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縣縣長直播代言「家鄉好貨」。 徐報融媒記者 齊浩 攝
◎徐報融媒記者 劉作霖
「年輕人在城市打拼不容易,這款子母床三合一,既美觀又實用」,3月29日15時,睢寧縣縣長薛永現身直播間,推介由沙集鎮自主設計生產的子母床。
電子商務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是推動新時代農村經濟繁榮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當農耕文明遭遇網際網路,當鄉土中國融進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經濟如燎原星火,「燎」得睢寧縣農民,放下鋤頭拿起滑鼠,變身為網絡商人,成為信息化時代新農民。2006年,睢寧縣第一家農村網店在沙集鎮東風村上線運營,14年來,睢寧農村電商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從一個村,到一個鎮,到一個縣,2018年全縣網商3.37萬人,網店4.62萬家,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286億元,同比增長32.8%。2019年1月,阿里巴巴發布2018年阿里縣域電商GMV百強榜單,睢寧全國排名第七位。2019年8月份,阿里研究院公布2019年中國淘寶鎮、淘寶村名單,睢寧以14個淘寶鎮(街道)、112個淘寶村的數量作為江蘇省最大的淘寶村集群,位列全國前五。
受疫情影響,今年睢寧沙集的家具電商企業,復工日期普遍延後1個月。因此,沙集本地家具電商企業更為迫切的希望開拓新的渠道、尋找新的市場消費人群。
為扶持本地企業,促進產業帶復工,睢寧縣政府聯手拼多多,舉辦了「睢寧產業帶縣長直播」活動。直播當日,共計261萬用戶湧入直播間,圍觀睢寧縣縣長薛永推介睢寧家具和特色美食。
薛永對「睢寧菜系」頗有研究。走到睢寧菜系直播間,那裡工人師傅正在製作粉皮,已經到了最後兩個環節,即「調糊」和「旋制」。
現場,一位廚師撒下辣椒絲和蒜泥,幾分鐘就拌好了一碗粉皮,「原料是沙集的天然有機綠豆,做出來的粉皮柔軟滑潤,大家要不要嘗一口?」
「睢寧粉皮,也叫拉皮,是徐州一道名菜,起源於宋代,由農家百姓創造產生。傳說當年宋徽宗微服私訪途中饑渴難耐到農戶家中,女主人用當地常吃的粉皮招待他,宋徽宗食用後頓覺清涼解暑,神清氣爽,大加讚賞,回宮後,將粉皮列為御膳房常菜,粉皮因此而揚名。」薛永說,目前,睢寧菜已經形成了豆腐、全羊、全素、傳統四大系列近千道菜餚,代表菜餚有「蒜香粉皮」「白水豆腐」「羊肉炒綠餅」「水晶活油」等,深受四方食客歡迎。
據統計,縣長直播間內半小時累計售出超過1132件子母床,直播間內的銷售額超過400萬元,直接帶動參與直播的企業單日總銷售額達到947萬元。直播現場,薛永還抽獎送出了10箱睢寧粉皮。
薛永說,睢寧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民生活富裕為落腳點,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和網商勤勞之手,依託自身產業基礎,培育農村經濟增長新動力,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形成以信息化帶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農村電商發展「睢寧經驗」。希望藉助新電商的力量,既幫助沙集家具等成熟產業帶實現轉型升級,同時,也能夠帶動睢寧美食產業發展壯大。
當日,睢寧縣政府與拼多多進行了睢寧拼多多產業帶深度賦能計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表示將發揮各自優勢,放大「平臺+產業帶」賦能效應,共同打造電商發展的新典範。
/ 記者手記/ 讓地產品牌與大市場不再遙遠
「縣長直播」其實是在向外傳遞一種信息,睢寧人對睢寧的商品非常自豪、驕傲,增強消費者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傳遞政府支持本地企業通過新的形式、新的平臺來探索轉型發展道路的信號。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加強睢寧農產品、睢寧家具、睢寧菜系等品牌宣傳。
近年來,睢寧縣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創新構建「11841」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1個縣農業公司、18個鎮農業公司、400個村集體合作社和1萬名新型職業農民」),既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了農業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水平,又解決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現實問題,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彰顯睢寧特色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睢寧農產品豐富、品質優良,通過推廣睢寧農產品,能夠有效助力睢寧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增加農民收入。睢寧縣政府通過藉助如拼多多等平臺推廣,讓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低成本對接,撬動睢寧農產品上行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