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追球》主創談:「小追求」背後是擁抱綠色未來的「大夢想」

2020-12-26 騰訊網

1月12日,在由《人民日報》指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主辦、《環球時報》輿情中心承辦的首屆"融屏傳播年度優選"活動中,芒果TV自製的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節目《小小的追球》獲得了"原創綜藝特別獎"。在榮譽的背後,製作團隊的創新過程卻充滿著不確定性。近日,節目製片人凌晟和執行總導演王凱弘向記者分享了創作心得,那些幕後的故事得以為人所知曉。

實際上,對於創作團隊而言,《小小的追球》原本是一道發揮空間有限的"命題作文"。在策劃初期,這檔節目就身負著芒果TV"打造出一檔具有社會擔當與價值引領的節目"的期冀,由此,領導提出聚焦於時下熱門的"環保"議題。但是,小眾的"環保"如何才能引發大眾的共鳴?當深耕旅行題材節目多年的凌晟團隊接手項目後,他們也陷入了深思之中。

經過不斷的嘗試和調整,加上豐富的從業經驗,製作團隊終於在綜藝和紀錄片的中間地帶尋找到了突破點——綜藝的多元化表達和紀錄片的真實性呈現在《小小的追球》中融為一體,成為這檔節目最大的特色。深負眾望的他們,得益於自身的創新基因,也得益於芒果TV平臺領導和節目中心領導的支持和鼓勵,成功贏得了掌聲。

用有趣的方式記錄一場真實的"囧途"

"太囧了。"——這是《小小的追球》製作團隊在回憶製作過程時反覆強調的關鍵詞。節目中,製作團隊為嘉賓量身定製了一場場考驗智慧和耐力的"囧遊","笑中帶淚"的旅行經歷成功將觀眾捲入其中。然而,在這場"囧遊"之中,讓嘉賓"囧態盡出"的他們卻吃了更多的苦頭。

在真實而充滿著趣味的鏡頭之下,《小小的追球》一行人穿越地球三帶,去到天南海北,在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尋找北極熊、在印度尼西亞保育蘇門答臘虎和野生珊瑚、在雲南見證象群與當地人的和諧共處……動物、植物、山峰、陸地、冰湖盡顯原貌,地球的壯觀景致與殘酷現狀清晰呈現出來,讓人在震撼中思考環保的意義。但是,創作上的"天馬行空"給實際執行工作帶來了不少掣肘。

"時間不夠用"成了壓在所有人頭上的"緊箍咒"。節目執行總導演介紹,《小小的追球》從立項到落地再到播出的周期特別短,一共才四個月,這也是大部分原創節目都必須面對和處理的難題,"因為原創註定伴隨著高風險,高風險必然帶來所有判斷過程的層層加碼"。

成功立項之後,製作團隊全身心投入內容創作過程,在海量的影像素材中尋找創作靈感,調用一切人脈關係聯絡海外拍攝地的合作機構。甚至為了儘可能壓縮溝通上的時間成本,團隊中的一批成員直接登門拜會,才逐一敲定合作機會。

而當他們匆匆來到拍攝的第一站,世界上最北端的朗伊爾城,仍舊有很多準備沒有就緒……在荒蕪的北極圈中行進,交通工具的匱乏讓拍攝工作步履維艱。執行總導演對記者說,呈現在節目中的那艘科考船直到開拍前3天才最終確定下來,並且大船有且僅有一艘,只能承得下嘉賓和極為有限的跟拍導演和攝像,其餘的跟組人員不得不分散在三艘小船之上。所有人就這樣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靠著每天從岸邊駛來的一艘保障船補給生活物資。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北極陸地上的拍攝工作絲毫不比海上來得輕鬆。冬季的朗伊爾城晝長極短,製作團隊每天不得不"搶時間",只有兩千人居住的小鎮車輛極為有限,他們幾乎把鎮上所有的車"求"了過來才保障拍攝工作相對正常的開展。不僅如此,極寒天氣也讓製作團隊吃飯喝水都成了大問題,每次打開保溫箱發現水和飯都全部上凍的經歷,讓他們至今仍舊記憶猶新。

"任何劇本都抵不過自己的真實"

