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趙樹理故居,感受一代文學巨匠的坎坷人生與輝煌成就

2020-12-15 林間泉韻B

防疫期間,宅在家裡翻出以前的照片,想起了當年的往事。現在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也算是為抗擊疫情做一些小小的貢獻吧。

有幸參觀趙樹理故居,是2017年我去沁水縣參加趙樹理文學獎頒獎大會的時候,和眾多作家們一起去的。

趙樹理故居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尉遲村。一聽這村名,就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相傳,唐代開國元勳尉遲恭曾經在這裡隱居,故而得名。

趙樹理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農家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位於東南角。

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

青堂瓦舍,二層磚木結構。南房已損毀,僅留基址。

院內有一棵高大的白楊樹,高高的樹冠伸過二層高的房頂,樹幹顯得有些纖弱。

隨後我們又一同拜謁了趙樹理陵墓。

陵園坐落在村後的山坡上,拾級而上,山凹裡綠樹環繞,鬱鬱蔥蔥。迎面是趙樹理坐在椅子上的銅像。其身後為墓碑和碑亭,再往後就是趙樹理的墓塋。

大家在這裡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為這位令人敬仰的「山藥蛋派」文學流派創始人深深地鞠躬致意。

趙樹理以其通俗易懂新穎活潑趣味叢生的大眾化風格,創作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三裡灣》、《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等優秀作品。

以描寫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形象而聞名於世。他的藝術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能和眾多作家們一同參觀文學巨匠趙樹理的故居,拜謁趙樹理的陵墓,聆聽趙樹理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歷和故事。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一起雲旅行#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於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鍾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記錄小情感。

