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壇興奮劑事件大盤點,藥物-無處不在

2020-08-27 泵廠IRON

​今天,孫楊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公布禁賽八年的消息刷屏了。

一邊宣布孫楊之前的所有成績仍然有效,一邊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孫楊使用禁藥的前提下,仍然用「暴力抗檢」原因將孫楊禁賽八年。

本文不討論孫楊事件,只本著讓大家進一步了解興奮劑的態度,為大家整理近年來國際體壇已經被「實錘」的興奮劑和禁藥事件。

當今國際體育賽場,興奮劑(也就是禁藥)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涵蓋面之廣、使用人數之多,令人不敢相信。

先列出兩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實。

1、奧運會歷史中跑的最快的10名運動員中有9名都曾被檢出使用過興奮劑。

②、並不算特別激烈,沒有身體對抗的運動如射擊、斯諾克、跳水等比賽同樣要進行興奮劑檢測。

其原因是類似於「β-受體阻斷劑」的興奮劑(雖然名稱興奮劑但起效的是鎮靜作用)能讓運動員在比賽中排外界幹擾、注意力更集中、情緒更穩定、小肌群的控制更精準,從而提高比賽成績。

興奮劑可不是紅牛、咖啡、茶這些玩意,真實的興奮劑之所以被稱為「禁藥」,對運動的提升極其可觀,絕不是上面那幾樣「小兒科」能比。

我們來看看國際上都有哪些著名的「興奮劑事件」。

01

使用興奮劑的大牌們

阿姆斯特朗

環法自行車賽冠軍阿姆斯特朗是這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作為無數車迷的偶像,職業生涯拿下環法自行車賽「7冠王」的阿姆斯特朗在2013年1月參加奧普拉訪談節目時,承認他曾經在參加環法自行車賽期間使用禁藥。

隨之而來的,是阿姆斯特朗從1998年8月1日開始陸續獲得的7次冠軍全部被取消,一夜走下神壇。

在阿姆斯特朗龐大涉及禁藥團隊中,關鍵人物是一位神秘的義大利私人醫生。此人名叫米歇爾·費拉裡,在業內號稱「逃避藥檢的大師」。

這位大師同時為阿姆斯特朗私人訂製了服用禁藥與逃避藥檢方案,這幫助阿姆斯特朗在承認作弊之前「安全」通過了近500次藥檢。

本·詹森

1988年漢城奧運會,加拿大短跑巨星本·詹森在被稱為「世紀之戰」的男子百米決賽中戰勝美國名將卡爾劉易斯奪冠。

成績是放到今天仍然非常驚人的9.79秒,賽後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為他頒獎,當時風頭一時無兩,狂妄宣稱自己的記錄在半個世紀內都無人能破。

僅3天後,「世紀之戰」變成了「世紀之騙」。

本·詹森藥檢被查出使用了類固醇,金牌被取消,光榮變成恥辱,原來的亞軍美國人卡爾·劉易斯遞補獲得冠軍。

更為諷刺的是,15年後的2003年,一位名叫維德·埃克森的美國醫生揭露了美國奧委會長期包庇和縱容本國運動員服用禁藥提高比賽成績的醜聞,卡爾·劉易斯的名字正在被包庇的運動員名單內。

卡爾·劉易斯在2003年4月24日說到:「我想我是做錯了。

馬拉度納

1994年美國世界盃,阿根廷隊的超級巨星,被稱為「球王」的馬拉度納在小組賽期間,被查出使用了包括利尿劑類的麻黃素等五種違禁藥物。馬拉度納隨後被國際足聯禁賽十五個月。

更讓人驚嘆的是,2011年,馬拉度納在接受一檔《The Footbal Show》的節目中爆料,17年前服用禁藥的不止自己一個人,整個阿根廷隊都有參與。

阿加西

美國網球巨星阿加西在自傳《Open》中承認自己使用禁藥甲基苯丙胺。

1997年他被查出藥檢呈陽性,但為了避免被禁賽,他向相關檢測機構以及國際網聯撒謊。

他當時的說辭是自己在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喝了含有禁藥成分的水,屬於「間接服藥」。

阿加西用撒謊拯救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禁藥事件之後,他還陸續贏得了5次大滿貫獎盃,並且登上了男子網壇世界第一。


02

撲朔迷離的「興奮劑「集體事件


拜爾斯

2016年,代號為「Fancy Bear」的俄羅斯黑客組織入侵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資料庫,爆出包括美國網球運動員威廉士姐妹、體操名將拜爾斯等人的保密醫療檔案。

