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級的真無線耳機,是怎麼樣的?」
是面面均衡的選手,還是執著某些單項的專才?
不過,我們都是貪心的人。
在只擁有或者只需擁有一款產品的前提下,我們更希望它能夠全面照顧我們的需求:
「既能保證傳輸穩定性和性能,傳輸質量也要達到最高級別,同時也要有高質量的單元來滿足高音質播放,提升整體聽音體驗。除此之外,耳機最好還要能夠保證通話質量,還要有強到無感的續航充電體驗……」
要是這些元素都能夠集中在同一副耳機上,那這副耳機必定也是廠商用旗艦級的心思打磨的產品,同時也是廠商最新技術的展示。
而對於我們來說,這樣的產品是一種夢想,是一種將所有完整體驗都集中在一款產品上的夢想。
現在,就是有這樣的一群追夢者,想要在千元的定位下實現這個夢想。
那,就是漫步者。
近日,漫步者發布了最新的真無線耳機DreamPods,同時也給了它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追夢寶。
的確,DreamPods是實現這個夢想的產品。
在它身上,你會看到減低環境影響、全面提升通話質量的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實現24bit 96kHz規格無線傳輸的LHDC編碼以及提升聲音播放質量的13mm大動圈單元。除此之外,它還有24小時的長續航和支持無線充電的充電盒,讓整副耳機的續航和充電體驗變得更方便。
而當這些配置都集中在一副定價699元的耳機上時,那衝擊力不僅讓用戶直呼「真香」,還有一種高性價比夢想被實現的滿足。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這裡,只得我共你
對於DreamPods來說,通話降噪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耳機最強力的賣點。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通話質量,漫步者這次在DreamPods上推出了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
DreamPods的耳機上搭載了一個語音加速傳感器,耳機耳柄的底部也換上了氣導式麥克風,透過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將骨振動信號和麥克風收到的聲音信號融合,再通過DNN建模技術以及AI人聲提取,將人聲和環境聲音分離。
聲音分離之後,耳機會對環境聲進行處理,降低環境聲影響的同時再突出人聲,實現比傳統雙麥克風更強的收音效果,進一步提升通話質量。
DreamPods可以通過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在複雜的環境中也有更好的收音效果。對方除了能夠聽清楚佩戴者的聲音外,也可以減低環境的影響,達到「無從得知身處環境」的效果。
為了體現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的效果,我們在測試的時候就選用辦公室、大聲量音樂播放的室內、馬路邊三個場景進行測試:
辦公室
辦公室是三個場景中較簡單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出現的噪聲並不多,更多的是規律的風機、空調等這一類機器的聲音,或者是機械鍵盤的聲音,環境噪聲的妨礙並不算大。
不過,一般在辦公室裡面,為避免影響周邊同事辦公,通話時也會儘可能壓低聲音。這樣的話,其實也會提升耳機收音的難度。
我們在辦公室內使用DreamPods時,耳機基本上能夠準確收音,通話的另一側表示,即便我們下調了日常通話的音量,也沒有對通話造成太大的影響。哪怕是坐在空調出風口這種相對特殊的環境下,DreamPods依舊能夠很好地完成任務。
咖啡廳和室內派對場景
遇到室內派對或在播放音樂的咖啡店等相似的場景,我們也試了試DreamPods的收音效果。
體驗後發現,DreamPods面對室內派對場景也沒有太大問題。雖說不是一堆人在蹦迪的場景,但在無線音箱大音量輸出的情況下,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依舊能夠發揮它的作用,保證了DreamPods的收音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DreamPods的設計其實也有優勢。漫步者伸長了DreamPods的耳柄,除了能增強支點穩定的作用,也能讓麥克風更貼近耳機佩戴者,實現更好的收音效果。
