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僕後繼 滿門忠烈 ——田墘大生曾氏祠堂的紅色基因

2021-02-18 曾氏曾姓群

大生曾氏祠堂坐落於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田墘街道三村,與著名的田墘「紅樓」僅相隔百米。因其結構獨特,在大命革時期,被彭湃看中,做為田墘地下黨聯絡站,後為田墘墟總農會、中共海豐縣田墘墟黨支部所在地。那麼,它獨特在何處呢?近日,記者在曾氏後人帶同下,探訪了這頗具傳奇色彩的祠堂。

該祠堂始建於道光初年(約1821年),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其建築樣式為三進五廳五天井,周邊附有本族住戶三十幾戶,祠廳、廂房、倉房、住屋、過道等曲折勾連,前後門均可通往外巷道,整座祠堂又深藏於民居中,既便於集中又便於疏散,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當時,紅樓是公開的革命活動中心,曾氏祠堂則是秘密的革命活動據點,遇到緊急情況,便於在紅樓工作的革命同志向此疏散隱藏。因此,無論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曾氏祠堂都為黨為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

滿門忠烈 八位烈士

大生曾氏先人以行醫為業,因醫術高明,賺下殷實家業,曾氏子弟有房住、有飯吃,但他們像彭湃一樣,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曾昭庚(字子怡),系彭湃烈士同學,1897年生,1925年參加農會,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海豐縣第七區執委成員、七區教聯會成員,1919年就任紅樓學校教員,一直從事教育工作。1923年彭湃視察海豐第七區工作時,曾昭禎以同學身份陪同他到祠堂作客。彭湃視察曾氏祠堂後,同意其做為革命秘密活動的據點。當時經常出入的革命同志有羅宏貞、翁少民、羅宏揚、劉粵等。大生曾有六位革命志士於1925年先後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海豐縣第七區最早的黨員。

曾昭禎,生於1903年生,1924年參加農會,是海豐縣第七區蘇維埃政府黨代表,田墘墟黨支部書記、田墘墟總農會會長、遮浪鄉蘇維埃政府領導人、黨支部書記。他是海豐縣第七區農會、蘇維埃政權的組織者、領導者。1927年在田墘紅樓召開的海豐縣第七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上,他作為黨代表發言,公開了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1927年曾昭禎曾三次挽救了八一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撤下來的六十多名革命將士。

南昌起義失敗後,10月間,在遮浪海面負責警戒的工農革命軍截獲一艘漁船,人們懷疑船上人員是來犯的國民黨遊兵散勇,把他們抓了起來。被抓的人看到我方人員的竹竿上打有「工農革命軍」字樣,便公開了他們的身份,原來他們是南昌起義的將士。他們在潮汕地區受挫,組織安排他們往香港。經查證,確是如此。這批將士中有團長1人、營長1人、革命委員會科長數人,幾名是武漢革命學校的學生,還有1名女戰士,名袁俊德,原在保衛科工作(根據袁的意願,她沒有隨眾往香港,留在海陸豐繼續參加革命)。為了妥善處理這一事件,時任遮浪鄉黨支部書記曾昭禎連夜跑到湖內向直屬領導楊鐵如報告。楊鐵如又帶著曾昭禎連夜跑到十三鄉向特委鄭志雲同志請示。鄭志雲核實了情況後,指示楊鐵如和曾昭禎把這批將士安排在較為安全的大德嶺下的小山村住下。過幾天,由楊鐵如和曾昭禎等安排在遮浪宮前媽祖廟和小澳媽祖廟藏身,再用漁船將他們分別從遮浪小澳和遮浪港護送往香港

1925年農曆十二月初一,以曾廣志、曾向時為首的進步青年接受了曾昭禎、曾昭庚誓為民族謀解放的啟示教育,他們發動一批本族青年加入到彭桂帶領的海豐縣第七區農民自衛軍,投身到革命行列中去,這支農民武裝後來經與敵人多次遭遇作戰,目標進軍路線是海城。1926年4月13日在攻克海城的戰鬥中,因敵強我弱、指揮失誤、彈藥少缺、兵員無作戰經驗,這支農民自衛軍被敵人殺害,其中六名曾氏家族戰士全部陣亡,曾向時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血染祠堂 基因永傳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覺曾氏祠堂是革命活動據點後,立即勾結惡霸地主武裝對祠堂進行圍剿,用刺刀、大刀、尖串把曾廣庸、曾廣訓、曾廣經、曾廣營等四位農會會員殺害。