檔案一經曝出,舉世譁然。

檔案中顯示,僅在2015年,美國運動員有402位運動員向」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申請和被批准了「用藥豁免權」。

「用藥豁免權」這個名詞後來被網友戲稱為「持證吃藥」。

女子體操皇冠上最大的明珠拜爾斯也在其中。

拜爾斯從小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需要服用相關藥物(右旋安飛他命和利他林,這些藥物確實能治療她的疾病,但也能提高比賽成績),拜爾斯後來獲得了四枚奧運金牌。

小威廉士

美國女子網球巨星小威廉士也在這份名單中,她在檔案中被黑客爆出使用的禁用藥物為甲潑尼龍、強的松、氧可酮及氫嗎啡酮,多數屬於類固醇類。這類藥物確實可以消炎鎮痛,但也同時能提升運動表現。

很多人把小威廉士驚人的肌肉量和治療她藥物的「類固醇」聯繫起來,表示質疑。


2019年12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官方聲明宣布對俄羅斯禁賽四年。

俄羅斯代表隊將會錯過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卡達世界盃在內的幾乎所有全球大型體育賽事。

原因是: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在2019年初送往WADA的數據被人為操縱、篡改或刪除。

號稱純粹的體育世界,似乎從不純粹,西方世界裡似乎總有一隻無形的政治大手籠罩其上。


03

健美和藥物

我們來看看健美祖師爺羅尼庫爾曼怎麼說的。

請注意祖師爺的措辭,健美最高水準的「每一位」選手都在使用藥物,是每一位

再看看施瓦辛格是怎麼說的。

在被問到如果年輕的時候知道藥物的副作用,是否還會用藥的時候,施瓦辛格果斷的回答道:

「會,絕對會用的。」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天真的認為這樣完美的體型不靠藥物也能獲得。

施瓦辛格是我的偶像,他的熱情、專一、勇往直前讓我欽佩不已。

但不可否認的是,藥物在他的健身道路上確實起了很大幫助。

即使是被稱為「自然健身極限」代表的健美老一代天皇弗蘭克贊恩,其實也並不自然。

在以真空腹為代表的弗蘭克贊恩、施瓦辛格時代,藥物在職業健美屆的使用已經很普遍。

自然健美和科技玩家的差距就像跑步和開高鐵速度一樣差距巨大,不可逾越。

事實上,使用禁藥也不能抹殺運動員們的天賦、科學訓練和日復一日的持續付出。

但很多時候,金牌也同樣改變不了使用禁藥的事實。


04

尾聲


我一直對於使用藥物這件事持中立態度,都是成年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件事沒有好壞之分,無法評價,世間的事本來也不都是非黑即白。

