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月14日,國家大劇院橫跨整年的國際鋼琴系列再啟華幕,15位享譽國際樂壇的鋼琴名家將接踵而至,與觀眾共襄鋼琴藝術盛會。
公開資料顯示,國際鋼琴系列音樂會自2011年策劃推出以來,憑藉其高品位、高規格的演出水準,已經成為大劇院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品牌之一。9年來,已有超過九十位鋼琴家通過這個舞臺與北京觀眾見面,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演繹,不僅讓觀眾見證了鋼琴藝術的偉大璀璨,也目睹了世界頂級演奏家的迷人風範。
本屆國際鋼琴系列將繼續秉承經典與現代、傳統與創新的策劃思路,努力拓寬鋼琴藝術的內涵與邊界,兼容並包,打造全新鍵盤概念,讓更多聽眾走進音樂廳,近距離感受已擁有兩千年歷史的鍵盤藝術魅力,且不再將音樂會界定在古典鋼琴的範疇內,更多爵士鋼琴、二重奏、四重奏等演奏形式的引進、音樂會曲目的豐富和拓寬,試圖吸引更多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愛好的樂迷,和愛樂者們共同構建和諧的觀演文化。
據悉,此次15位自帶「流量」的世界級鋼琴家,將為觀眾奉獻16場國際化水準的音樂會。其中,85歲高齡一代宗師菲利普·昂特蒙、「特立獨行」的伊沃·波格萊裡奇、聲譽漸隆的青年才俊大衛·弗雷、貝佐德·阿布杜瑞莫夫、深受觀眾愛戴的「小愛」愛麗絲·莎良·奧特、第二位折桂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女鋼琴家尤裡安娜阿芙蒂耶娃、馬林斯基「御用鋼琴家」阿列克謝·沃洛丁、當代「貝多芬權威」魯道夫·布赫賓德等將再次與北京觀眾見面。而作為首次應邀加盟國際鋼琴系列的「新朋友」同樣吊足觀眾胃口,來自法國的安妮·奎芙蕾克,憑藉對本國音樂的詮釋樹立起了在樂壇上的聲望,音樂中的高貴氣息令眾多同行望塵莫及;大器晚成的傳奇大師阿納託爾·烏戈爾斯基,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雙手,年過百半的他一經被發掘便迅速轟動樂壇;亞歷山大·康託洛夫因榮膺第十六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組金獎而名聲大噪,而此次他在中國的首秀也將備受期待。更值得關注的是,殷承宗、陳薩、郎朗等中國鋼琴家將再次大放異彩,為國際鋼琴系列再添重磅砝碼。此次郎朗的獨奏音樂會,也將是這位鋼琴巨星時隔近5年再度回歸國際鋼琴系列的舞臺。
因2020年正值「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國際鋼琴系列將以9場貝多芬主題音樂會作為重點策劃。為本屆國際鋼琴系列開幕的鋼琴家殷承宗,在曲目安排上也積極響應貝多芬主題,「音樂會上半場的《『熱情』奏鳴曲》,是我1959年在維也納參加比賽時的曲目。但是,音樂是無止境的,61年來,每一次演奏都讓我對這部作品有更多新的理解」。在發布會上,關於貫穿全年的貝多芬主題,劉小龍則表示,「貝多芬音樂能夠流傳至今、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其音樂中的動力性和療愈功能。今年作為貝多芬年,我們不妨從國際鋼琴系列的每場音樂會開始,親臨現場感受他音樂中的驚喜。所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並不是一個標籤,也不是一個宣傳噱頭,而是給予我們當代人與貝多芬有直接聯繫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