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在鄭州賈魯河裡,一對疣鼻天鵝帶著七隻小天鵝遊泳的照片成了網紅。不少市民朋友在感到欣喜的同時也表示:美麗的天鵝選擇安家鄭州,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們!
疣鼻天鵝是鳥綱、鴨科、天鵝屬的一種大型遊禽,全身羽毛潔白,脖頸細長,前額有一塊瘤疣的突起並因此得名。在水中遊泳時,頸部彎曲而略似 "S"形。飛行時將頭部伸直,但很少發出叫聲,故又得名 「無聲天鵝」。疣鼻天鵝主要棲息在水草豐盛的開闊湖泊、河灣、水塘、水庫、海灣、沼澤和水流緩慢的河流及其岸邊等地,以水生植物為主要食物,偶而吃軟體動物和昆蟲及小魚,分布於歐洲、北非、亞洲中部與南部。
據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介紹,他們在鄭州共發現了五六隻疣鼻天鵝。「按照正常遷徙路徑,疣鼻天鵝不經過鄭州,這幾隻估計是迷途的,發現鄭州的生態環境適合生存,就留了下來。
近幾年,鄭州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生態建設成效凸顯。僅2019年,全市國土綠化20.76萬畝、森林撫育8.26萬畝,市區新增綠地3455萬平方米,建成公園、微公園、遊園460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05%。尤其是作為鄭州市生態建設一號工程,賈魯河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工程主體已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十一開放。賈魯河在治理過程中,以維持河道自然形態、建設生態駁岸、涵養生態群落、落實海綿城市理念為重點,構建從外到內「林堤灘水」連續的自然生態格局。賈魯河綜合治理後,總佔地面積32.45平方公裡,其中,水面面積達11.5平方公裡,綠化面積達20.95平方公裡,水質保持在Ⅳ類以上,將成為一條安全河、生態河、景觀河、文化河、幸福河。
董朝偉呼籲大家一定要善待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讓它們感受到鄭州的友善,永遠以鄭州為家。「大家遠觀就行,不要靠近他們,和它們保持安全距離。不要投餵它們,更不要傷害它們。」他還提醒大家,不要在河道裡隨便扔垃圾,以免天鵝誤食;不要在附近放風箏,以免風箏線傷害天鵝。他建議有關管理部門加強對河道的巡查,大家共同為疣鼻天鵝一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鄭報全媒體記者 武建玲 通訊員 耿傳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