但在西方世界裡,體育似乎永遠是個政治工具的延伸而已。

最後,希望孫楊上訴成功。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國際體壇興奮劑事件大盤點,藥物-無處不在!
    本文不討論孫楊事件,只本著讓大家進一步了解興奮劑的態度,為大家整理近年來國際體壇已經被「實錘」的興奮劑和禁藥事件。當今國際體育賽場,興奮劑(也就是禁藥)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涵蓋面之廣、使用人數之多,令人不敢相信。先列出兩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實。
  • 俄羅斯體壇再陷興奮劑醜聞,36名足球運動員涉案
    北京時間今天,英國媒體《每日郵報》報導了有關俄羅斯體壇的一則興奮劑醜聞。據報導,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近日向國際足聯表示,有關俄羅斯足球運動員在興奮劑醜聞中作弊的新證據將在幾周內送達。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近日向國際足聯表示,去年從莫斯科一個處於醜聞中心的實驗室中發現了新數據,包括了有關人數不詳的俄羅斯足球運動員作弊嫌疑的信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擁有涉及幾十個不同運動項目的298名俄羅斯人的「證據包」,將提交給反興奮劑機構和全球管理機構。
  • 禁賽4年變2年 仍無緣東京奧運會 一圖了解俄羅斯興奮劑事件始末
    俄羅斯興奮劑事件時間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與俄羅斯互相「攻擊」兩份報告將俄羅斯帶入「興奮劑旋渦」圍繞俄羅斯的興奮劑爭議,主要源於兩份報告——《麥克拉倫報告》和《施密德報告》。2016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公布了直指俄羅斯體壇「系統性」使用禁藥的《麥克拉倫報告》。當年7月公布的《麥克拉倫報告》稱,俄羅斯體育部門操縱了2014索契冬奧會及其他在俄羅斯舉行的大賽尿檢。該報告直接促成國際奧委會出臺針對俄羅斯體育的臨時制裁措施,俄羅斯也因此無緣裡約奧運會。
  • 興奮劑黑幕的"告密者"
    在尤利婭「告密」後,俄羅斯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的表現,受到了廣泛質疑。在體壇最高級別的賽事中,從未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違規使用興奮劑的行為,各類用於「輔助」運動員表現的,違禁藥物,也從未如此高密度地出現過。在選手們服用的禁藥中,有數百種是檢測不出來的,爆發型運動、耐力型運動 、技巧型運動,興奮劑無所不在。
  • 興奮劑,讓俄羅斯在世界上蒙羞
    ,並成立專項調查組開展秘密調查,證實2014年索契冬奧會期間俄羅斯體育局為了取得好成績幫助參賽運動員違規使用違禁藥物並進行隱瞞,包括更換尿樣和修改藥物檢測結果,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檢測出俄羅斯選手的尿樣存在DNA信息不吻合或DNA混合來自不同隊員的情況,引起全世界關注及指責,這份調查報告直接使俄羅斯失去參加2016年巴西奧運會及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資格。
  • 奧運會爆出第五例興奮劑陽性事件
    國際在線消息:當地時間8月6號,國際奧委會在倫敦宣布,美國男子柔道73公斤級選手德爾波波羅的興奮劑檢測陽性,這是奧運村開村以來第五例興奮劑陽性事件,也是第一位在比賽中被查出使用違禁藥物的選手。 國際奧委會在6號的一份聲明中說,德爾波波羅在7月30號比賽後提供的尿樣中發現了禁用物質大麻代謝物。23歲的德爾波波羅在當天的比賽中獲得第七名。
  • 澳大利亞遊泳隊被查出興奮劑事件,那些說孫楊的人為何卻沉默了?
    澳大利亞遊泳隊被查出興奮劑事件後,很多說孫楊的人,都變得沉默了。那一段時間,網絡上集中出現了大量針對孫楊的攻擊謾罵,很明顯是有組織的網絡圍攻。網絡輿論圍剿孫楊,實際上就是配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起訴孫楊和國際泳聯(FINA)的官司。
  • 中國遊泳與興奮劑的前世今生
    1994年的羅馬世界遊泳錦標賽,因尿檢呈陽性,疑似使用興奮劑,成為中國頂尖遊泳選手裡第一個被禁賽的運動員。本屆世錦賽中國女子遊泳隊所向披靡,16塊金牌中的12塊被中國隊收入囊中。樂靖宜參加四個項目均打破世界紀錄,成為"四冠王",比賽結束後十幾個國家的教練,聯名上書國際泳聯,抗議中國選手靠藥物來奪取冠軍。
  • 「孫楊興奮劑事件」,醫生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微博實名認證為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丁亞輝撰寫的「讓孫楊蒙冤的興奮劑究竟是個什麼鬼」的文章成為網絡熱文。文章詳細分析了風波中的主角,孫楊服用的"興奮劑"——曲美他嗪的相關情況,通過詳實的資料與縝密的分析力證孫楊「可能是躺著中槍」。
  • 陳欣怡服用興奮劑、尿檢陽性、孫楊躺槍!
    ,但沒想到剛剛拿了點兒成績、噩耗就隨之而來被檢測出服用了興奮劑、這件事兒讓很多人感覺非常不痛快,因為之前中國遊泳隊對外界的形象就不是特別好,曾經多次出現過禁藥事件(86韓城亞運會、11名,94廣島、7名)本身外國運動員對中國遊泳隊就不是特別尊重,認為你總是玩埋汰的、私下用藥、靠藥物取得成績,本來之前網民還是群情激奮的站出來有理有據的指責霍頓、但沒想到這次一出陳欣怡這個事件吶就不好掰扯了。
  • 魏紀中解釋楊方旭興奮劑事件!公開透露對郎平和中國女排的影響
