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死亡擱淺》自發售以來一直是個非常具有爭議的遊戲,隨著PC版的發售玩家的爭議依舊沒有變少,為了使《死亡擱淺》遊民星空眾評更具說服力,我們打算邀請真正玩過遊戲的玩家進行更有價值地評價。
本次活動期間,只要你綁定Steam或PSN帳號,且真的玩過《死亡擱淺》,發表評價時則會被加上「玩過認證」(僅限APP),只要內容符合活動規則,即可獲得300金幣參與獎。另外,我們會從中甄選5名精彩點評玩家,給與1000金幣額外獎勵。
活動已經結束,獲獎名單如下
精彩點評獎(共5人,每人1000金幣)
Fancy bomb(★★★★★):60小時困難難度通關,110小時白金,前6章搞基建了解世界觀打了5天,後面幾章2天通關。首先個人覺得遊戲的流程把控是經過設計的,在每次感覺要變得無聊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新道具加進來以豐富遊戲的玩法。玩法一點兒也不單調,很優秀。雖然在到達西邊之前都是鋪墊,但是同樣的,巨長無比的鋪墊到最後帶來的則是一個接一個的驚喜。最後的劇情是真的牛逼,精彩到不行,各種反轉比看電影還爽。世界觀設定不用說了,小島的腦洞簡直太大!直到現在網絡上依舊有各種玩都沒玩穿,甚至連雲都沒雲穿整個遊戲的人在拿著某gn的6.8分到處黑 。對於這些人,我只想說井底之蛙都願意抬頭看看雲,可為什麼你們連☁都不願意呢。建議大家玩(雲)通了再評價,不然對於一個玩家而言實在是一種損失。
TheStargazer(★★★★★):這款遊戲本身或許真的不是特別有趣味,起碼對於那些只喜歡快節奏爽遊或是反覆單一的多人遊戲的休閒玩家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對於那些目光長遠,能清晰看見遊戲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的那些真正 gamer,可不盡然。
因為這款遊戲真正的受眾,是那些喜歡嚴肅文學和藝術影視的,真正有文藝追求的人。對於他們來說,那些一種模式反覆遊玩的多人遊戲,那些換了副好看的新皮囊,而實質仍是公式化框架雜糅幾個山寨新機制的流水線產品,可算不上什麼好遊戲。
當遊戲產業逐漸形成,最初的那批開拓者身上的工匠精神,不可避免的失傳了,玩家的耳中逐漸再聽不到大師們的名字,只剩下幾個壟斷市場的寡頭公司的名號了。曾幾何時,電子遊戲還只是一些簡單的線條和圖案,正是那些不甘現狀且有遠見的人,努力去挖掘這一新生事物的深度,遊戲才漸漸有了更複雜的機制,更好的畫面,有了人物,有了情節,有了今天那一個個豐富燦爛的虛擬世界。遊戲應當講求藝術,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形式,能夠將體驗者真正帶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是傳統藝術做不到的,遊戲自然會成為影視之後的又一現代藝術。怕是只有那些只將遊戲當做消磨時間的娛樂品的人,才會對此不屑一顧。
