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燈神了 唐僧師徒「活」了

2020-12-26 大眾網

  【讓城市留住記憶 讓人們記住鄉愁】系列報導之二

  「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隨著走馬燈內的蠟燭被點亮,「西遊記」的故事就在燈籠中「活」了起來,唐僧師徒四人在燈屏中遊走翻飛、你追我趕。「這走馬燈,是我們朱河文化的一部分。可惜,村裡除了80歲的張金成老人外,沒有人會做了!」昨天,正定新區朱河社區召開居民動遷大會,在忙活大會的同時,走馬燈的傳承問題,一直縈繞在居委會黨總支副書記李金生的腦海裡。

  □文/本報記者 馮月靜 圖/本報記者 郄磊

  用600根高粱稈紮成一盞走馬燈

  這個走馬燈,是80歲的張金成老人18年前歷時2個多月,用600多根高粱稈純手工製作而成的。如今它被老人的孫子小張掛在了自家的客廳裡。當年老人忙活一年做了4個,分別送給了4個孫子。

  進入小張的家中,這盞走馬燈讓人眼前一亮,雖然已經過去了18年,它依然厚重古樸,很難想像它是由高粱稈做成的。走馬燈外形如六角宮燈,高約半米,燈屏上寫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不老松」十一個字,均是由高粱稈紮成的。上方和下方都有中國結、蝴蝶、銅錢、風車等圖案,上方是6條龍,栩栩如生,這些都是由高粱稈紮成的。四周還都掛著用高粱稈製作而成的中國結的流蘇。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外層的高粱稈都摳成了一個個的小槽,如同榫卯結構一樣,層與層之間互補;中間的每塊小鏡子上,都用秸稈紮成了蝴蝶的觸角。

  這走馬燈分兩層,裡面這層下方是三根高粱稈搭的底,上面放了兩個剪過的易拉罐,裡面放有蠟燭。上方有個紙輪,中間則是剪成的唐僧師徒四人的人像。把燈內的蠟燭點燃,唐僧師徒四人就開始你追我趕地轉動。站在走馬燈下,宋詞中「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的美妙畫面就呈現在眼前。

  「這蠟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帶動紙輪轉動,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的影像。」張金成老人介紹說,這個走馬燈除了流蘇和剪紙外,都是由高粱稈做成的,一共用了600多根,中間則由竹篾連接。

  做走馬燈精益求精 費時費力

  「走馬燈」是我國的獨特發明,大約在11世紀就有記載。「走馬燈」又叫跑馬燈、串馬燈,一般是指能夠旋轉的裝飾燈,這是我國民間彩燈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由於燈的各個面上都繪有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在燈轉動時這些馬就好像在奔跑一樣,故而得名。

  張金成開始做走馬燈的時候是1954年,那年他剛剛14歲。「我做走馬燈的手藝是跟父親學的,主要為了春節時掛在家中喜慶,而父親是跟誰學的,我也不知道。」張金成回憶起自己做走馬燈的經歷,就如同放電影一樣歷歷在目,那時候年齡小,父親就指導著做,他說怎麼做就怎麼做。白天要去地裡幹活兒,只能中午回來趁休息的時候和晚上點著煤油燈學著做。第一個走馬燈做了一個冬天才做完。除夕掛在了自家的院子裡,特別漂亮,當時吸引了村子裡好多人來看,熱鬧異常。以後,他每做成一個走馬燈,村民們都會爭相觀看。

  「我做走馬燈,主要就是為了春節時掛在家中,顯得喜慶。在父親傳授的基礎上,我又進行了創新,對工藝更精益求精,之前總共做過8個。」張金成說,製作走馬燈頗為費時費工,一盞燈上至少有七八十個零部件,歷經裁竹篾、扎圈、拼接竹梁、畫影像……一百多道工序,全是手工製作,製作一盞燈需要兩三個月。外面的那些小槽,都是他用電工刀一點點摳的。這些中國結、蝴蝶等裝飾,都需要用高粱稈一點點地扎。為了讓走馬燈「走」得更好,還要控制其旋轉速度,保證穩定。

  如何傳承這個民間手藝 請大家支招

  當談及這門手藝傳承的問題時,張金成也很是無奈:「我都80歲了,自己很難再製成這樣一個走馬燈了。但是製作工藝和流程都在我的腦海裡,也希望教給大家。可現在沒人願意學,嫌麻煩,做走馬燈是個細緻活,費工夫,花時間,不掙錢,還是在外打工掙錢快。只要有人願意學,咱就樂意教!希望能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