    中國女排近來深陷爭議漩渦,因為裡約奧運會的奪冠奇兵楊方旭被查使用興奮劑。在中國排協三緘其口情況下,中國體育名宿魏紀中親自發聲回應,公開透露了該事件對郎平和中國女排的影響程度,並表示在1種情況下,會對中國女排奧運全隊的成績進行追責。
  • 為了毀掉孫楊,他們竟派了個建築工當興奮劑尿檢員……
    當時國際泳聯調查小組得出的調查結論是:「孫楊未存在興奮劑違規行為。」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國際田聯主席卻就此表示:「幸虧這不是在田徑賽場上,如果在田徑賽場上,孫楊直接就被永久禁賽。」而後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將此事件上訴到了體育仲裁法庭,為此孫楊發布5份聲明要求公開聽證,才有了本月15日的公開聽證會。
  • 為您揭曉震驚世界的十大奧運會興奮劑事件,絕對讓您目瞪口呆
    但事後他的教練揭露為您揭曉震驚世界的十大奧運會興奮劑事件在那次比賽中弄虛作假。這位教練說:「離終點還有7英裡時,希克斯已經精疲力盡跑不動了,很想退出比賽,我勸住了他,給他注射了兩針,喝了杯法國白蘭地,藥力和酒精使他處於高度興奮狀態,他跑到了終點」。希克斯成了奧運史上第一個服用興奮劑的人,因此被列為十大醜聞之首。2.
  • 中國遊泳隊的「興奮劑黑歷史」,將對遊泳運動員產生多久的影響
    ,「五朵金花」也在巴塞隆納奧運會後先後退役,然而關於她們的爭議始終在世界體壇沒有平息,就像「五朵金花」之一的錢紅在微博中所說「好多網友都問我五朵金花時期,吃沒吃興奮劑?」 錢紅在面對網友的質疑時,用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的模餬口氣來回答,以局外人的眼光來看,是否服用違禁藥物已經顯而易見,但既然在賽後興奮劑檢測中沒有問題,那麼只能當做是沒有服用來看。
  • 什麼樣的藥物,算是「體育興奮劑」?為什麼禁藥名單總在變?
    但她在2016年1月1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禁止該心臟病藥物後仍然繼續使用,使國際網聯(ITF)在6月8日宣布對其禁賽兩年。莎拉波娃已對該結果進行上訴,結果將於9月公布。圖片來源:William West/AFP/Getty Images在被禁之前,米屈肼只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監控計劃中的諸多藥品之一——這個計劃相當於是一個未來可能會被禁藥物的觀察清單。該名單是公開的,目前包括從抗抑鬱藥安非拉酮到降壓藥替米沙坦等一系列藥物。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沒有公布當下使用該觀察清單中所列藥物的估計運動員人數。
  • 你的健身教練在吃興奮劑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1819年,士的寧被成功分離、提純,後來被製成片劑等形式的藥物。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它成為體育競賽中最早被廣泛濫用的興奮劑,並引發了早期興奮劑爭議的標誌性事件:1904年,美國運動員託馬斯·希克斯在馬拉松比賽中體力不支,遂喝下摻入士的寧的白蘭地酒,之後不僅跑完全程還拿到了冠軍,但比賽完便倒地不起,經過醫務人員急救才甦醒。
  • 興奮劑到底是咋回事?體育名記神侃:從孫楊事件說說興奮劑的事兒
    劉國梁與巫丹被豁免,一是服用違禁藥品對從事的項目的幫助可以忽略不計,動機上解釋不通,二是查出的藥物源頭可以諒解。3. 每名運動員被查出服用違禁藥品時都拿出誤服的擋箭牌,但能打動處罰機構的並不多。中國田徑曾有兩次有名的廁所門事件,先是長跑名將孫英傑,被禁賽後解釋說,在一次聚會中上廁所,有人陷害她給她水瓶裡下了藥。
  • 興奮劑秘史
    1928年,國際業餘田聯成為首個禁止參賽運動員使用「提升表現類藥物」的國際體育組織。然而,體育界全面反興奮劑(Anti-doping)的態度,仍要等多幾十年才真正樹立。中文的「興奮劑」,對應英文中的「Dope」一詞。「Dope」的詞源為荷蘭語「Doop」,意思是濃厚的汁液。19世紀時,「Dope」指的是成分複雜的藥汁。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興奮劑這個「坑」(下)
    年奧運會110米欄比賽,全面藥檢開始1928年,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首次嘗試禁止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但沒有可靠的檢測手段。直到1966年歐洲田徑錦標賽,才開始進行真正的藥物檢測。1968年,國際奧委會(IOC)在夏季和冬季奧運會中引入藥檢。1976年,在一種可靠的檢測手段出現後,合成類固醇被禁用,且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運動員因興奮劑問題被取消資格明顯增多,尤其是力量相關運動項目。然而,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關於運動員應用興奮劑的新聞報導並未受到重視,應用興奮劑的行為並未上升到重大公共醜聞的高度。
  • 七屆環法冠軍首度承認服用違禁藥物,他是體壇最悲情人物
    然而在2012年,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卻扒出阿姆斯特朗的黑幕,調查出了阿姆斯特朗一直都有服用違禁藥物,不僅七屆環法冠軍頭銜遭到了剝奪,同時阿姆斯特朗也被終身禁賽。當時,阿姆斯特朗服用違禁藥物的醜聞令世界體壇感到震驚,同時阿姆斯特朗也被永久地釘在了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