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生活著一群有著歐洲人血統的居民,和古羅馬軍團有關?

2020-12-10 寫乎

作者:陳二虎

一、神奇的驪靬村

在我國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有一個奇特的小村,名叫驪靬村,原來叫者來寨。

這裡殘存著一段長約三十米,高接近三米的古老城牆。

據當地人講,驪靬村這個古城牆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期還殘存一公裡左右,並且高度相當於三層樓高(約十二米上下,十分壯觀的,這讓筆者想起,筆者小時候,小鎮還殘存著古老的城牆,是童年開心的天堂),城牆上面寬闊,就像長城類似,上面可以走汽車。

進入八十年以後,當地老百姓紛紛將城牆上的土取下來當做農家肥或用來蓋房子使用,於是,這古老的城牆很快除去了大部分,僅存現在人們看到的樣子。

而且,在驪靬村還曾經發掘了一座漢代墓葬,帶給人驚異的是墓主人竟然是歐洲人,這似乎有點奇中之奇。

據說,現在驪靬村還有四五百口人,其中大部分具有歐洲人的體貌特徵:個子高大健壯,藍色眼晴,眼窩深陷,頭髮棕紅或棕黃色,身上汗毛比較發達,皮膚呈深紅色。這些人被人們叫做「黃毛」。

二、「驪靬」一詞的來歷

追根溯源,驪靬村在漢代屬於驪靬縣,「驪靬」一詞,是當時漢朝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那麼,這個驪靬縣會有著怎樣的來歷?

唐代的顏師古在注釋《漢書 ? 地理志》時說: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其意也就是說這裡是安置驪靬人的地方(驪靬,古羅馬人)。

清末王先謙《漢書補註》中說:驪靬「蓋以其降人置縣。」

清代王筠《說文句讀》引用張穆的話說:「驪靬本西域國,漢以其降人置縣。」

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的《河山集》中說:「驪靬為縣名,當是因驪靬降人而設置的。以域外降人而設置的。以域外降人設縣,亦見於上郡的龜茲縣,其縣也是因龜茲國的降人而設立的,這在漢時已是通例,無足為奇。」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英國學者德效騫則親來驪靬村考查後明確指出驪靬縣(村)就是當年漢朝安置羅馬降人的縣城。

十幾年前,澳大利亞學者、歷史學家戴維 ? 哈裡斯撰文提出:甘肅者來寨(驪靬村)就是古驪靬城遺址,而驪靬則是西漢安置古羅馬戰俘的城市。於是,又引起學者與歷史學家與歷史愛好者對驪靬村發生興趣,許多學者專家來到驪靬村,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尋找歷史塵封的謎底。

這者來寨(驪靬村)當年安置的「驪靬」(羅馬)人是從那裡來的?怎麼會從遙遠的歐洲來到中國的西北?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三、神秘的羅馬軍隊

《漢書 ? 陳湯傳》中記載:匈奴郅支單于手下有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隊,他們是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這分明與匈奴人善長的騎兵不一樣)。也就是說匈奴郅支單于一改遊牧民族精於騎射,善於野戰的習慣,採取了固守。

西域都護甘延壽、副都護陳湯率領西域屯田軍士(很少一夥漢朝兵馬)與西域各國軍隊,共約四萬人左右(而且是兵分六路直撲郅支的老巢,其中三路人馬走天山南路,經蔥嶺進入大宛,直撲郅支城;另三路走天山北路,經烏孫,進入康居,直奔郅支城)。

這次行動是甘延壽與陳湯矯詔行動,也就是說沒有徵得朝廷同意,而私自採取的一次軍事行動。

甘延壽,是甘肅人氏,出身良家子,少年時便被選為羽林郎(也就是皇帝衛隊頭目),後升任遼東太守,曾出使西域烏孫等國。

陳湯,山東人氏,少有大志,倜儻雄武,他的豪言壯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直是中華民族最勵志的話語。他經富平侯張勃舉薦,欽點為荗才,更是多次出使西域,面對匈奴郅支單于在西域的橫行肆虐,與甘延壽一商量,二人決定以武力解決這個郅支單于,於是,謊稱皇帝降詔討伐郅支單于,秘密召集了西域屯田軍士又令西域各國出兵,採取了這次「斬首」行動。

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特意選擇了冬季出兵。

話說這個郅支單于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故地被西漢兵馬擊敗,潰逃率殘部亡入西域,手下僅有三千餘眾,由於匈奴曾經是強大的草原帝國,西域各國一直臣服於匈奴,被匈奴收拾怕了,讓郅支單于帶領手下殘部,縱橫西域,耀武揚威,沒有對手,並且意外地遇到一批神秘的不速之客,古羅馬軍團的一部軍隊。

四、古羅馬統帥克拉蘇進攻安息國

這是怎麼回事?羅馬軍隊怎麼會出現在西域?

羅馬,是古代歐洲強大的帝國,其強大的威名響徹地中海沿岸,所向無敵。

也就是中國西漢時候,羅馬的軍事統帥克拉蘇,於公元前55年,率七個軍團,包括八千騎兵,渡過幼發拉底河,直撲塞琉西亞,進攻安息國。

安息國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誘使羅馬軍隊一路追求進入一望無際的卡爾萊荒原。

這裡是沙漠地帶,沒有林木,也沒有水源,炎熱、乾渴加上勞累,讓羅馬士卒陷入困境,恰在這時,四面八方冒出安息騎兵,揚起滿天黃沙,隨著安息鐵騎的迫近,箭如雨下,狂妄自大的羅馬人第一次嘗到「死亡之雨」(箭雨)的厲害。

羅馬人善長的投槍不在射程,失去了威力,只能任憑安息的箭雨讓軍卒一批又一批倒下。

克拉蘇發現不妙,試圖突圍,結果前鋒人馬不僅沒有撕開口子,反而全部被殲滅。

克拉蘇無奈,只好親自去見安息統帥談判,談判觸怒了安息人,一擁而上,把克拉蘇亂刀砍死(一代羅馬英雄就這樣魂葬異鄉)。

這次大戰,約有兩萬左右羅馬士兵戰死,一萬多人被俘成了奴隸,只有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約六千餘人拼死殺出重圍。

四、是突圍的羅馬軍隊還是羅馬戰俘?

