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才女蔡文姬的人生謎團(上)

2021-01-16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2002年播出的電視劇《曹操與蔡文姬》中劇雪飾演的蔡文姬。

明代仇英《文姬歸漢圖》局部。

清代周慎堂《文姬踏歌圖》。

  蔡文姬,名門之後,被譽為建安時代唯一的才女,從郭沫若的同名戲劇,到現今入選各類歷史題材遊戲,可謂廣為人知。
  但如果試著更深入一點了解其人其事,就會發現她只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從她的作品真偽難辨到她本人是否真實存在,一直都充滿了疑點和巨大爭議。
  在桌遊《三國殺》中,蔡文姬這個角色有「斷腸、悲歌、陳情、默識」四種技能,「斷腸」來自她的《胡笳十八拍》;「悲歌」來自她的兩首《悲憤詩》,這兩種技能對應的歷史故事是淪落南匈奴胡人部落十二年,最終「文姬歸漢」的悲情故事;「陳情」對應了她向曹操求情救夫的事跡;「默識」則是她為曹操默寫四百餘篇文章、保存文化典籍的故事。


生卒不詳
蔡邕之女名字有爭議

  蔡文姬在正史中見於範曄《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傳》,說《董祀妻傳》還不如就說《蔡琰傳》,因為董祀名不見史傳,只是附於蔡文姬傳記中,我們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名。
  蔡文姬,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鼎鼎大名的蔡邕之女,名琰,字文姬。《列女後傳》記載,字昭姬。晉代避司馬昭名諱,司馬昭死後被追尊為文王、文帝,則「文」可與「昭」相對,因而昭姬被改為文姬。但是,「昭」與「明」同義相對,王昭君避諱被改成了王明君,為何昭姬不改為明姬?而且從蔡文姬名「琰」來看,「琰」是指一種帶雕刻紋飾的玉,紋飾的「紋」本字為「文」,所以《後漢書》「名琰,字文姬」是正確的。
  蔡文姬生卒不詳,按郭沫若的說法大概生於177年,應該是源自蔡邕在177年上書自我辯護時曾說,「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託名忠臣,死有餘榮。」則蔡文姬生於該年上書之後。不過也有說法認為蔡文姬生於177年以前,根據婚嫁年齡及被擄走年代推算,她生於174年更為合理。
  古人重男輕女,一般不把女兒算入後嗣,蔡邕46歲時不可能沒有生育,而且《晉書》記載蔡邕還有一女,是羊衜之妻,羊祜和羊徽瑜(司馬師妻)之母,西晉時封濟陽縣君,乾隆年間《新泰縣誌》稱其為蔡貞姬。《蔡中郎集》所載《被收時表》中,蔡邕又說自己「年四十六,孤特一身,前無立男得以盡節王室」,這些都說明「孤特一身」只是指沒有男嗣,蔡文姬姐妹應該已經出生。至於蔡文姬死於何年,有人認為丁廙寫《蔡伯喈女賦》應在蔡文姬死後,而丁廙死於219年,蔡文姬則死於219年之前,此外還有考證為249年、254年等,這些都缺乏實質證據。


博學多才
蔡文姬是左賢王妃嗎?

  蔡文姬博學有才,精通音律,乃是家學淵源,史載蔡邕好辭章、術數、天文,妙操音律,尤善鼓琴,製作了焦尾琴和柯亭笛。蔡文姬就是個學霸二代,後來作胡笳曲十八拍流傳千古不論,她從小就能聽音辨琴。據南梁劉昭《幼童傳》記載,蔡邕晚上鼓琴時突然琴弦斷了一根,蔡文姬看也沒看說,「是第二根弦斷了。」蔡邕覺得不可思議,認為小女只是偶然蒙對了,於是他繼續彈奏,又故意弄斷一根琴弦,讓女兒猜這次斷的第幾根。蔡文姬脫口而出,「第四弦。」完全答對,蔡邕徹底服氣。廣為流傳的《三字經》也收錄了這個故事:「蔡文姬,能辨琴」
  《後漢書》稱蔡文姬先嫁河東衛仲道,衛家是河東世家大族,因皇后衛子夫、名將衛青姐弟而興盛。漢魏時代,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有衛覬,字伯覦(《三國志》中誤作伯儒),曹操闢為屬吏,曹丕稱帝後拜尚書,兒子衛瓘官至晉朝太保。一般認為,衛仲道就是衛伯覦之弟。蔡文姬「夫亡無子」,又回到蔡家。初平三年(192年),蔡邕因同情董卓,被下獄處死。
  據《後漢書·蔡琰傳》,她是在興平中,「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興平是漢獻帝年號,只有兩年(194年-195年),則她落入南匈奴部落就在這兩年中。據《後漢書·獻帝紀》,興平二年十一月,「楊奉、董承引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及匈奴左賢王去卑(同樣是《後漢書》,《南匈奴傳》又作右賢王),率師奉迎,與李傕等戰,破之。」則南匈奴左賢王是在195年冬入漢勤王,與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有過戰爭,蔡文姬應該是在這一年被擄走。
  蔡文姬被胡人擄走,發生在父親死之前還是死後,學界一直存在爭議。餘冠英為了說明蔡文姬被擄是在蔡邕死之前,他在《漢魏六朝詩論叢》中給出一種解釋,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軍中的羌胡在陳留等縣擄掠,已擄走了蔡文姬,興平二年,南匈奴左賢王又打敗李傕等,蔡文姬才沒入匈奴部落。
  蔡文姬在胡人部落生活了十二年,育有兩子。她的丈夫是誰?郭沫若等認為是左賢王,蔡文姬是左賢王妃。這一說法爭議很大,本身沒多少根據,是文人們一種美好的想像,認為才女就是要大王才相配。但是蔡文姬是被南匈奴左賢王部擄走,與嫁給左賢王不是一回事,她可能是左賢王的妾甚或奴,也可能是其他胡人的妻子或奴婢。曹操的使者是用黃金和璧玉將她「贖買」回來的,地位應該不低,但也不會太高,絕無可能是王妃,歷史上也沒有蔡文姬像王昭君一樣被稱為「閼氏」的記載。


