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6 日,貴陽市第六中學申報省級一類示範性普通高中第二次評估順利完成。
老校區學校大門
省評估專家組依據《貴州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方案》,通過實地查看、課堂觀察、深度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嚴格按照評估標準對貴陽六中文化建設、學校德育等八個示範領域的整改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專家組表示,貴陽六中就去年現場評估後的問題進行了積極整改且效果顯著,並在整改的同時,在疫情最不明朗的困難時期勇於承擔了為全省高三學子錄製 " 空中黔課 " 任務,用擔當落實 " 立德樹人 " 的根本任務。同時,對貴陽六中 " 禮誠義 " 文化建設、師資隊伍培養、校本課程建設、生本課堂 "5+1+N" 教學模式、科技創新教育等方面給予高度肯定。
貴陽六中校史館
貴陽六中申報省級一類示範性普通高中第二次評估順利完成的背後,是這所具有 66 年歷史的學校,全體師生守望初心,在新時代有新思索,在 " 提升質量,走出低谷 " 的目標中,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使命實現新跨越,為打造貴陽市優質教育資源 " 新高地 " 提供示範。
新跨越
辦學特色:正德厚生 多元發展
新校區主視圖
貴陽六中的辦學特色是:正德厚生,多元發展。" 德 " 是靈魂與核心," 三柱、六樁、十二基 " 的文化體系,將思想文化、行為文化授之學生,使每一位師生更好地構築六中精神、六中價值、六中力量,為六中提供精神指引。
貴陽六中文藝志願者學生參加孔學堂祭孔大典
" 三柱 " 是禮誠義。" 禮 " 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誠 " 源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義 " 源於貴陽六中的血脈和歷史。" 六樁 " 是德育工作的靈魂、課程建設的方向、教學工作的核心、教育科研的重點、隊伍建設的引領、學校管理的理念。" 十二基 " 是禮敬、禮法、禮儀、禮度,忠誠、真誠、誠信、誠孝,大義、正義、道義、仁義。
" 十二基 " 是學校六十餘年發展歷程中凝練出的師生應具備的道德基石,既是做人的要求,也是育人的要求;" 六樁 " 是落實十二塊道德基石的根本途徑和保障;" 三柱 " 是升華為 " 禮誠義 " 的文化核心,既基於 " 十二基 ",又超越 " 十二基 "。" 禮誠義 " 文化體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本化體現。
老校區教學樓倒影
在 " 禮誠義 " 文化的引領下,學校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課程文化、教研文化、環境文化、物質文化等特色更加鮮明。學校文化育人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工作經驗《構建學校核心文化體系 培養適應國家需要人才》獲教育部表彰的 2018 年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2020 年,學校獲得 " 貴陽市生態文明三星綠色學校 " 榮譽稱號。
新跨越二
育人目標:立德樹人 分級進行
貴陽六中交響樂團在貴陽大劇院演出
貴陽六中以 " 立德樹人 " 為根本任務,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入腦、入心、踐行 " 為目標,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全面加強文化自信,強化德育引導、實踐養成,實現學校德育內容的 " 近小親實 "。學校通過 " 禮誠義 " 核心文化的涵養,引導學生成為擁有 " 家國情懷,國際視野,追求卓越,德才鑄我 " 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並確定分年級德育目標——
高一年級:自信與自律,通過高初中銜接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樹立學習自信,開展規則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培養明禮守法,孝親尊師與誠實守信的公民基本素養。
高二年級:興趣與體驗,結合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充分挖掘發展潛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組織學生參與職業體驗與技能學習活動,開展心理團輔活動,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緩解學生的苦悶、焦慮、困惑等負面情緒,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強化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意志品質教育。
高三年級:理想與志向,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創新精神,確立人生志向,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選擇人生的發展道路,培養學生科學認識社會,科學認識人生。
新跨越三
育人載體:七大途徑 凸顯特色
貴陽六中落實德育七大途徑:文化育人、課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關愛育人、協同育人,促進德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學校通過 " 正德厚生 " 德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落實文化與課程的引導,活動與實踐的引領,成效明顯——
堅定信念,熱愛祖國。按照新時代對青年人的要求,成立了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的 "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社團。社團的學生通過學習、研討、訪談、調查、觀影等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通過班團會等方式,將學習所獲傳播到其他同學,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熱愛偉大祖國。
貴陽六中學生在貴陽市中小學 " 戲曲進校園 " 比賽中榮獲第一名
中國靈魂,國際視野。新時代的高中學生,應了解黨和國家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 " 等戰略構想和舉措,認識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 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學校通過學科育德、社團活動、德育主題活動等途徑,培養具有國際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如貴陽六中模聯社於 2019 年在廣州國際中學生 " 模擬聯合國大會 · 中國會 " 上獲 " 第二名傑出團隊 " 獎。
樹立理想,追求卓越。每年 " 五四 " 青年節舉行的學生十八歲成人禮活動上,學生會收到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本校長親筆題詞的《成人證書》,引領每個成人的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不懈拼搏,追求卓越,將來無愧於今天的自己。
新校區
擔當使命,時代新人。學校創建科技類、藝術類、體育類、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 4 類共 66 個社團,引導學生進行對責任、對擔當、對生命,對未來的探索和思考。通過社會調查、軍訓、工訓與志願服務等方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運用各門學科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
新跨越四
課程育人:三級發展 校本創新
