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經營體驗類真人秀以不同的角度和主題活躍在國內綜藝市場,《中餐廳》系列、《小姐姐的花店》、《親愛的客棧》、《潮流合伙人》等節目雖褒貶不一,但也的確讓觀眾看到了這類綜藝的多種方向。
愛奇藝今年推出的《夏日衝浪店》從名字上看也是一檔主打經營的體驗類節目,不過以衝浪為主的題材實屬新鮮。節目邀請到黃軒、韓東君、喬欣、Justin黃明昊四位常駐嘉賓,他們需要在海邊經營一家衝浪店,並解鎖衝浪技能。前兩期更是請到王一博作為飛行嘉賓,使節目在未開播時就引起關注。
雖然衝浪緊扣了當下青年文化的內核,給觀眾眼前一亮的觀感。但在前兩期內容中,節目是否體現出了衝浪的魅力?嘉賓之間又能否產生一些亮眼的火花?這些倒成了這檔節目是否保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節目核心不明確,內容銜接不自然
《夏日衝浪店》請到四位明星嘉賓+一位專業素人嘉賓,在海南日月灣經營一家衝浪店,並宣傳衝浪文化,由黃軒擔任總經理,擁有十年衝浪經驗的素人嘉賓田樂擔任店長。前兩期內容大家都在為店鋪開張做準備,或跟教練學習衝浪。節目整個風格偏輕鬆活潑,符合夏日海邊的氛圍與基調。
又是大海、沙灘、陽光和冰檸檬水,《夏日衝浪店》營造出了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狀態。再加上衝浪這個創新點,節目的題材顯得別具一格。但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這檔夏日節目卻沒有發揮出它最大的亮點。
看完兩期內容,始終不太明白節目的重心是偏向衝浪體驗還是經營體驗。節目一開始就明確了經營目的,並給嘉賓分配了職責,但在前期內容中嘉賓們除了管理店鋪更多是學習體驗衝浪。如果要強調這是一檔經營類節目,那麼每個人必須處於管理者的身份中,一旦這個身份被削弱,那經營類的主題也會相應被弱化。
同時《夏日衝浪店》對資金的管控也比較放鬆,沒有過多約束,不像其他經營類節目有嚴格的Kpi或者資金控制。
比起體驗經營店鋪所帶來的緊張與快節奏,嘉賓們更像是來度假放鬆。目前已有的內容中佔領篇幅最大的是嘉賓們一起衝浪和日常相處,經營這個點反而被弱化。
比如嘉賓們不需要收拾客房,前期的物品籌備也不用自己買,更不用完成某項任務或自己動手才能享有一日三餐。看完這部分完全沒感覺嘉賓們是來體驗如何管理小店,而是來享受大海、休閒度假。雖然經營看上去並不像這檔綜藝的主核心,但節目內容又會一直強調它的重要性,時不時提醒嘉賓他們的目的是經營小店,獲得營業收入,支撐以後的開銷。
這樣看下來,就容易讓人產生疑惑,節目是更偏重展現衝浪的魅力,還是想體現經營小店的不易。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核心,這兩種內容原本有的亮點都很難施展。
同時,在節目中經營與衝浪這兩個板塊的銜接也不大自然。兩個板塊呈現之間並沒有自然的過渡,給人感覺就像看兩檔節目一般,一會想營造緊張氛圍給嘉賓製造經營上的壓力,一會又是隨性自由的衝浪時間,內容呈現的斷裂感太過明顯。其實如果這兩個板塊能找到融合點,那不同體驗所帶來的兩種不同的情緒倒也很有趣,還能有效地激發觀眾情感共鳴。
按道理像這類新穎題材,節目定位明確,選址也十分吸引人,應該做出衝浪或夏日大海的特別之處,即使把重心偏向休閒度假,弱經營的方向也能吸引到有興趣的觀眾。但節目卻沒有明確自己的核心到底是經營還是衝浪,再加上前兩期節奏過慢,導致這兩個點沒有詮釋清楚,內容稍顯拖沓,也就失去了節目本有的亮點。
平鋪直敘的敘事風格,無法強調嘉賓特點
如果說節目重點不清晰,沒有展現出題材本有的特色,那關於明星嘉賓這部分的看點也稍顯不夠。其實《夏日衝浪店》有明確的衝浪主題,那麼所選的嘉賓應該與這個主題結合在一起,比如私下喜歡這項運動想挑戰它。
但節目前期並沒有交代清楚選擇這些嘉賓的緣由是什麼,好像已經默認觀眾知道請他們的原因。或許選擇韓東君和Justin的原因較一目了然,但是對於為什麼邀請黃軒,節目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如果能稍微交代一下黃軒參加的理由,再引出他的人設,也許效果會更好,這也是幫助嘉賓塑造形象的一個起點。
其次節目的敘事太過平鋪直敘,無法突出人物特點,也沒有給嘉賓找到最合適的人設。並不只是給嘉賓設定功能身份,像總經理店長等,而是要挖掘出他們在節目裡最特別的一面,凸顯他們的個性,讓觀眾看到明星嘉賓不同以往的形象。
比如節目給黃軒安排的是一種隨性、淡泊的人物形象,但又給他一個總經理的身份去管理店鋪收支,那這兩種定位必然會產生矛盾和反差。可節目並沒有利用好後期,放大這種反差感,也就沒法強調黃軒的人設,反而讓這種佛性人設在節目中變得可有可無。
其實在這幾位明星嘉賓中,每一位的性格特點都能與黃軒碰撞出火花。像韓東君和喬欣,兩人經營理念和性格特點都能和黃軒的佛性經營產生碰撞。不過節目並沒有強調嘉賓之間的互動,也沒有營造出一個能製造話題的空間,讓大家自由輸出意見和觀點,這樣一來人物個性的展現也會打上折扣。
還有作為飛行嘉賓登場的王一博,即使交代了他和韓東君是網友,兩人有許多共同愛好,但在節目裡也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
素人店長在節目中的表現和功能也不夠清晰,他與明星嘉賓之間的互動更是微弱。以至於看過兩期節目後,素人店長在團隊中起到的作用都不明確。
像以往的經營類體驗節目,星素結合一直是常用的嘉賓模式,但素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比如《中餐廳 3》林大廚的出現就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經營理念與黃曉明形成鮮明反差,但也從側面加強了黃曉明的人設定位與性格特色。
再看韓國的《孝利民宿》系列,一對明星夫妻加一位明星嘉賓共同經營民宿,每期住宿的客人與明星之間互動才是看點,也正是因為他們之間溝通有趣有愛,才會讓孝利夫婦的形象顯得更為豐富且真實,節目輸出的內容也愈發溫暖。
《夏日衝浪店》當然可以藉助大海、衝浪去營造一種隨性、自由且治癒的風格,但在敘事方式上太過依賴自然敘事,沒有設置任何有趣的環節與互動,也就沒法突出人物特點,同時也讓節目內容缺失亮點。
總的來說,《夏日衝浪店》有一個很好的創新題材。大海沙灘迎合了夏季的特色,衝浪又能給人一種新奇和清爽的視感。單從題材來看的確能吸引到一批年輕受眾。
不過,節目前期核心不明確,不知道是主打經營還是衝浪休閒。再加上對故事的提煉能力稍顯不夠,無法展現嘉賓特色,導致前兩期內容太過平淡,看點不夠。不過現在節目才播兩期,衝浪店還沒有正式開始經營,期待後期表現會越來越好。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為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所以,如果你還想經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閱讀後,給我的文章點一下「在看」。
這樣,每次更新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
文/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