1927年,為避免國民黨反動派對共產黨人及革命後代的追殺,曾昭庚攜帶一家,老父母、妻子及向準、向棠二子躲避至東衝赤崗仔村,受到該村農會領導人曾昭選和革命群眾的掩護幫助,在該村喇箖林內「搭寮」避難。1928年6月,曾昭禎、曾昭庚在往埔仔峒返回途經梅隴時,因叛徒告密同時被捕,他倆正氣凜然、堅貞不撓、寧死不屈,彰顯了共產黨員大無畏的革命精神。1928農曆六月初九,二人同時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兇殘的敵人,下令曝屍三天,陳屍示眾不得收屍。1928年10月其父曾廣勝聞訊後大病一場,臥床至死。在該村農會和群眾的幫助下,葬於赤崗仔村後山。六人避難四人回,即餘下四人於1930年2月才由其母陳氏(認)帶兒媳及二孫兒躲回田墘。

據曾氏後人介紹,曾氏家族為了支持革命的需要,曾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梅隴良田26畝、田墘鋪面6間變賣,合計共得價值大洋9000多銀元,其中3000多個銀元用於支持農會、赤衛隊作為購買槍枝、彈藥、糧食的資金。另6000餘銀元作為「花紅銀」用於營救中共第七區黨和蘇維埃政府、赤衛隊領導人(包括曾昭禎、曾昭庚、曾廣仲等人。)誰知這些銀元被敵人騙過手,金收人殺。

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並沒有嚇住大生曾後人。1928年夏,為策應東江大暴動,曾漢英(又名曾廣榮,中共黨員)經常率領鋤奸隊神鬼莫測地深入白區鋤奸。率領暗察隊進入田墘敵營密捕敵首(殺害李勞工的劊子手),奇劫監獄。營救一名革命志士及獄內群眾。曾漢英密捕敵首後,敵人對他恨之入骨,一定要捕殺曾漢英,以解心頭大恨。曾漢英被敵人抓捕後,敵人殘酷報復嚴刑吊打用爐火鐵板把他全身燙傷,敵人以為他已死,但曾漢英並未死去,他乘夜晚敵人放鬆警惕之時,機智越獄。曾漢英遵照東特委的指示退守山區堅持敵後鬥爭,與中共七區黨委林幹華等率區赤衛隊移防湖內山區與敵人周旋,狙擊敵兵、接援友軍、轉移傷病員。1930年2月,曾漢英率領赤衛隊隨彭桂為團長的紅軍49團前往保衛大南山革命根據地,後在大南山疊石村被敵人包圍壯烈犧牲。

大生曾氏在大革命時期被敵人殺害18人,其中烈士八人,除曾昭禎、曾昭庚、曾廣英,還有曾廣仲、曾昭昌、曾廣伍、曾向時、曾昭芝等人。他們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前僕後繼,稱得上是滿門忠烈,可歌可泣。解放後,大生曾後人傳承紅色基因,還有曾銀江被評為烈士。