除了在"硬體設施"上重重受阻,內容層面的"軟體建設"也讓製作團隊絞盡腦汁。尤其是"第一個吃螃蟹",在沒有任何節目案例可以拿來參考借鑑的情況下,創作《小小的追球》完全是在激流中"摸著石頭過河"。

他們摸到的第一塊石頭是"嘉賓"。 製片人表示,嘉賓的選擇是這檔節目關鍵之處,因為只有憑藉著嘉賓的影響力才有希望帶領著小眾的環保議題"出圈"。在他們眼中,嘉賓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夠積極、夠陽光、夠正能量,並且三觀要正,願意為一些小小的事情去做百倍的努力"。

在這些條件之外,製作團隊還尤為看重的嘉賓自身的性格和節目的契合度,以及彼此之間的默契度。大大咧咧的陽光男孩黃子韜、有著一股韌勁且敢於突破自我的周冬雨、"反差萌"的尹正、中二的搞笑擔當王彥霖四人之間實現了完美的互補,由此,熱愛自然又熱愛生活的"追球團"才得以組成,也才得以贏得觀眾的喜愛。

"長達二十多天的記錄,假的東西是瞞不住的,在這樣一檔偏紀實風格的節目中,我們並沒有為嘉賓創造全新的人物性格,"如執行總導演所說,"任何劇本都抵不過自己的真實,用真實的鏡頭、嘉賓的視角去呈現我們居住的這顆藍色星球是節目唯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定程度上來說,《小小的追球》能夠在綜藝市場上獨樹一幟的原因,就在於它從頭到腳的"真實"。誠然,這檔節目並不是嚴格的紀實影像,真實和有趣都是它不可或缺的靈魂。如何才能讓"環保"變得既觸及真實本質,又饒有趣味?製作團隊嘗試融入了綜藝的多元化表達技巧,即"制定規則"。

所謂的"囧遊"正是《小小的追球》的核心規則,而嘉賓需要通過每日行走步數、完成各類環保任務來贏得旅行獎勵則是次級規則。不僅如此,節目還設置了一些"特殊規則",如在第三期節目中,守護北極長達37年的老船長親自為"追球團"掌舵,他的經歷讓一行人深切感知到了保護冰川的迫切;在北極旅程的尾聲中,"追球團"迎來了更大的驚喜,他們四人一同獲得了"冰島環保旅行大使"稱號,成為環保先鋒;而在即將播出的印尼篇中,一位"金盆洗手"的獵人也將現身說法,為嘉賓普及環保知識……諸如此類的環節為觀眾製造了不期而遇的"驚喜",在不經意間觸發大範圍的共情。

為了讓內容足夠精彩凝練,節目中還有專業的編劇進行把控。但執行總導演表示,"編劇的作用不在於製造莫須有的人物衝突和故事矛盾,而在於對節目宏觀走向的預埋和引導"。在每次正式錄製開始前,編劇最重要的工作在於提前完成對所有題材的踩點工作,在將自己模擬成嘉賓的情景下考慮所有可能的突發狀態和最終效果,然後對環節進行調整,對流程進行"淬鍊提純"。

實際上,擔任《小小的追球》節目總編劇的周敏宜同樣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她此前擔任了《真正男子漢》執行導演,對綜藝內容有著強大的掌控能力。製作團隊非常感激此次與周敏宜的合作,"豐富的拍攝與編劇經驗讓她對於人物的把握以及劇情的走向有著很好的掌舵能力,在《小小的追球》不易的拍攝條件下,她很好地完成了對於故事的整體創作與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

對於受制於時間和資源條件限制而未能實現的拍攝計劃,周敏宜也憑藉著編劇技巧實現了"化腐朽為神奇"。執行總導演回憶道,前幾期節目原本希望呈現的是保育北極熊的內容,但由於沒有與當地科研機構達成合作,不得已才將主線調整成"尋找北極熊",而這一新的故事主線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換了角度,故事仍舊精彩",這就是編劇的"魔力"所在。

"能夠改變一些人,就是我們的成功"

自開播以來,《小小的追球》的豆瓣評分一直穩中有進,目前已經高達8.9分,成為難得一見的高口碑綜藝,"走心""淚目""感動"佔領了評論區……因此,《小小的追球》此次獲得"原創綜藝特別獎"可謂實至名歸。這份榮譽不僅代表著社會對節目正向影響力的關注,也是對創作團隊鑽研模式創新、尋求題材突破、探索內容新意的高度肯定。