體驗結果表明,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擁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哪怕環境在用音量比較大的揚聲器在播放歌曲,耳機也能夠將環境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哪怕是遇到旁邊有人唱歌,DreamPods其實也能識別出那是環境噪聲,並且將它處理掉。
根據通話的反饋,另一側接聽電話的人表示也沒有聽到太多的唱歌的聲音,哪怕我這一邊靠近唱歌的人,接聽電話的人也只是聽到「像是偶爾有車走過」的細小聲音,這一看來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的確很強,而且識別能力也很強,能夠識別出主聲和環境中的人聲,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
馬路邊
為測試噪聲不規則場景的對應效果,我們戴著DreamPods來到馬路邊。
在馬路邊以及公交車的通話上,DreamPods依舊擁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此時,通話依舊能夠正常進行,接聽電話的人依舊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噪聲影響。就算是人不需要太明顯地提升音量,也可以和對方正常交流。
就算是用上了支持高通cVc通話降噪技術的耳機,也沒有達到DreamPods這個級別。
不得不說,DreamPods的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確實表現得相當不錯,能夠把人和環境聲完全隔離開來,徹底提升通話質量,對於經常需要通話會議的人來說,DreamPods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且合適的產品。
用真無線聽超高清無損,不再只是夢想
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的出現,讓DreamPods的通話體驗上升到另一個層次。對於 DreamPods來說,這也是核心中的核心賣點。
不過除了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DreamPods還有不少讓人眼前一一亮的優勢。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音質。
無線傳輸方面,DreamPods支持LHDC無線傳輸編碼,這個編碼有著跟LDAC一樣的傳輸性能,最高能夠支持24bit 96kHz的Hi-Res無線音頻傳輸。對於注重聲音表現的用戶來說,DreamPods這個配置無疑是直擊要害的殺手鐧。
畢竟,大部分真無線耳機還是停留在剛剛實現aptX傳輸的階段,有不少入門級產品也還在SBC、AAC的基準線,這樣來看的話,DreamPods也走得非常前了。
當然,只有編碼的支持也還不夠。
聲音配置方面,DreamPods也用上了13mm大尺寸動圈單元,單元中用上了LCP液晶高分子複合振膜,不管在尺寸還是質量上都有足夠的保證。DreamPods用的這款單元能夠提供足夠的提品彈性,低頻的輸出量也能夠保證,同時也能夠帶來不錯的解析力,整體表現也能夠讓人滿意。
試聽後發現,DreamPods主打的還是均衡聽感的聲音。稍稍有點偏暖傾向的聲音比較適合聽流行,低頻輸出量確實比較足,環境能夠做到適度的下潛和包裹。
鼓點的輸出也很足,DreamPods的鼓點能夠反饋出足夠的彈性,不會有一種紙糊的廉價感和數碼味濃的生硬表現,整體的聲音聽起來確實很舒服,也有一種飽滿的感覺。
打開LHDC支持之後,DreamPods也能夠展示出更高的信息量,歌手在演繹的時候也會多出一些演唱的細節,聽感也會進一步細化。雖然DreamPods並不是那種專注於細節和解析力表現的選手,但聽起來其實還是能夠感覺到信息量提升之後帶來的變化,這一點其實還是很明顯的。
而且對於國內大部分流媒體來說,它們大部分資源很多也是停留在16bit 44.1kHz,能達到24bit 48kHz的音頻其實也不多,要是規格達到24bit 96kHz這個上限就更難了。在這個前提下,DreamPods的規格已經相當夠用了。
像我這種對規格很執著的人,DreamPods確實是一款恩物。
能夠直接把千元真無線耳機的傳輸標準直接拔高至24bit 96kHz,對高規格黨來說也是一個夢寐以求的結果。漫步者在這裡,是結結實實地實現了這群人的夢想了。
