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大部分人都響應政府號召宅在家裡,一邊心繫著國家的疫情防控,一邊和家人共度難得的休息時間。但有這樣一群人,卻因為年前參與的所謂「致富」項目而焦頭爛額。近日,多位聽眾向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65159063(微信公眾號「問北京」)反映,他們都陷入了一個網絡平臺消費返利的陷阱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市民加入「千城萬店」項目
、
、
3月17日下午,聽眾李女士在向北京新聞廣播記者介紹她買到的東西。有蟲草人參酒、蠶絲被和靈芝禮盒等等。
李女士在平臺上購買的物品/小問攝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價格昂貴,但包裝簡陋,有的甚至是三無產品。
李女士:這個是 2900多(元)的酒,這個是外包裝,裡邊就兩個。這個是藏紅花……我讓你看一下,這1萬2800(元)的精美4件套,沒有廠家沒有地址,就這麼一個包裝。就這兩瓶酒淘寶上賣60多塊錢的。
記者:他要賣到多少錢?
李女士:賣2992元。我們花了1480元買的蠶絲被,裡面(的蠶絲)都是發黴的!
沒有廠家沒有說明的精美四件套,售價12800元/小問攝
四件套內部產品/小問攝
售價2000多元的酒/小問攝
既然商品價錢虛高為什麼李女士還要購買呢?原來,去年9月份,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名北京豐臺醫院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又向她推薦了北京御道堂的艾草膏,試用效果不錯後對方就開始以「共享中醫」為由頭吸納她加入所謂「千城萬店」的項目:
李女士:她跟我們講的是千城萬店,說這個屬於線上線下,線下開店,線上是清心易購,做這個中醫。
平臺:共享中醫,買東西還賺錢
、
、
按照這名工作人員的說法,會員在線下可以加盟北京御道堂,線上可以下載一款叫做清心易購的購物平臺,在平臺上買東西後所花的錢會返回到會員的帳戶上,花多少還會再轉20%作為佣金。李女士說:
李女士:從清心易購買東西,比如說買一床蠶絲被,出廠價是1000多(元),在這個平臺上賣的話是8980(元)。買完了以後承諾連本帶利一塊返。
清心易購平臺頁面/小問攝
買東西不花錢還賺錢,李女士剛開始也很疑惑,但對方向她介紹說,這個網購平臺是山東闊宇健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的,只是為了吸納會員,所以做出各種讓利。真正的目的是讓大家加盟主營中醫養生業務的御道堂,最終實現「共享中醫」。至於北京御道堂和闊宇公司之間的關係,李女士並不太了解。
李女士:他們倆就是合作關係,御道堂那個呂院長是闊宇集團的股東。
記者:我們在官方查到這個公司只有一個大股東,是倪濤。
李女士:是嗎?他給我們看的是表上有她的(名字)。
兩家公司的信息/來源於網絡
群裡的聊天截圖/受訪者供
無獨有偶,還有市民落陷阱
、
、
另一位聽眾王女士和李女士經歷類似,她也表示,剛開始只是相信北京御道堂的呂老師,再加上團隊在各地宣傳,還會做一些慈善活動,降低了她的戒心。
王女士:她是一個著名的中醫養生專家叫呂新會,就推銷說艾草膏艾草貼怎麼怎麼好用,說這個膏藥呢和那艾草貼都能白用,怎麼白用呢?就你得下載那個APP,在平臺上買東西。
王女士說,剛開始的時候,購買返現一切正常,到今年1月9日,平臺宣布休假,返現也隨之停止。
此前平臺的放假通知/來源於網絡
因為返現的周期是15天,所以從12月25日開始,王女士等人的投入就被平臺「鎖住了」。
王女士:我現在算了算應該11萬多,有一個男的是最高87萬的,他發到群裡我都忍不住哭了。
李女士:我一共裡面有20萬沒回來。19萬8330多元錢。
今年3月初,大家發現平臺還沒有恢復返現的時候意識到公司可能有問題,於是開始報警。李女士告訴記者,參與這個平臺購物的會員遍布各個省市,僅僅在北京,他們的維權群裡就有200多人。記者查詢發現,廣西、山東等地已經有媒體報導過類似事件,初步估計有上千人遭受損失,每人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其他媒體的相關報導/來源於網絡
當地公安局:已經立案!
、
、
北京新聞廣播記者也第一時間到北京御道堂的註冊地:石景山區銀河南街2號院4號樓1205進行探訪,因為疫情影響,辦公大樓不讓外人進入。大樓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沒有人。
北京御道堂/辦公樓工作人員攝
於是,記者轉而聯繫平臺的運營公司:山東闊宇健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撥打公司電話沒人接聽後,記者聯繫到了當地公安局:山東省廣饒縣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
工作人員:他們犯罪了,您看我們發的那個通告了嗎?有他們初步的一個案件的定性。
記者查詢到廣饒縣公安局3月11日發的通告顯示,已經對山東闊宇健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立案偵查,理由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通告中還說已經向相關省、市公安機關發出協查,請各集資參與人積極配合當地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取證工作。
記者3月17日陪同李女士到石景山分局魯谷派出所遞交材料時,民警表示,還沒有收到協查通知,但會在收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聯繫李女士。
律師: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臧小麗分析說:
臧小麗: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指的是未經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這個案子它是一種變相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就是你替我去賣東西,賣完了之後,我不但把你的本錢付給你,我還付給你高額的回報,就是通過變相的促銷或者是發展下線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過來,公安機關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來立案偵查,我認為是可以的。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要不要被立案?一般來說是要看這三個方面,一個是一定要達到不特定的多數,個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話要求受害人數是 30戶以上,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話,受害人數是150戶以上。第2個是看吸收的金額,個人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法條帳單上下限必須要是20萬以上,單位的話是要100萬以上。第3個就從損失的的金額來看,法律上規定的話,如果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要求經濟直接經濟損失個人在10萬以上,單位在五十萬以上。
律師提出建議
、
、
臧小麗律師進一步分析說,現在有很多網購平臺以返現為手段吸納用戶,如何判斷是正規的商業行為還是違法行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臧小麗:傳統的購物的返現商品本身是真實的,價格是合理的,質量是有保證的。此基礎之上通過一些打折促銷,或者說你轉發我給你贈送一點小禮品是正常的促銷的手段。而這個購物平臺幾十塊錢東西,它能賣出高出幾十倍的價格,所以他在乎的本身不是這個商品,而是在乎的是讓你吸引更多的人過來把錢存在我這裡來。作為消費者來講的話,也需要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你惦記的是別人的收益,別人惦記著是你的本金。
最後,臧小麗建議受損者:
臧小麗:首先不要信,第二如果發現有這樣的行為的話,你不投你也可以報警。第三,如果家人有一些意識高一點的人,要經常要告訴自己的身邊朋友,天底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受害人該報案就及時報案,由公安來負責偵查。
有關這一案件的後續進展,「問北京」也會繼續關注。
小 問 說
買東西還能賺錢?
下次咱可長點兒心吧!
原創稿件 轉載需授權 否則舉報
記者丨小問 編輯丨青芮
值班主編丨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