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要儘量疏遠這3類「窮人」,不然吃虧的是自己
相信很多人對人際交往都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的,畢竟結交的是自己的朋友,那麼方式肯定是要符合自己的要求才能廣結人脈。而當你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其實是不怎麼去在意別人的家庭情況的。畢竟朋友主要就是講究興趣和一些生活習慣上的吸引。如果太過去講究一個人的窮富情況的話,難免就會和利益扯上關係。兩個人之間的往來也就沒有那麼純粹了。
不過,有時候你在和別人接觸的話,還是可以從他的家境情況了解一些他的品行的,畢竟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家庭環境因素對他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對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人際交往中,要儘量疏遠這3類「窮人」,不然的話吃虧的人就是你自己了。
1、用家境引發別人的同情
有些「窮人」他們是很擅於利用自己的家境情況來引發別人同情的。比如說,有一個家境不是很好的人,他因為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需要用到錢,但因為他的家庭條件情況不好,湊不齊這筆錢,於是就想著讓問他的同事借一些。那個同事本來也是出於一番好心,並對他的人品表示信任,覺得他應該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歸還。
結果在這件事情結束之後,那個家境不好的人一直都沒有提還錢的事情,結果跑去他那邊,讓他還錢的時候,他卻用自己家境情況來當藉口,並且說話聲音是比較大的,讓其他人都能聽得見,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博得大家的同情。對於這類「窮人」來說,能少接觸就儘量少接觸了,畢竟有些事情本身就很難用事實去蓋定論,可能有些實施情況被別人模糊處理了之後,自己反倒成了理虧的那一方。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願意讓自己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2、喜歡佔小便宜
除此之外,有些「窮人」還比較喜歡佔別人的小便宜。當他和其他人一起去玩的時候,本來這種事情應該是要大家均分的。畢竟大家都是一起出去的,那麼肯定是需要平分的。不過,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會提前來進行預算的。只要各自將自己的那份錢交給管理的人就好了。
而對於那些喜歡佔小便宜的「窮人」,他們就喜歡在去遊玩的過程中,給自己單獨買一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的費用都是算在大家一起出的預算當中的,也就是說,他自己購買東西的錢,很大一部分都是別人幫他出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似乎是撿了一個大便宜一樣。如果其他人不計較還好,要是計較起來的話,肯定是會有一些爭執情況發生的。
3、言而無信
還有一點,就是喜歡言而無信。許多人在和別人進行溝通的時候,都是會對他產生一種信任的,這是最初始的信任,之後就會根據他的所作所為,來調整這個信任值的一個漲幅。
那麼,當你和言而無信的人來往的時候,從他對於一些事情的態度上,其實就能夠看出來這種人是不值得你去深交的。比如說,本來一件事情,他答應得好好的,結果在差不多要出發的時候,別人什麼都準備好了,結果他臨時說有事就不去了。那麼,對於這種態度的人,還是要儘量遠離會比較好,要不然的話,吃虧的就是自己了。
總結:當然,這幾類「窮人」只佔了一部分而已,這樣說主要是為了讓你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多留一個心眼,注意一下他的人品是怎樣的。這樣你才能結識到一些真正有意義的朋友。
如果大家對職場社交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裡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人脈:好人脈是處出來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提升你對職場社交的了解。
想突破目前狹窄的交際圈,就需要擁有社交的力量。這本書能教會你交際的奧義,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面試官:「你大概什麼時候入職」,別傻傻地透露,聰明人都這樣說
人和人之間,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財富,而是這3點,精闢
職場上,這3類人基本不怎麼發朋友圈,很準,別不信
收銀員工資僅2000,為何許多人都爭搶這份工作?店長說出其中貓膩
人到中年混得再好,也不要做這3件「好事」,小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