其實,製作團隊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從這檔節目兩度改名的小插曲中便可見一斑。製片人回憶,這檔節目最開始的名字叫做《趕在一切消失前》,後來改成《趁現在來得及》,再到現在的《小小的追球》,"我們希望向觀眾發出更直白的呼籲,傳遞更積極的態度"。他說,"只要把這個價值觀傳遞出去,能夠改變一些人,就是我們的成功"。

執行總導演對記者說,"這檔節目的初衷是打造一場全程踐行環保的極境之旅。以藝人們的親眼見證、身體力行,向世界傳遞我們的大國擔當與環保決心。同時也在我國青年群體中發起'關注全球生態、環保從身邊做起'的號召"。他認為,"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卻不能因此將其拒千裡之外。生態之重任,在於全球,但生態之後果,事關你我",而這檔節目創新了傳遞環保理念的形式,在寓教於樂中讓環保深入人心。

目前,《小小的追球》播出近半,社會影響力正處於不斷發酵的過程之中。製作團隊也表示,希望能夠觸及更多圈層的觀眾,在社會上引領起更廣泛的環保潮流。當然,所有的事情總有遺憾無法完滿。即使《小小的追球》獲得了各方認可,但製作團隊表示,"這檔節目是能做到更好的"。

在製片人看來,"節目的一大遺憾在於時間太少,不論是嘉賓的時間,還是留給我們開展其他工作的時間都太有限了,每一站的題材並沒有打磨得特別精細"。

執行總導演也認為,"當前綜藝創新的一大難點在於時間的成本,如果有平臺、投資方、藝人願意為一檔綜藝花半年或者三個月的時間,從內心出發去記錄和呈現一件事精,長時間的素材積累和實踐收穫將會帶給觀眾無與倫比的顛覆性感受,這也將給綜藝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