而現如今,遊戲的發展變慢了,有可能將是又一次的瓶頸,如同當年的雅達利大崩潰,資本的衝刷掩埋了藝術的追求。而小島秀夫,就是當下僅存的仍懷有工匠精神的開拓者了,《死亡擱淺》就是這樣一次推動遊戲未來發展的大膽嘗試。或許這次嘗試並沒有真正的成功,但這並不能掩蓋其開發者們的努力,和這次探索所具有的的偉大意義。這次探索,這份意義,就足以打動我:
「繩子和棍子是人類最古老的兩種工具,棍子阻止壞東西靠近,而繩子則是讓好東西聯繫在一起。每一個都是人類最早的對朋友的設想。人類所在的地方就可以發現繩子和棍子。自從早期的電子遊戲《Spacewar》問世已經過去了五十五年,電子遊戲根本上仍然是玩家們在用棍子對抗。他們不能打破『用棍子保護自身或者擊敗敵人』的詛咒。我想去改變它。現在是時候把繩子交到人類手上的時候了,我們已經為一個遊戲做好了準備,這個遊戲不是基於競爭,而是基於能夠給人帶來益處和聯繫的繩子。我們不需要一個把玩家區分成輸家和贏家的遊戲,而是一個在不同層面去創造聯繫。我的當前計劃——《死亡擱淺》就是基於這個目標。當一些玩家與他人在外面遊玩但感覺很孤獨,或者一個人在家裡獨自玩電子遊戲時,他們會感到自己不適應這個社會以及社區,所以當這些玩家在玩《死亡擱淺》的時候,會意識到很多像他這樣的人存在於世界各地,這樣會令他們感到寬慰,這也是我希望他們在玩遊戲時能感受到的。」——小島秀夫
韋爾斯令暎(★★★★★):剛玩到死亡擱淺的時候,原以為什麼前期很勸退,勸退個屁,我要不是真的得睡了,完全捨不得下線,我還要送快遞,這個遊戲看別人玩真的不行,雲玩家末日,自己玩就知道了,在這條路上你在思考怎麼過河,怎麼爬山,裝備是否運用,路線規劃,時間雨對貨物的影響,路上的貨物也要有取捨的拿,要不會過重,還有時不時的重心偏移轉移你的注意力,還得注意米爾人和bt遇到這兩個前期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跑,還有點可怕,腎上腺素飆升,可以這麼說,這遊戲歐卡,獵人之流等養生遊戲都能玩的下去的玩家,這遊戲簡直愛死,相反獨愛鬼泣,生化,doom而不喜歡慢節奏遊戲的玩家就算了,還有這遊戲別雲,雲玩家在這遊戲看不出什麼,因為你不是玩家,玩家在思考的,雲玩家是不需要去思考的,所以雲起來體驗很差。不說了,接著送快遞去了。
504808047(★★★★★):70小時通關,一開始是劇情設定吸引的我,但最後其實比起劇情我反而覺得玩法更吸引我,當然劇情和音樂是真的棒。前期可能有些慢熱,但到了第二章開始有摩託車,到了第三章以後有公路以後就變得很好玩了,自己修建公路規劃路線開始沉迷修建和送貨,到了第四章以後的雪山關卡,你需要一點點探索和解鎖新的據點,當解鎖了新的開羅爾網絡以後會有玩家共享的索道,但需要你自己沿途過來最好規劃設置索道,然後利用其他玩家的索道最後連結而成,索道建成的一瞬間真的超級有成就感而且送貨點到點真的很痛快,設置索道的過程中你要走過未知的雪山,既有美景也有探索感和建造的樂趣,中後期就是大段的劇情。總的來說我覺得有9分,扣分點主要是某些細節,UI和劇情設置集中在後期會讓很多人前三章脫坑等。我看了下黑桐谷歌的評測,感覺真的講的很好,我覺得好玩,但和別人說也說不明白,這種要自己去感受,看視頻很難體會,無法適應慢節奏和不喜歡建造的玩家不建議入,但如果是能夠適應慢節奏願意去花時間去思考路線去規劃建造,或者對喜歡劇情的玩家還是很推薦的。最後很高興死亡擱淺登錄Steam以後好評率挺高的,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嘛!
