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與共,團結合作方可共克時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意義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全球蔓延,各國攜手戰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上升。3月2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表達中國推動各方合力抗擊疫情、穩定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和大國擔當。

直面危機,中國深知戰勝疫情的世界意義。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魄力,中國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不僅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中國為各國抗疫爭取了寶貴時間」成為國際共識。

疫情當前,愛心和支持無遠弗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一聲聲「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從四面八方傳來。道不遠人,人無異國。面對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中國及時向有困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向世界積極分享中國經驗、貢獻中國方案。

經此一役,世界對中國的認知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世界見證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疫情防控的堅強決斷力和高超領導力。中國政府強大高效的組織力和動員力,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成為國際社會解讀「中國為什麼能」的重要一頁。

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端,再次喚起世人對命運與共的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互聯互通時代,疫情防控不僅對中國是大考,也是世界面臨的共同大考。唯有攜手抗疫,共克時艱,才能交出一份無愧於歷史的答卷。

(一)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中國政府的頭等大事。」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習近平主席向國內外鄭重宣示中國抗擊疫情的戰略決心。

世界看到,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強調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世界看到,中國舉國上下聞令而動。在疫情防控主戰場湖北與武漢,英雄的人民自覺服從大局需要,與疫情頑強鬥爭。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19個省份對口支援迅速到位,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以「中國速度」拔地而起……奇蹟般的高效行動,令世人由衷感嘆「這個超大型國家的體制力量」。

世界看到,經過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專門赴湖北武漢考察,強調要保持頭腦清醒,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世界讚嘆,「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成效之顯,世所罕見,為各國防疫工作樹立了新標杆。」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用統計圖表說話:「中國強有力的幹預措施顯著改變了疫情蔓延的曲線」「每一次偏離理論軌道,都要感謝中國政府的果斷決策和科學應對策略」。

「新標杆」的背後,是社會主義中國堅持將人民康寧放在首位的政治自覺,是一個東方大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行動自覺。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

英國首相詹森表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努力和巨大付出,防控疫情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表示,整個世界都感謝並讚賞中方應對疫情的努力和成效,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得比中國更好。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中國政府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卓有成效的舉措,不僅控制了國內疫情,也為保護世界人民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向遭受疫情的國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典範。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充分肯定中國為遏制疫情作出的「了不起的努力」。他相信:「憑藉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韌性,中國不僅將很快戰勝疫情,而且還將很快恢復經濟秩序,這不僅有利於中國人民利益,也將為世界作出重要貢獻。」

……

中國將成為怎樣的全球性大國?抗擊疫情,中國再次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認為,歷史學家未來很可能會把中國抗擊疫情的過程,視為世界範圍內遏制新疾病傳播的典範。「就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國開展了全新探索,歷史很可能為此感謝中國。」

(二)

面對大規模傳染病疫情遭遇戰,沒有哪個國家能事先完全做好準備。疫情考驗的,遠不止一國的公共衛生治理能力,更是整個國家體系的動員力和執行力。

關鍵時刻,更見中國制度優勢。

「我驚訝於習近平主席對疫情的了解。我們一直都呼籲政治承諾、領導作用,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領導作用,你不讚賞這種真正的領導作用嗎?」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由衷讚嘆。在世界看來,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刻詮釋了一位大國領袖對人民的堅定承諾。

舉國抗疫,也讓世界更深入讀懂了中國共產黨。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認為,中國之所以能用較短時間就遏制住疫情擴散,「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全國上下迅速布防,緊急調撥大量醫療救治資源,對發現的各類問題及時糾錯問責……一系列重大決策,在以日為單位甚至是以小時計的超短時間內,不折不扣地付諸實施。艾爾沃德看到中國其他省份醫療隊攜帶醫療設備馳援湖北,甚至接管整個院區,直言「這在其他國家不可想像」。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中國制度所具有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對全國資源的調動能力,是其他制度無法比擬的。」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盡最大努力救治患者,盡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盡最大力量動員群眾、組織群眾。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發展思想和工作導向,領導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中國應對疫情的第一原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的觀察,道出了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民眾衷心支持的根本所在。

當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50多萬人感染病毒,病例增速不斷加快。面對嚴峻的戰疫形勢,多國相繼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升級防控措施,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表示應從中國抗疫舉措中尋求借鑑。

世界銀行前經濟學家、肯亞學者姆旺吉·瓦吉拉說:「學習借鑑中國的防疫措施,有助於各國遏制疫情擴散勢頭,中國的努力為世界抗疫鬥爭帶來信心。」世衛組織官員更是直呼:「像中國這樣去做吧,這樣可以拯救生命。中國的方法是目前我們唯一知道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