相關焦點

  • 芒果TV《小小的追球》如何詮釋「環保」大夢想?
    《小小的追球》將「環保」與年輕化的「旅行」主題相結合,抓住嚮往世界之大的年輕人的心,用「追球團」成員的行動向青年人傳遞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芒果TV新綜藝《小小的追球》中,黃子韜作為節目發起人,帶領著周冬雨、王彥霖和尹正組成了「追球團」,陸續深入地球秘境,去捕捉和記錄自然中那些瀕臨消失的美好。
  • 《小小的追球》收官:綜藝品類的拓展與思考
    對於剛剛收官的《小小的追球》,這段文案或許足以揭示其與其他旅遊類綜藝之間的差異。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旅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近幾年來,旅遊類綜藝扎堆出現並保持熱度,主因正在於它滿足了人們於小屏幕上「出去看世界」的逃離之夢。而與此同時,在這類節目的發展過程中,更是出現了頗多限定任務,設計出的人物矛盾等等附加元素。
  • 《小小的追球》獲「原創綜藝特別獎」,主創團隊揭秘節目誕生之路
    1月12日,在由《人民日報》指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主辦、《環球時報》輿情中心承辦的首屆"融屏傳播年度優選"活動中,芒果TV自製的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節目《小小的追球》獲得了"原創綜藝特別獎"。在榮譽的背後,製作團隊的創新過程卻充滿著不確定性。近日,節目製片人凌晟和執行總導演王凱弘向記者分享了創作心得,那些幕後的故事得以為人所知曉。
  • 《小小的追球》畢業典禮 黃子韜為節目創作歌曲
    芒果TV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節目《小小的追球》將於本周二溫暖收官。最後一期節目中,追球團匯集在「春城」昆明,兵分兩路完成任務。黃子韜搭檔好兄弟王彥霖泛舟滇池,採集生物樣本,以檢測滇池水質。節目中,黃子韜為小小的追球寫歌,回憶環保初心。收官之際,成員也在畢業典禮上分享了環保旅途中的回憶與感想,收穫滿滿感動。關注生態環境多樣性,追球團榮獲中國綠髮會宣傳大使追球團在雲南昆明收官,四人兵分兩路完成任務。
  • 《小小的追球》完美收官 除了做節目黃子韜還想「追求」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近日,由黃子韜發起的國內首檔先鋒試驗類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正式收官。節目播出3個多月,豆瓣評分收穫8.9,成為近期綜藝中的高口碑節目。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衍生出的相關討論均取得不錯的效果。
  • 《小小的追球》收官,黃子韜女友被王彥霖橫刀奪愛,吵架也吵輸了
    趕在一切消失前,去追尋,去擁抱。在大大的世界,一起實現我們小小的「追求「。這是《小小的追球》創作節目的初衷,由黃子韜擔任旅行發起人,作為發起人的他,在節目最後一期,黃子韜的女朋友卻被王彥霖橫刀奪愛!黃子韜在戲裡也演過很多單身和有女朋友的戲,戲裡戲外,有女朋友和沒有女朋友的差別真的這麼大嗎?難過時候的黃子韜,沒有女朋友只能獨自飲酒醉,有女朋友時候有人陪,關鍵是造型上,真的是笑死小編了,太貼切了吧,沒有女朋友的不修邊幅隨心所欲,有女朋友的精緻豬豬男孩黃子韜!《小小的追球》收官的時候,黃子韜突然找到王彥霖說:你把我女朋友搶了,我很生氣!
  • 四位充滿少年初心的年輕嘉賓讓《小小的追球》登上神壇
    #去年,有一部綜藝火爆了整個綜藝圈——《小小的追求》。《小小的追球》獲獎就在近日,首屆「融屏傳播年度優選」活動中,《小小的追球》獲得了「原創綜藝特別獎」。《小小的追球》以環境保護為主題,通過「小視角」展現「大時代」,倡導更多人加入環保行列,共同守護地球,意義深遠。
  • 《小小的追球》收官倒計時 黃子韜化身森林裡的「小漂亮」
    由芒果TV、龍韜娛樂聯合出品的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第十二期正式上線。節目發起人黃子韜帶領追球團在雲南完成「象爸」體驗任務,又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做準備,兵分兩路執行採集植物種子與「春城熄燈五分鐘」活動。
  • 《小小的追球》黃子韜、王彥霖、周冬雨、尹正絕對是來搞笑的
    據了解,此節目為芒果TV製作的旅行類真人秀《小小的追球》。隨後,《小小的追球》節目組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對此道歉。聲明稱:「近日,《小小的追球》節目組在印尼取景拍攝期間,因與當地機構溝通不足,發生了違規使用無人機航拍的情況,我們深表歉意……」相較於前段時間另一檔真人秀出了重大事件後遲遲未出面承擔責任,《小小的追球》節目組的致歉及時且態度誠懇,也因此獲得網友的好感,並未太過責怪。說起《小小的追球》,這個節目不像一般的綜藝那種,單純的明星旅行節目,這是一檔旅行+探險+環保的綜藝。
  • 《小小的追球》收官 用「心願」觀照成長