相關焦點

  • 曾氏祠堂聯集錦
    江西興國三僚曾氏楊公祠堂聯:氣象更新綿世澤;現歸依舊煥人文。廣東始興太平曾氏宗祠聯:祖德何如東魯,傳經光百代;家風曷似南豐,修史裕千秋。福建漳州曾氏宗祠聯:春風沂水,上下同流,江漢秋陽,後先合撰;地鳳天麟,孫曾濟美,芝山霞嶼,堂構長新。山東嘉祥曾氏宗祠聯: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傳,萬世成承厥訓;超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外,一人獨得其宗。
  • 數碼寶貝:「滿門忠烈」換人,海龍獸有了繼承者
    「滿門忠烈」海龍獸海龍獸之所以被觀眾稱為「滿門忠烈」,是因為他的成熟期(海龍獸)、完全體(百萬海龍獸)和究極體(鋼鐵海龍獸),全都在第一部動畫中以反派身份出現供主角團練級,換句話獸就是海龍獸用自己一整套進化鏈陪伴了主角團成長,並且從成熟期到究極體都未曾缺席,雖然「陪伴」方式比較特殊,但卻令人肅然起敬
  • 記石崗村曾氏祠堂
    帝聰曾公祠石崗曾氏源自山東武城曾氏,宗聖公曾參是武城曾氏的開派祖先。祠堂壁畫屋頂麒麟曾氏後人為先祖修建了祠堂,分別是曾氏宗祠、帝養曾公祠、帝聰曾公祠和稅清曾公祠(帝聰長子)。為了再現祠堂的風採,曾氏族人決定一併對曾氏宗祠、帝養祖祠、帝聰祖祠進行一次復原型大修。此次重修由村支部書記曾昭棉主持,共發動族人和社會各界籌得善款約167萬元,其中椰林酒家捐資50萬,族人曾永漢、曾廣琪、曾昭棉分別捐資20萬、10萬、20萬。
  • 滿門忠烈的不只是衛宮,還有他們
    衛宮一家滿門忠烈,從養父衛宮切嗣算起,和士郎一起的人似乎就沒有什麼好的結局。平淡之處見溫馨,這也是我們之所以喜歡衛宮家今天的飯的原因吧。但是滿門英烈的不只有衛宮一家,在其他番劇中還有他人。鳴人論起滿門英烈,鳴人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一個。祖爺爺猿飛日斬,為了保護木葉,跪了。
  • 湖南洞口:曾氏祠堂韻悠長
    受親友之邀,我與家人利用今年中秋國慶"雙節」之假期,驅車走進了擁有"祠堂之鄉」美譽的洞口縣,參觀了著名的曾氏宗祠。古人云:「千秋功過,於祠堂可窺一斑。」祠堂,舊時又稱「祠廟」或「家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家族用自我存在的方式詮釋家族的繁衍和生長的自然延續,記錄歲月變遷的一種方式。
  • 數碼寶貝:海龍獸第三條進化鏈,超越小丑皇,滿門忠烈?不可能的
    海龍獸家族是數碼世界第二悲催的家族,因為這個家族滿門忠烈,為了給主角團漲經驗,全部身亡。什麼?你不信,那麼我就簡單的給大家盤點一下海龍獸家族的光輝事跡。 不難看出,從成熟期、完全體、究極體,海龍獸家族一直為他人做嫁衣,稱呼海龍獸家族為『滿門忠烈』毫不為過。
  • fate:衛宮一家滿門忠烈,你羨慕嗎?
    相信不少人都是看fate才接觸型月世界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見識一下,傳說中滿門忠烈的衛宮家族。他們這個家族都被徵召成為了英靈,而且實力都不凡,讓人羨慕,但其背後的痛苦卻讓人感到一絲憐憫。整部衛宮家貫穿了整個fate,可以說是這部動漫的核心靈魂,請隨小編進入fate的世界。
  • 數碼寶貝:「滿門忠烈」海龍獸,可憐的海龍獸家族到底經歷了什麼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有著「滿門忠烈海龍獸」之稱的海龍獸家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被調侃為「滿門忠烈」,是因為海龍獸每次出場都是以反派身份登場,但每次出場要麼讓孩子們的數碼寶貝進化,要麼被孩子們的數碼寶貝輕鬆擊敗,為孩子們拯救數碼寶貝世界立下了「汗馬功勞」,簡直就是主角團之外的第九隻數碼寶貝,因此海龍獸一脈也「實至名歸」地獲得了「滿門忠烈」的榮譽稱號。
  • 石崗村曾氏祠堂重修陞樑儀式
    庚子年冬月初五廣州市花都區花城街道石崗村曾氏祠堂舉行陞樑儀式曾氏宗祠△帝聰曾公祠△石崗曾氏源自山東武城曾氏,據《武城曾氏族譜》記載,曾氏先祖於宋宣和年間從江西吉水縣蘭溪遷入廣東廣州甜水巷,南宋年間從廣州甜水巷遷入花都本地。
  • 怪獸百科02:滿門忠烈巴爾坦星人
    宇宙忍者巴爾坦,滿門忠烈太心酸。遷徙失敗不收斂,復仇迷途需知返。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奧特曼中著名的怪獸宇宙忍者巴爾坦星人,由於長得太像小龍蝦,又被稱作小龍蝦星人,提到這隻怪獸,就會聯想起四個字:滿門忠烈,因為他的故事實在是太心酸了。
