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農曆十一月的頭一天。儘管距離2021年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人們早已經開始關注起明年的事情。2021年是農曆辛丑年,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牛年,在農村中關於牛年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馬年,多利田,防備雞猴鬧兩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牛年好不好呢?
牛馬年,多利田,防備雞猴鬧兩年: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牛年和馬年是莊稼大豐收的年份,農作物大豐收,農民不用為了溫飽問題而發愁。而雞年和猴年很容易發生澇災和旱災,在過去由於農作物的產量本來就很低,所以農民特別害怕遇到澇災和旱災的年份,很容易鬧饑荒。
之所以在農村會有「牛馬年,多利田,防備雞猴鬧兩年」的說法,是因為在過去是牛耕人種的時代,牛和馬對於農民來說,是最得力的耕種助手,是農作物豐收的保證,所以人們便覺得在牛年和馬年時,將會是個豐收的好年景。農民不喜歡猴年和雞年,是因為在人們的認知中,猴子生性頑劣,雞則是雞飛狗跳,兩者都很熱鬧的性格,人們便覺得,猴年和雞年就像它們的性格一樣很不靠譜,莊稼收成就像這句俗語「防備雞猴鬧兩年」中的「鬧」一樣,很不穩定。
在農村中通過生肖來預測未來年景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羊馬年,管種田;雞猴年,不收田;要吃好的等狗年」,這句俗語和「牛馬年,多利田啊,防備雞猴鬧兩年」的意思很相近,都是通過動物的性格特點來判斷當年糧食的收成。羊和牛馬一樣,天生踏實肯幹,所以在羊年人們也會獲得好的收成,狗在農村很常見,既是忠誠的化身,又保護著人們的財產不受損失,所以人們便覺得在狗年時,農民同樣會獲得好收成。
那麼這句俗語有科學道理嗎?其實從科學角度來看,這句俗語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因為當年的降水多少、農作物的收成如何,和生肖年份並沒有什麼緊密聯繫,但是有農業專家曾對吉林長春一帶74年內的氣象資料進行研究,發現在牛年和馬年時,降雨的確表多,降雨充足,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好處,但是降雨過多的話,效果卻適得其反,所以用生肖年份來推測當年的收成,並不是很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