  「張金成老人製作走馬燈是一絕,是我們朱河的文化瑰寶。但是如何傳承卻一直困擾著我們。」李金生如是說,「村子馬上要拆了,我們應該留下點兒什麼!我們依託800年古槐打造『朱河記憶』博物館。這個傳統民間手藝如何傳承下去?至今無解。也希望大家能夠給支個招。」

  留住傳統文化 「朱河布龍」走進課堂

  在朱河社區的未來設想中,老槐樹是村子的文化符號,會承載著村民們的鄉愁屹立在那裡。為此,李金生還賦詩一首:「朱河社區定飛騰,璀璨滹沱熠熠星。代出英雄垂千史,八百古槐枝茂盛,而今鳳凰欲涅槃,翻天覆地建新城,同心協力鑄偉業,世代富強圓美夢。」走馬燈是村子的文化瑰寶,承載著村民們對未來的美好期望,也應該綻放在那裡,就像朱河布龍等民間藝術一樣進一步發揚光大。

  朱河布龍也是朱河社區的一項民間藝術,在正定縣乃至石家莊一帶聞名已久,是正定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民國初期避難當兵的夏雲慶傳入,隱含著冀中一帶民眾闢邪、鎮惡、祈福的美好願望,但它也曾經面臨著絕跡的尷尬。好在2008年正定新區一中(原為朱河中學)經過多方研討與調研,最終確定了將這一瀕臨絕跡的民間藝術傳承下來,並於2009年將《舞龍》確定為校本課程,將傳統文化課程引進校園。初一、初二的孩子體育課都會學習朱河布龍。

  朱河布龍的舞姿變化多端,整個舞蹈動作有龍打滾、抄、龍啃脊、鑽、跳、疊雲、龍盤窩、黃瓜架等動作。舞動時龍在飛騰,人在翻舞,龍身迎風,呼呼有聲,煞似蛟龍出海,令人屏息凝神,目不暇接。

  「朱河社區以前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都舉行民間藝術節,布龍會與戰鼓、秧歌、跑旱船等民間藝術一起表演,熱鬧非凡。」李金生表示,社區裡有自發形成的戰鼓隊、大鼓隊、秧歌隊等,居委會也進行扶植。隨著村子的拆遷,老房子沒有了,但是村子的根在,這些傳統文化也會進一步傳承下去。

  拍攝專題片 留住城市記憶

  「村子沒有了,但是村子的根要留下來。我們在搶救文化。」李金生表示,朱河專門成立了朱河文化促進會,以弘揚、傳承朱河文化精髓,發展、廣大朱河民俗民風,合力、共創朱河美好願景。現在還聘請專業人士正拍攝專題片《朱河記憶》,就是為了將朱河的寶貴的歷史記錄下來,留存下來。

  有關專家表示,在城市的發展中,城中村拆遷後,應該繼續保護傳統文化,延續文化脈絡。把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傳統手工藝傳承好、利用好,只有保護好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化脈絡,才能真正實現「記得住鄉愁」。建立村史館,拍攝專題片,把村史、檔案、榮譽、歷史文物、民風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於一體,比如磨坊、犁鏵、牛具、牌坊等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旨在「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培育藝術團隊,活躍文化氛圍。通過培育一批文藝團隊,積極鼓勵、引導民間文藝組織發展,活躍了基層文化,保留了文化傳統。

