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大竹縣周家鎮獅子村大力發展西紅柿產業,通過有序引導、輻射帶動、技術幫扶,推動產業不斷發展,讓小小西紅柿鼓了村民錢袋子,映「紅」村民好日子。
眼下,大竹縣周家鎮獅子村的500餘畝高山西紅柿迎來豐收季,長勢旺盛的西紅柿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忙著採摘,將已成熟的西紅柿裝車拉運上市。
大竹縣周家鎮獅子村村民 陳太寬:每畝能收入七八千,目前,我們的市場已經打開了,主要銷往重慶、達州、鄰水等周邊縣市。
如今,小小西紅柿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而在多年前,由於獅子村地處大竹縣銅鑼山脈,屬高寒山地,受山區地形限制,耕地規模不大,又沒有主導產業,全村經濟發展滯後。
2012年,獅子村村民陳太寬開始探索西紅柿規模化種植,經過4年努力,2016年,他的大棚西紅柿畝產穩定在一萬斤以上。由於高山晝夜溫差大,西紅柿生長時間長,好品質帶來了好收益。
在陳太寬的影響下,村民們紛紛加入,積極發展西紅柿產業。村民唐道兵曾是貧困戶。2017年,他通過享受扶貧政策,利用小額信用貸款種植了12畝西紅柿,讓他嘗到了甜頭。
大竹縣周家鎮獅子村村民 唐道兵:去年還是可以,(掙了)三萬多、四萬塊錢。像今年都是外面的訂單多一些,所以到現在差不多八天、九天的樣子,賣了有5000多塊錢。
藉助西紅柿產業帶來的可觀收益,唐道兵還清了小額貸款,購置了小型貨車,日子越來越好,還帶動其他村民就近就業,多渠道增收。
大竹縣周家鎮獅子村村民 廖太華:我們從二月份開始做,一天做8個小時有60元錢,多做一個小時多8元錢,一年到頭一萬來塊錢是沒問題的。我自己差不多種了一兩畝土,去年賣了兩萬多塊錢。
有了產業的助力,獅子村不僅順利脫貧,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近年來,大竹縣周家鎮採用統一規劃布局、技術指導、政策扶持的模式,引導獅子村不斷擴大西紅柿產業規模,讓這一產業持續發力。
大竹縣周家鎮黨委副書記 馮德虎:我們獅子村今年發展了番茄500餘畝,今年產量估計在400萬斤,產值在450萬元左右。下一步,我們主要是加強技術指導,統一種植標準,指導專業種植合作社形成他們的自有品牌,讓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記者:童瑤 大竹臺 石舒月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