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山馬拉松賽事剛剛結束,激勵越來越多市民加入每日長跑健身的行列。然而,運動醫學領域的醫生指出,跑步姿勢欠佳,訓練方案不科學,不僅影響跑者成績,還導致長期跑步引發的膝關節腫疼、膝關節損傷、跑步膝,韌帶發炎,半月板撕裂等或嚴重、或輕微的問題。事實上,這些毛病往往與「核心肌肉群」乏力、「核心力量」不足有關。
案例:怎樣辨別跑步姿勢欠佳
彭傑威是中山市中醫院運動醫學門診的主治醫師和康復師。脫胎於骨科、關節科的運動醫學門診,是一類「冷僻」科室。
「跑步姿勢欠佳,用肉眼就能辨別出來。」彭傑威拿出幾個視頻告訴記者,「最常見有兩類。比如說,跑步時身體後仰,表明上腹肌肉力量不夠。」
彭傑威再舉例說:「另外,從後方觀察跑者,臀部位置裡面是骨盆。如果跑步時臀部上下擺動,也就是骨盆上下擺動,往往表明身體的軀幹的兩側肌肉力量不足。」
彭傑威強調說,欠佳的跑步姿勢,再加上長期堅持長距離跑步,最直接的影響是損傷膝關節。
對策:關注「核心肌肉群」
這位醫生表示,解決跑步姿勢欠佳問題,關鍵是鍛鍊好「核心肌肉群」,做足「核心訓練」,包括了「核心穩定訓練」、「核心肌力訓練」和「動態核心肌力訓練」。只有強化軀幹的「核心肌肉群」,讓跑者減少身體的不必要轉動和晃動,才能提升長跑成績,並預防不必要的膝關節損傷。
什麼是「核心肌肉群」?
彭傑威用最簡明的方式闡述:「每個人胸部以下、大腿以上的肌肉群,包括一系列的腹肌和背肌。當核心肌肉群變得有力,跑步時就不會左搖右晃,或出現奇怪的跑姿。」
鍛鍊:簡單動作加強核心力量
彭傑威指出,長跑要出色,除了鍛鍊好下肢力量,更要加強「核心力量」。「核心肌肉群」的力量不足,會導致下肢損傷,膝關節損傷是首當其衝的。
這位醫生解釋說:「『核心力量群』強而有力,可以為跑步時上肢、下肢的運動創造穩定的支撐作用,避免無謂的力量損耗,避免耐力耗損。這樣一來,跑步效率就會提高,以最大限度降低受傷的機會。」
對此,彭傑威給出了幾個鍛鍊「核心肌肉群」的簡單動作,供中山「跑步迷」們參考。
♦平板支撐、側橋、仰橋。彭傑威表示,這幾個動作網上有標準視頻。
♦核心力量訓練。彭傑威舉例說,「卷腹」用於鍛鍊上腹肌,「仰臥舉腿」可加強下腹肌力量,「旋轉與側屈軀幹」能鍛鍊腹內外斜肌,「側臥側彎」將鍛鍊腰方肌,「俯臥挺身」可鍛鍊軀幹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