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又稱玄天大帝、玄武大帝、北極玄天大帝、佑聖真君玄天大帝、蕩魔天尊、玉虛師相、九天降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為顓頊的輔佐之神玄武,後來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顓頊成為鎮守北方的天帝,顓頊則成為統治陰間的酆都大帝。
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中國民間尊稱玄天大帝、北帝、玄帝公、報恩祖師等。明朝時期,應明成祖朱棣政治需要而加封號崇拜,在全國影響極大。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道經如是說: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八十二次化身,託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之淨樂國淨樂宮,乃國王之子。淨樂國善勝王后夢見自己吞日而孕,懷胎十四個月之後,生下一王子,國王和王后喜愛至極,並將他命名為「太玄」。太玄很小就顯露出聰穎的天資,十歲時,便可讀各種書籍至過目不忘。國王和王后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想修行,且一心向道,並發誓要掃盡妖魔。
真武大帝在道教中的形象是:披著長發,穿著黑衣,身披金甲,腰纏玉帶,仗劍怒目,頂罩圓光,形象武猛。其職能:降妖伏魔,濟世度人,糾察三界。在《北遊記》一書中,詳細地講述了真武大帝成仙降妖的故事。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大帝、玄武大帝等,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顯赫,現今武當山還將其信奉為主神。傳其為玉帝退位後繼任的第三代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師從於如來,另又為龍身,故被後世視為中華之祖龍。
關於他的崇拜,也是源於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將黃道的星宿劃分為二十八宿,並按照方位又分為四組,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武便為北方七宿的總稱,七宿即鬥、牛、女、虛、危、室、壁,其排列的圖形宛如龜蛇,於是人們便把龜蛇當做玄武的象徵。
玄武主司風雨,按照五行學說,北方屬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龜有甲,能抵禦侵害,故稱之為「武」。在最初的星辰崇拜中,玄武只是作為四方守護神之一的形象出現的,和青龍、白虎、朱雀並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帝王的尊崇,玄武逐漸變得重要起來。
關於玄武大帝的故事很多,據說,當年酆都六洞天的魔鬼作惡,致使瘟疫橫行,百姓深受荼毒。天帝便敕命虛、危二宿託精變化為真武之神,統領天兵天將在酆都山收服群魔,為民除害。蕩平群魔之後,真武受封為「北極總統玄天大將」。
真武大帝的職責既然是鎮妖降魔,那麼,便免不了要開殺戒,就算是妖魔,殺得太多,照樣要種下殺業。因此,就有了真武的前身是屠夫、在觀音菩薩的點化下悔罪的故事。
傳說真武大帝前身原是一個屠夫,觀音菩薩為了勸其歸善,於是化身為一個老太婆在溪邊洗衣服。屠夫見老婆婆年邁力衰還在漂洗,非常同情她,便過去幫老婆婆洗,誰知他越洗衣服越髒。老婆婆在一旁笑道:「你這一雙手沾滿血腥,怎能洗淨衣服呢?」這句話如醍醐灌頂,他頓時醒悟過來,明白自己殺生太多,罪孽深重,決心悔罪,於是,拿起那把殺生無數的屠刀割開了自己的肚皮,取出五臟六腑拋向大海。
觀音見屠夫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便度他上天。成仙之後,他即被玉帝封為「玄滅上帝」。誰知,屠夫剖腹後拋擲到海裡的五臟六腑又化身為龜蛇二妖,興風作浪,為害四方。解鈴還需系鈴人,於是,真武大帝便被委派到凡間降妖。真武大帝降伏了龜蛇二妖后,將他們收為水火二將。所以,真武大帝的神像多為腳踩龜蛇的造型。民間把真武大帝奉為屠宰行業的祖師爺,大概也是典出於此吧!
隋唐時,道教出現了四聖真君: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真武將軍、黑煞將軍,此真武將軍就是真武大帝的前身。到了唐宋兩朝,因帝王上下都極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屢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極力推崇下,成為神仙譜系中最為重要的大神,並得到了廣大人們的尊崇,各地也陸續興建了許多供奉其的廟宇、宮觀。
唐宋之後,道教根據「北方黑帝,體為玄武」之說,將真武大帝尊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祇,號曰「佑聖真武天尊」、「蕩魔天尊」、「祖師北極真武玄天仁威上帝」。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趕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據說,在燕王從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時候,那許多的勝利戰役,都曾得到真武大帝的顯靈相助。
所以,朱棣登基成為永樂帝之後,當即下詔敕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永樂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民二十餘萬人大規模修繕武當山宮觀群,並在天柱峰頂修建了一座專門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
至此,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人們對其的信仰也達到了頂峰,隨之而來的,就是宮廷和民間都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真武大帝由此成為北方極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宮內院均以建真武廟來示防火之意。
真武成為北方大神後,人們對他奉祀規格也相應地提高了。真武大帝的侍從除龜蛇二將、金童玉女,增加至三十六神將、五百靈官等。這三十六神將多為神話或歷史人物,比如關公、王靈官,溫瓊等。不過,那些靈官的來歷則龐雜了許多,在五百靈官中除了王靈官、溫、趙、馬元帥,雷部的鄧、辛、張、陶、龐、劉、畢,以及天罡、地煞、天幹、地支,日遊、夜遊、八卦八方主者、五鬥掌軍、飛天神將外,道教還將一些老百姓熟悉的名將收歸其中。
比如嶽飛為精忠報國嶽帥,關公為水宮降魔關元帥,薛仁貴為徵遼護國薛元帥,尉遲恭為西天門下尉遲元帥,張巡為忠義配享天王,呂布為虎牢威武元帥,趙云為常勝將軍等。真武大帝的聖誕是農曆三月初三,各地真武廟均有奉祀祝誕祭典,尤以武當山進香朝拜者最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