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疫情的緣故,也有技術沉澱的因素。總之,在人工智慧的江湖裡,全球今年表面上看較為平淡。
事實上,自從「阿爾法狗」3年之前與柯潔終極一戰,繼而巔峰退隱之後,AI江湖就翻過了波瀾壯闊的一頁。科幻小說中與人類難分真假的通用人工智慧仍然遙遠,霍金生前擔心的邪惡人工智慧也未出現。在看似平淡的日子裡,人工智慧走下新聞頭條,褪下主角光環,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服務日常生活,潤物細無聲。
今天,在上海開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可以視作「後阿爾法狗」時代的AI英雄大會。在沒有阿爾法狗的3年裡,這個國際化的「產學研用投」人工智慧峰會正好也開至第三屆。
出於防疫的考慮,大會首次改為線上線下結合舉行。在新技術的幫助下,觀眾多了雲遊現場的機會。
在今年的雲端峰會上,又一張AI應用場景「英雄榜」將在眾人矚目中揭曉,等待有能力者涉水新一批無人區;AI青年科學家聯盟將發表關於中國AI發展的全景綜述,描繪通向2030年世界首屈一指的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道路。
我們將了解在上海公共衛生中心、上海市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在抗疫一線與AI並肩作戰的故事,也會一睹能主動避障、自平衡、複雜地形行走、目標識別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等大會「鎮館之寶」。
在細水長流的日常,在技術搭建的雲端,我們更能聽清上海又一年AI之旅的堅實腳步聲,聽清這一年裡上海高地上的AI故事。
AI應用場景「英雄榜」
上海有一張應用場景「英雄榜」,這在AI江湖上聞名遐邇。
在此前舉行的市政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透露,上海「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建設」品牌初步打響,全國多個省市來上海借鑑經驗。
2018年底,上海在全國率先啟動了AI應用場景建設計劃,採取「揭榜掛帥」和動態發布機制。這「英雄榜」已換過兩批,累計開放場景30個,涉及醫療、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累計10大領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業、240個解決方案參與,培育形成了包括張江人工智慧島、洋山港智能重卡、進博會國網電力智能巡檢、上海電氣「AI+工業網際網路」腫瘤醫院、市高院智能司法審判、市西中學智慧教育等具有影響力的場景。
今年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上,第三張榜單就要揭曉。
應用場景開放對AI發展為什麼重要?商湯科技副總裁張少霆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上海幾乎可以提供任何一種人工智慧的落地場景。上海所提供的是綜合、開放、高質量的人工智慧落地場景,對企業進行人才復用很有幫助。企業可以把醫療、智能汽車、智慧城市等AI落地應用的相關人才聚集到一起,提升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就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閉幕上,商湯集團中國總部暨全球研發總部落戶上海徐匯。作為商湯智慧醫療板塊的負責人,張少霆以智慧醫療為例進一步說明:「上海有許多三甲醫院,抱著非常開放的心態擁抱合作。同時上海又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城市,使得在頂級三甲醫院做出的產品,有機會通過醫聯體的方式,藉助長三角的輻射度,把醫療成果輻射到更大範圍的基層醫院。」
有了這種開放合作的氛圍和基礎,我們才能看到今年上海戰疫一線,人工智慧助手們的活躍身影。上海市經信委透露,在今年抗擊疫情期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海市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兩個人工智慧重點應用場景建設運行。
例如,上海聯影的uAI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系統在CT影像上清晰顯示自動標記的肺炎病灶,被感染肺段、病變累計範圍等關鍵量化信息,為醫生鑑別、分析新冠肺炎病例提供了重要參考。
uAI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系統
上海依圖的 「新冠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在速度上優勢極為明顯,只需2-3秒就能完成定量分析。醫生如果利用傳統軟體手工勾畫CT影像,進行量化評估,往往需要2-3個小時。
智能消毒機器人、高值耗材智能配送機器人等一批智能化醫療機器人曾伴隨上海市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駐紮武漢客廳東西湖方艙醫院,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
AI「俠客島」
黃金臺下,遠致英才。
「落滬」的有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等一批國際頂級人工智慧專家,也有更多年輕創新人才。
在上海人工智慧Top100企業的創始人中,近半數獲得過國際頂級技術獎項或有過海外學習工作經歷,三分之一為80、90後,初步形成了一個年輕化、知識程度高、擁有創業精神和國際視野的企業家群體。
將在今年大會上發表《新一代中國人工智慧》論文的作者團隊,就是上海AI人才活力的縮影。
這篇論文由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牽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作為通訊作者,12名來自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帶頭學者和氪信科技、字節跳動、Momenta、美團點評等各領域領軍AI企業創始人和AI研發負責人共同撰寫。
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由氪信CEO朱明傑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盧策吾牽頭髮起。聯盟由上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清揭牌,中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潘雲鶴、英美兩國工程院院士沈向洋擔任委員會主席。聯盟旨在搭建人工智慧人才交流平臺,通過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產研對接,縮短人才到成功的距離。
「這意味著我們這一代AI從業者肩負中國AI能力的建設,具有更大的使命和壓力。」朱明傑說道。
隨著人才培養體系層次的日趨豐富,上海的AI力量未來可期。交大、復旦、同濟、上大等13所高校和5個科研院所設置了人工智慧相關學科點,交大、同濟、儀電、電科所、計算所等5個單位建成人才繼續教育基地。
俠客輩出,俠客島何在?
