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他的心底仿佛有一個永遠不會枯竭的泉。
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
向著永恆開戰的時候
你是我不倒的旗幟
愛你就像愛生命
流年似水經過
阿芙羅蒂從浪花裡浮現
淡淡地愛著海流山川
全心全意愛另一座冰山
想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雲朵
想吃掉世上最美味的一切
一想到你呀 我這張臉就泛起微笑
by《愛你就像愛生命》房東的貓
毫無疑問,我是愛王小波的。高中時代最愛的兩個作家就是王小波與張愛玲,曾經也自稱「王小波門下走狗」,每個人在讀書啟蒙階段遇到的作家於自身而言都該是與眾不同的。如今雖好久不讀他了,但是王小波帶來的影響是始終存在的,買過讀過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與《愛你就像愛生命》,在電臺聽過他的《一直特立獨行的豬》,曾在午後獨自一人於書店看完他的《沉默的大多數》,未來應該會慢慢將他的書都讀完,但即使只讀了一部分,也完全不妨礙我愛王小波。
其實一直想要寫王小波的,提起筆,卻又放下,寫曾經他對李銀河說的情話嗎,去解讀那句「你好哇,李銀河」嗎,寫王小波二十歲的黃金時代嗎亦或是寫他的特立獨行,他的諷刺與驕傲,總是斟酌良久,一切盡在不言中。
其實《愛你就像愛生命》裡面,我印象最深刻的並非是那句眾人稱道的「你好哇,李銀河」,也不是房東的貓歌中收錄的「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恆開戰的時候,你是我不倒的軍旗」,也不是那些「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的美好祝願,我偏愛的那句甚至不是王小波寫的。
那句話收錄於《愛你就像愛生命》中,是李銀河的回信,她說「你的心底仿佛有一眼不會枯竭的泉」,她說王小波是她見過最不無趣的人,她說和別的男生相處久了就會有看透了的感覺,當時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她的騎士,得不到愛的回應時不會嘆息,只會像籠子裡的狼焦急地走來走去的王小波,在收到李銀河來信的那一刻也該是熱淚盈眶吧。
我愛這個比喻,一生很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我最先讀的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戲謔的筆調、玩世不恭的口吻語氣,很難將這個人與《愛你就像愛生命》中那個「自卑」敏感的王小波聯繫起來,後來又讀了《沉默的大多數》,發現這個人仍舊是那個文字一針見血、思想特立獨行的王小波,滿腔柔情只會對著李銀河一人。
所以想了那麼久,終究沒寫王小波,今日突然寫起他的原因是,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李銀河「抄襲」事件,熱度其實漸漸都已經褪去了,但是現在就是想來寫寫王小波,那個97年就離開我們,如梵谷一般,生前懷才不遇,去世後才享譽全國的人,大概不會想到自己再一次猛然進入大眾視野是以這種方式。
我從來不會覺得李銀河是在消費王小波,王小波生前最支持他的、最肯定他才華的人便是李銀河,當年王小波辭掉人大的老師這份工作,準備專心寫作時,是李銀河在背後支持他,就如同當年李安拍戲,沒有收入時,是他的妻子在背後支持他,果然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女人。光是這,已經不能批判後來的李銀河消費王小波了。
而在王小波逝世後,留下的大量手稿,都是李銀河整理最後出版,她一遍又一遍肯定著王小波的才華,如果不是李銀河,也許我們很多人是見不到那個完整的王小波的。
回到事件最初,聽完電話錄音,看完雙方聲明後,我是支持李銀河的。並非是支持抄襲,而是那個視頻其實早就刪除,而李銀河的聲明中也是道歉了,只是道歉對象是未知者,也就是那段文字的真實創作者,而非骨頭架這位「自稱」創作者,從始至終,李銀河都表明一個觀點:拿出證據,證明骨頭架自己是原創後,他們會道歉。
想想無可厚非,若是每個人都如骨頭架一樣去「聲討」李銀河,今天骨頭架明天又是另一個人,若是有不軌之人趁機「碰瓷」蹭熱度呢,不拿出板上釘釘的硬證據,如何隨意道歉?
當然筆者也許是因為愛王小波從而愛屋及烏支持李銀河,不管如何,李銀河無需蹭熱度,如今也不需再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了,而王小波就更不需要了,只是不知,心中有一眼永遠不會枯竭的泉的王小波老師倘若如今健在,看到這般鬧劇,心中該作何感想?
以後會帶來更多關於王小波作品的文章,今日之論不過有感而發,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關注我哦⊙⊙!
如果你有喜歡的小說書籍,歡迎在下方推薦給大家,我會不定期推文啦,如果你喜歡張愛玲王小波,就千萬不要錯過我啦!
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歡迎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