貴陽六中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設置和標準,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體現國家意志;開設實施地方課程,彰顯地域文化;開發建設校本課程,凸顯辦學特色。" 貴陽六中課程圖譜 " 呈現課程的基礎性、選擇性、現代性和探究性,不僅著眼於學生現在成長需求,還著眼於學生未來發展需求。
貴陽六中科創中心
學校結合國家關於課程開設的原則及要求、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求以及學校辦學理念 " 創設適合學生和諧發展的教育 " 的精神內涵,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進行重組,構建了 " 貴陽六中三級發展課程體系 ",即全面發展課程、和諧發展課程、卓越發展課程。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在開發、實施和評價過程管理規範、科學,學校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建設的相關制度,構建了 "742 管理模式 "。"7" 代表開發和開設過程中的七環節,"4" 代表實施過程中的四步驟,"2" 代表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師生對各校本課程的評價。
第二屆 " 六中智造 " 貴陽六中創客嘉年華
學校課程融合實現了學科融合、素養融合、資源融合,取得理論與實踐的探究成果,如 " 課程引導力探究 · 設計篇、學術篇、創客篇 "3 本研究與實踐成果由貴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課程引導力探究 · 文化篇、理性篇 " 即將出版,研究項目 "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生態圈的構建與實踐 " 榮獲教育部授予 "2017-2018 年度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 " 稱號,《人民教育》2019 年第 19 期為此刊登了《技術與教育如何實現深度融合—貴陽六中技術課程生態圈的構建與實施》專題文章,在全國推廣。2019 年 1 月,美國探索頻道 Discovery 到貴陽六中拍攝紀錄片《這,就是貴州》,2020 年 1 月在全球播放。2020 年 3 月,《中國教育報》刊登了《提升辦學品質 培育時代英才 ---- 記貴陽六中素質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專題報導。
新跨越五
教學改革:生本課堂 優質高效
2017 年,貴陽六中根據 " 提升質量,走出低谷 " 的三年發展規劃總目標,擬定《課堂教學改革三年發展規劃》,於 2020 年進行修訂。2018 年,制定《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團隊建設方案》,成立圍繞課堂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資源開發等十多個教師團隊,為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提供了團隊保障。
各學科設立了共 15 個研究課題或教改項目,如語文組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的經典吟誦的實踐與探索 "、英語組 " 高中英語新課程指導下的語篇教學課堂實踐 "、數學組 " 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 "、歷史組 " 基於高中學習力提升的歷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地理組的 " 地理繪圖筆記法對高中地理學習有有效性探究 "、生物組 " 利用圖組在高三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 等,為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提供依據。
新校區
貴陽六中構建 " 生本課堂 5+1+N" 教學模式:"5" 即開課 5 分鐘學生 " 話題與問題 " 的分享,均由學生自主完成。" 話題 " 分享的目的是通過分享前查詢資料、篩選資料、鑑別資料、運用資料、組織材料,分享中的語言表達、綜合展示,分享後的討論碰撞、反思提升等各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問題 " 解決的目的不在答案的本身,而在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通過一個個知識點構建起知識的線、面甚至網,進而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學習力和思維力。
開課 5 分鐘學生 " 話題與問題 " 的分享的價值和意義遠遠大於 1 個 "5" 分鐘,是無數個 5 分鐘的準備濃縮成 1 個經典的 "5 分鐘 ",是無數個 5 分鐘的嘗試才充滿勇氣大膽展示的 "5 分鐘 ",是 1 個學生的 5 分鐘變成無數個同學共同分享的 "5 分鐘 "。
"1" 即本節課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等因素,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從任務式、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式中,優選一種適宜的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凸顯該種教學方式的基本特點。
"N" 即教師根據本節課課堂教學需要,在凸顯一種教學方式的基礎上,融合其它教學方式加以輔助,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新跨越六
教學策略:三大行動 提績強基
貴陽六中結合德育總目標和分年級目標,實施教學策略 " 掃盲、除 C、跨屆 " 三大行動。
貴陽六中藝術館
一是高一年級 " 掃盲 " 行動:通過觀察和檢測發現剛進入高中學段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盲點,幫助學生掃除並解決盲點問題,築牢初高中銜接的橋梁,提升成績時實現高一年級 " 自信與自律 " 的德育目標。
二是高二年級 " 除 C" 行動:"C" 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等級,寓意為學生學習水平與能力僅達到合格。除 "C" 是幫助學生在學業基礎、品性習慣等合格的基礎上,挖掘興趣和潛力,補齊短板,提升學業水平時實現高二年級 " 興趣與體驗 " 的德育目標。
三是高三年級 " 跨界 " 行動:高三是為了實現理想和志向拼搏衝刺的一年,關鍵時期,不同學生可能會在心理、精神、情感、能力、學業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瓶頸," 跨界 " 行動就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目標,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瓶頸找到解決的方法,提升高考成績時實現高三年級 " 理想與志向 " 的德育目標,為自己的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做好各項教學工作,學校成立教學指導專家委員會,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的同時,建設了一支擁有新時代課程觀、教學觀和學生觀的教師隊伍。近五年,學校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優質課評選及教學技能競賽共 29 人次,獲國家級一等獎 2 人,省級一等獎 5 人,市級一等獎 12 人。198 篇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
貴陽晚報 +/ZAKER 貴陽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強
編輯 段筠 / 編審 鄧文盈 / 籤發 黃震
【來源:ZAKER貴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