耳機聽感的調整也很有漫步者的味道,素質和基礎聽感都能夠平衡好。除此之外用戶也可以通過漫步者推出的應用EDIFIER CONNECT APP來調整DreamPods的聲音表現,這樣的全面體驗其實已經足夠了。
續航和無線充,讓充電這件小事變得更無感
在DreamPods的芸芸賣點中,黑科技級別的通話降噪技術和聲音表現都是最突出的兩者。
相比之下,續航表現確實沒有兩者來的那麼耀眼。但是,DreamPods旗艦級的續航表現也是一個讓我用得更舒服的原因之一。
耳機的續航時間方面,DreamPods單耳機能夠實現4小時的播放,充電盒能夠提供5次充滿的電量,合共能夠實現24小時的播放時間。
24小時的播放放在今天依舊是旗艦級真無線耳機的播放標準,像是AirPods Pro、Galaxy Buds+這類產品其實也都只是整合24小時的續航。如果你只是一個斷斷續續使用真無線耳機的人,那DreamPods也能夠滿足你的體驗。
除此之外,DreamPods的充電盒支持多種無線充電協議,基本上只有將耳機隨手往充電板上一擺,DreamPods就可以開始充電。用戶不需要為數據線、接口等問題煩惱,隨手一放即可充電的交互也讓人逐漸放下對充電行為的感知,這才是最舒適的狀態。
不過,DreamPods也用上了目前最常見的Type-C接口,充電口位置也有指示燈,方便用戶了解充電盒的狀態。哪怕用戶需要有線充電,其實也不會增加太多煩惱。
用起來更舒適的設計,一個都不能少
當然,要讓整體體驗變得更加完整和完善,只考慮通話、耳機音質、續航這三個方面還不夠。漫步者在打磨DreamPods體驗的時候,也關注到其他的層面,務求讓這整個表現變得更完整。
佩戴方面,DreamPods採用的是我們最熟悉的「無感」設計。
半入耳式的外殼降低了佩戴門檻,讓一些不習慣入耳式耳機的用戶戴起來也很舒服。耳機帶上之後更像是「放在」耳朵上,不會通過耳機結構塞滿耳朵的它並不會帶來明顯的異物感。
與此同時,耳柄下貼近臉頰的位置也能夠成為支撐耳機佩戴的支點,加上耳朵的支撐力就能夠承託耳機。再加上,DreamPods本身並不重,因此能夠實現無感佩戴的效果。
此外,漫步者還為DreamPods加上了IP54級別的防水防汗,帶著它出去戶外運動也沒有太大的問題,遇上小雨或者放在洗手盆旁邊其實也沒有問題。
充電盒方面,DreamPods也用上了最熟悉的磁吸設計,耳機只要對準卡口就能夠輕鬆放下。漫步者還為充電盒加上了稜邊,讓DreamPods平放在充電盒上的時候也能夠完全放穩。
耳機上支持常用的觸控手勢,漫步者這次也用左右兩側來區分不同的功能。
這次,用戶也可以通過EDIFIER CONNECT APP應用來調整耳機的按鍵,自定義出自己習慣的按鍵組合模式,方便操作,降低學習的壓力,這裡也可以看出漫步者在互動設計上的細心。
除此之外,DreamPods也支持佩戴感應的功能。
耳機的響應還算不錯,不管是隨機放下還是放進盒子裡面再取出,DreamPods都能夠在佩戴的時候接入播放,表現也能夠讓人滿意。
DreamPods的連接也很穩定,聽歌和看視頻時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延遲,在無線環境比較複雜、設備較多的房間裡面也不會出現斷連等情況。玩遊戲的話,一般基礎遊戲都沒有問題,表現還算不錯。
右側為漫步者的Lollipops真無線耳機
其實,漫步者在TWS NB2以及Lollipops上已經實現了非常穩定的傳輸,延時控制也做得相當不錯。那DreamPods要實現相同級別的效果,也是符合情理的事。
畢竟都2020年了,現在還要在旗艦級產品上糾結穩定性,那真的沒有必要。
專才,豈止於「專才」
整體體驗下來,漫步者DreamPods對於我來說是一款非常特別的產品,同時也是一款整體表現非常不錯的產品,沒有愧對「追夢寶」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
就產品而言,DreamPods擁有非常突出賣點。
Elevoc Vocplus AI骨傳通話降噪技術的出現,讓DreamPods擁有了無法超越的特長。面對那些追求通話場景私密性、對通話質量有著極高要求的用戶,DreamPods是高質且唯一的選擇。
對他們而言,DreamPods就是一個能夠實打實解決問題的專才。
但在這位「專才」背後,它依舊有著不少閃光點。例如支持24bit 96kHz規格播放的LHDC編碼支持,13mm的超大單元,以及能夠保證體驗質量的續航表現和互動設計,這些功能都讓DreamPods的表現變得更豐滿。
畢竟,這旗艦級的配置,定價也只是699元:
「這,誰能抵擋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