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撓中企參與港口建設,美國逼迫葡萄牙對華脫鉤,結果吃到閉門羹

2021-01-16 騰訊網

美國駐葡萄牙大使格拉斯9月26日表示,美國不希望葡萄牙錫尼什港項目落在中國人手中,該項目對於歐洲來說是天然氣的樞紐,是歐洲的能源中心,具有無可置疑的戰略利益,因此要求葡國政府不得交予中國企業參與建設。針對美大使無端幹涉葡萄牙內部事務和阻撓中企參建的言論,不久之後葡國外交部長席爾瓦做出回應,強調葡萄牙政府才應該是決策者,不會接受美國的威脅。

據了解,美大使提到的錫尼什港是歐洲重要港口之一,葡萄牙去年宣布投資6億歐元在該港修建新的貨櫃碼頭,向外國企業公開招標,葡萄牙政府官員普遍希望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能夠拿下該項目,可以說中企中標將是預料之內的是,同樣美國吃到閉門羹也就是意料之內的事。

葡萄牙之所以能夠將6億歐元的大單送給中企,和中葡兩國外交互信基礎是分不開的,近年來中葡兩國不斷加強經貿往來,雙方籤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如今中國對葡投資已經突破了90億歐元,成為葡萄牙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其次葡萄牙政府也是看中了中企在基建領域豐富的經驗,由中企來承擔這樣的一個大項目它們更加放心。

現在臉色最難看的應該就是白宮政客了,畢竟葡萄牙也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如今在對華政策上竟然「悖逆」美國的命令邀請中企分蛋糕,實在是讓大哥面子上掛不住。實際上不僅是葡萄牙,很多歐洲國家都在對外政策上脫離了美國的擺布,即便川普三令五申逼迫歐洲各國對華為公司「脫鉤」,德國、捷克等國還是把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依舊和華為保持5G領域的合作。

白宮強制要求歐洲對中企「脫鉤」,本質上屬於一種霸權主義行徑,是對歐洲國家內政的暴力幹涉,正如葡萄牙外長席爾瓦所說,如何選擇和外國企業合作是歐洲人自己的事,不容許白宮從中插手。在21世紀美國行使霸權主義只會犯眾怒,或者說堅持要走這條路最後只會淪為孤家寡人。

至於白宮為何要在霸權主義這條道路上執迷不悟,我國軍事專家認為川普是想借打「中國牌」來給自己刷政績,美國大選的腳步聲已經越來越近,可是川普對國內嚴峻的疫情卻是束手無策,同時山火也在襲擾著美國西海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在國內施政失敗的背景下,為了謀求連任川普只能在外部通過對華示強顯示執政能力。