即使是起初對中國抗疫行動百般挑刺、甚至不乏惡意揣測的部分西方媒體,也在現實面前平添了學習借鑑的緊迫感。《紐約時報》科學與健康記者唐納德·麥克尼爾出席電視節目,細數中國為何能有效控制疫情。兩名美國學者在英國《衛報》刊發文章,強調美國可以從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中學習,否則將重演歷史的大悲劇。瑞士《新蘇黎世報》文章反思道:「如果不是被制度競爭的思想分了心,世界可以利用中國知識為應對疫情作出更好的準備。」

(三)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一位年輕學子用標準的漢語向人民日報記者說:「我相信,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完全可以打贏這場戰役。只要有信心,歷史的河流將流向更美好的明天。」

過去兩個多月,不少國際媒體也將視線投向疫情之下中國社會的眾生百態。或許恰如這位哈佛學子所言,透過抗疫一線的一幅幅畫面,世界也看到了一個古老民族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所積澱的深厚家國情懷。

基辛格博士曾在《論中國》中寫道:「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在疫情防控的每一道戰壕裡,在生死攸關的每一次較量中,都銘刻著無數勇士的逆行身影。他們是感動中國也感動世界的白衣天使,是聞令即動、勇挑重擔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是不懼風雨、堅守一線的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志願者,是加班加點生產醫療物資的工人,是火速建成各地應急醫院的農民工,是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也是一戶戶宅在家裡的普通民眾……面對疫情,選擇犧牲和擔當,選擇大局和奉獻,正是這種融於靈魂和血脈的民族精神,讓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現實。艾爾沃德動情地說:「中國人民的堅韌和奉獻,極大延緩了疫情傳播。」

放眼歷史,大疫大災往往導致社會失序,社會失序又使抗疫抗災雪上加霜。再觀當下,中國社會萬眾一心,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社會秩序和諧穩定。從我做起、共渡難關,成為今日中國社情民意的最大公約數。西班牙「環球」網站點評稱,從文化價值觀上說,中國的集體主義觀念使嚴格的防控措施得以實施。

觀察這場英雄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也有更溫情的視角。農村幹部動用無人機「硬核」喊話,武漢方艙醫院裡的太極拳和廣場舞,居家辦公、線上學習開啟「世界最大規模實驗」……一個個中國小故事走入全球視線,傳遞出今日中國的溫度與創意、樂觀與堅強。

國有國的氣質,大有大的模樣。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大考中,14億中國人共同組成了一個甘於奉獻、眾志成城的中國,一個團結堅強、不可戰勝的中國!

(四)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場與疾病的抗爭史。在全球深度互聯的今天,病毒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廣前所未有。護佑人類健康與福祉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習近平主席多次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面、通話、致電致函,「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引發強烈共鳴。中國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度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為人類社會共迎挑戰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信息;發布數版診療和防控方案,譯成多語種與各國分享;派出醫療團隊赴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協助開展疫情防控;通過視頻連線,中方專家與各國同行交流一線診療經驗;向80多個國家和世衛組織、非盟等提供緊急援助……中國政府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堅定支持全球抗疫鬥爭,與各國合力打贏抗擊疫情全球阻擊戰。

患難見真情,國際關係中留下諸多暖心時刻:170多個國家領導人、5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向中國領導人表示支持和慰問,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抗疫鬥爭提供大量援助。柬埔寨首相洪森、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在疫情期間專程訪華。蒙方在前期捐款的基礎上再向中國贈送3萬隻羊,巴基斯坦第一時間調集公立醫院庫存醫用物資捐助中國……每一份溫暖的援助,每一份真摯的支持,中國人民都銘記在心。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來自世界各國的理解、支持和幫助,是面對災難痛苦時人性的自然選擇,也是中國以正確義利觀與各國相處贏得的高度認可。在其他國家遭遇重大災害和困難時,中國從不缺席。非洲暴發伊波拉疫情,中國派遣了1000多人次專家和醫護工作者,提供總價值7.5億元的援助。寮國桑片—桑南內水電站項目副壩潰壩救援時,「除了當地人,最多的就是趕來救援的中國人」。

曾在聯合國系統從事應急後勤工作的阿隆索這樣記錄他眼中的中國:「我見過中國派駐黎巴嫩的醫生,他們在聯合國一家醫院裡與未知疾病作鬥爭並取得勝利。我見過中國在聯合國剛果(金)穩定特派團的觀察員,他們為陌生人甘冒生命危險並取得勝利。每當有當地民眾身處困境、需要幫助,他們總能出現。」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負責任大國的內涵具體而生動、溫暖而有力。

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傳遞信心與力量。「每當災難波及世界時,我們都再一次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恰逢其時。」西班牙共產黨主席森特利亞如是評價。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學者季莫費耶夫認為,抗擊疫情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讓人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各國必須聯合應對挑戰。