    定位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由芒果TV、龍韜娛樂聯合出品的《小小的追球》,橫跨地球三帶、歷經三個月的播出時間,近日以豆瓣評分8.9的高口碑品質收官。《小小的追球》以年輕擔當,訴說自然敬畏,而節目背後的契機看似簡單,卻也有著偶然中的必然。 「追球團」成員黃子韜是這次「追球」之旅的直接體驗者,在節目中給觀眾帶來許多歡笑,而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小小的追球》的節目發起人。2018年在個人微博列出了想去打卡的旅行景點的黃子韜,談到節目發起的初衷,他說道,「我是一個特別熱愛大自然的人,兩年前的時候,有了這樣一個去探尋自然的想法。
  • 《小小的追球》完美收官,黃子韜暖心創作歌曲《心願》傾訴心聲
    由黃子韜擔任發起人的國內首檔先鋒試驗類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已然正式收官,在這檔節目播出之後,不僅獲得了豆瓣8.9高分,成為近期觀眾心中的高口碑綜藝,更是以環保,正能量的主題獲得了人民日報頒發的原創綜藝特別獎。
  • 「原創綜藝特別獎」《神武4·小小的追球》獲外交部點讚
    除了收到來自官方的點讚,《小小的追球》所倡導「愛地球,趁現在」身體力行的環保舉動,還受到了《中國環球新聞》、《中國國家旅遊雜誌》、《頭條新聞》、《青年報》等多家媒體的點讚。圖1 《小小的追球》獲頒「原創綜藝特別獎」除此之外,作為一檔原創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節目,近日(1月12日)《小小的追球》在由《人民日報》指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主辦、《環球時報》輿情中心承辦的首屆"融屏傳播年度優選"活動中,獲得了"原創綜藝特別獎"。
  • 宣誓捍衛海洋 《神武4》攜手《小小的追球》守護峇里島珊瑚礁
    今日,由快樂社交網遊《神武4》獨家冠名的《小小的追球》播出第10期節目,「追球團」成員在峇里島莊嚴宣誓,完成在50平方米的海域下種植了100株珊瑚的挑戰。次日鹿島的實戰訓練,「追球團」需要佩戴顏色鮮豔的帽子以便在水下方便識別。黃色的皮卡丘、粉色的小鹿被周冬雨、王彥霖領走,尹正對藍色獨角獸帽子情有獨鍾,不料卻被黃子韜搶走,正哥無奈只好戴起綠色的青蛙帽,成為了行走的「青蛙王子」。
  • 《小小的追球》:以真感受引領真人秀形態
    國內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用青春腳步追趕氣候變化,借歡笑與沉思傳遞環保的先鋒理念。年輕化的視角下,是去行動、去改變的熱血追尋﹔影像記錄中,致力於用自然原貌喚醒人們對地球的關懷。相比以往環保類節目略顯沉悶的定調,《小小的追球》的引入顯得輕鬆愉快。 王彥霖獨在異鄉、語言不通情況下的「雞同鴨講」,周冬雨打靶訓練被後坐力可愛「彈飛」,尹正模仿北極熊吃雪的耿直憨厚,黃子韜被雪橇犬「強吻」的搞笑互動……真實逗趣的旅途交流,為節目注入了青春活力,讓綜藝感和可看性大大提升。
  • 《小小的追球》贏了「原創綜藝特別獎」
    「-這是《小小的追球》生產團隊在回顧生產過程時反覆強調的。在節目中,製作團隊為智慧和耐力定製了一系列智慧和耐力的「尷尬之旅」,以及涉及觀眾的旅行體驗成功。然而在這次「尷尬之旅」中,那些讓嘉賓「迷失方向」的人遭受了更多的痛苦。「時間不夠」成了所有人頭上的「緊箍咒」。
  • 《小小的追球》追球團順利畢業,用答題的方式回憶著觸動的瞬間
    伴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出新,在近期的綜藝節目當中《小小的追球》算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檔節目。作為國內首檔先鋒試驗類的旅行真人秀,自從播出之後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尤其是整部綜藝始終圍繞的話題就是環保,在這樣正能量的襯託下也讓這個綜藝更加有趣味性。
  • 《小小的追球》——請這個寶藏綜藝趕緊火起來!
    湖南衛視和芒果TV近兩年出了不少高質量的綜藝,比如一渡最近在追的《小小的追球》。入坑是因為當時看到芒果TV首頁宣傳,對四位嘉賓黃子韜、周冬雨、尹正、王彥霖都比較有好感,好奇他們湊在一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也好奇這樣一檔綜藝節目中要怎麼插入環保宣傳。
  • 豆瓣8.8《小小的追球》:以愛為舟,抵達瀕臨消失的絕美之境
    這四位「綜藝小神獸」的真誠組合,悉數褪去藝人光環,帶著對地球的好奇和熱忱,化身「小小追球團」,用自己的視角,以愛為舟,跨越山河,攀登險峰,探索歧路,前往頗具挑戰性的各大「世界之極」,在近距離感受隨時瀕臨消失危機的絕美之境中,展現年輕一代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理念先鋒作用。
  • 《小小的追球》收官 黃子韜寫歌《心願》訴心聲
    國內首檔先鋒試驗類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已於昨日正式收官。該節目播出的3個多月時間內,豆瓣評分穩獲8.9,成為近期綜藝中的高口碑節目,無論是節目內容本身,還是衍生出的相關討論,在傳播熱度與話題影響方面均取得不錯的效果。
  • 《小小的追球》終於更新,實習「象爸」黃子韜爆笑上線
    由快樂社交網遊《神武4》冠名播出的《神武4·小小的追球》自開播以來,憑藉支持環保的主題定位和歡樂的節目氛圍,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而在最新一期《神武4·小小的追球》中,節目組來到了亞洲象種源繁育中心,期望能夠為小象做一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