舟杯」2020全國衛生健康影像大會暨健康中國文化周在廈門舉行
    (原標題:「金舟杯」2020全國衛生健康影像大會暨健康中國文化周在廈門舉行)
  • 郭曉峰短片《大郎》,入選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官方名單
    最新資訊,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迎來第23屆,即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7月25日至8月2日期間舉辦,現已公布第一批入選影片名單,分為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短片等影片。#郭曉峰#短片入選系列
  • ...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我在中國做電影|加布裡埃爾·費爾南德斯|...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紀錄短片《南京抗疫現場》登上日網首頁3月2日,一條名為《南京抗疫現場》的紀錄短片登上日本雅虎首頁。這是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南京疫情防控實錄,從多個角度展現了普通中國民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日常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