(五)

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密不可分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讓世界近乎每個角落都感受到了它的影響。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0%左右。一時間,許多人帶著焦慮情緒發問:中國將如何行動,向遭遇逆風的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中國用行動作答。就如何同時打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兩場硬仗,習近平主席通過多種形式向國內外解疑釋惑、傳遞信心——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際社會普遍注意到,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中國經濟社會運行正加快恢復。

中國行動提升世界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積極支持中國政府危機應對措施,強調「中國政府擁有提振經濟的足夠政策空間和迴旋餘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默頓認為:「中國經濟具備戰勝風險和挑戰的良好條件,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信心,來自於中國繼續深化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的不變選擇。加強同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優先保障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全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國際社會紛紛點讚,這些強有力的針對性政策舉措,對世界經濟渡過難關意義重大。

信心,來自於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充足潛能。德國博世強調:「中國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巨大的消費市場」;美國戴爾表示:「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尤其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黃金期」;泰國正大堅信:「這次疫情是一次危機,同時也是一次激勵中國再前進的發展機遇」……

信心,也來自於「人」這個關鍵因素。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百折不撓。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鬥力就越強。14億人口、9億勞動力、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1.7億人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這是中國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徹底戰勝疫情,完成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底氣所在。觀察中國事務數十年的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指出:「我在中國人民身上看到萬眾一心、經受考驗的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危急時刻,中國始終如一地以負責任態度,為世界經濟增添積極能量。危急時刻,藉機唱衰中國經濟甚至鼓譟產業鏈「轉移」「脫鉤」等論調,不僅距離現實十分遙遠,更同推動世界經濟儘快走出疫情影響的共同目標背道而馳。

(六)

國際公共衛生界有句名言:「疫情的發生不可避免,但疫情的擴散卻可避免。」許多國際問題專家也指出,這次疫情再次凸顯了加強公共衛生全球治理的重要價值。

從更宏闊的視野看,這是一個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的時代,也是一個局部問題和全球問題彼此轉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看不到這個客觀事實是可悲的。

疫情如鏡,照出了心態和格局的差距,也照出了全球治理赤字所在。當國際社會最需要合力抗擊疫情時,「甩鍋」、推責、製造「政治病毒」,煽動意識形態、種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偏見等言行,既不道德也不負責。它暴露了製造者、散布者的零和思維,一心只顧自己優先、不按國際規則辦事。這與國際社會的普遍要求明顯不符,給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徒增阻力。

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衛生系統比較薄弱、經濟基礎欠發達的國家防控條件更是令人揪心。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與現實需求之間的落差,是經濟全球化發展不平衡的一個表現,也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治理、信任、和平、發展四大赤字的一個縮影。破解全球合作的阻礙因素,推動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才能真正賦能全球治理。

今年適逢聯合國成立75周年。發軔於人類是生存還是毀滅的思索,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一步步走來,如今再一次來到十字路口。是回到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的老路,還是邁向長久和平、共同發展的光明未來?面對歷史性抉擇,國際社會難免會有一些雜音,但只要拿出勇氣,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人類就能真正將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在抗擊疫情的大考中,中國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這是一種清醒而堅定的自覺。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任明輝認為,中國承擔起了在衛生領域的國際責任,在全球衛生安全方面將發揮更多作用。

在瑞士聯邦大廈的穹頂上,鐫刻著這樣一句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疫情面前,別人的康寧,就是你的康寧。中國積極倡導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堅定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完善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2020年,對中國和世界,註定都極不平凡。