若能喜歡,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王先霈丨趙樹理大眾文學思想的特色及其歷史命運
    趙樹理被認為是文藝大眾化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實踐者,他的作品曾經受到革命文藝的領軍者熱情讚揚,也受到過來自不同方向的批評、指責以至於嘲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他關於文藝大眾化的思想在他所屬的體制之內遭受到的更多是冷遇和貶責。為什麼一位曾經被樹為旗幟的作家,他付出真誠努力所得的卻多是挫折和苦惱呢?在我看來,要從外在環境和趙樹理思想本身的特點兩個方面尋找原因。
  • 「山藥蛋派」的開創者——趙樹理
    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晉城工作。文革期間遭到殘酷迫害,於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鬥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文學「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
  •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還原一代電影巨匠的人生
    在日本電影研究界,田中真澄主要以研究小津安二郎而聞名,其編著的多部著作都是日本研究小津安二郎的必讀文獻,尤其是耗時多年的日記收集和整理成就,盡在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書中收錄了小津自1933年至1963年的共32冊日記,正好是他60年生命的後一半記錄。
  • 他官至副國級,新中國首任文化部部長,現代文學巨匠,85歲去世
    《新青年》雜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受到這本雜誌的啟示,加上李大釗、魯迅文章的啟發,茅盾開始對文學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五四前後,茅盾翻譯了不少外國文學,這些譯稿被不斷發表在雜誌和報刊上。1919年底,《學燈》刊發了一篇通訊《沈雁冰致虞裳》,茅盾開始第一次使用沈雁冰這個名字發表文學作品。
  • 【歷代名人】「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
    他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鬥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文學流派「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  這種評價包含有對特定歷史條件下文藝發展的一種展望,趙樹理被解釋為一種新型文學方向的代表,是能體現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提出的文藝路線的典範。由於趙樹理的創作順應了大眾化的文藝方向,這種「方向性」的提倡對整個解放區文學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學,都影響巨大。
  • 文學巨匠何以成,唯有人生不幸?
    一般情況下,小時受過磨難多的人容易成為作家,因為磨難多,人情炎涼就體驗得多,而文學就是寫這些的。胸中要有說的話、有悲痛、有鬱情、有悲緒、不吐不快、不說不行。藝術都是情緒的東西。有社會情緒和個體生命的情緒。情緒如結合到一起,寫出來就是好作品。任何藝術也都有個情緒在裡邊。如李商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那不是憑空說的,一定有對象,只是李死了,誰也不知道。好作品的產生就是這種情緒的產物。
  • 走近巨匠 | 林風眠:他半生孤鴻,卻一世溫良
    《百年巨匠——林風眠》開機儀式2014年2月26日在廣東省梅州市林風眠故居舉行。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中國日報網、藝術中國、北京青年報、美術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中國有句老話,叫「人如其名」,喜歡一個人,從他的名字開始,他宛若驚鴻,尋影歸來,他見證一個民族文化的尋覓和苦難,但他的藝術成就卻仿佛孤行在這一切之外,年少時學養在東方,青年時眼界在西方。湖山,飛鳥,清荷,煙雨,這是他畫中的江南。簪花,古琴,仕女,臨妝,那是他夢裡的深情,他的藝術是孤獨的苦味的詩,他的畫被稱為「風眠體」。
  • 「雲遊」文學大家故居 千萬讀者尋找文學的秘密
    原標題:家的房子裡藏著文學的秘密——千萬讀者「雲遊」文學大家故居 沈從文以湘西為天地寫下《邊城》,蕭紅以東北祖宅為背景寫下《呼蘭河傳》,老舍的《四世同堂》有北京胡同的影子,莫言的高密、陳忠實的渭河成為萬千讀者精神的「原鄉」……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故土」「故居」與作家息息相關。
  • 林語堂故居,普通巷閭,美麗山鄉
    在故居門口,有一尊林語堂小時候的雕像林語堂故居位於平和縣坂仔鎮坂仔中心小學教學樓後面的鳳凰樹旁邊,有兩間簡樸典雅的平房,紅瓦、黑瓦、舊木門窗。平房的右上角有一個小閣樓,面積不足12平方米。據說,一代文學巨匠林語堂誕生在一個小閣樓裡。在前屋和後屋,有一口井,就在兩間平房的中間,周圍是鵝卵石和煙燻石井埕。
  • 21歲癱瘓29歲腎病|文學巨匠史鐵生:用靈魂認真活的人,勇於自勝
    而文學巨匠史鐵生的一生,是人於「自勝」上的生動體現。 或許正是因為他在自我修養上的「專注」,苦難反而成了他的「朋友」,成就了他的強大。 史鐵生,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巨匠,他的《我與地壇》感動了無數人,書中,史鐵生以地壇為載體,讓我們看到一個幾近絕望的人是如何探求希望的。
  • 沈從文:從湘西走來的一代文學大師
    殊不知,這位來自湘西的印象主義者,早年貧苦,卻在坎坷的一生中以鬥士的頑強精神作出了了不起的奉獻。他不僅僅是一個文人,還是有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服飾史學者,在多個領域均開創了一代大師傑出的成就:他兩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是我國服飾史學科的奠基人,其晚年的專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物質文化史上的一頁空白;他與張兆和令人感動的"曠世愛情",亦成為民國"師生戀"中的千古美談……這位湘西走來的一代大師,其傳奇而又輝煌的勵志人生,有哪些令人感動、值得銘記的地方呢
  • 山東師大附中走進社區、企業 感受「十三五」輝煌成就
    舜網訊 16個班級,11個團隊,從校園走向社會,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12月14日,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2019級(高二)學生開展「中學生走基層」活動,走進濟南優秀街道辦事處、企事業單位,體驗基層治理工作,學習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了解「十三五」建設成就,搭建起溝通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 【德育學堂】晉江市東石鎮各學校走進毓遼故居 重溫愛國愛鄉情懷
    這就是愛國華僑黃呈輝先生的故居。11月11日,東石鎮前埔小學「荷塘」文學社與六年一班師生在校領導的帶領下走進東石鎮湖頭村,探訪毓遼故居,聆聽旅菲華僑黃呈輝先生與黃金盾先生昆仲故事,感受一寸赤心桑梓情……晉江市東石鎮檗谷小學
  • 巴利亞多利德文化之旅 暨紀念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湯顯祖三位文學巨匠逝世400周年活動紀實
    歐華報巴利亞多利德消息(記者 亦羲) 2016年3月19日,50多名僑胞早早起床,在Plaza España地鐵口集合,共同乘坐大巴前往巴利亞多利德市(Valladolid),參加由誠信基金會、西班牙和平統一促進會、皇家龍球迷會、中西交流發展協會、哆來咪藝術文化協會聯合主辦的巴利亞多利德文化之旅,暨紀念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湯顯祖三位文學巨匠逝世
  • 濟南的這條狹窄胡同內,竟藏著一座四合院,原來是老舍先生的故居
    一直喜歡看老舍的作品,來到濟南,今走近老舍故居,感受文學巨匠留給濟南的文化瑰寶,尋覓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1930年7月,老舍受齊魯大學之邀來到濟南,開始了他與濟南四載有餘的不解之緣。南新街58號老舍故居,1931年夏,老舍返回北平與胡絜青完婚,隨後夫婦二人回到濟南,在南新街58號租住,其間生下了大女兒,取名舒濟。在這裡,也度過了他們一生最為幸福的美好時光。此處老舍故居是濟南少有的保存較好的名人故居之一,現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這個意義,不僅僅在於對老捨生平的了解,更是一種對濟南傳統文化的積澱和傳承。
  • 走進北京納蘭性德故居,感受千古傷心詞人的一生惆悵之情
    在北京西城區什剎海湖畔,坐落著一座頗為古典的故居,大門匾額上寫著宋慶齡故居,從建築的外表和歲月的痕跡中,我們依稀可以感覺出這座宅院的主人應該是古代的名門望族或達官貴人。如果我們走進這座故居,會看到兩顆明開夜合樹,這是昔日宅邸的主人清初第一才子納蘭性德親自栽種的,儘管300多年已經過去了,歷經滄海桑田和世事巨變,但這兩棵樹在春夏時節仍然枝繁葉茂。
  • 七一建黨日 跟著鏡頭走進陳望道故居感受信仰的力量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陳望道故居,品嘗真理的味道,感受信仰的力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
  • 清末民初至今中國文壇十大文學巨匠
    引用《大學》裡的一句話來說「致知在格物」,冰心的作品清麗詳實、親切逼真,她隨手擷取人生的片段總是能展現社會生活的切面,體現了她對生活細節細緻入微的觀察,皆是富有哲理和詩意的珍品。二、魯迅魯迅,生於1881年9月25日,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 「中國百年巨匠男子天團」來了!這才是孩子最該追的「偶像團體」
    這套書的背景我覺得也特別值得跟大家細說,《百年巨匠》是一部由中央電視檯曆時數年,輾轉世界各地,拍攝的中國二十世紀文化領域巨匠們的紀錄片。整個紀錄片非常恢弘,力圖還原的大師們的一生,並拍出了人物背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