  • 數碼寶貝:海龍獸出場促使八個孩子聚齊,「滿門忠烈」實至名歸
    前言:在今天更新的數碼寶貝中,大家熟悉的「滿門忠烈」海龍獸家族終於再次出場了。本集除了大家熟悉的海龍獸和超海龍獸以外,海龍獸家族又添了一名新成員,它就是惡海龍獸。本集海龍獸們的表現對得起滿門忠烈的稱號,在它們的努力下,光子郎和嘉兒等人歸隊,八個孩子終於集齊了。
  • 戰長沙:滿門忠烈,這個詞太悲傷也太沉重了
    又看了一遍《戰長沙》,心中久久不能放下,突然感慨:滿門忠烈,這個詞太悲傷也太沉重。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戰長沙》中,胡家幾乎所有人都在戰爭中死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又是一個沉重的故事,在那個戰爭的背景下,普通人的悲歡離合,顯得是那麼美好而真實。
  • 寧都縣小源村:祠堂裡的古韻新風
    6月30日,該縣鄉村大學的一堂新書發布會和家風文化課正在祠堂裡舉行,這場活動請來了省裡著名教授、專家,還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參與。寧都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幾乎村村都建有祠堂,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共有祠堂3300多座。在這一座座祠堂裡,飽含著大量的文化基因,古建文化、家風文化、紅色文化等在此相互交織。
  • 火了(我老爸在田墘賣大粒丸)
    (我老爸在田墘賣大粒丸)小學作文火了。
  • 寶安曾氏的發源地!曾氏榮耀,萬古流芳!
    沙井曾氏大宗祠是深圳市建築面積最大、建築規格最高的祠堂,也是深圳市惟一一座五開間帶牌樓亭閣的宗祠建築。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建築是清嘉慶三年戊午(1798)大規模擴建而成的。新橋古村是曾氏南遷寶安的始源地,曾氏大宗祠是上星、上寮、新二、黃埔、南洞、長圳、玉律、塘家曾屋、石巖浪心、東莞麻湧、化州平垌的主祠。
  • 「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後人今何在?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滿門忠烈是用於形容為國家、為百姓奮鬥一生,敢於犧牲全族的忠烈之士。楊家將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悍勇無畏、謀略過人、誓死報國。 然,卻因宋朝統治者重文輕武的風氣,使得將士報國無門。燕雲十六州收復三百年未果,遼國虎視眈眈,而楊家卻為國在金沙灘雙龍會之際,楊業身死,其七子去而一子回。
  • 埔墘,埔墘,埔~墘~國小!
    今年的浙江衢州「YGA聯盟杯」兩岸中小學籃球邀請賽上有兩位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分別是來自海峽那頭的新北埔墘和新北泰山
  • 盤點fate中那些滿門忠烈的英靈 不僅僅只有衛宮一家
    衛宮家:衛宮、愛麗絲菲爾、伊利亞、紅A、阿爾託莉雅潘德拉貢、伊什塔爾這不用說,衛宮家滿門忠烈,一家子全成了英靈了,如果算上倆媳婦兒的話,那麼呆毛王和別附身的遠坂凜也應該算上,除此之外還有BB。木之本家:覺者、尼祿、吉爾伽美什你問這三位什麼關係?
  •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力量——代表委員熱議紅色文化建設
    松樹的風格》;從樹德山莊感受愛國情懷,到江華紅軍長徵臨時駐地舊址現場觸摸革命脈搏;從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重溫「斷腸明志」的英雄壯舉,到柏忍烈士墓地感受忠烈千秋、堅定革命理想信念……每一處紅色資源都承載著深刻的紅色記憶,每一簇紅色記憶中都沉澱著堅定的紅色基因,每一個紅色基因裡都跳動著不變的紅色初心。
  • 滿門忠烈!皇馬醞釀重大改革卻無人離隊,引進姆巴佩哈蘭德恐受阻
    而且他們兩個人的工資也不低,皇馬如果真想引進,必須先清洗球隊內的一些球員,但是現在球員又上演滿門忠烈,皇馬也確實頭疼,球隊重建之路恐受阻啊,球迷們認為皇馬還能順利重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