當然就算白宮如何施壓盟友打壓中國也不會得到其想要的結果,一方面美國的全球霸權正在衰落,其他國家已經有了反抗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將會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強發動機,想必沒有國家願意放棄搭上與中國開發共同利益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日報評述:美澳阻撓中企進軍太平洋島國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12月30日刊發題為《太平洋島國成美中爭霸最前線》的報導,作者系記者松本史,文章指出,南太島國對於美國及其同盟國澳大利亞來說在地緣政治領域擁有重要意義,他們都在阻撓中企的業務進入該地區。
  • 美國對華鷹派一再作梗要與華「脫鉤...
    自8月下旬川普團隊公布第二任期施政綱領、宣布未來擺脫對華經濟依賴後,再拋「脫鉤論」,是對施政綱領涉華具體內容的首次回應。伴隨中美關係不斷下滑、戰略競爭態勢進一步凸顯,美國對華鷹派的經濟「脫鉤論」早就不絕於耳。此時再拋該論調,既有緊迫的大選政治需要,又有獲取經濟利益的現實權衡,還有對華施壓的戰略考慮。
  • 美國企業以「三大信心」反駁中美「脫鉤論」
    不僅總展覽面積較第二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而且眾多美國企業接踵而至,行業涵蓋食品、醫療、科技、製造等眾多領域,許多美企已經是第三次參展。自川普執政以來,美國國內對華強硬勢力逆歷史潮流而動,試圖通過經貿摩擦、科技打壓、資本切割等方式加速中美經貿關係徹底脫鉤,但卻遭到現實打臉:從經貿領域看,2020年三季度中美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16%,中國對美進口不斷擴大。
  • 時殷弘:美國對華脫鉤已成事實 退群組群皆為遏制中國
    特別是世衛組織的秘書長,被美國總統和總統下的多位高官不斷地抨擊。退出世衛組織,在他看來是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果。不僅是美國本身的巨大武力,而且日本基本上在這個領域也是跟進美國的,同時澳大利亞跟進美國非常積極;再加上6月15日中印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武鬥」以來,印度顯著地——無論從國內的輿情還是從莫迪政府的意向——顯著地靠近了美國的戰略需要。在高技術領域,英國現在正在疾衝到對華脫鉤的最前列,法國已經宣布事實上要把華為堵在門外。
  • 對華「脫鉤」不切實際?美媒:就連美國旗都是中國製造的
    美國政客動作不斷 除開美國總統以及戰略司令部司令發表對華看法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同樣在全球各地展開"攻勢"。顯然美國如今多方政客動作不斷,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從多方面來掣肘中國,堅定不移的實施,川普制定的"中美脫鉤"計劃。 蓬佩奧訪問了蘇利南和蓋亞那,他此行的目的,則是為了勸導這兩個身處南美的國家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擇"站隊"。當然在此訪問期間,他仍舊不忘抹黑中國抬高美國,以此達到符合美國利益的結果。
  • 航海帝國葡萄牙,錫什尼港口,有什麼特殊的戰略意義?
    就在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東亞局勢和南海之時,中美兩國的企業正在歐亞大陸最西邊的葡萄牙錫尼什港口擦出火花。早在2018年,葡萄牙政府就很希望中國政府將錫尼什港口納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希望加強中葡兩國貿易合作。
  • 又吃一碗閉門羹!阿圖爾要回巴薩基地 再次遭到拒絕
    當地時間本周三,阿圖爾想要進入巴薩基地,結果又吃了一碗閉門羹。當時巴薩大部隊去葡萄牙踢歐冠,備戰新賽季的7名球員中,還出現了託迪波這個無症狀新冠感染者。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巴薩拒絕讓阿圖爾進入體育基地內。零點電臺指出,巴薩對阿圖爾的態度感到非常不解。
  • 眼見中企領跑收購澳企案,莫裡森急了,要求政府贊助其他競標企業
    然而眼見中企領跑競標立即引起了澳大利亞政府的焦慮,急了眼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很可能準備要在中企背後拉剎車此前澳大利亞就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現在更是「逢中必反」,但凡有中國企業參與的併購、業務,澳大利亞都要雞蛋裡面挑骨頭,非得找個噱頭對中企進行打壓。
  • 最新數據出爐:超七成美企不願搬離中國,川普夢想或「破滅」
    據海外網9月10日報導,針對幾天前,美國總統川普威脅「逃離」中國或其他國家的美國企業,上海美國商會9日發布了一份報告,稱在接受調查的200多家製造商中,只有將近4%的製造商願意將生產轉移到美國,而有超四分之三的美國企業並不打算轉移。
