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涸的花滑休賽季,選手們的一點兒信息也值得反覆研究。特別是對於某些異常低調,在休賽季裡可以「完全不露面」的選手來說,更是這樣。
所以,上周末的樂天新廣告,雖然是一年前拍攝的「舊作」,但依然被廣大冰迷們翻來覆去,逐幀研究了個遍。
然後呢,就發現了更多的細節。比如,為什麼有人連脖子上,都是漂亮的條狀肌肉?而我等普通人,很多居然「連脖子都沒有」呢?
其實一直以來,羽生結弦的「天鵝頸」,已經被很多人稱道了。當然不僅僅是冰迷。諸如考斯滕的設計師伊藤聰美,也會因為「羽生選手的脖子特別修長特別漂亮」,而給他設計出這種一般人完全穿不了的「脖子處有很繁複裝飾」的考斯滕。
很多人也曾經在各種節目中體會到這纖長的「天鵝頸」的線條之美。雞架我也曾經給大家認真「科普」過,羽生結弦脖子側面的這條肌肉——胸鎖乳突肌。作為頸部主要的活動肌,位於頸部兩側皮下,頸闊肌的深面,為頸部的重要標誌。
但這次通過樂天的廣告視頻,我也注意到,除了頸部的胸鎖乳突肌這兩條主肌肉,羽生結弦的整個頸部呈現出的細緻線條也非常可觀。
哪怕是「渣畫質」的視頻截圖,也能看得出細緻的肌肉線條。
有人說,這頸部的肌肉,有什麼用呢?就是美麼?
還真的不是。
羽生結弦的每塊肌肉,都是為花滑而生,為花滑而練成的。曾經陪伴羽生結弦多年的整體師菊地晃爺爺在自己的書中曾寫過,「結弦的肌肉,和其它我見過的運動員完全不同。他的肌肉並不是經過專門的肌肉訓練鍛鍊出來的,而是通過練習花滑自然形成的肌肉。換言之,是只為了花滑而長成的肌肉。」
為花滑「而生」的肌肉,就當然也包括頸部的肌肉。我們知道,頸部雖然是人身體上肌肉較少的部分,但因為頸部的脊椎是支撐人身體的最重要的中軸線,所以把包裹著頸部脊椎的肌肉,也有著為脊椎、為頭部提供重要支撐的組成。
就說頸部肌肉中最突出的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是頸部眾多肌肉中最大最粗的一條肌肉,它本身負責頭頸各方向的運動。
而眾所周知,頭頸運動在跳躍、旋轉中是有非常重要的「穩定」「發力」等作用的。
正如菊地晃爺爺所說,「看過結弦的跳躍你就會明白了。就仿佛頭頂被一根線從上面嗖地一下子牽著升到空中。身體的軸不偏不倚。」
從這點來說,羽生結弦正是從一次次的跳躍、旋轉的練習中,練就了這樣優美的、不可思議的頸部肌肉線條。
而反之,這些「為花滑而生」的肌肉,又成為他打造「羽生結弦式的花滑」時,最有力,也最優美的武器。
這樣再看起來,就會覺得。這些肌肉的線條,每一條,都寫滿了故事;每一條,都是時光的紀錄。
過於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