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人都說,在愛情中是要公平要均等的,但是不可避免的,總有一方會比另外一方付出得更多一點,付出的更多一點的那方就是我們說的愛的比較多的一方,在兩人關係中較為主動的一方,也是更能包容對方的那一方。
就算是兩個人有矛盾的時候,愛的更多的一方沒有錯誤也會願意低頭去妥協去屈服,並且為了對方而不斷地降低自己的底線。試問一下,在愛情中愛得比較多的一方,真的要永遠主動下去,讓自己一直處在被動的狀態嗎?這個問題非常的值得愛情中的男女深思。
男生在追求女生的過程中,往往是處於主動地位的,而女生雖然是處於被動的地位,但是卻佔據了主導權,因為女生具有是否答應男生的決定權。
愛情中越是主動的一方就越顯得更加的被動,而這樣的被動就是來自於你的深深的愛。
但是我們的主動我們的愛也要給那些值得我們付出的女生,不然的話只會浪費了我們的一番心意。如果你的主動給錯了人,那麼就相當於給對方一個傷害自己的機會,你的好在對方看來也是理所當然。
一個正常健康的愛情,是相互吸引相互付出,彼此都會竭盡所能是付出自己的好,而不是單方面的默默付出,被對方當成理所當然。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現在的男生追著追著就不追了,明明他說過喜歡我的,為什麼卻不再主動了?
在這個快速的時代,什麼都是講求速度,工作效率要快,生活節奏要快,甚至連愛情也不例外,都在追求速食的愛情。如果一個男生在追求一個女生的時候,一旦時間過久,而這個女生沒有給到一點回應的話,男生就會覺得心灰意冷,認為女生對自己沒有興趣,內心挫敗不已,因此就會放棄繼續對女生主動了,覺得自己的主動無非就是換來一腔的悲傷。
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在愛情的世界裡,誰先動情誰就輸了!」雖然這句話有一點點的絕對,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我們都知道,先愛上的那個人總是會忍不住地去付出,但是這種付出跟收穫並不一定成為正比,很多時候,我們掏心掏肺的付出了很多,換來的儘是不如意的結果。越是主動的人越是沒有掌控權,而越被動的那一方反而權力越大。
歸根到底,主動不是問題,但是我們要學會掌握主動的那個尺度,不要過度的主動變成了跪舔。
其實,最理想的感情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這也是我們所有人最嚮往的美好感情,遺憾的是,感情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禮尚往來,也沒有那麼多的相互照顧,相互呼應,很多時候你的主動不一定換來對方的主動,否則也不會有那句「聽聞愛情,十有九悲」了。如果人人都可以那麼容易遇到自己滿意的愛情的話,想必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黯然神傷和獨自躊躇了。
所以男人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哪怕再愛對方。你無條件的愛,只會讓她感覺廉價,也會不會珍惜。男人越是接受女生無條件的要求,越是容易被女生吃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