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持人何炅在節目中提及粉絲應援禮物的片段在網上引起熱議。
在該片段中,沈夢辰稱杜海濤曾將粉絲後援團送的禮物轉贈給她爸媽,上面還貼著標籤。
視頻截圖
何炅也表示,粉絲應援物的不乾膠貼得很死,撕不下來,東西只能自己用。同時還透露,他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和五十多隻筆。
視頻截圖
此片段隨即引起網友質疑,原因在於沈夢辰和何炅口中的應援禮物,並非來自他們自己的粉絲,而是其他明星的粉絲,即粉絲應援禮物。
在偶像們錄製綜藝節目時,為了表達對偶像的支持,替偶像與其他明星以及工作人員搞好關係,粉絲們通常會購買禮物進行應援。
粉絲應援禮物
從粉絲們所公布的應援清單來看,禮物非常豐富,從食品飲料、日常用品、衣物飾品、保健用品到護膚品、奢侈品不等。錄製節目時,不止每個主持人有禮物,同場的嘉賓以及工作人員都有禮物,而且禮物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選擇,可見花費了不少心思。
粉絲應援禮物
其中,很多禮物的價值都不菲,例如GUCCI領帶、卡地亞皮帶、祖瑪瓏香氛、萊卡相機、PRADA保溫杯、愛馬仕領帶等,甚至還有粉絲送金條和玉石、元寶。
粉絲應援禮物
對此,有網友認為,收禮的風氣的確不好,送些吃吃喝喝的也就算了,其他的沒有必要,有些已經超過了普通送禮的範疇。也有網友認為,粉絲們年紀普遍不大,太貴重的禮物不該收。
不過,也有網友澄清,何炅也曾在節目中倡導粉絲不要送禮物。「每一次大家都會去送很多禮物,真的很花錢,真的不要,你們的愛豆來我的任何節目,我都會很用心地對待,但是真的不要去花這個錢了。」
視頻截圖
22日凌晨,何炅發文做出回應,稱一年多以前節目花絮中的調侃被拎出來,現在再看自己也覺得不妥。「原本想引導不要浪費的,怎麼沒頭沒尾的變成這樣,反而成了不好的引導,這一點我真的很抱歉。」
他還表示,曾多次說過粉絲不要送禮物,錄節目沒和各家粉絲接觸過,但是藝人和團隊有時會來問好送禮物,當時沒好意思拒絕。在微博中他表示,藉此機會再次明確拒絕,不再收任何的禮物。
微博截圖
其實這並非何炅一個人面臨的問題,有網友指出,當下粉絲應援送禮物已經形成了「行業潛規則」。
應援本來是個舶來品,本意是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關愛,但經過幾年的發展,應援已不僅限於在演唱會上舉燈牌,還擴展到偶像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日應援、出道紀念日應援、發布會應援、商業活動應援,當然還包括錄製節目應援。
不止《快樂大本營》,很多綜藝節目在錄製時,粉絲都會為嘉賓以及節目組送應援禮物。近日某視頻網站的頒獎晚會上,各家粉絲們的應援大巴車也在網上引起熱議。
視頻截圖
為了讓偶像感受到自己的誠意,或更好地宣傳偶像,粉絲們往往非常重視應援。粉絲一擲千金的行為比比皆是,比如在紐約時代廣場、飛機、遊輪、上海外灘投放偶像廣告,應援衛星,購買奢侈品禮物等等。
長此以往,攀比的風氣日盛。為了壓對家一頭,很多粉絲在應援時都會考慮排面夠不夠大、禮物夠不夠貴重精美。也有粉絲表示,不見得粉絲都非常樂意送禮,只是別人家都送了,自己家不送,不僅怕偶像被冷落,還會讓偶像被嘲。
明星該不該收粉絲禮物?其實這也並非一個新話題。在2019年,火箭少女成員在機場收粉絲禮物的視頻就在網上引發爭議。有粉絲認為,送禮物只是對喜歡的人表達心意。但不少網友認為,明星收入那麼高,再收粉絲禮物不合適。
之後,火箭少女官微發布「拒收禮物倡議書」,表示從即日起,「火箭少女101」全體成員將不再接收除信件外任何禮物。
