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

2020-12-22 旭爺說教育那點事

從孩子進入學校,開始接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後,孩子的生活節奏、生活習慣和學習活動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同時也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筆者收集了一些關於家長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要注意維護老師的威信,現在的家長,很關心孩子,甚至一個孩子,就有很多人愛護,對孩子的老師關注的人就更多,議論老師也就成了一些家長聊天的話題,有時在自己孩子面前隨便評論老師。正確的做法是:不隨便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特別是老師的不足,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老師,要讓孩子看到老師的優點,把老師的優點放大再放大,缺點縮小再縮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師的缺點還要指出來,要講究方法,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給老師樹立微信,再好的配合也無從談起。

其次、多與老師和孩子溝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為父母要以身作則,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為制來影響孩子、鼓勵孩子,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還要充分尊重孩子,學會循循善誘,講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既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教育孩子,這樣孩子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多讚揚孩子的有點。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有優缺點,不zd能誇大其詞孩子的缺點,孩子如果總是生活在打擊聲中,孩子的自信心會大大的減少,這樣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要多鼓勵孩子嘗試新鮮的事物,以便與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大環境。

再次、要求及時走訪教師,當孩子上學時,學期一開始就得抽空去學校拜訪教師,最好花上一些時間觀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級。對一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師有何要求、要讀哪些書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保證孩子不缺課,不要自作主張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

最後一點、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家長應積極地支持學校的教育活動,密切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小,就無關緊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正面引導,教育孩子不要氣餒,尋找原因,使孩子有信心在下次活動中,為班級爭取榮譽,否則孩子將會變得麻木不仁,不求上進,喪失集體榮譽感。