相關焦點

  • 唐僧師徒四人一馬,必須辭退一個,會是誰?
    唐僧師徒一行人遠去西天取經,一路上艱難險阻,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對於一個團隊來講,不經歷風雨,怎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走上康莊大道。現在有一個問題,如果唐僧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必須要辭退一個,到底應該辭退誰呢?從資歷、能力、背景、利害關係等多角度,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 【每日一學】漫說 | 當唐僧師徒遇上索要撫養費
    【每日一學】漫說 | 當唐僧師徒遇上索要撫養費 2020-12-22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是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 介紹一下西遊記裡面一些人物,不是唐僧師徒,而是他們
    不過令他想不到的是二郎神的變化本事也是相當高的,孫悟空覺得自己要是和二郎神繼續打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於是想了一個辦法離開了,雖然二郎神總體上和孫悟空的本領差不多,但是仔細來看的話二郎神依靠了天庭的其他人的幫助,再加上自己的第三隻眼,所以二郎神等於是加上了外部力量才能夠和孫悟空打平手。
  • 八位走馬燈神數
    八位走馬燈神數一、八位走馬燈神數01369863(一)神數01369863的重新排列把01369863
  • 《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中,藏得最深、最不出力的是沙和尚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其中妖怪頭目大boss絕大多數都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降服的,豬八戒則負責解決蝦兵蟹將小嘍囉,只殺了一個愛吹牛、實力弱爆了的妖王——南山大王豹子精,而沙僧則幾乎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在86版《西遊記》中,沙僧說的最多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 來到靈山大雷音寺參拜佛祖的唐僧和原來的唐僧是一個人嗎?
    凌雲渡的獨木橋《西遊記》第九十八回中說了這麼一件事兒。唐僧師徒就要到了靈山腳下的時候,遇到了一條非常大的河流叫凌雲渡。唐僧師徒就被這條河給阻擋住了。唐僧高興壞了,但當唐僧到了船跟前的時候,發現這條船沒有底,是個無底的船。唐僧一看又洩氣了,無底的船,怎麼渡人啊?但這時候孫悟空已經看出那個駕船的船夫竟然是接引佛。但孫悟空並沒有說穿這件事,他知道接引佛一定是如來佛祖派來接引他們過凌雲渡的。這時候唐僧還是不敢上船,卻被孫悟空推上了這個無底的船,唐僧上船之後居然穩穩噹噹地站在了船上,這才發現這條船雖然無底,但也可以渡人的。
  • 唐僧師徒與禪宗無緣
    看過西遊記的都記得這一段:當唐僧師徒千辛萬苦來到靈山求取真經,如來佛祖命摩訶迦葉、阿難陀二尊者傳授經書。這兩位竟然向唐僧師徒「索賄」,悟空兇橫不給,結果他倆故意將無字的經書傳給唐僧,虧了燃燈古佛派白雄尊者前去抖散經卷,讓師徒發現「上當」。為什麼這兩位要給唐僧師徒無字經書呢?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了哪些國家?獅駝國原來真的存在,就在印度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了哪些國家?獅駝國原來真的存在,就在印度《西遊記》 小說裡,唐僧師徒翻越崇山峻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走了整整十四年。那麼,唐僧師徒究竟去了哪些國家?這個問題,其實唐太宗也問了。
  • 唐僧師徒真的修成正果了嗎 故事的結尾 才是可怕的開始
    文/咩咩的西遊鬼話01到了西天后,唐僧師徒就「修成正果」了。唐僧封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做了鬥戰勝佛,白龍馬成了八部天龍,沙僧修了八寶金身羅漢,豬八戒雖然不大滿意,好歹也成了吃公門飯的淨壇使者。但仔細想一下,唐僧師徒艱難跋涉14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究竟得到了什麼?是取得真經號稱普度眾生?還是自身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不!什麼都沒有!孫悟空是弟子裡唯一成佛的,功勞是「煉魔降怪有功,全始全終」,不過,鬥戰勝佛這個稱號看似牛逼,其實也就是個佛門高級打手。
