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中國提供了最優方案」——「一帶一路」項目在歐洲落地...

2020-12-14 新華社客戶端

「一帶一路」項目在歐洲落地生根穩步推進

02:30

「一帶一路」項目在歐洲落地生根穩步推進

02:3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嚴格的質量標準、精心的環保設計、可持續經營模式……新華社記者近期走訪歐洲多國「一帶一路」項目,親身感受到項目建設正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是10月20日在克羅埃西亞南部拍攝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橋施工現場。新華社發(米蘭·薩比奇攝)

在克羅埃西亞南部,佩列沙茨跨海大橋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施工水域同時也是海豚的「遊樂場」。2018年大橋開始施工至今,海豚並沒有受到打擾,它們在水中跳躍嬉戲的視頻不時出現在社交網絡上。

承建佩列沙茨跨海大橋項目的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介紹,為了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施工方在打樁階段使用先進的氣泡幕降噪技術,並按當地環保要求把鑽孔產生的泥沙悉數抽走;施工船舶配備汙水箱,陸上辦公和住宿區實行嚴格垃圾分類,有效杜絕向海中排汙。

不僅環保領域精益求精,項目方在項目設計、部件製造和施工各環節都達到甚至超過歐盟標準。

這是10月6日拍攝的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施工現場。新華社記者 石中玉 攝

由於地質條件複雜,去年8月通車的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奧布雷諾瓦茨-利格段施工中曾出現過透水等問題,承建方中國山東高速集團反覆勘察,通過更換路基材料、鋪設土工布等方式,高效、經濟地解決了問題。

這是2019年10月23日在波赫斯坦納裡火電廠附近拍攝的火電廠用煤。新華社發(內迪姆·格拉博維察攝)

在波赫,裝機容量300兆瓦的斯坦納裡火電廠2016年投入運營。電廠廠長米利奇說,由於採用了中國研發的循環硫化床技術,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很低,優於歐盟標準。中方技術負責人胡陽介紹,循環硫化床是中方針對當地煤質特點開發的技術,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上,斯坦納裡電廠的水平「絕對領先」。

這是10月30日在匈牙利西南部拍攝的建設中的考波什堡光伏電站。新華社發(弗爾季·奧蒂洛攝)

在匈牙利西南部,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眼下正處在建設關鍵期。據承建方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機公司介紹,光伏電站併網運行後,預計每年發電1.3億度,節約標準煤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萬噸,將為匈牙利帶來更多清潔能源。

「一帶一路」建設者正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為項目所在國帶來發展機遇,為當地民眾帶來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高磊

