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全面恢復醫療服務後的黑龍江三甲醫院 網上問診錯峰就診多招分流

2020-12-22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原標題:網上問診錯峰就診多招分流

  日前,黑龍江省全面恢復醫療服務後,面對就診患者增多,各醫院怎樣合理進行「分流」,避免人群聚集,維持有序診療秩序?3月27日,記者探訪了哈醫大一院、二院、四院等多家醫院。

  網上問診減少交叉感染

  我省醫療機構全面恢復服務,但各醫院網上醫院依然不停歇。除實體門診外,省內各大醫院繼續開展網上免費診療服務。患者可以關注各大醫院微信公眾號,足不出戶就能向醫生問診。專家建議,一些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人員儘量通過網上醫院就診,減少人群聚集。

  「哈醫大一院為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人員提供網上問診服務,全面滿足人們就診需求。」哈醫大一院副院長薄紅介紹,2月7日,哈醫大一院就開通了網際網路門診,50多個專業的資深醫生、一些知名專家在網際網路門診上,給患者進行一些健康指導和諮詢,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知名專家指導,並能進行諮詢。

  普通門診逐步恢復後,哈醫大二院網際網路門診仍然繼續開通服務,除以往諮詢服務外,醫院還利用網際網路門診,為現場就診患者提供線上複診和看結果服務。比如,患者需要做腹部彩超,但當天沒空腹,只能第二天來做,那麼次日做完彩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門診找到前一天出診醫生,上傳檢查結果,完成看診。這樣的舉措非常方便患者。患者無需再掛號、排隊,減少了患者多次往返醫院的不便和交叉感染風險。

  哈醫大四院積極聯繫並依託「龍江名醫聯盟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開通了42個學科,58個科室,390名醫生參與的網際網路門診業務。實現了各專科的全覆蓋,免費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零接觸、高質量、專業性診療服務。自2月8日開通以來,總計網上問診量達到近萬次,有效分流了輕症患者去社區醫院診療,保證門診有限號源得到最大利用。

  黑龍江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作為我省首批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醫院,患者可通過手機、電腦、電視、自助一體機等多終端隨時預約掛號,接受遠程問診會診、檢查檢驗單開具、報告結果查詢、慢病健康管理、處方開具等醫療服務,極大方便了患者診療。

  2月13日,省醫院又聯合龍江廣電網絡集團公司開通電視端「空中門診」健康服務專區,通過電視就能進行問診,極大方便了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群體。黑龍江省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萍介紹,黑龍江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全面上線,與8857個行政村的惠農科技平臺成功對接,並首創開通「電視醫院」,標誌著黑龍江省醫院在線上醫療上對黑龍江省全人群、全地域覆蓋。今後,龍江百姓又多了一種線上問診方式。全省各地市,只要家中辦理的是龍江網絡有線電視,打開機頂盒,就可以方便通過操作遙控器進入黑龍江省醫院專區,和專家進行「面對面」溝通,尤其方便對電視依賴比較大、不習慣操作智慧型手機的中老年人群體。

  合理控制人流引導患者錯峰就診

  在哈醫大四院門診大廳記者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不少,但在志願者幫助下秩序井然,出入醫院的患者掃描「龍江健康碼」。各醫院面對突然增加的患者人群,採用了各種「高招」進行分流,以保證人群不聚集。

  哈醫大四院門診共設5處預檢分診點,每個分診點由1名護士長負責,配備護理人員30人、保衛人員12人,確保每名進出醫院人員均要掃描「龍江健康碼」且經過規範篩檢。同時加強候診區及掛號、繳費、採血、檢驗、檢查、藥局等功能區管理,候診椅設「間隔就座」標識,排隊處設分隔線地標,避免人群集中。除老年患者、無智能機人員外,全面實現預約掛號、分時段就醫,患者網上預約後,提前15分鐘到醫院就診,避免人群聚集。同時增加號源數量,普通學科單人單日號源量不少於35人,精神心理科等需求量較大科室單人單日號源量不少於50人;嚴格入出通道管理,醫務人員、患者分別獨立設置出入通道口。

  為保證門診各診區秩序,合理進行分流,哈醫大二院還開闢了「室外候診區」。由醫院保安大隊和秩序大隊進行管理,未到就診時段的患者,可以在室外候診區有序、間隔排隊候診,為應對初春多變天氣,醫院將門診職工地下停車場改造為室外候診區,在保證通風良好的前提下,為患者營造相對舒適的室外候診環境。