文姬歸漢
曹操為何將她贖回來?

  是曹操愛才惜才,還是喜歡人妻的曹操對蔡文姬有想法?然而蔡文姬歸漢後,改嫁的第三任丈夫是董祀,曹操手下的一個屯田都尉,僅僅是管理六百農夫屯田的小官。
  根據文獻記載,曹操迎回蔡文姬主要還是出於他和蔡邕的私交情誼。
  宋代類書《太平御覽》收錄了曹丕的《蔡伯喈女賦(序)》殘文:「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璧,於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使者。」《後漢書·蔡琰傳》也說,「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才遣人贖回他的女兒。
  當然,除了明面上的個人私交,曹操贖回蔡文姬,特別還是在他統一北方之後才想起贖人,可能是出於政治考量。
  蔡邕門生遍天下,建安七子中的王粲、阮瑀,比肩七子的路粹等人,都是蔡文姬的師兄弟,曹操接回蔡文姬可以安撫仰慕蔡邕的士人,增強自己的軟實力,進而吸引人才、團結人才。
  蔡文姬丈夫董祀後來犯了死罪,她急忙奔向曹操府邸為夫求情。當時曹操帳下公卿名士滿座,還有各路遠方使者也在,曹操對眾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就在外面,今天我給大家引見一下,看看名門之後的風採。」當蔡文姬被人領進來後,大家看到的卻是一個蓬頭赤腳、一直叩頭請罪的婦人,當時天寒地凍,蔡文姬在情急之下,頭也沒梳襪子也沒來得及穿。雖然有些邋遢,身子因為寒冷可能還有些哆嗦,但才女聲音清脆,辯詞條理清晰,意旨感人,聽來十分酸楚哀憐,眾人無不動容。
  曹操也生了惻隱之心,對蔡文姬說:「據你所說,確實值得憐憫,但是判狀已經傳達下去了,你讓我如何辦?」蔡文姬答道:「明公的馬廄裡良馬萬匹,帳下虎士成林,為了救下一條垂死的人命,怎會吝嗇一馬一卒。」曹操被蔡文姬陳情的言辭感動,於是赦免了董祀的罪,又賜給她頭巾鞋襪。
  曹操繼而又問蔡文姬:「聽說夫人父親收藏有很多古籍,你還記得不?」蔡文姬回答:「亡父曾經給我留下四千多卷書,但顛沛流離,能保存下來的很少,我現在能誦記下來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說,「我現在就派十個書吏,把夫人能背誦的書卷都記錄下來。」蔡文姬又回答:「我聽聞『男女有別,授受不親』。請給我紙和筆,我默記下來就是,使用楷書還是草書,唯命是從。」隨即蔡文姬將自己記誦的古籍,都好好抄寫下來送給了曹操,所記的內容沒有一點遺漏和錯誤。唐代文豪韓愈由此稱讚蔡文姬:「中郎有女能傳業!」
  