編輯:郝瑞、趙世芸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相關焦點

  • 李冀:「一帶一路」為海外華僑華人提供了廣闊舞臺
    美國漢天衛視董事長李冀先生在「兩會」期間接受了海外網記者的採訪,就今年「兩會」中的熱點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要您用幾個關鍵的詞來總結,您會選擇哪幾個?  李冀:日新月異,繼往開來。  記者:作為一名僑界的代表,今年的兩會上哪些領域或者話題是您關注的主要方向?
  • 山東環保方案熱銷「一帶一路」
    大眾日報臨沂12月1日訊 今天,阿聯沙迦市日處理汙水10萬噸項目的一期設備,在金鑼集團水務公司全部加工完成,其中1萬噸級處理設備已先期運到沙迦市。這家山東企業是目前唯一獲準進入阿聯的中國汙水處理企業,為客戶提供從設備到技術、運行保障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 一帶一路,中國科技企業能帶給世界什麼?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不難觀察到,中國科技企業幾乎是完全照搬中國的商業模式,在仍有移動紅利的印度市場套利。它並非把一套「中國方案」機械地照搬到「一帶一路」沿線國,而是將成熟的技術與理念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融入當地社會發展,並結合當地特點和需求,針對每個國家、每個客戶訂製專門的解決辦法,同時,浪潮也根據全球各地的實踐不斷完善,讓「中國方案」變成「世界方案」。舉個慄子,浪潮在泰國落地了教育雲項目,當時泰國政府期望孩子能人手一臺平板電腦,用於輔助教學。
  • 述說「一帶一路」丨「一帶一路」促進世界經濟繁榮與和平
    本屆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同68個國家或地區籤署了合作協議,中國還將加大建設資金的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 「一帶一路」的亮麗成績單
    中企承建的厄瓜多美納斯水電站土建工程6月完成移交,自2019年9月項目臨時移交以來,哈電國際美納斯水電項目團隊積極克服各種不利影響因素,尤其在全球疫情蔓延下,仍全力協調現場各方積極開展土建消缺及機組檢修工作,確保了土建工程全部按期履約,實力詮釋哈電國際疫情防控的落實落地和項目管理的高質高效;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首個正式啟動的大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10月份正式開通運營。
  • 觀察:地區競爭、選舉政治與「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
    2018年10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寧吉喆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一帶一路」帶給東道國的是有價值的資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注意對債務積累的控制,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是由複雜的歷史原因積累的,將其歸咎為「一帶一路」不符合客觀現實。2019年3月「兩會」期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同樣聲明,「一帶一路」建設是惠民「餡餅」而非債務「陷阱」。
  • 觀察 | 這個熱情洋溢的南歐國家能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坐標嗎?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近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的題為《西班牙:「一帶一路」倡議的高級代表》的文章稱,中國「一帶一路
  • 欣克利角C項目主體工程正式動工,中廣核創造中企一帶一路「八宗最」
    看看昨天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官微發布的一帶一路「八宗最」預告圖,你能猜出都是哪些國家嗎?今天(5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廣核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新聞發布會」揭曉了謎底。「這是中哈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標誌性項目,推動了哈薩克斯坦核燃料產業向上遊的升級,也為中國帶來了至少2萬噸金屬鈾的資源儲備。」「中哈核燃料組件廠是哈原工和中廣核實現具備燃料組件生產能力的戰略性突破,堪稱中國『一帶一路』和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的標誌性項目」。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志平在發布會上表示。
  • 一帶一路峰會:人民日報兩版介紹重大項目進展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今天(5月14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出席並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強調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開幕式。
  • 疫情面前 「一帶一路」朋友圈這裡最暖
    在寮國旅遊小鎮萬榮北部的大山裡,中國電建水電十四局中老鐵路項目部啟動節後復工返崗的疫情防控工作,對新進場人員採取專車接送、監測體溫、普及防疫知識等措施,每天對生活辦公區消毒,並準備好醫護用品。非洲目前疫情相對較輕,但「一帶一路」相關項目運營方仍高度重視,防患於未然。衣索比亞阿達瑪工業園人力資源主管泰薩告訴記者,中埃員工都必須戴口罩上班,並接受體溫檢測。
  • 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中國取得十大成就!
    (八)中國政府將繼續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未來三年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環境部門官員提供1500個培訓名額。「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網站正式啟動。中國生態環境部成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
  • 中國同斯裡蘭卡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項目
    「譜寫合作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同斯裡蘭卡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項目 近日,由中國水電承建的康提供水項目管道鋪設施工正式啟動。該項目施工範圍覆蓋約318平方公裡,完工後可滿足47萬人日常用水,是斯裡蘭卡目前在建的最大市政供水項目,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融資。 康提供水項目主管米達瓦特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項目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復工復產加速推進。
  • 清潔能源成「一帶一路」合作熱點
    12月3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林山青表示,中國將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諮詢服務等方式,助力「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產業。    記者了解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個國家和組織已提出綠色復甦相關計劃與倡議,以綠色發展引領經濟復甦成為國際共識。
  • 歐洲大國欲組團加入「一帶一路」,卻放棄雙邊合作,他們到底在怕什麼?
    從這次部分歐洲國家打算「組團」參加「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看出歐洲目前對於中國患得患失的心情。一方面,歐洲知道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確實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經濟利益。經過了長達數年的歐債危機,歐洲國家現在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但是絕大部分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尚處於「大病初癒」的康復階段,這時如果加入中「一帶一路」倡議就好似一針「強心劑」。
  • 昂首行進在「一帶一路」上——冶金大型高爐裡的陝鼓「硬支撐」
    這其中,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陝鼓)正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主動作為,叫響了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和中國方案的國際品牌。  點讚綠色節能的中國裝備  2020年元旦前夕,俄羅斯到處洋溢著新年的氣氛。
  • 「中國教育的『一帶一路』同樣通往義大利」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教育在行動系列報導⑥「我有一個目標:讓義大利成為中國留學生進入歐洲的大門,為此我會竭盡全力。」他介紹,義大利參與了歐洲高等教育改革計劃——「博洛尼亞進程」,根據該計劃,48個歐洲國家大學可以自由交流交換學生和師資,並互認學分學歷。今年6月,義大利將作為東道主在博洛尼亞舉辦大會,紀念「博洛尼亞進程」實施20周年,並邀請1000餘名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一起探討未來全球一體化教育體系,「我們誠摯地邀請中國的大學校長也來參加大會」。
  • 「一帶一路」:全球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重要渠道
    智庫觀點 張定法 劉誠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得人心,大量基礎設施項目不斷落地,中資企業在當地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但部分西方政客和輿論大肆渲染「債務陷阱論」,嚴重歪曲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真實動機。
  • 圍觀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造」
    這些道路將從北至南貫通巴基斯坦全境,北連中國新疆,南抵阿拉伯海岸,是「一帶一路」上至關重要的樞紐工程,合稱「中巴經濟走廊」。▲ 喀什往帕米爾高原進山前的中巴公路,近年翻修(來源:攝影師吳其平)當然,在「一帶一路」沿線,有中國參與的公路項目不僅於此,它們如雨後春筍、遍布各地。
  • 路孚特報告:「一帶一路」項目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
    7月14日,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發布報告《BRI CONNECT:「一帶一路」倡議背後的數字》,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一帶一路」成長之旅迎來了一個重要裡程碑——其推出項目的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範式》:講述「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意義...
    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不但有助於人類社會全面更好地實現共同發展與普遍安全,同時也深化了人們對於當今世界各種重大問題的觀察和思考。與此相適應,國內外有關「一帶一路」建設的研究和探討方興未艾,相關文章和著述浩如煙海。不久前黨建讀物出版社推出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範式》,可以說是國內學術界有關「一帶一路」研究的又一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