歷史必將銘記,一個14億人口大國迎擊駭浪的勇毅與頑強,勇挑重擔的堅定與執著。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應變能力,我們有足夠信心: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也一定能夠保持我國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歷史再次見證,一個負責任大國踐行諾言的務實與擔當、面對困難的大愛與大義。在驅散病毒陰霾的日子裡,中國與各國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努力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歷史終將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必將進一步引領各國合作前進的潮流。共擔風雨、共沐陽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一定會變成更美好的家園!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國紀平:命運與共,團結合作方可共克時艱
    原標題:命運與共,團結合作方可共克時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意義《人民日報》(2020年03月28日03 版)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全球蔓延,各國攜手戰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上升。3月2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表達中國推動各方合力抗擊疫情、穩定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和大國擔當。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並發表題為《攜手抗疫 共克時艱》的重要講話。
  • 《中外文化交流》雜誌:「全球行動 共克時艱 抗擊新冠疫情」系列報導
    《中外文化交流》雜誌:「全球行動 共克時艱 抗擊新冠疫情」系列報導 2020-05-08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友熱議國紀平文章——促進國際合作 聯手抗擊疫情
    本報北京3月28日電 本報3月28日刊發國紀平文章《命運與共,團結合作方可共克時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意義》。文章見報後引發強烈反響,各大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平臺大量轉載,眾多網友點讚、留言、轉發。
  • 「同心戰『疫』共克時艱」 廣州舉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展
    12月7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市國家檔案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同心戰「疫」 共克時艱——廣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展》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隆重開幕。展覽開幕式現場(陳偉東 攝)400張圖片 260件(套)實物 100分鐘影像黎明強調,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的重大戰略成果
  • 文學院組織"多難興邦,共克時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
    新聞網訊 9月23日,文學院於博文樓五樓會議室舉行"多難興邦,共克時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專題學習。本次學習由文學院團委書記曹珺組織,2018、2019級近40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三得利株式會社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三得利株式會社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 2020-03-03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
    面對前所未知、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疫情天災,中國果斷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決心,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鏈條。14億中國人民堅韌奉獻、團結協作,構築起同心戰疫的堅固防線,彰顯了人民的偉大力量。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肩負大國擔當,同其他國家並肩作戰、共克時艱。
  • 彰顯大國擔當 全球共克時艱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國際輿論對此高度關注,第一時間予以報導。許多國家媒體認為,白皮書真實記錄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辛歷程,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對新冠肺炎患者實施免費救治,並加強同世界其他國家合作交流、共同戰「疫」。 白皮書的發布在俄羅斯引起強烈反響。
  • 共克時艱!韓國最高摩天大樓打出「武漢加油」
    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消息,2月17日晚,位於首爾的韓國最高摩天大樓、著名地標建築樂天世界大廈為中國點亮。高達555米的建築外立面用燈光打出「武漢加油」字樣,聲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據了解,樂天世界大廈本次「燈光聲援」活動將持續到26日,為期10天。活動期間每晚18時至22時,都會點亮為中國武漢加油的標語,旨在展示韓國人民同中國和世界人民一道,堅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 致敬英雄 ——武威市博物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見證物線上展覽
    從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苦難輝煌中走來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將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 ——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8日)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華夏大地,全民受困。
  • 國家電網公司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10月12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深入貫徹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精神,全面總結公司抗疫情保供電工作,表彰抗疫先進集體和個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廣大幹部職工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積極投身黨的電網事業,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 共克時艱 抗擊疫情|龍翔集團愛心捐款36萬元!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本該熱鬧、團圓的節日氣氛。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萬千群眾的心。這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面對局部暴發、全國多點散發的嚴重形勢,從中央到地方,從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到廣大人民群眾,皆以戰勝疫情為共同目標,形成了強大的防控合力,一場齊心協力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全面展開……抗擊疫情,共克時艱 龍翔在行動捐贈儀式現場一路走來,
  • 1499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被表彰!中青報記者獲此殊榮
    主播君的話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對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中國青年報社湖北記者站副站長雷宇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1499名同志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500個集體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 綜合消息: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多國人士積極評價...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題為《團結抗疫 共克時艱》的主旨講話。多國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立足中非團結,著眼國際合作,支持多邊主義,呼籲全世界同心同德共克時艱,提振全球早日戰勝疫情信心。
  • 非洲觀察丨多國人士高度評價中國與國際社會並肩作戰 共克時艱的大...
    中國政府日前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在非洲多國引發各界人士高度評價。非洲專家學者、官員表示:白皮書闡述了中國在國際抗疫合作中的理念、行動與倡議,體現出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並肩作戰、共克時艱的大國擔當。
  • ...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說,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向正在爭分奪秒抗擊疫情、搶救生命的人們深表敬意,向不幸感染病毒、正在接受治療的人們表示誠摯的祝福習近平:向為抗擊疫情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向在疫情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們
  • 忠旺集團捐贈1000萬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導讀: 2月13日,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忠旺集團」)宣布,已通過遼陽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月13日,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忠旺集團」)宣布,已通過遼陽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他們的英勇表現和先進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為了表彰先進、鼓舞士氣,進一步激發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廣泛凝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省委和省政府決定,授予林偉等550名同志「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授予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機關黨委等300個集體「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希望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國際社會:中國一定能夠贏得抗擊疫情的勝利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一定能夠贏得抗擊疫情的勝利」(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一些國家政要、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繼續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的不懈努力連日來,一些國家政要、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繼續通過各種方式高度評價中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相信中國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習近平強調,中方採取強有力防控措施,不僅是為了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是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貢獻。中方將繼續本著公開、透明態度,同包括韓方在內的各國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應對疫情,促進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美國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回信,感謝他和蓋茨基金會對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支持,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協調、共同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