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上海在第12輪被山西逆轉惜敗,他們以4勝7負的戰績排在第14名結束首階段徵程。對於「新土豪大隊」而言,又是秉持金元政策的「燒錢」一季,但上海在雙外援全勤情況下,首階段依然勝率不足4成,尤其遇強就弱的頑疾極為明顯,整體表現並不令人滿意,也是他們在第二階段需要解決的難題。
第一階段回顧:4勝7負僅排在第14名
上海首階段12輪比賽,除對陣八一的比賽被取消之外,他們剩餘11場比賽取得4勝7負的戰績,排在第14名無緣躋身前12季後賽版圖之列。在賽季開啟之前,上海的連續大手筆引援令人稱讚,也是被認為有望在新賽季成為一匹大黑馬,但目前上海的表現顯然沒有達到外界預期,畢竟不足5成的勝率就是最好的證明。
上海在首階段最大的難題就是「遇強就弱」,他們面對實力一般或者不強的球隊,能夠藉助雙外援的表現去爭取勝利,但面對實力強勁或者具備競爭力的隊伍,卻每每都是吃到敗局。
上海在首階段贏下的4場比賽,對手依次是山西(首次對決)、四川、福建(兩次),當時對手均是沒有外援的全華班模式,尤其是面對一勝難求的福建「刷」了兩場勝利,因而如此勝利的含金量並不高。
反觀上海的7場失利,28分輸廣廈,3分惜敗北京,14分輸廣東,2分惜敗深圳,18分輸浙江,4分惜敗廣廈,3分惜敗山西,他們「遇強就弱」的特質顯露無疑。上海有3場比賽是遭遇輸球分差在5分以內的惜敗,其中惜敗北京是領先16分被大逆轉,惜敗深圳是領先7分被逆轉,惜敗廣廈是領先15分被逆轉,惜敗山西則是領先11分被逆轉。上海難以保持攻防專注度,成為他們難以擊敗強隊的頑疾。
重點球員表現:弗神與鄧蒙雙小外神奇不再
上海的掙扎表現自然是源自球隊戰術體系尚未打造成有機整體,哪怕他們聘用洋帥斯帕夏執教,並且還在出徵儀式上反覆強調「團隊」一詞,但上海的整體打法還是趨於雙外援解決戰鬥,尤其是過於依賴弗雷戴特的個人能力。
弗雷戴特已經的徵戰CBA第4個賽季,他在此前3季表現神勇證明過自己的能力,也是被外界譽為「弗神」,甚至是斬獲過常規賽最佳外援獎項,但時隔一年回歸他並未重拾弗神模式。受限於新外援政策制約,哪怕上海面對全華班球隊享有四節三人次優待,面對有外援球隊則是四節五人次,但顯然如此政策也是加劇球隊對於弗雷戴特的依賴性。
弗雷戴特在首階段場均得到21.8分4.3籃板4.1助攻,其中只有1場比賽得分達到30+,已經不再是昔日那位能夠輕易砍瓜切菜飈分的超級外援。要知道,在此前3個賽季弗雷戴特最多只有連續兩場比賽得分不足30分,但如今想要上30分已經極為困難。
更兼,上海選擇的雙外援具有功能重疊性,過往效力浙江時同樣是大殺器的鄧蒙,因為上場時間與出手次數的銳減,導致他本賽季場均只有10.9分2.2籃板2.4助攻的數據。鄧蒙與弗雷戴特作用很大程度重疊,自然是無法復刻廣東「威姆斯+布魯克斯」雙小外援模式。
至於本土球員方面,上海休賽期重點引進的鋒線雙槍,劉錚與可蘭白克表現中規中矩,尚未給予球隊太大驚喜。上海的難題還是內線缺人,由於大中鋒張兆旭因為腰傷一場未打,董瀚麟也是打了8場就因為前腿部韌帶損傷返回上海治療,導致球隊目前只能依靠宗贊、王潼與區俊炫支撐內線,而狀元秀區俊炫尚未完全適應CBA比賽節奏,禁區之殤成為上海陣容的硬傷。
第二階段賽程:11場對陣強隊考驗巨大
12月2日上海-四川
12月4日輪空
12月7日上海-北京
12月9日上海-浙江
12月11日上海-廣東
12月13日上海-深圳
12月17日上海-吉林
12月19日上海-天津
12月21日上海-廣廈
12月23日上海-福建
12月26日上海-吉林
12月28日上海-廣東
12月30日上海-同曦
1月2日上海-四川
1月11日上海-福建
1月13日上海-北控
1月17日上海-新疆
1月19日上海-天津
1月21日上海-廣廈
1月24日上海-同曦
1月27日上海-新疆
1月29日上海-四川
1月31日上海-廣東
2月3日上海-北控
上海在第二階段一共有23場比賽,但其中有11場比賽的對手均是實力相當強勁,依次有北京、浙江、廣東(3次)、廣廈(2次)、北控(2次)、新疆(2次)。這其中,上海需要3次對決狀態火爆與實力強勁的廣東,想要在衛冕冠軍身上拿到勝利太難,而其餘強敵也考驗上海能否擺脫「遇強就弱」的頑疾。
未來期待:張兆旭董瀚麟回歸提升競爭力
首階段賽事結束後,上海將擁有半個月的調整時間,第二階段能否湊齊滿員陣容是關鍵。董瀚麟第二階段復出沒有懸念,而他本賽季場均27.4分鐘貢獻11.5分10.3籃板1.4助攻1.3搶斷,他的回歸將提升球隊內線攻防實力。
至於因為腰傷新賽季一場未打的張兆旭,他何時回歸依然沒有明確消息,也是成為上海的X因素,一旦張兆旭能夠回歸,上海內線短板彌補有望成績提升。屆時弗雷戴特與鄧蒙有足夠內線長人護法,外加劉錚與可蘭白克等能進一步融入球隊,上海的「豪陣」無疑還是具備極強的競爭力,有望在第二階段成為一支勁旅。
(文/醉臥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