  同時,哈醫大二院還加強室內患者疏導,各診室入口、排隊窗口地面安裝1.5米隔離線,候診椅按安全距離進行座位設置,避免患者聚集。目前醫院逐步開放號源,在滿足患者需求前提下,充分保障看診間隔,同時在患者預約成功後及就診當天,分別在手機端推送就診提醒,叮囑患者務必按時段就診,減少不必要等候。對於提前到診的患者,引導其到室外候診區等候,按照就診時段分批次疏導進入門診,老年人、殘疾人、攜帶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可按照其預約時段適當提前和優先進入門診;對於遲到患者,室外候診區管理人員會與患者掛號科室實時聯繫,根據醫生看診情況,彈性安排遲到患者進入門診。

  從3月23日起,哈醫大一院50多個學科已陸續開診,患者可通過哈醫大一院微信公眾號分時段預約掛號。門診實行分區管理,將綠碼和紅、黃碼通道分開,為無碼患者設立專門登記通道,增加人工登記人員。醫院開闢了普通出口和發熱病人專用出口。對發熱疑似患者和紅、黃碼患者,由醫院支持中心人員送至發熱門診排除新冠肺炎後再進入就診科室。

  為避免人群聚集,記者採訪時發現,哈醫大腫瘤醫院出入管理十分嚴格,進入口都有專人引導。哈醫大腫瘤醫院門診實行出入分流嚴格管理,市民就診需從哈平路主入口進入,按樓內指引從指定出口離開。

  志願者幫忙網上預約

  這兩天哈醫大二院的機關幹部都很忙。為疏導網上掛號患者人群,更好指引網上掛號患者高效完成診療,哈醫大二院機關幹部來到門診各個導診臺,當上了導診員。

  哈醫大二院為增加增強導診力量,動員機關幹部下沉到門診承擔導診工作,每天會有10名機關職能科室的機關幹部被分配到門診各樓層,負責指導患者就診和協助預約掛號,盡全力幫助有困難的患者協調各種需求。所有人員上崗前,都經過門診專業培訓和現場情景實習,保證為患者提供最準確最專業的優質服務。

  這些「導診員」,每天為超過1000人次的患者進行導診諮詢,對於不會預約掛號的患者,他們還會耐心指導患者掛號。「這樣細緻周密的導診服務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很多困惑,太方便了,我為哈醫大二院點讚。」導診服務開展以來,得到了患者一致好評,滿意度百分之百。

  針對一些老年患者不會網上預約掛號的情況,哈醫大四院專門建立了志願服務隊伍,在7時30分至9時患者就診高峰期間,在門外指導患者進行微信或支付寶預約掛號,同時不定期巡視門診各區域人流及秩序情況,督促患者有序診療。

  「先用微信登錄哈醫大一院官方公眾號平臺,然後再選擇科室和醫生掛號。」在哈醫大一院門診大廳,一位不會掛號的老人在志願者悉心幫助和指導下,終於成功掛上了醫生的號,老人激動地連連感謝志願者。對於沒有預約掛號的患者,哈醫大一院志願者會幫助他們進行預約掛號,掛號後擇時再來就醫。(記者譚湘竹)

(責編:鄒慧、李忠雙)

