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建立人民調解組織155個,案件調解成功率達92.18%;2018-2020年先後梳理「集成套餐」共計178項,合計減少辦事材料1085項;基本實現區級777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網上辦理,網上可辦率達100%,其中736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零跑腿」辦理;率先在全市建立社會綜治服務中心,探索創新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
長期以來,觀山湖區以貫徹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為主線,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打造出了高效、服務、法治、陽光、惠民、和諧、滿意型政府,全區各項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軌道。
持續深化改革 打造高效型服務型政府
在觀山湖區政務服務大廳民生事務綜合服務窗口,前來辦理新店門頭的閆先生正在遞交有關材料。「以前辦事要先去社區、再去城管,至少都要跑兩三處,現在到政務大廳一個窗口交一份有關資料就能辦理,而且當天就可以辦好。」閆先生說。這樣的改變得益於觀山湖區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改革,打造「一窗式」辦理。
「減時效、減材料、減成本」,是觀山湖區政務服務工作不斷完善,為老百姓帶來切實便利的具體體現。5年來,觀山湖區持續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公共服務等為抓手,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一窗式」辦理、「一網通辦」等各項政策落地,全力打造高效、服務型政府,切實為群眾及企業辦事提供便利——
加快項目審批服務 「一網通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總時限壓縮至80個工作日內,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供氣報裝辦理完成時限壓減至8個工作日,沒有法律依據的證明材料一律取消,目前已取消辦事材料124項。
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方面,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至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至按1%預徵率預繳增值稅。
在優化公共服務中全力推進「一網通辦」,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工作力度。目前96.17%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式」辦理;截至目前,區級777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網上辦理,網上可辦率達100%,其中736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零跑腿」辦理。
......
「近兩年,政務工作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申請人到場的事項外,100%的業務都可進行網上申報,整體辦事時限壓縮了60%,很多事項都達到了不見面審批、『一窗式辦理』或『一網通辦』,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目標。」區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科副科長馬明宏介紹說。
堅守為民服務理念 打造陽光型惠民型政府
每天早上9點來到智慧監管平臺視頻監控室,用電腦端登陸「智慧監管」平臺系統,查看學校食堂、大型超市、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衛生情況,是觀山湖區市場監管局政務科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
食品安全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如何破解監管範圍寬、體量大、監管人員少等突出問題,讓老百姓吃得放心,成為完善政府法治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2016年,觀山湖區藉助「網際網路 市場監管」技術,以大數據為支撐,打造「監管部門—市場主體—消費公眾」三合一的三方交互平臺,該綜合平臺集執法檢查、透明廚房、應急指揮、數據分析、自助服務等為一體,形成了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和群眾監督同平臺實時在線互動監管新模式,完善了食品監管薄弱環節。
「目前,我們已在全區142家學校食堂、15家大型超市、3家農貿市場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執法人員每天可利用手機客戶端、電腦終端及監控中心進行實時監控,對衛生死角及操作人員違法行為進行人工抓拍,而且平臺現已實現生物識別及行為規則智能判定,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區市場監管局政務科工作人員陳智宏說,通過該平臺的創建和運用,觀山湖區在2018年通過了食品安全示範區、示範鎮創建驗收並獲得命名,2020年該平臺還作為觀山湖區法治建設單項示範創建項目進行了申報。
讓群眾吃得放心只是觀山湖區打造陽光型政府、惠民型政府的一個縮影。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任務。近年來,觀山湖區加快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市場監管、生態環保等行業領域執法,並始終將陽光建設貫穿惠民政府打造全過程,在堅持凸顯監督制約高效透明的同時,進一步規範權力運行,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等全方位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截至目前,實現建議提案辦理回復率100%,滿意率100%;做到人民法院司法建議書、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及時回復、落實整改。
深化社會治理 打造和諧型滿意型政府
法治的生命和靈魂是公平正義,它的公正體現在每一起個案之中,存在於每一個當事人的感受之中。
前不久,在觀山湖區人民法院一樓調解室內,一起關於某建築機械租賃公司與遊某租賃合同的小額糾紛案,在觀山湖區民商事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下,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近年來,觀山湖區按照「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和「三調聯動」工作機制要求,不斷推動構建大調解工作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人民調解組織155個,調解員800餘人。類似的調解,今年各人民調解組織已調解成功3290件,調解成功率為92.18%,且無一例因糾紛調解不及時而引起非正常死亡或轉化為刑事案件。
在促進社會和諧過程中,觀山湖區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今年6月,該區在全市率先掛牌成立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設置公安、住建、人社等9家常設常駐專席和12345熱線席位,由區綜治中心及各職能部門共同做好收集信息、研判形勢、解決訴求、化解風險等各項工作。中心建成以來,共受理案件18702件,結案18565件,結案率達99.26%,有力維護了轄區安全、確保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此外,觀山湖區通過組織全區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在線學法考試、舉辦《民法典》宣傳講座、發放法治宣傳折頁和滾動播放動漫宣傳視頻等手段,進一步強化領導幹部和居民群眾的普法教育,不斷提高全區人民法治思維。
健全制度體系 打造法治型政府
「要開展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深化思想認識,強化法治引領,提升法治素養,加強頂層設計,拿出任務清單,抓好工作重點,高質量推進全面依法治區重點工作......」今年11月20日,觀山湖區政府二屆56次常務會議對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再次進行研究部署。
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多年來,觀山湖區把「法治」兩字貫穿於行政決策的各個環節,切實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把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深入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是該區法治政府建設的舉措之一。具體由區司法局牽頭,聯合5家律師事務所作為政府重大決策的「法律智囊團」,對區政府行政行為或重大決策進行事前合法性審查和法律諮詢論證、及時提供精準優質的法律意見,進而確保決策科學化、法治化、規範化;並深入落實行政行為履行過程的監督工作,跟蹤決策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
截至目前,觀山湖區已實現區政府及各工作部門法律顧問全覆蓋;區政府法律顧問為區政府決策提供政策法律諮詢意見679條。通過不斷深入完善,法律顧問服務模式也從「事後法律補救型」向「事前防範和事中控制法律風險型」轉型。
「法治政府建設沒有終點。」據悉,接下來,觀山湖區將著力把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作為縱深推進依法治區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實踐,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為全區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法治基礎。(駱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