微博截圖
當前,也有越來越多明星、經紀公司以及節目組明確表示不收禮物、禁止應援等。
微博截圖
粉絲想支持偶像的心理可以理解,但凡事都有度,購買奢侈品或大排面的應援並不可取,不僅費錢費力,還會給別人帶來困擾。而且粉絲應援花銷大多都由粉絲集資而來,組織者攜款跑路的風險一直存在。
更重要的是,不該形成「愛TA就要為TA花錢」的追星風氣。禮物本身的意義在於表達心意,而不是成為攀比的工具。
對於明星們以及節目組來說,更有責任對這種風氣加以引導。很多粉絲年紀尚小,社會經驗不足,價值觀還未成形。不能讓他們形成凡事都要送禮的惡習,旁門左道並不值得誇耀,能力和規則需要被尊重。而且,粉絲集資出了不少糊塗帳,禮物是否合規合法、背後又有哪些心血,這些問題都需要謹慎對待。
北京晚報:明星與粉絲不該「禮尚往來」
從按摩座椅到大牌兒配飾,從奢侈香氛到投資金條……某知名綜藝節目的多名主持人收取的粉絲應援禮,近兩日來連登熱搜。這些禮物中,不乏精緻的奢侈品。引發公眾熱議的,還有禮物贈予的時機。據報導,每當有嘉賓明星亮相節目,其粉絲多會向主持人送上禮物,為的是幫偶像和主持人搞好關係,以便偶像得到更多照顧。更令人驚訝的是,送應援禮甚至成為該節目的「多年傳統」。
「粉絲應援禮」現象浮出水面,引發網友爭辯。主持人該不該收禮、粉絲該不該送禮?有人表示,粉絲中很多是沒什麼收入能力的學生,知名主持人收入相對較高,卻以關照他們的偶像為由收禮,如此做法並不光彩;也有網友表示,是粉絲執意要送,不該對主持人過分苛責。12月22日凌晨,該節目一名主持人通過微博回應,稱多次表達過不讓粉絲送禮物,但當時藝人和團隊送禮物沒好意思拒絕;他再次表態,不再收任何禮物。
無論綜藝節目還是其他舞臺,咖位大小還是流量多少,主持人及節目組對每一名嘉賓都該一視同仁。無論送禮的粉絲,還是收禮的主持,其行為都是在破壞健康清朗的節目風氣,攪亂原本簡單的參與秩序。主持人和粉絲該不該有此行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同樣的現象,如果出現在政務、教育、醫療等等領域,公眾都會異口同聲地堅決說不;娛樂圈不是道德的隱秘角落,更不是法外之地,在收禮問題上不存在特例。
粉絲為了愛豆境遇準備應援厚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娛樂圈的相似現象:耗時間幫愛豆刷流量數據,下功夫幫明星搶出鏡資源,砸重金為偶像買廣告牌位,體現的都是當下粉絲與明星之間近乎畸形的互動關係。粉絲追星,原本無可厚非,但這種互動的背後,不能有物質的攀比、虛榮心的放縱和資本的博弈。有幾個喜愛的明星是人之常情,許多人還受明星的正向影響,進而更加拼搏努力、熱心公益,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粉絲文化;但是,不少粉絲用下血本的花銷、無休止的物慾,去衡量這種喜愛,並通過互相攀比這種花銷來刷存在感,就是誤入歧途了。若不對這種行為加以制止,不僅會制約娛樂圈的健康發展,也極易扭偏以青少年為主力的粉絲群價值觀。
應援禮行為是一家節目獨有,還是其他節目都有的「傳統」?除了當事節目主持人出來道歉,其他圈內人士也應該加強自覺。主持人拒絕粉絲送來的應援禮物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粉絲也別再以愛之名助長不正之風。節目主持人是公眾人物,清正廉潔是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不收粉絲禮物也是保持節目公正公平的基本要求。希望明星與粉絲的關係重回正軌,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