相關焦點

  • 北京多家醫院發通知,核酸檢測提前一天預約錯峰就診
    全市昨天共有7萬多人進行了核酸檢測,仍有不少市民準備前往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檢測。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家醫院已經發出官方通知,提醒市民至少提前一天預約,按照預約時段錯峰就診。北京積水潭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預約檢測通知,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北京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和回龍觀院區自2020年6月15日開始,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查實行全面預約就診,請市民提前至少一天預約,按照預約時段錯峰就診,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 梁平:「三甲」醫院創建破題 醫療水平全面提升(組圖)
    近年來,梁平以縣人民醫院「三甲」創建為契機,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療管理制度與體系,全縣醫療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1、優質醫療資源 城鄉全面覆蓋「以前去縣裡看個病,要6點鐘起床,坐2個多小時的班車。到了縣醫院,還要排隊掛號、拿藥,然後再翻山越嶺回家,好麻煩。現在方便多了,有個頭疼腦熱,到村裡的衛生室就行。
  • 湖南各大醫院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部分只接受網上掛號
    記者 顧榮 攝「現在只要健康碼,方便多了。之前要測好幾次體溫,還要問個人情況。」3月25日,前往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複診的劉女士發現,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醫院裡就診的程序,比以前方便多了。連日來,湖南省在鞏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其他疾病醫療服務工作,重點保障急診救治、住院分娩、腫瘤治療、血液透析等緊急、持續性醫療服務,以及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堅持24小時開放急診,359家血液透析中心(室)正常運行,腫瘤放化療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患者的就醫需求得到基本滿足。
  • 花上百塊問診,醫生就回了個你好……網上看病,靠譜嗎?
    疫情期間,上醫院不方便,再加上防控要求,很多人選擇在網上找大夫看病、買藥。各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也基本都推出了「在線義診」服務,一些平臺日均問診量暴增10倍,有的能達到驚人的12萬次,相當於近百家三甲醫院一天的門診量。政策層面也有利好出來。業內呼籲多時的醫保支付有了實質性進展。
  • 以網際網路醫院構建醫療服務,來看看廣東省模式|網際網路醫院|醫療信息...
    廣東省人民醫院作為全省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之一,將優質的醫療資源與強大的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打通網上預約、健康諮詢、在線複診、在線處方、送藥到家等醫療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實現診前、診中、診後全覆蓋,快速形成線上線下的服務閉環,構建一個全新的醫療服務業態,通過讓「信息跑」代替「患者跑」,大大提升了百姓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讓患者就醫更便捷、體驗更舒適。
  • 重慶逐步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市民看病有關的問題可在這裡找答案
    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張維斌介紹,截至3月11日,全市96.46%的公立醫院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92.22%的民營醫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在聚焦重點人群分類服務上,加強院前急救力量保障,確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目前,全市97.2%的腫瘤門診開診,99.1%的腫瘤科開放收治住院病人,96.8%的血液透析機正常運行。
  • 門診恢復了!疫情期間太原各大醫院就診須知
    來院就診前這些須知要收藏山西省人民醫院 目前已全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63個專業已全面開診。限一位家人陪同就診,使用過的口罩勿隨意丟棄,投入門診黃色醫療廢物垃圾桶內。 門診就診患者嚴格遵守「一醫一患一診室」管理,請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有序就診。 外籍及回國人員請主動、如實告知工作人員旅居及旅行史,並遵循醫護人員建議,真實、完整地登記有關信息後,按照醫院安排到指定地點就診。
  • 銀川各醫院逐步恢復門診!嚴格防控措施讓您安心就醫!
    目前院內其他門診也已恢復,皆可正常接診。其中兒科急診和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 為了保證婦女兒童得到及時治療,減少在醫院逗留的時間。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門診,可通過醫院的APP或者公眾號進行網上預約,錯峰就診;兒科患者則需採用現場掛號的形式就診;同時婦幼保健院開通了線上問診服務,保證患者正常就診需求。
  • 上海38家醫院迅速亮相網絡戰場!門診全預約是趨勢,現在是改變就診...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設在線問診服務,共接收在線諮詢4000餘人。此外,市民登錄「上海健康雲」APP也可以獲得免費的心理諮詢師專業服務。上海市衛健委黨組書記黃紅說,上海創新服務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應對疫情防控,幾大線上平臺的啟用,將有助於形成合力,合理分流患者,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 17年後,武漢多家醫院再次悄悄試水「夜間檔」
    為滿足這部分市民的就醫需求,今年4月起,武漢多家醫院陸續推出「夜間檔」,或增設晚間門診,或將門診時間延長至晚上8時。  大半年時間過去,記者探訪發現,市民對晚間門診反響較好,但也存在晚間門診量冷熱不均的情況。隨著就診數量的變化,醫院也計劃對「夜間檔」進行調整。「晚間門診的開設和調整,只有一個原則:既能實實在在滿足患者的需求,又不浪費醫療資源。」