  • 唐僧師徒四人平時穿啥衣服?孫悟空愛穿虎皮裙,豬八戒打扮有個性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一直以來對西遊有個好奇的疑問,唐僧師徒四人每天穿的是什麼衣服?這是個費力氣的事,要從原著中一頁一頁的翻看查找。自從被二郎神抓上天之後,那套盔甲就不見了,估計也不是什麼仙器寶貝,在老君的八卦爐裡早成灰了。兩界山之後跟了唐僧,開始了漫長的取經之路,孫悟空一開始「赤條條」的,什麼也沒穿。他自己先打死個老虎,剝了皮當裙子遮擋下身,因為跟唐僧成了一家,師父有啥他就穿啥唄。所以孫悟空取經路上的第一件衣裳就是唐僧穿剩下的白布直裰。
  • 藏經閣的阿儺、迦葉向唐僧師徒收受賄賂,佛祖真的不知道嗎
    西遊記中如來安排阿儺、迦葉把經傳給唐僧師徒四人。阿儺向唐僧師徒四人索要賄賂,唐僧師徒沒有賄賂,結果只得到了「無字的空本」經書。後來唐僧師徒被白雄尊者追上,重新返回取「有字之經」,唐僧不得不把唐王賜給的紫金缽盂作為「人事」送給阿儺、迦葉二尊者。那麼佛祖是真的不知道嗎?
  • 唐僧碎碎念用英文,美猴王來自菲律賓?這對師徒配音驚到我了
    最近,有一段唐僧師徒配音視頻爆火外網!中國碎碎念的「小唐僧」與其菲律賓英語老師「孫大聖」隔空battle,用英文演繹《西遊記·大聖歸來》經典名場面,「原音級」英語不僅在國外的YouTube上俘獲了一大波歪果網友的小心心,你還能在國內的微博熱搜TOP榜上看到它的身影 ↓這對「西遊師徒」戲外是真師徒!這位中國小朋友就是曾經在聯合國演講的51Talk小學員陳鶴途,而菲律賓小夥,就是陳鶴途在51Talk的菲教Lucas!
  • 「取經女兒國」,導演楊潔:唐僧是個活男人,我要讓他談場戀愛
    「面紅耳赤,羞答答不敢抬頭;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這是《西遊記》原著小說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中對唐僧見到女兒國國王后的反應描寫。女兒國國王對唐僧是一見鍾情,極盡愛慕,而當唐僧見到女王后,就是以上的這些反應。
  • 唐僧師徒四人中,悟空的金箍棒最差?其它三件來頭一個比一個大
    在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作為唐僧師徒四人中的大師兄,在取經路上是這四人裡武力值最高的,前有大鬧天宮的兇名在外,後有取經路上斬妖除魔,成為主要戰鬥力。這如意金箍棒,由太上老君拿玄鐵煉製而成,又曾經跟隨大禹治水,放在東海做定海神針,也算是大有名頭。但相比於其他三人武器的來頭,這如意金箍棒反而是最差的。唐僧的武器是九環錫杖,是如來佛祖讓自己的徒弟迦葉取來,讓觀音菩薩在取經前送去給他的。拿給唐僧的時候,如來佛祖對觀音菩薩說,取經一路,遙遠且危險,拿著這個九環錫杖,就可以不受毒害。
  • 楊潔和「唐僧師徒」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他們之間的矛盾早就化解
    楊潔導演並沒有與「師徒四人」反目成仇,他們之間的過結其實並沒有網上所傳的那麼大,楊潔導演說的「十年不看《西遊記》」並不是針對「師徒四人」。1982年,因為國外版《西遊記》對原著有太多的惡搞,所以楊潔導演在中央臺的指示下擔任《西遊記》的總導演,決定重新拍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西遊記》電視劇。
  • 唐僧師徒穿的都是什麼直裰?還真是名副其實各有特色
    唐僧師徒四人性格不同、他們穿的直裰也是衣如其人各有其特色。中規中矩嚴謹型——唐僧唐僧是嚴謹細緻、志心向佛的一代高僧,穿衣打扮自然是標準的僧人做派,簡單樸素中規中矩,當年孫悟空縫虎皮裙時有如此介紹:「見師父洗浴,脫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過來披在身上。」
  • 唐僧師徒四人,只有兩個修成正果,另外兩人早被如來換掉
    唐僧師徒原本以為,過了金頂大仙的玉真觀,就正經上了靈山福地,只待幾步,就可拜見如來,故而四眾歡喜更衣,急急上路。然而,「登了靈山,不上五六裡」,卻嚇得唐僧魂飛魄散,「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四無人跡···寬闊洶湧,又不見舟楫」,說白了,如此險要的凌雲渡,與唐僧來說,就是一條絕命之處。唐僧三番四次懇請孫悟空換條路走,但孫悟空一口回絕,並不予理會,推著唐僧向前走。
  • 唐僧師徒2020年新的西天取經之路...
    唐僧師徒2020年新的西天取經之路...成功躲過所有電信詐騙的師徒四人提醒您↓↓↓唐僧師徒2020年新的西天取經之路...》
  • 《西遊記》:唐僧師徒最後被封的佛,使者與羅漢到底什麼級別?
    《西遊記》:師徒四人取經成功後,得了正果,也被封了職位。唐僧是旃檀功德佛,猴哥是鬥戰勝佛,八戒是淨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這是按照取經功勞大小的順序被封的,師徒四人的等級也就出來了。可是他們的職位,到底是如何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