封面新聞記者 文康林

相關焦點

  • 亂世才女蔡文姬:中國歷史上的悲劇標籤
    從以上《後漢書》中的記載可以看出,蔡文姬本名叫琰,她的父親是當時最有名望的大學士、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她是高知家庭的天才神童,幾乎完美繼承了父親的各項優點;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她更是歷史上罕見的才名蓋過美貌的女子。
  • 漢末第一才女蔡文姬:兩大神作流傳千古,卻命運多舛
    此女來自漢末書香世家,父親正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蔡邕,此女從小飽讀詩書,多才多藝,顏值更是位列三國頂級美女序列,此女更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她是漢末頂級學霸,漢末第一大才女實至名歸,其中2首詩作更是流傳千古。遺憾的是,這該死的亂世讓這樣的美女才女也遭遇了悲情的命運。
  • 千古「文二代」才女,一生出嫁三次,亂世紅顏蔡文姬的傳奇人生
    《蔡文姬》劇照一、蔡家有女初長成,「文二代」才女才情綻放諺語說,才情是一個女人永遠穿不破的衣裳。自古才女輩出,提起她,我總會莫名地想起杜甫的詩句: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雖然這句詩並不是形容她的,但我固執地認為用在她身上恰如其分。她,就是中華啟蒙學經典《三字經》裡提到的主角:蔡文姬,能辨琴。
  • 蔡文姬是位才女,可惜她的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多舛!
    蔡文姬有著怎麼樣的一生呢?蔡文姬即使生於亂世,這位才女的尊嚴和驕傲卻於粉碎而不滅,並將感情注入筆墨,將她的性情流傳百世。在戰爭中被董卓俘虜,嫁給了南匈奴左賢王為妾室,並生下兩個孩子,後來,曹操我統一北方後,又把她贖回,她又拋夫別子,踏上了回鄉之路,後再嫁給董祀,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多舛,即使在戰亂的環境中,蔡文姬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才女。
  • 一代才女蔡文姬:被擄到匈奴十二年,曹操知道後花千兩黃金贖回
    中國古代才女很多,蔡文姬就是其中的一位,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據史書記載,蔡文姬作為著名文學家蔡邕之女,自幼便有天賦,在當地非常有名。如果沒有戰爭,蔡文姬作為文二代,就會過上穩定的貴族生活。但遺憾的是,她生在一個亂世。
  • 王者榮耀背後的故事—蔡文姬的悲慘人生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下歷史上的蔡文姬。其實蔡文姬歷史上他不叫蔡文姬,叫蔡昭姬,只不過後來的皇帝叫司馬昭嘛,和皇帝名字相衝,就得要避諱,這才改叫了叫蔡文姬。這就和鍾無豔一樣,自己被改了名,然後自己不知道。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非常有名的一個大才女,諸法文學音樂都非常精通。遊戲裡的蔡文姬,後面就是背了一個大琴嘛。雖然是才女,但是蔡文姬的命運真的非常坎坷,一生三嫁十六歲就出嫁了。然後不到一年丈夫就死了。所以蔡文姬不到十七歲就守寡了,還沒留下孩子,後來就打仗嘛,生逢亂世,蔡文姬逃跑路上就被匈奴劫走了。然後被獻給了左賢王,生了兩個孩子,後來一些戲曲就美化了這一段的故事。
  • 從「才女」到「娼婦」,文學少女是如何悲情隕落的
    唐朝是我國一個強盛開放又有著濃厚詩意的時期,眾多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高文學地位的詩人都出自這個時期,其中在女性詩人行列裡,有3位傑出的女詩人,她們號稱詩壇「三大天后」,她們分別是李冶、薛濤和魚玄機。直到某一天她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已經拋棄了她,帶著自己的妻子去揚州赴任,此刻少女的心崩潰了,她突然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傻子,從那開始,文學才女開始性情大變,一個溫婉賢淑的少女開始走向墮落。少女的墮落對人生已經絕望了的魚玄機,想出了一種特殊的報復手段,那就是做道姑。
  • 曹操花了多大的代價才將蔡文姬從匈奴左賢王處贖回?
    蔡文姬是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其名字蔡琰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用來命名水星上的一座環形山。
  • 東漢才女蔡文姬:三次出嫁,幸好被曹操重金贖回
    三國時期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不僅有統領一方的霸主和英勇善戰的良將,還湧現出不少才女,可是在這樣一個亂世,才女總是不被人們善待的,比如在東漢末年的蔡文姬。她原名叫蔡琰,本來是字昭姬,晉朝為了避司馬昭諱改成了文姬,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她的父親也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蔡邕。
  • 文學家蔡文姬經歷重重磨難最終在歷史上留下印記
    導語:我們對古時候的女子的印象都是男子三妻四妾女子只能夠卑躬屈膝,在後院裡爭寵玩弄心機,但是很多女性是在那樣嚴苛的社會環境下也活出了屬於自己的傳奇,蔡文姬是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她沒有留下美貌的傳說,只留下了聰慧過人的歷史,在戰爭年代美麗的女子只是當時男子的附屬品,這個時代的男子想要建功立業
