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1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2019海交會」)於昨日下午圓滿落幕。兩天會期成果豐碩,參會者近3萬人次,14790個崗位吸引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海外人才參會應聘;1700多個科技項目越洋而來,300多個項目現場路演,風創投機構在此「尋寶掘金」,科技企業在此招賢納才。
千餘項目越洋來路演,風創投機構力推項目落地
昨日下午,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巡視員李江在總結髮布會上介紹,2019海交會項目對接交流成效顯著。
「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智創未來」創新創業大賽、「環球科創人才獎」等賽事活動吸引了包括來自北美、歐洲、大洋洲、亞洲等地區的1000多個項目;300多個科技項目在海交會現場路演;國家特聘專家團隊攜200餘個技術和項目參會,達成30餘項意向合作。
海交會還吸引了IDG、鼎暉資本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風創投機構到場。通過項目路演、現場對接,優質項目和社會資本實現了有效對接。例如,「基於光子集成晶片的智能傳感技術」項目就通過「IAB未來獨角獸項目路演」專項活動,在風創投機構的推動下,成功達成落戶增城的意向。
過萬崗位求才若渴,視頻招聘通達美英澳加
李江介紹,兩天會期內,參會人數近3萬人次。近2000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等近30個國家的海外人才參會,包括國家高層次人才150名、獨立國協專家54名、「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入圍項目持有人近450名、「智創未來」海外創新創業大賽、環球科創人才獎等入圍選手50名。這些人才來自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金融、環保、管理等多個領域。
為招賢攬才,國內126個政府代表團和116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機構來到海交會,帶來14790個職位崗位需求。廣東省還在2019海交會上首次舉辦了省內重點科研單位人才招聘活動,助力再生醫學與健康、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等10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引進高層次人才。
針對不同層次、群體、專業和區域的海外人才,2019海交會開設了現場招聘、線上招聘、網絡視頻招聘、AI智能面試、在華國際人才招聘會等訂製化招聘會,提供招聘崗位近2900個,累計吸引海外人才近2000人應聘,其中視頻招聘涵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6個國家和地區。
引才政策精彩紛呈,廣州量身定製「紅棉計劃」
今年在開幕式致辭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李海介紹,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外人才工作,海外人才關心的落戶、居留、子女、就學、社會保險、投融資、稅收等配套政策日益完善。
近年,多個城市制定一系列政策「派紅包」,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如東道主廣州的「廣聚英才計劃」「廣州科創十二條」,上海的「海外人才集聚工程2.0行動方案」、天津的「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深圳的「鴻鵠計劃」、長沙的「人才政策22條」、無錫的「創新十條」等。
在2019海交會上,廣州、天津、南京、濟南、長沙、常熟、南通、湖州、崑山等多地市還召開了專場推介和對接活動。其中,廣州為海交會「量身定製」了「紅棉計劃」。入選「紅棉計劃」項目,將享受項目資助、創業融資、創業孵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稅收優惠、採購扶持、人才保障等待遇。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方晴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楊耀燁、邱偉榮、方晴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羅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