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競昳) 10月13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迎來2020級新生報到,當天,該校投資1100多萬元打造的「復興號」動車組綜合實訓中心驚豔亮相。據悉,該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以「復興號」(CR400AF)動車組為原型,具備動車組模擬駕駛、運用與檢修功能的綜合實訓中心,能夠滿足動車組司機、動車組機械師及動車組乘務人員的崗位實訓需求。
師生參與組裝 「復興號」開進校園
實訓中心主要由「復興號」動車組、檢修地溝、三層作業平臺等組成,其中最亮眼的就是長達56米的G8102次「復興號」動車組,它擁有頭車和05車兩節1∶1復原車廂,包括駕駛室、司機臺、商務倉,以及一二等座、餐車服務、車內教師控制系統等,針對衛生間的電路、氣路、水路系統等也完全仿真。
這個大塊頭是咋開進校園的?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機車車輛學院院長張中央介紹,經過招標訂購,這兩節車廂從去年3月開始進入安裝階段,所有零部件都是散件運過來的,老師、同學跟廠家的工作人員一起組裝,七成以上的東西和原車一樣,有一部分根據教學需要進行了改裝。
「復興號」上開課
打造畢業生「零適應期」
「大家看看,『復興號』和『和諧號』艙內的服務設施有什麼不一樣?」登上「復興號」,高鐵乘務專業老師正在客艙內進行實踐教學,完全1∶1仿真還原的服務設施,讓學生們身臨其境。有了它,學生們足不出校,就能在真實環境中開高鐵、修高鐵,與未來的工作崗位無縫銜接。
除了動車組,實訓中心的檢修地溝及三層作業平臺真實還原動車組作業環境,可以開展動車組車底及車頂檢修實訓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可以訓練學生在真實環境下檢修動車組的能力。
為何要把「復興號」開進校園?對此,該校黨委書記許琰表示,人才培養必須緊跟產業技術的更新迭代,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夠體驗真實的工作場景,一畢業就能上崗,充分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零適應期」需求。在他看來,相對於本科教育,職業教育更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教育是培養為社會直接創造價值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畢業生則是支撐產業集聚發展、區域支柱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