圍繞「東西集聚、多點聯動」的布局,上海人工智慧產業空間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加快建設中的「4+X」融合創新載體,就是上海的AI俠客島。
浦東張江人工智慧島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人工智慧產業和應用標杆。最新數據顯示,整個島上集聚了將近90多家企業,近4000多人在此辦公。到今年年底,企業數會超過100家,在此辦公的科研人員將超過7000人。「島民」既有微軟、IBM、平頭哥等行業龍頭,也有眾多進行創新創業的小微企業。
張江人工智慧島
共39層、別名「AI Tower」的徐匯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完成竣工備案,將於7月正式點亮,以鳳凰展翼的優美姿態,迎來首批20餘家企業機構、3000餘名員工陸續入駐辦公,一條集政、產、學、研、用為一體的「豎起來」的人工智慧產業鏈將當空起舞。
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加快產業集聚,預計落戶項目50個,「達闥智慧機器人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正式開工。
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
臨港新片區規劃智能產業集聚和政策突破,籤約一批重大項目,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穩步開展。
此外,市北高新、長陽創谷、虹橋智谷等特色園區加快建設,華東無人機基地、洞涇人工智慧產業小鎮等區域產業正集聚發展。
上海AI江湖
有了人才的活力,有了空間的集聚,上海的AI江湖精彩紛呈。
據統計,上海現有人工智慧重點企業1116家,2019年規上企業產值約1477億元,比2018年增長10.7%。上海人工智慧企業圍繞產業鏈各個環節集聚發展,形成了較完備的產業體系。微軟、亞馬遜、阿里、騰訊、百度等龍頭企業圍繞產業生態在滬布局,與上海籤署合作項目;商湯、依圖、深蘭、雲從等技術類企業不斷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推進重大項目,加快技術落地步伐;寒武紀、平頭哥、地平線、翱捷、禾賽光電等基礎類企業致力於研發高端智能晶片、傳感器,突破關鍵環節「卡脖子」問題。還有產品類企業持續拓展市場空間,應用類企業深耕醫療、金融、商貿、文娛、教育等垂直領域。
在疫情下,上海的AI行業依然成績亮眼。一季度,37家反饋數據的企業總營收同比增長31.6%;4月,共有33家反饋數據,總營收同比增長25.7%;5月,共有12家企業反饋數據,總營收同比增長98.8%。
這成績的背後,是上海的引導支持與「真金白銀」。
徐匯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
去年大會閉幕式上,上海出臺人工智慧創新生態行動方案,開展五大任務、七個專項行動,全力打響上海人工智慧「一流創新生態」標誌性品牌。
作為新興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法規與治理的探討。圍繞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視覺圖像身份識別、智能傳感器等4條賽道,上海開展測評工作,梳理一批行業標準成果和政策瓶頸,《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場景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醞釀出臺。
進一步前瞻布局,上海人工智慧「十四五」規劃已啟動編制,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開源開放發展、算力布局等重點方向形成研究成果,為下一步政策制訂提供支撐,人工智慧法治、安全、治理等方面研究持續開展,人工智慧地方立法工作將探索推進。
依據「整體設計,分期實施」的規劃,上海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已完成首期100億元的募集目標,即將首期封閉。上海堅持將招商引資作為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克服今年以來疫情的不利因素,全力推進一批新項目籤約落地。騰訊長三角AI超算中心、美的集團第二總部項目及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北楊人工智慧小鎮等新項目完成籤約。
給自己布置的「作業」一一推進,這是上海式的踏實,也令人有理由期待將在今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進行的30餘個重大產業項目籤約。
就在7月7日,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作為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20重大項目進行開工儀式。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談及項目推進過程中,對上海的優秀營商環境感受頗深。
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效果圖
「我們從跟政府的籤約,再到開工,其實只是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周期。如果換在其他很多地方,我覺得是難以想像的。去年臨港其實有特斯拉速度,今年有商湯速度,我歸結它叫臨港速度。」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上海也將這樣的理念貫徹到了培育AI產業中。所以,我們看到了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一張張AI「英雄榜」,看到了逆風穩健成長的一座座AI「俠客島」。
在上海的AI江湖裡,很多時候聽不到轟轟烈烈的金戈鐵馬,而是繡花針的綿密無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