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是———活色生香!這四個字概括了做為女人的最大魅力值,不論古今統統適用。
其實3000多年前《易經》中的坤卦就對女人就有了這樣的闡釋: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其道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為大地,萬物之母,海納百川,生命之起源。母為女嫻靜有德。
柔,韌且軟,纏繞依傍,無骨卻堅韌。
動,若脫兔,靈巧活潑,不呆板,生機盎然。
靜,如彎月,意婉約,含而不露,情意綿綿。
如大地之寬厚,之德性,之有矩,之有責。如流水,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世無爭卻又容納萬物。
然後順應本性,不違自然,不逾規矩才能事事順遂。
這卦意就像女子的行為規範,或者說是做一個女人的修行之路。用一個現在詞歸納一下,何嘗不是古代版的「活色生香」。
可惜後來隨著封建理教,對女人的要求更注重了「順應」二字,所以才有了「賢良淑德」這一標準。
不能說不對,但「賢良淑德」更多體現的是社會和男人的需要,而「活色生香」卻是真真正正的從女人自身出發,是女人自己想活成的樣子。
那麼什麼樣的女人才算是「活色生香」呢?首先我們從解讀這四個字開始。
(一)「活」,即生命。
生命最主要的就是健康,一個女人首先要注重的就是自己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切的前提。
除了先天和意外我們從父母哪兒得來的身體都差不多,可如果你沒有經心呵護,在幾十年後可能就是天壤之別。
有人活色生香,有人可能已付之一炬。
復旦女教師于娟,分析了她得絕症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兩條就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睡眠習慣。
好的習慣首先我們得有正確的健康的認知,身體的基因密碼已經給身體的養護有了具體的安排,比如一日三餐,比如晨起夜眠,比如適當的勞動,這也算是種天定,我們如果常常逆天而行,就會被身體懲處。
然後就是自律,有了正確的認知,然後約束自己,身體力行。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還有就是心理健康,身體可能有基因優劣的差別,心理卻沒有,每個人出生時心理都是一片空白,它的健康需要你在成長過程中用各種方式來完善。
身體主導的是你的行動,而心理主導的是你的行為。
從某種意義上講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身體更重要。
像杭州縱火案中的保姆,嗜賭,貪婪,面對富庶的僱主,心理極度扭曲,最後縱火,導致一個母親和三個未成年孩子葬身火海。
身殘大部分是給自身帶來不便,而心殘卻往往會殃及他人。更甚者還會危及社會。
相反的例子是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她差不多從一出生就殘疾了,眼不能視,耳不能聽。可身體的殘疾擋不住她探索世界的決心,在多年的學習努力下,寫出了許多震撼人心的書,她用心理的健康彌補了身體的殘疾,她的成就至今激勵著好多人。
所以心理健康是一個社會人的首要條件,有了健康的心理我們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才能正確的對待痛苦,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條件下產生無窮的可能。
想做一個活色生香的女人,就讓我們逐漸的完善自己。強健身體,淨化心靈,走出堅定的第一步。
(二)「色」即顏色
一說色就想到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還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是古代的。
現在呢?銼骨瘦臉,打針拉皮,整個張的鼻子,弄個範的下巴,最不濟了也得進個美容院,補補水,養養顏。
不論是古代的含蓄還是現代的直接莫不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女人容顏的重要性,和女人對色的重視。
女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先天的上天賦予女人的責任外,「色」就是讓我們區別於男人的最大特徵了。
如果把世界比喻成大地,男人比喻成小草,那么女人就是那形態各異的花兒,它們裝點了大地,給草賦予了生機。
「色」用於來闡釋女人,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一層就是生物意義上的漂亮,古人云:「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唇如點絳,眸如塗漆;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雖然這是古人對宋玉的描寫,可用在女人身上同樣合適。那種不能增不能減的剛剛好。
可這種漂亮是得自於遺傳,非人力所為。它不以人的願望而擁有。所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別無他法。
不過所幸的是這樣的漂亮因為太難得,所以稀少。
