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華夏民族從氏族部落時代起一直沒有打破氏族的宗法統治制度,而直接進入了氏族宗法制國家,這種氏族宗法制必然受到宗教世界觀的支配。這種宗教觀後來發展成為系統的天命觀,而原始法術則發展為原始巫術,與宗教和迷信緊密地結合在起,成為一種民信文化而長期地存在、傳播。
一、「絕地天通」—統治階級掌握通天術
這樣巫術作為一種通天(通神)的手段,在很早的時候就被官家壟斷起來。「絕地天通」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統治者對民間「自由通神」的一次整頓。統治階級也可叫做通天階級,包括有通天本事的巫覡與擁有巫覡亦即擁有通天手段的王帝。事實上,遠古時代,很多情況下王本身即是巫。
一般講,統治階級想要壟斷和需要壟斷的只是「通天意」的這一部分學問,因為「天意」是統治者的「靠山」,如果人人都可通「天意」,勢必威脅他們的統治,所以必須把「通天意」的巫術壟斷起來。有關成吉思汗的小說、影視作品中,都會提到一個人闊闊出,是蒙古部落的通天巫,是他以長生天的名義確認鐵木真擁有「成吉思汗」這個稱號,才讓鐵木真聞名於世。不久之後,因與成吉思汗作對,挑戰汗權,被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殺死,剷除了產生於原始社會的巫師代天立言、幹預部落事務的制度。這是統治階級對「通天」手段壟斷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後來的發展中,這一部分學問與星象學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因為星象學就是審視「天意」的,專為皇家考察「天意」服務,在天象和氣象記錄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寶貴資料。
而民間巫術則與迷信結合起來,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廣為流傳,成為驅魔或害人的一種手段。因為在封閉的封建宗法制的統治下,不大容易產生高度思辨性的神學宗教,而屬於迷信層次的巫術倒可大行其道。其中民間流傳很廣、很出名的就是厭勝,也叫厭魅。
二、民間廣為流傳的厭勝害人
厭勝或厭魅,作為害人的手段在西漢初就已經有了。據《漢書.后妃傳》載,陳阿嬌皇后失寵後,請來了一個名叫楚服的巫婆在宮中設壇祈禳,數月後被武帝知道,楚服被殺,陳後被廢。
漢武帝晚年多病,常懷疑被人施巫。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承相公孫賀因被人告發施巫術,在馳道埋木偶人而下獄致死。一次,漢武帝病了讓群臣會診,江充因與太子有隙,就說武帝的病是因為有人下蠱,於是在宮中掘地尋蠱。因江充事先將木人理於太子宮中,木人被發現,太子有口難辯,只好殺了江充起兵造反,激戰五日,兵敗自殺。後來武帝查明了真相,誅滅了江充全家。
在明清小說中也多有施巫術的描寫。如《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寫趙姨娘因嫉妒寶玉受寵,風姐專權,就買通馬道婆要用巫術謀害風姐和寶玉。馬道婆向趙姨娘要了張紙,拿剪子了兩個紙人兒,遞給趙姨娘,叫把他二人的年庚寫在上面。又找了一張藍紙,鉸了五個青面鬼,叫她並在一處拿針釘了。然後馬道婆在家作法結果是賈寶玉「大叫一聲……將身一縱,離地有三四尺高」。風姐則拿起「明晃晃鋼刀砍進園來,見雞殺雞,見狗殺狗,見人就要殺人」。後來癩和尚和跛道士搭救才倖免於難。在《聊齋志異》中也有不少這類似故事。
我國還有「工匠厭勝」的傳說,即建築工匠為人蓋房時使壞,在房屋的秘密處留下作巫術的機關使房主遭映。清代紀曉嵐的《閱借草堂筆記》中記有這樣的故事:一富家子弟嗜賭如命,妻子苦勸不聽,屢賭屢輸,房子都抵押了,妻子憂心如焚,不能入睡。一夜間,丈夫又去賭博,妻子在家苦等至深夜,昏昏欲睡。突然聽到一陣擲色子的聲音,聲音不大但很清晰就在附近。她循聲尋找,聲音來自正廳的大梁上。她取來梯子爬上房梁,發現梁上有四個小木人,圍著小桌擲色子,小碗裡面的六隻色子,露出面的數字只有一、二、三,沒有四、五、六。這時她然大悟,隨即輕輕地把六顆色子的面翻成四、五、六,然後回去睡覺。從此她丈夫每賠必贏,慢慢把輸掉的財產贏了回來。
一天晚上,她丈夫又要去賭博,妻子拿起一把剪刀,聲色俱厲地說:「今晚你不能去,你去我就和你拼命!我有話跟你說。」她讓丈夫坐下等到夜半人靜,又聽到擲色子的聲音。她領丈夫登梯上梁,讓他看那四個木頭人和色子,並告訴他所以嗜賭,就是四個木頭賭徒作祟。他所以屢賭屢輸是因為六個色子朝上的數都是一、二、三,後來她翻成四、五、六,就屢賭屢贏,現在已撈回了本錢,就不能再賭了,必須把作祟之物毀掉。他們把四個木頭人和色子燒成灰,文夫從此再也不賭了。後來他們聽說城裡有個老木匠暴病而死,全身焦黑,像火燒的一樣。此人正是為他們蓋房的木匠。
三、助人白巫術——「回背」
巫術不僅僅是害人,也可以救人,前者稱黑巫術,後者稱白巫術,又叫 「回背」。《金瓶梅》第十二回寫潘金蓮為留住西門慶的心,就用「回背」巫術。方法是「用柳木一塊,刻兩個男女形象,書上娘子與夫主生辰八字,用七七四十九根紅線扎在一處。上用紅紗一片,蒙在男子眼中,用艾塞其心,用釘釘其手,下用膠粘其足,暗暗埋在睡覺的枕頭內。又用硃砂書符一道,繞成灰,暗暗攪在濃茶裡,若得夫主吃了茶,到晚上睡了枕頭,不過三日,自然有驗。」
這裡全部的操作過程仍是模擬法術和聯想法術的混合體,再加上佛家「終七」觀念和道家的符咒觀念。七七是佛家轉生觀念中的終極數。佛教認為人死後七日即可轉生,頭七日不轉生則待二七、三七直到七七時必轉生,由此觀念推演,七七就成了「最終必有結果」的極數。「紅」在我國民俗中是主喜的顏色,用七七四十九根紅線扎男女像,意即最終必有男女喜事到來;用紗蒙眼是丈夫看到妻子恍如仙人;用艾塞心是取艾與愛的諧音;用針釘手是使夫不敢動手打人;用膠粘其足是使夫不再外出尋花問柳。
我們剖析一下巫術手法就會發現,它只不過是古代的模擬法術加上當時的迷信。至於書中所描繪的效果,只不過是作者根據情節的需要所進行的創造。嚴格說來,像《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禳星、諸葛亮借東風也都可以歸入這一類。當然這些都是「小說家言」,並非諸葛亮的原貌。但也說明,作家的創作都有民俗方面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