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面藍字一鍵關注 ▲茶山生活圈
袁氏,為舜裔陳胡公之七代孫荘伯轅諸,諸生濤塗,濤塗以轅去車字作為姓。漢景帝時,名臣袁盎亦作爰盎,故轅、袁、爰皆通袁姓。其傳至東漢後袁安、袁隗四世三公宗支蕃庶,散居四方。東莞之袁,肇自汴梁。茶山橫江、下朗雄緒堂袁氏由江西袁州府分宜縣遷入,①上元袁氏由江西袁州府宜春縣遷入。
橫江、下朗雄緒堂袁氏
袁臻,號澤庵,先世本河南汴梁人,後遷江西袁州府分宜縣,宋建炎元年護駕南渡,守粵東,官授大司馬。遂家於南雄。臻棄官後攜二子遷居莞城阮湧。長子禎,又名弘道,字天祐,官授廣東準備將軍;次子弘德,字懿文,官授貴州團練副使。宋紹興三十年(1160),袁禎由阮湧遷居茶山,生二子,長琚,字子瑜,居橫江;次珂,字士鳴,居下朗。袁禎遂為橫江、下朗兩房之初世祖也。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袁禎回江西探親,年老未返,妻莫氏葬於本鄉之白霧嶺。弘德生六子,分別居於袁家湧、潮州、石碣等處。袁臻二子八孫,遂開茶山、石碣、中堂袁氏之巨族。
袁禎後裔人才輩出,尤以明清兩朝科甲鼎盛。袁奎,宋武進士,福建副將,升提督,橫江人。元代有袁義安,字逸夫,號菊隱,為東莞大慈善家,元朝庭賜七品散官,下朗人。袁暉,號正庵,陳白沙門生,理學士,下朗人。袁格言,字司馬,萬曆甲午科舉人,官廣遠府同知,下朗人。袁廷鳳,字聖乾,乾隆辛卯科舉人,官山東曲阜知縣,下朗人。袁大任,字丞佐,嘉慶戊辰恩科,官浙江長興知縣,下朗人。袁起鳳,字集斯,後改名壽頤,道光庚子經魁,羅定州學正,下朗人。
袁禎眾子孫中,出類拔萃者,以袁昌祚最為著名。袁昌祚,又名袁炳,字茂文,號莞沙,橫江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解元,隆慶五年(1571)辛未科進士,官授左州知州,戶部雲南員外郎,廣西提學僉事,四川布政參議。袁昌祚有史才,通音律,與郭棐同修《廣東通志》,結浮邱詩社(在廣州)。王世貞雅重其文,與大學士徐階書曰:「近見後進,惟夷陵州守袁昌祚為文雅健,且其人長者無援引地。」
袁昌祚詩文最為著名,其著作甚豐,著有《莞沙集》《莞沙文鈔》《莞沙續集》《東莞宋八遺民錄》《廣東通志》《安南志》《新寧縣誌》《樂律考》等。
大巷、上元袁氏
茶山、上元袁氏,始祖袁藝,字君能,原籍江西袁州府宜春縣。宋元豐年間為諫議大夫,官於廣東布政司,元豐七年(1084)致仕,居於南雄柯子裡,卒於南雄。初娶孫氏,生二子:仕興、世良。繼娶姜氏,生五子:松盛、松發、松秋、松翠、松榮。入廣後娶陳氏,生一子,松華。
松華字於英,宋孝宗時為都尉,配吳氏。松華奉母陳氏遷居茶山上嶺坊,居數年,遷茶山蘆葭墩,建宗祠廬舍,是為大巷、上元袁氏始遷祖。大巷、上元袁氏以袁藝為一世祖,袁松華為二世祖。
松華生一子嗣昌(三世),嗣昌生三子:宏宗、宏權、宏孫(四世)。
宏權生二子:柏濃、柏淡;宏孫生二子:柏森、柏蒼(五世)。
柏濃生二子:長安一,次安二(六世)。
安一字德乾,號寧庵,遷居大巷,是為大巷始祖。安二字德坤,號宜庵,遷居上元,是為上元始祖。
安一生三子,菊英、菊芬、菊芳(七世)。菊英遷南海,菊芬遷增城嶽潭埔。菊芳,字晚節,號喬松,生三子:寅孫、辰佑、慶郎(八世),以後子孫蕃衍。安二生一子菊愛,菊愛生二子,尹樵、尹枚(八世)
尹樵,字仲秋,生四子:德靖、德高、德秀、德良(九世)
九世德靖遷居上嶺坊。
茶山坑口村,始遷祖乃由上元大巷坊八世袁喬檜開居。
九世袁享甫、翠亭為世鉅儒繹,②大巷人。袁晃,字德祥,號東溪,正德十三年(1518)倡建廣濟撟有功,受朝廷賜宣義郎,上元人。袁敬,字敬德,大巷人,萬曆四年(1576)舉人,官江南天長縣,有政聲,著有《白雲集》、《粵社草》、《適燕草》、《西徵草》、[民國] 《茶山鄉志》卷四等。其次子袁登道字道生,號羽人,繪畫,詩文,篆刻皆工,書以隸為勝,擅山水,性好道,晚年歸隱羅浮,著有《篆林餘古》、《袁羽人詩》、《袁水明樓詩帖》、[民國] 《茶山鄉志》卷四等。袁廷鈞,字仁邦,別字關石, 同治六年(1867)武舉,官兵部正差,待人謙和,持家勤儉,擅經營當押及金融業,行俠仗義。③
袁湛恩,字應淦,號雨亭,別號荔坡居士,國學生,屢試不第,鍾情詩酒,與同道詠觴其中,一九二四年任東莞縣第六區區長。袁湛恩對茶山鄉文獻收集和整理作出極大貢獻,著有《茶山鄉志》《意園集》《意園小草》《課兒詩草》《荔坡談餘》《茶山詩文拾遺集》等。④
註:
①《雄緒堂袁氏族譜》
②明-王希文(《石屏遺集》•袁氏族譜序)
③清-袁廷鈞家譜
④[民國]《茶山鄉志》序
生活哥:茶山姓袁既童鞋睇完記得要分享大家啦!!
■ 回復【驚爆】查看最近茶山爆料
■ 回復【附近】查看附近有乜美食
■ 回復【優惠券】查看M記.KFC優惠券
■ 回復【活動】查看最新活動
■ 回復【歷史】查看歷史消息
■ 回復【百事通】進入茶山百事通
■ 回復【微助手】進入微信助手
■ 回復【辦事】進入東莞辦事大廳
■ 報料/合作/試食/推廣請直接聯繫個人微信darkwar
茶山最潮公眾號
↓點這裡進入東莞微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