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州海珠警方在「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打掉一個在廣州市內各區流竄作案的盜銷電動自行車團夥,抓獲團夥成員16人,繳獲被盜電動自行車19輛以及被盜電池、作案工具一批。該團夥以銷贓人員為核心骨幹,為了吸引人購買贓車,他們竟稱可提供「私人訂製」,按「客戶」需求物色指定品牌和型號的電動自行車實施盜竊。
4月的一天,在海珠區打工的小林來到瑞寶派出所報警,稱其一輛剛花了1600元購買的電動自行車被盜。
民警詳細詢問得知,當天下午小林駕駛自己新買的電動自行車到瑞寶村內的一間倉庫去幫老闆取貨。到達倉庫後,他將電動自行車停在門口,想著進倉庫裡搬貨物出來只需要幾分鐘,便沒有鎖車,連鑰匙都沒有拔。誰知當他搬著貨物從倉庫出來時,就發現自己的車不見了。
民警調查發現,小林進入倉庫後,一名路過的年輕男子發現了其停在倉庫門口的電動自行車沒有上鎖,也沒有拔鑰匙,便將車騎走了。
「取個貨也就幾分鐘的事情,誰能想到會被人偷車啊。」對於自己貪方便不鎖車的舉動,小林很是懊惱,但他更氣憤有人順手牽羊偷走自己新買的愛車。
民警繼續追查發現,那名偷走小林電動自行車的男子在作案後騎著車來到桂田村附近,與一名中年婦女接頭,將車賣給了該婦女。
民警立即前往桂田村走訪調查,最終查明涉嫌盜竊電動自行車的男子為盜竊前科人員王某(34歲)。兩日後,民警將正準備再次外出作案的王某抓獲。經審訊,王某交代,其多次盜竊電動自行車,並將所盜車輛在桂田村內賣給一名中年婦女銷贓。
民警對該名涉嫌收購被盜電動自行車的中年婦女展開偵查,並發現其與魏某(男,36歲)等多名住在村內的老鄉來往密切,且這些老鄉都有涉嫌收購贓車、再轉賣銷贓的嫌疑,儼然形成了一個專門銷贓的小圈子。
海珠警方迅速成立了由刑警大隊、網警大隊和相關派出所警力組成的專案組,圍繞上述涉嫌銷贓人員展開偵查。同時,專案組對全市範圍內的同類案件進行綜合研判分析,發現各區近期陸續接報同類警情,其銷贓渠道均指向桂田村內的這夥銷贓人員。
經過一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專案組最終排查出一個以魏某為首的盜銷電動自行車團夥。該團夥成員主要居住在海珠區城中村內,在桂田村、江貝村一帶活動。其中,魏某等銷贓人員為團夥骨幹,專門從事收購和轉賣被盜車輛;李某(男,32歲)等幾名有盜竊前科成員則流竄於市內各區的城中村裡,通過順手牽羊、暴力開鎖或撬取等方式,盜竊電動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的電池。
在徹底摸清該團夥成員組成及其落腳點,並充分掌握其作案規律後,專案組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收網抓捕計劃。
本月4日清晨,專案組在廣州市公安局的統一部署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織抓捕警力在桂田村、江貝村等城中村內同步收網,一舉抓獲魏某等團夥成員16人,查獲被盜電動自行車19輛、被盜電動自行車電池16塊,以及剪刀、螺絲刀、鉗子、接線工具等作案工具一批。
該團夥成員到案後,專案組民警通過深入審查,初步掌握了其涉及廣州市內的電動自行車被盜案達50餘宗。
該團夥中的幾名盜竊成員最初找到魏某進行銷贓時,得到了魏某的一番「指點」。魏某告訴這些盜車人員,他們偷來的電動自行車太低端,賣不上價錢,沒人願意收。在魏某的「提點」下,幾名盜車人員知道了哪些品牌和型號的電動自行車是賣得好的「爆款」,並有針對性地物色盜竊,非法獲利有所增加,於是對魏某十分佩服。
在魏某的「指點」下,幾名盜車嫌疑人專挑「爆款」好車下手,頻頻「供貨」。漸漸地,這些盜車嫌疑人和銷贓人員都被魏某籠絡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成員相對固定、分工明確的專門盜銷電動自行車的團夥。
為了吸引人來購買贓車,該團夥竟通過老鄉圈子散布消息,稱可提供「私人訂製」。購車人提出品牌、型號及簡單的改裝需求,團夥便會安排盜車成員物色盜竊。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該團夥最終被警方徹底搗毀。目前,海珠警方已依法對魏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在充分調查取證的基礎上,警方已對涉嫌向該團夥購買贓車的任某(男,37歲)等多人依法傳喚調查,扣押其購買的涉案車輛,並對相關人員及案件作進一步偵查。
警方申明:盜竊、銷售、購買被盜電動自行車都屬於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必將依法嚴懲。同時提醒廣大市民群眾,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做好以下幾點:
選好停車位置。電動自行車應停放在有人看管的指定區域。
一定要上鎖。人離開電動自行車時,要及時上鎖,開啟防盜報警器。建議購買防盜級別較高的車鎖,並使用電池鎖。
被盜後及時報警。如發現車輛被盜,一定要立即報警,以便公安機關及時開展偵查。
切勿購買贓車。警方依法打擊購買贓車的違法犯罪行為。購買贓車不僅助長了盜竊電動自行車的違法犯罪活動,為自己及他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還涉嫌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