可是有了標準,就有了各種的手段讓人無限接近,比如畫眉,塗唇,敷粉。這就如身體穿衣一樣,既是一種必要,也是種文明,無可厚非。
畢竟漂亮是「好」的一種,物理的掩瑕為玉是種聰明,可如果「大動幹戈」有時候等同於欺騙,不足取。
「色」的另一層次那就是「美」,美是個大而化之的概念,它不同於漂亮有一定的評判標準。
它的呈現千姿百態,有的女子因善而美,有的因品味而美,有的因穿著而美,有的因成功而美不一而足。
可正因為它多姿多彩,我們才更可能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做到。
首先,是衣著和妝容的美,它關乎著你的形象。是遞給別人代表著你的名片,楊瀾說過一句話:「沒有人必須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女人得體的穿著和妝容是文明的表現,是對自己和他人的最起碼的尊重。
做為一個女人賞心悅目那是畢生追求,最低線也要做到不能有礙觀瞻。
其次就是心靈的美。
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唯其寬闊才能容納,吸收。我們要做的就是讀好書,做好事,結好人。然後擇其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
讀好書可以豐富思想,做好事可以豐滿靈魂,結好人可以豐沛生活。
然後我們美麗不平庸,嫻靜不呆板,靈動不輕浮。
這樣一來,我們讓漂亮入眼,使美麗入心。由內而外的做個有「色」的好女人。
(三)「生」即產生,也有創造之意
「產生」是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
在這裡,它也含有兩層意思。於其他三個字的關係,既有遞進,又含著因果。
遞進關係中,「生」是個形容詞,它意指做個女人的狀態。百折不撓,生機勃勃,蓬勃向上。體現的是自信,堅韌。
它和「活」字為這個詞帶入了生機,活潑潑的顏色和香氣,生動的女人像一盤冒著騰騰熱氣的菜。觀之入心,吃之有味,帶著滿滿的誘惑力。
因果關係中「生」是個動詞,在這個有生命的詞裡,「生」有趣的帶著些賣關子之意。也有驕傲的強調之意。
它還帶著創造力,意指女人做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依靠自己,一路學習,接納,丟棄,淬鍊,最後成就一個新的自己。
並給了女人更高的要求,成就自己的同時並能惠及他人達到「香」的更高層次。
(四)「香」即香味
香味是種帶著味道的氣體,氣體的特性就是沒有體積,它的擴散是無窮大。
香是賦予氣體於內容。這裡的「香」是意指一個女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獨特的魅力和氣質。它是無形的,但又極具有感染力。
有句詩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哪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不都被生活打磨著。只不過她們在磨難面前始終堅定的是那顆有信念的心。然後把各種磨難變成成就自己的養分,最後才能蛻變,才能淬鍊出自己的「香」味,美了自己也能澤被眾人。
作家李筱懿寫過一本書,書中收錄了好多民國時期的活出自我價值的女人。
林徽因,張愛玲,潘素都在此列,這並不意外,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可一個小腳的家庭婦女也赫然位列其中,讓人詫異。
她就是鼎鼎大名的,大文人胡適先生的妻子江冬秀。她大字不識幾個,在群豔環伺中硬生生和胡適比肩站到了老,她於同時期,同樣境遇的魯迅妻子朱安過上了天壤之別的生活。
她真實,果敢,善良,大度。她能操刀威脅花心的丈夫,也能細心的在寄給他的棉袍裡塞一包象牙耳挖,還能在經濟困頓時接濟他的朋友,親戚。更在他故去後邀請情敵來填充他的書稿。
她不卑微,更不怯懦,在他身邊以樹的姿態站立,可能就由此吧,她最後得到了大文人的欣賞和尊重,也成全了自己的一生。
她的存在告訴我們,即便我們沒有超眾的才氣,傲人的成就,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意志堅定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付出努力,也能活出自己的香氣。
這些有香氣的女子,雖然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香味,但共同的一點就是都活出了自己。
著名作家畢淑敏在一本書中寫道:「親愛的,望你在心靈的深處,埋下蘭花的種子。終有一天,你心靈的香氣,會曠日持久地飄蕩和遠播。」
我們把美深植於心,把善良做嫩芽,用堅韌去錘鍊骨骼,用自信去豐滿血肉,用知識去填充思想。總有一天它會開花,會發出香氣,芬芳自己,惠及他人。
活色生香這四個字解釋完了,它是這個時代給女人的教科書。
它告訴我們要有健康的心理,潔淨的外表,積極向上的神態,孜孜以求的精神,然後我們才能自立,自信,自強,活出自己的特色。
時代在進步著,男女日益平等的現狀也讓女人失去了傳統的依賴模式。做個以自己為本的「活色生香」的女人既是女人自己的覺醒,也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
所以我們應該趁天時,創地利,造人和,儘量的精彩!
套用網上很火的一句話:
「姑娘,你那麼努力,不是為了嫁給世俗傳說的如意郎君;你那麼優秀,不是為了給娃當個娘就算了,你從不欠別人一段戀愛,也不欠任何人一個孩子,你只欠自己一個幸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