  • 寧夏逐步恢復醫院正常醫療 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社會醫療秩序
    為了保障居民正常就醫,目前,寧夏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面恢復正常醫療活動,開放日常門診、急診及普通住院等醫療服務,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根據疫情風險等級,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在一樓單獨開設呼吸與危重門診及繳費窗口,分層級逐步增加門診科室,包括高風險的口腔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現已全面恢復開診,收治住院病人。醫院加強病區管理,新入院患者單人單間,經過嚴格詢問和入院監測後,符合條件的兩人一間病房。
  • 預約上門服務、在線充值、醫生線上免費問診……「雲醫療」多種...
    近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遠程醫學中心,專家在進行遠程會診。(受訪者供圖)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烏魯木齊各大醫院紛紛推動「雲醫療」模式,利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滿足患者多樣化的就診需求。連日來,記者走訪新醫大五附院、新醫大二附院、市友誼醫院等醫院了解到,各醫院推出「雲掛號」「雲問診」「雲護理」等多種服務模式,更大程度方便市民。
  • 門診恢復了!疫情期間山西各大醫院就診須知,速收藏!
    來醫院就診前這些須知要收藏⬇️⬇️⬇️山西省人民醫院目前已全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63個專業已全面開診。限一位家人陪同就診,使用過的口罩勿隨意丟棄,投入門診黃色醫療廢物垃圾桶內。門診就診患者嚴格遵守「一醫一患一診室」管理,請按照工作人員指引有序就診。外籍及回國人員請主動、如實告知工作人員旅居及旅行史,並遵循醫護人員建議,真實、完整地登記有關信息後,按照醫院安排到指定地點就診。
  • 數讀在線醫療 | 疫情期間如何看病?線上問診或能幫忙
    我們以在線醫療平臺微醫網為例,數讀中國在線醫療。截至2019年6月,成立於2010年的微醫網連接了全國30個省市的2700多家醫院、29萬餘名醫生,擁有超過2億實名註冊用戶,其中健康險付費用戶超過1100萬,歷年累計服務人次超過9.2億。根據《網際網路周刊》發布的「2018年醫療大數據企業排行榜」,微醫網名列第一。
  • 線上醫療平臺監管之問:網絡問診、開藥 靠譜嗎?
    各大網際網路醫院、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免費諮詢、便民門診、遠程會診等服務,醫保支付、藥品配送快速上線,助力線上抗疫。艾媒諮詢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4月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為4500萬人,滲透率為6.6%,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7.9%。報告顯示,疫情使得在線醫療普及度與大眾認知大幅提升,推動了在線醫療的發展。
  • 五一期間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正常開展醫療活動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獲悉,為有效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各項診療活動安全、有序和可控,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診需求,五一期間,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不停診,患者可正常預約門診、完成相關檢查、健康體檢、辦理出入院等。屆時,北京、雲南兩地專家將線上、線下繼續為患者守護健康。
  • 東城各區級醫療機構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3月23日,之前是北京市東城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的普仁醫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與此同時,九家區屬醫院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根據北京市3月20日印發的《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3月21日零時起,北京市各區級定點醫療機構暫停新冠肺炎病例收治任務,新發疑似和確診病例全部由市級定點醫院收治。
  • 共同戰「疫」|網上就診,湘雅醫院獲批我省首批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湘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後,可為患者提供圖文諮詢、在線複診、檢驗檢查預約、私人醫生、快遞送藥上門、統一支付等服務,隨著網際網路醫院功能平臺的逐步延展,未來可為個人或企業提供定製化的整體健康解決方案。依託於網際網路醫院平臺,湘雅致力於為患者構建起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簡化患者的就醫流程,大大提升就醫服務體驗,降低了就醫成本,打通了醫院與患者之間的「最後一公裡」。如何找到湘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怎樣使用湘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
  • 洛陽市中心醫院遠程問診——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
    洛陽市中心醫院不僅在線下積極配合相關防疫工作,更是在線上聯合中衛佰醫開通了網際網路醫院,雙管齊下,共抗疫情。遠程會診,三甲醫院援基層家住洛陽市新安縣的81歲陳大爺一周前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症狀,隨後來到新安縣人民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淋巴細胞正常,中性粒85%,白細胞偏高,胸部CT有異常,因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高發期,故不能排除有感染新型肺炎的可能。
  • 三甲醫院視頻問診靠譜嗎?記者詳解背後"門道"
    輕點屏幕、等待接診、在線開藥、送貨上門……目前,北京已有協和醫院、阜外醫院、宣武醫院等6家醫療機構可提供「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網際網路診療」近年愈發火熱,它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記者發現,這絕不是表面上醫院紛紛推出自家App這麼簡單,背後承載著醫療機構滿滿的探索實踐,還有對未來的謀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