  • 從產業脫鉤到文化脫鉤,暴露了美國文化融合力的脆弱?
    今年,中美人文交流仿佛進入了冬天,不僅新冠疫情造成了兩國間的物理隔絕,川普政府為競選連任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試圖在文化和教育上與中國「脫鉤」:先是將中國主要官方媒體定性為外交實體,迫使大約60名中國記者離開美國,並縮短許多記者籤證;再到驅逐3000名被指有中國軍方背景留學生,並暫停有軍方背景的中國學生及研究人員獲得籤證,甚至還有美國議員建議對理工科中國學生全部停發籤證
  • 外資安全審查辦法公布,中國開始對等反擊,美媒:美企好日子到頭
    同時外媒也注意到了中國的《安審辦法》,對於如何審核外國投資,該法案詳細地歸納為23條,外媒認為中國商務部的矛頭指向已經很明確,23條紅線就是為美國劃下的,未來美企華的好日子要到頭了。作為一個長期標榜自由民主的現代化法治國家,美國卻大肆打壓排擠中國企業,近年來已經有數十家中企被列入到白宮的制裁清單中,白宮還禁止國內公司同中企展開合作,例如要求高通公司停止向華為出口晶片。有關這些措施白宮沒有任何依據,至今都未給中國人民一個合理的解釋,顯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面前,美國已經鐵了心要實施貿易保護主義。
  • 川普又發怪聲,鼓譟對華「脫鉤」,美前高官:打反華牌不管用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美「脫鉤論」甚囂塵上。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美國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所有關係,這樣就可以節省5000億美元。近日,川普再發怪聲,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與中國全面「脫鉤」仍是美國可能的政策選項。
  • 時政熱點:美國一些政客「脫鉤論」是誤判大勢的逆動
    美國一些政客想用「脫鉤論」左右現實、阻擋大勢,只能是痴人說夢、一廂情願。中國發展壯大的腳步不會停止,中美平等互利合作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又給世界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大變局中的亂雲飛渡,如何把握正確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是各國面對的重要課題。
  • 以媒:美國極力阻撓中國企業參與以色列5G建設
    報導推測,在周二的會議上,級別較低的通訊部長被不尋常地選中,可能是因為美國試圖警告其盟友不要讓中國公司參與5G通訊網絡的建設。報導稱,來自以色列Derech Eretz黨的消息人士證實,5G和中國在以色列的科技產業投資的話題在會議上被提到。
  • 美國的「陰謀」,逼迫中企退市
    導讀:近些年來,美國對中國限制打壓從來沒有停止過,從個別企業到經濟領域,無不透露著川普政府的罪惡嘴臉,為了能夠更大程度牽制中國發展,美國眾議院正打算審議通過一項法案,目的是為了能夠逼迫中國企業從美國退市,如果該法案能夠得到通過並實施,那麼中國公司在美合法權益將會受到嚴重侵害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號」項目
    當地時間12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這是美遏制俄羅斯政策的一部分。 扎哈羅娃說,「我們非常清楚,美國不會停止阻撓俄羅斯實施『北溪-2號』項目及俄實施外交政策和開展國際活動。我們一直以來都注意到這種情況。
  • 讓美國人吃了一個閉門羹,義大利人終於出了氣
    結果,因為無法繞過法律入境,最後,只好認了,這些美國人最後飛去了英國。 從美國乘坐私人飛機去義大利,最後卻沒有辦法在地中海日光浴,只能飛去陰雨連綿、經常看不到太陽的不列顛,美國人的鬱悶心情可想而知。 這是疫情以來的第一次,美國人吃了歐盟的閉門羹。
  • 又禁了40款中企應用!印度半年時間下令三次,比美國還過分
    印度近年來和美國交好。從上一屆的美國總統川普到即將上位的拜登,印度總理莫迪都在努力示好,企圖搭上美國這條大船。所以一直以來,印度都在追隨美國的腳步,在美國對我國經濟採取了打壓政策後,莫迪政府也跟隨者美國的這的腳步,對我國實行了有關經濟方面的舉措。
  • 印度科技企業擔憂中國報復,專家:印度根本無法與中國脫鉤
    印度《明特報》網站7月1日發表題為「印企在華子公司受困於交火」的文章稱,隨著印中關係日益緊張,印度對中國經濟報復的後果正令在華印度科技企業焦慮不安。專家表示,為在華跨國公司服務的印度軟體服務提供商或將喪失有關項目,並影響相關投資。
  • 汪文斌給美國打上預防針,警告停止制裁中企,否則將堅決對等反制
    近年來美國加大了對中企的圍堵力度,白宮專門制定了針對中國公司的制裁清單,儘管川普已經在大選中落敗,但是他仍然計劃對大批中企下黑手。據白宮知情官員透露,川普會在12月18日將大批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將禁止美國投資者對這些中企進行投資,不允許美國人在60天內買賣他們的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