  • 電影《蔡文姬》劇本故事欣賞—默書救夫
    曹操問起蔡文姬關於他父親生前藏書的下落,蔡文姬告訴曹操:父親去世時家中還有藏書四千多卷,後來流離失所,都已不見了。曹操聽了以後,非常惋惜。然而辭別之後,蔡文姬依靠自己的記憶力,默寫出了其以前讀過的四百多部書稿。譽錄完畢,送給曹操。曹操看到之後,大為吃驚,更加佩服蔡文姬的才華。
  • 蔡文姬在南匈奴全解讀,《胡笳十八拍》不是蔡文姬寫的,錯誤很多
    曹操是一個讓蔡文姬贏得尊嚴的男人,後來為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蔡文姬整理了父親的大量詩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貢獻。這就是歷史上所謂「文姬歸漢」的故事。後來,這個故事又被編入小說、戲劇,得以廣泛流傳。這段詞唱出了兩位美女同命相憐的悲情,而圍繞該劇涉及的文姬歸漢這一史實,譚其驤曾經與郭沫若有過「蔡文姬之爭」。譚其驤(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龍 ,筆名禾子,浙江嘉善人,中國歷史地理學家,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 蔡文姬和曹操之間究竟有什麼故事 曹操為何不惜重金也要贖回蔡文姬
    「二喬」大喬和小喬,同樣也是歷史上 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妻子,不過兩人也逃不了深閨怨婦的命運。美女如此,才女會不會好些呢?其實,才女的命運往往更慘。   今天要說的女子就是三國時期的蔡文姬,相比上面這幾位以絕世美貌出名的女子,蔡文姬以不輸於男子的才學聞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代才女。
  • 歷史上沒有「瀾」朋友的蔡文姬,是怎樣的呢?
    近期蔡文姬和「瀾」朋友的故事已經火爆出圈。故事設定是曹操殺死了蔡文姬的父親,收養了蔡文姬,並騙了她。為了得到蔡文姬父親蔡邕留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曹操派瀾刺殺蔡文姬,想要奪取她手裡的玉璽,從而得到蔡父留下的「魔神王」武器。
  • 手遊:邊玩邊學—王者榮耀裡女性角色的歷史故事之「蔡文姬」
    網絡圖片蔡琰,本字昭姬,晉朝避司馬昭諱稱文姬,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才女。就如我們前面說的在古代但凡是才女或者美女都是一生坎坷啊,她也一樣,一生嫁了三次。生不逢時,無處訴悲涼,唯有琴音寄哀思。史書上記載蔡文姬自小就熟通音律,且後來又博學多才。她的父親在她十六歲時就把她嫁人了(野史是說因為當時董卓看上了她,父親為了保全她才匆匆將她嫁了。)
  • 蔡文姬被匈奴擄走十二年,孩子都生了兩個,曹操為什麼重金贖她?
    蔡文姬的童年無疑是十分幸福的,家境殷實自幼聰穎,然而十六歲時災難接踵而至。十六歲的蔡文姬剛剛出嫁一年,舉案齊眉的丈夫衛仲道便暴病而亡,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蔡文姬無疑成了克夫的災星,她只得孤身一人回到家鄉,幾年後她的父親因為同情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董卓,被王允殺死,剛捱過了喪夫之痛的蔡文姬再次陷入無盡的悲傷之中,然而更大的災難降臨也在悄悄靠近這個悲痛欲絕的才女。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十大才女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代表作很多,如《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等。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每人一首代表作,誰的才華驚豔了你?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中國古代,不僅有四大美女,還有四大才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因傾世容顏名垂青史,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四大才女因絕世才華驚豔千古。筆者認為,比起四大美女,四大才女更能展現中華之美。
  • 曹操花重金贖回的蔡文姬,為何要將她嫁給「莊稼漢」?
    對了,蔡文姬也有兒子,她在匈奴,與南匈奴左賢王生了倆兒子。中原大才女,怎麼會嫁給匈奴人,和親也輪不上她啊?事實上,蔡文姬比較慘,她是被擄掠過去的,難聽一點說就是左賢王的X奴。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山河破碎。對蔡文姬來說,國恨和家難交織。早先她被父親蔡邕,嫁給了河東士族衛仲道為妻。
  • 古代人在音樂天分上有多高?蔡文姬可以「聞弦斷,知弦處」
    蔡文姬的父親非常喜歡彈琴,他經常在家中彈琴,可能是父親遺傳的作用,也可能是潛移默化的作用,蔡文姬小小年紀就被薰陶的在琴藝上非常有天賦。有一次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在大廳中彈琴,蔡文姬路過的時候,忽然父親的琴弦斷了,蔡文姬立刻說到:「父親是第一根琴弦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