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委員會主辦的2020「賽迪環保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在重慶大學落下帷幕。在清華大學能動系科協的精心組織與帶領下,iCenter創新代表隊參賽作品《用於大棚作業的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微耕機》獲得大賽特等獎。獲獎作品由車輛學院2017級本科生陳家璇、材料學院2017級本科生劉雨欣、新聞學院2018級本科生陳一碩合作完成。
李志為學生代表陳家璇頒獎
三名同學在參與iCenter「人工智慧創新創業輔修專業」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對溫室大棚中農用機械尾氣排放汙染不易消散的實際生活體驗,提出問題並積極探索合理的解決方案。他們通過實地調研和總結髮現,在農耕時節,農用機械連續耕種時間往往超過12小時;同時,由於土地的局部板結或存在土塊、石塊等情況,農機在翻耕時會需要瞬時的額外功率作為補充。在輔修專業林蔚然和陳凱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團隊最終採用「燃料電池-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替代原有的柴汽油發動機系統,完成農機改裝方案。這種新型動力系統不僅適合農業生產模式,並且清潔無排放。在確定方案後,團隊陸續完成了混合動力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混合動力系統選型與集成以及實際樣機的集成組裝等工作,最終作品在大棚內實地測試效果良好,得到了當地農民的鼓勵與認可。
團隊協作共同完成參賽作品
樣機作品在大棚內實地測試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唯一由高等教育司辦公室主抓的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該競賽充分體現了「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的主題,緊密圍繞國家能源與環境政策,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直接領導和廣大高校的積極協作下,起點高、規模大、精品多,覆蓋面廣,是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眾性的全國大學生競賽。競賽專家委員會由包括兩院院士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組成,每年還特邀一定數量的企業專家參與評選。本屆競賽共有427所高校報名參加,提交有效作品4138件,參賽學生人數達22289人,參與高校和作品申報數量創歷史新高。
本次獲獎是iCenter創新團隊第二次在節能減排大賽上獲得一等獎及以上佳績。清華大學訓練中心一直以來堅持三創教育,已形成較為成熟的針對在校本科生的創新想法孵化模式。經過人才結構優化和培養,逐漸形成一支善於指導學生實現創新想法的優秀師資隊伍。除此次獲獎項目的兩位指導教師外,參與本項目創新實踐的教學團隊包括董寶光、王德宇、趙萌、王龍兵等。
【來源:清華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