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佳能新發布了RF15-35mm F2.8 L IS USM及RF24-70mm F2.8 L IS USM兩支RF卡口新鏡頭,並且還宣布將在年內RF70-200mm F2.8 L IS USM也會正式發布,屆時將真正建起備受廣大影友及專業人士期待的、擁有F2.8恆定最大光圈的佳能RF卡口大三元,進一步增強佳能RF卡口鏡頭的陣容實力。那麼同樣是佳能、同樣是號稱鏡頭「大三元」,RF卡口與EF卡口到底有什麼不同?
關於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區別還是系統的不同,EF卡口為佳能EOS單眼相機所使用的卡口,RF卡口則是佳能EOS R微單相機所用卡口。而相對於更新的EOS R系統所使用的RF卡口最主要的特點或者說是優勢主要有,短後對焦距離、54mm大口徑卡口和新通訊系統等這些關鍵技術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製造出實現高性能、配備高素質的光學鏡頭。並且佳能也表示過,RF卡口鏡頭是開發者基於製造能夠提升光學性能、耐久堅固、小型輕量化等優勢的「理想鏡頭「的理念進行開發的。
也正是因為EOS R系統在鏡頭設計上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並且佳能完全是基於製造「完美鏡頭」的理念進行RF卡口鏡頭的開發,讓在原來EF卡口上無法實現的設計目標變成可能。另外全新的RF卡口系統通訊速度提升迅猛,並還可為鏡頭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多功能控制環,在擁有更便捷的操控性的同時還提供了額外的自定義功能。
回到產品本身,此次佳能RF15-35mm F2.8 L IS USM首先在焦段上突破了EF卡口上16-35mm的範圍,實現了廣角端焦距的進一步擴展,讓廣角拍攝有更多創作可能。其次,鏡頭採用12組16片鏡頭結構,應用了多達5枚特殊鏡片,其中通過3枚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實現了大光圈鏡頭的球面像差校正、廣角鏡頭失真像差校正和變焦鏡頭的小型化,同時還使用了2枚UD(超低色散)鏡片,儘管最大廣角為15mm,仍可有效抑制色差產生,從而獲得高水準的清晰度。
而作為一支經典焦段的常用變焦鏡頭,佳能RF24-70mm F2.8 L IS USM適用於從街景快照到風景、人像和短片等多種拍攝場景,在延續了佳能L級鏡頭高畫質特點同時,保持了緊湊化設計以及高使用可靠性等優勢。RF24-70mm F2.8 L IS USM還通過加入3枚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3枚UD(超低色散)鏡片對多種像差進行大幅度校正,以實現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從畫面中心到邊緣的高解析力表現。
雖然佳能RF70-200mm F2.8 L IS USM還未正式發布,詳細的產品信息也並未揭曉,但是其模型也好還是工程樣品也好都展示過不少次,至少在外觀方面相比EF卡口的70-200mm F2.8 L IS USM III來說完全又是一次創新。佳能RF 70-200mm F2.8 L IS USM作為大三元中的長焦鏡頭,它最大的改變是體積,比EF中的70-200mm F2.8略粗一點,但是長度縮減了非常多,這樣掛在EOS R或者EOS RP上就不會再頭重腳輕了。
總的來說,相對於服役幾十年的EF卡口,RF卡口是面向未來更有競爭力的一次改變或者說是進化,由於系統的特殊性,所以可以在RF卡口鏡頭上有更多以前EF卡口未曾嘗試甚至不能實現的新設計,就像新的大三元一樣,並且還能將更多新光學技術應該於鏡頭上,比如BR鏡片、SWC亞波長結構鍍膜技術等。當然,作為佳能EOS單反的用戶來說,EF卡口依然是現在不可替代的選擇,但RF卡口以及EOS R系統則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