以上只代表筆者自己的觀點,您要是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方留下,如何你覺得筆者寫的文章幫助到您,就請您給筆者點點關注,您的關 注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只有家長配合老師,孩子才能更好成長!分享給南寧家長!
    孩子的成長好比一面多稜鏡,可以折射出家庭的養育、學校的教育以及全社會的方方面面。當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時,孩子自然會展現閃耀璀璨的光芒。 那家長和老師該如何溝通配合呢?知名教育家劉長銘給您建議: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從容,多一分等待。
  • 家長多給老師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師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我相信,只要家長尊師重教、老師教導有方,雙方將心比心,孩子一定會向善向好的!一些家長對老師很是苛刻,既不容許犯錯,也不能虧待他們的孩子,要隨叫隨到、廢話少說。試想,這樣的家長如何教出尊重師長的孩子?而孩子又怎會敬畏知識、認真學習?
  •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了家長該怎麼辦(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14)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打了架受了委屈家長該怎麼辦(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14)原創:三丫講故事疼愛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吃喝拉撒睡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可能會有人說對於第一個事例中,當然是找家長讓他賠,或者是大人去打那個淘氣的孩子一頓出出氣!對於第二個事例中的孩子應該是大人去打他一頓,教訓教訓他,看他還敢不敢再欺負人了!我當時是這麼想的——打那個孩子一頓,自己孩子挨的打也揭不下來了,該疼還是疼,還增加了兩個孩子之間的仇恨。他們可是要一直一起讀完小學的。
  • 孩子教育,這一點不容忽視!學校、老師、家長、社區該怎麼做?乾貨來啦
    班主任覺察到異常後,立即反覆提醒該生家長,終於引起了家長的高度重視。學校幫助聯繫華西專家,督促家長儘快帶孩子就醫,同時要求其長期在外工作的母親立即回到成都陪伴女兒。老師邀請父母到校深入交流,有效制定針對性的方案和措施,開展主題班會課,引導全班同學關愛小藝。6月8日,小藝同學重返校園,開始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其家長對學校、老師給予孩子的及時、細緻、有效的幫助感激不盡。
  • 老師和家長能夠對積極配合,和平相處,對孩子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現在的教育家長參與度是非常高的,老師的很多話是需要家長去配合,理解的,家長覺得我學歷不低,覺得老師說的話總是不太理解或者有一些理解的偏差。懷疑自己的理解力,老師說的我怎麼不明白,我也是很努力的做了,到最後老師說沒有達到他要的效果。老師會很苦惱,家長都學歷很高,為什麼我說的他們都不明白,不能理解。
  • 小學老師說出心裡話:這樣的家長老師最喜歡,孩子也會跟著受益
    原來,她心心念念的知名小學曾經召開家長招待會,會上她想知道自家孩子是否有把握上這所小學,於是愣頭愣腦地問「請問貴校喜歡什麼類型的孩子?」校方發言人微微一笑,「我們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輕飄飄地就將話題帶過。而另一位家長則先是歷數學校的優秀之處,緊接著問道「貴校如此優秀,對孩子的教育也一定要求很高,請問我們身為家長該如何提前配合?」她一愣,這不正是自己問題的變種嗎?
  • 身為家長,又該如何配合學校工作
    初中是孩子學習生涯的重要過渡時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習慣都是在這一時期養成,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孩子也處於叛逆的高發期,極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因此選擇一所好學校,成為這一時期的重中之重。(圖片來源於網絡)選擇優質初中有利於孩子健康習慣和性格的養成,為孩子提供更好的起點,在這之後,家長又該如何配合學校的工作呢?
  • 調皮的孩子這樣管教,成為好學生!家長:錯怪孩子了
    文/小六教育論有些孩子在管理的過程當中非常的不配合老師,經常和老師頂嘴,就算老師叫家長他也滿不在乎,這下可讓老師和家長發了愁,也不禁疑問,調皮的孩子應該如何管教?其實,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管教辦法。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調皮的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管教才能使他們成為好學生。首先,我們要知道他們為什麼調皮。有些家長平時工作太忙,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希望得到家長的注意,於是故意調皮搗蛋,不配合老師。還有些學生是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自己這樣是對的,不一定非要聽老師的話,所以不配合老師,堅持自我。
  • 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你們的溝通真的促進了孩子成長嗎?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麼跟老師溝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1 管好自家孩子,不給老師添麻煩 跟老師溝通的第一個層面:把自己的孩子管好,不給老師添麻煩。這也是跟老師溝通的最基本要求。
  • 小學生尿溼褲子,家長質問老師,這事是老師失職還是家長沒教育好
    老師沒有聯繫家長,直到晚上回家,家長才發現了。孩子在大冬天穿了半天的溼褲子。家長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給老師?孩子說:上課中間不舒服,站起來幾次,老師沒有問。3、孩子尿溼了褲子沒被發現,家長與其怪老師,不如自己提前教育好孩子一年級學生,特別是剛剛上一年級的學生確實有可能尿溼褲子。因為幼兒園時期老師照顧得無微不至,小學相對寬鬆一點了。老師不會規定時間讓學生排隊上廁所,更不可能挨個看學生有沒有尿褲子。
  • 孩子學習出了問題,家長不敢找老師溝通,該如何去打破僵局呢?
    孩子學習出了問題,家長不敢找老師溝通,該如何去打破僵局呢?這是現實中常有的現象,孩子成績出現了滑坡或者是開始不愛學習,家長也不知道原因出在了什麼地方,找老師了解一下情況自己又不敢,生怕自己說錯了話讓老師誤會,那樣不僅幫不了孩子,反而會坑了孩子,那麼作為這類家長該如何去打破和老師的這個僵局呢?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老師家長需看)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在四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是您教我學習、自立、自信、自強;是您教我怎樣做人;是您教我如何在航行中搏擊風浪;是您的放手,讓我一次又一次的高飛。」所以,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從小就要正確引導,萬萬不可「越位」,事事包辦,該走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跟著受折磨?二胎媽媽崩潰:我不想再配合老師了
    生過孩子的寶媽都明白一句話「懷胎十月難,看孩子長大成人難,教育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身上就帶著父母的期望,父母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會對孩子的教育格外上心。
  • 如何看待老師總是讓家長輔導孩子作業
    我家孩子最近剛上初中,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總是來問我,說是老師要求不會的問家長。我好歹讀過大學,雖然也能輔導,但總有些知識記不住。想起來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似乎從來都不需要家長的參與,孩子有什麼問題,也會自己留到第二天請教老師,或者問其他同學。
  • 夜讀丨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教師E家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 家長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
    如今不少家長重視與孩子老師的溝通,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家長與老師多做溝通,可以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而更好地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幫助孩子學習得到進步,身心健康成長。可是如果和老師溝通不暢,就會影響到交流,產生誤會,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這樣的結果是學校和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地、智慧地與老師進行溝通呢?迸思維火花,成智慧家長!您的困惑咱們一起來討論!
  • 孩子被語文老師批評後也不寫作業,處理家校關係,家長需要這麼做
    開學後孩子表現不太好,上課小動作很多,班主任也和家長溝通過兩次,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並不沒有家校的深度合作。孩子依然在上課的時候搞小動作,語文老師是孩子的班主任,於是狠狠批評了孩子的行為。孩子覺得有些委屈,回來以後哭訴,不想寫語文作業,討厭語文老師。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最好?班主任老師這樣建議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最好?班主任老師這樣建議我們大多數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以後都會擔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和周圍同學和睦相處。很多家長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負了以後,第一反應都是讓孩子直接打回去,然後自己找學校要說法,找對方家長吵架。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有的時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班主任老師建議,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在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負後最好按照這三步進行處理。
  • 家長尊重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是教育路上三方最好的相處方式
    如果能夠理順和協調好這三者的關係,教育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否則就會產生矛盾導致關係緊張。燕子是一個10歲女孩,性格開朗也比較調皮,所以經常在學校闖禍,惹得老師常常告狀。在期末,老師做出的評語幾乎全是批評的話。
  • 教育最大不幸是什麼?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孩子錯位
    家長在孩子教育當中的越位,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當中錯位,這就是在為自己的未來挖坑。在教育的路上,老師家長學生應該各司其職,各安其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