hhy(★★★★★):剛玩完第五章,所以就先寫一個簡略的評測,等到完全通關以後再steam頁面寫上完整的評測。作為一個學生黨叫無機黨,而且沒有雲通關的玩家,此次死亡擱淺上pc,可以說是我第一次接觸這款遊戲了。就目前為止,看來無論是遊民星空的10分亦或是IGN的6.8分我都認為這兩個評測是有失偏頗。首先,死亡擱淺並不是一個滿分神作,至少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神作,但是他也絕不是其他玩家口中的糞作,我認為他的評分9分是非常合適的。死亡擱淺的玩法並不能說是無聊,只能說受眾不一樣。送快遞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玩法,這樣子佛系的玩法必定不會有廣大的受眾,喜歡他的人自然覺得非常的有趣,不喜歡他的人自然也會覺得無聊,所以從玩法上面揪這款遊戲的毛病我覺得是錯誤的。但問題是,在這樣玩法的基礎上,給劇情的安排確實有一定的問題。即使我屬於一個偏刷的玩家,我依然覺得,遊戲前期的劇情節奏過於拖沓。因為玩家前期能夠幹的事很少,但面臨的挑戰卻很大,在這樣情況下,玩家的成就感很容易受到打擊,這就導致了前期十幾個小時之內是非常勸退的一個時候,再加上開場一到兩個小時播片量太大,使很多時間比較鬆散的玩家沒辦法堅持玩下去。如果減少三到四個節點,能夠使劇情變得更加的緊湊。但是不得不說,小島秀夫在做支線這一塊確實別有心得,從合金裝備。和死亡擱淺都可以看出。遊戲的支線是一個非常吸引玩家的點。即使這過程如此的重複但我依舊從中找到了樂趣,可以說這一個送貨的反饋機制效果確實很好,許多玩家沉迷上了送快遞的感覺。同時這款遊戲的精髓在於聯機。雖然說,不同於GTA5中的對抗,死亡擱淺講究的是合作。當連上開羅爾網絡時候,你可以使用其他玩家的設施,雖然聽起來沒什麼多大區別。但實際上,其他玩家的設施。不僅給予了玩家非常大的便利,同時在這個空曠並且人煙稀少的世界裡,你能夠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感受到其他玩家和你的聯繫,感受到其他玩家的存在。你也明白,其他玩家和你一樣同甘共苦,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確實沒有一款遊戲。能夠帶給我這種感覺。總地來說,死亡擱淺還是非常對電波的一款遊戲,如果你願意花錢買了它,並且你能夠堅持玩下去,我相信他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但如果你不喜歡他,那我勸你最好就不要去買。
參與獎(共80人,每人300金幣)
活動時間
7月20日17:00-7月26日23:59(已結束)
參與方法
點擊此文字參加活動(僅限APP)
1、未評價過的玩家,點擊【玩過】按鈕,直接參與評價即可。
2、此前已經評價過的玩家,已獲得認證、且內容合規者,需在活動時間內重新保存一次則仍算有效參與。而未獲得認證但玩過遊戲的玩家,需要綁定Steam或PSN帳號後,重新編輯保存一次即可獲得認證。
新綁定PSN後,點評內容需要重新編輯保存一次
獲獎條件
參與獎:
擁有《死亡擱淺》「玩過認證」標識; 評價字數大於50字,評價內容邏輯清晰、有理有據、觀點不限。精彩點評獎:
擁有《死亡擱淺》「玩過認證」標識; 評價字數大於100字,評價內容語言流暢、結構嚴謹、符合主題、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活動獎品
參與獎(不限人數):300商城金幣
精彩點評獎(5人):1000商城金幣
金幣說明
100金幣價值相當於1元RMB可兌換商城內物品,目前金幣商城內已經推出各種額度的遊戲代金券、遊戲周邊的實物及代金券供大家兌換。只要你有足夠金幣,則可以以更低價或者免費獲得你心愛的遊戲或周邊。
玩家可在用戶中心裡進入金幣商城。
注意事項
遊民星空絕不會以任何理由向您收取任何費用; 獲獎名單與活動獎品將在活動結束後七個工作日內公布與發放,請注意查看; 如果您參與活動信息違規(圖片、頭像、暱稱信息涉黃或政治敏感) ,我們會直接刪除您的回覆內容; 嚴禁盜用他人信息;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遊民星空所有。本文由遊民星空製作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死亡擱淺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