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率軍衝出重圍,卻迷路了,於是,他們遇到了匈奴郅支單于,二者聯合,羅馬人成了郅支軍隊的一部分。

也有學者認為,進入中亞的羅馬人,不是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殘部,而是那一萬俘虜的一部分。

這些羅馬俘虜被安息人派到安息東部邊陲,大批戰俘與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其中一小部分從安息邊境逃到了康居國。

康居國為了防止安息人西進,便優待這些羅馬人,給他們劃出一塊生活區。這些人逐漸發展壯大,人口超過兩萬人,並推舉了一位年輕雄武的為首領,外人稱其為「羅馬王子」。

匈奴郅支單于到達康居後主動去拜會羅馬王子,這羅馬人也聽說過匈奴,也願意與來自東方的人交往。郅支單于還把女兒嫁給了這位羅馬王子,於是,有許多羅馬人加入到郅支單于的軍隊。

話說這個郅支單于,看到大漢兵馬有如天降,兵臨城下,自認有羅馬軍士幫助,採取羅馬人的方式,在外城設置三層重木建成的城垣「重木城」,又利用羅馬人的圓形盾牌組成魚鱗陣(據說在者來寨相鄰的杏樹村曾經挖出一根丈餘長的粗大圓木,周體嵌有幾根一尺多長的木桿,這似乎是當年羅馬人「重木城」的遺物),而放棄了自己善長的運動戰,龜縮在城中不出來,是想與漢軍打一場持久攻堅戰,等漢軍補給出現危機時主動退兵。

可以說羅馬人的重木城確實很厲害,甘延壽與陳湯指揮兵馬攻擊了幾次都沒有攻破,損失很大。

陳湯望著這重木城,又仰起頭望望天,一下有了辦法,這中亞地區冬季乾燥,風力強勁,火攻。對,火攻。

漢軍運來乾柴堆到城外點燃,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火勢迅速蔓延開來,那重木城頃刻間燒成一堆灰燼,許多士兵也葬身火海。

郅支單于一看情況不妙,便率部突圍,漢軍早就弓箭伺候,一陣亂箭,又把他射了回去。

郅支單于突圍不成,只好上城防守,連郅支手下的女性們也拿起兵器,上城助守。

漢軍配備了威力強大的弓弩,這善於野戰的匈奴士兵損失慘重,那些匈奴女性也是死傷大半(可憐的女人),郅支單于也被射中鼻子。

郅支單于看到大勢已去,守也守不住,衝又衝不出去,只好做最後的頑抗。

很快,城被攻破,軍侯杜勳身手敏捷,一刀砍下了郅支的頭顱,匈奴的一代梟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創造了兩個很不光彩的紀錄:郅支單于是第一個被漢朝兵馬斬殺的匈奴單于;也是第一個身首兩處的匈奴單于。

五、羅馬事件的餘波

甘延壽與陳湯殲滅了郅支單于,獲勝後,快馬飛報漢朝皇帝漢元帝報捷,請求將郅支單于的首終懸於城頭示眾,以宣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決心。

漢元帝聞報,這分明是上天掉下的喜訊,給予批准,還改元為「竟寧」,其意也就是邊境從此太平安寧了。

然後,甘延壽與陳湯雖然剿滅了郅支在西域的勢力,斬殺了郅支,功勳卓著,但由於是矯詔出兵,觸犯大漢法律,加上朝中丞相匡衡與宦官石顯等人陷害,有功的甘延壽與陳湯沒有加官封賞,反而被下入大牢兩年多。三年後才平反出獄,甘延壽被封為義戰侯,陳湯僅被封為關內侯,每人食邑僅僅三百戶。

據說,甘延壽與陳湯殲滅郅支匈奴勢力後,羅馬王子傾慕東方的大漢文化,主動派人與陳湯等人接洽,表示願望帶領部眾到中國定居,有四千多羅馬人隨陳湯來到了中國。漢朝政府在祁連山麓的張掖郡番和縣,也就是原來匈奴折蘭王的駐牧地修建了驪靬城供他們居住,專門設立了驪靬縣。這「者來寨」就是「折蘭」的轉音。

也有的認為,那羅馬王子其實就是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或者是他的兒子。

無論歷史的真實如何,兩千年前,羅馬人來到了神州大地,留下了一個叫「者來寨」又叫「驪靬村」地名,並且這裡生活著有歐洲人血統的居民,也給後人留下無盡的謎團。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評論和轉發

相關焦點

  • 甘肅這兒的村民竟擁有歐洲血統,其祖先兩千年前因戰爭流亡到中國
    人們發現,在驪靬古城附近的甘肅永昌縣的村莊裡,那裡的居民就生著一副「西洋人」的面孔。他們普遍都是高鼻梁,深眼窩,長著捲曲的金髮,甚至有些還有藍眼睛,與當地的其他居民有明顯的差別。2015年,成龍主演的《天將雄師》對古羅馬軍團來到漢朝的這段歷史進行了演繹,雖然電影對史實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加工,但驪靬古城遺址和旁白的村莊卻因此成了一個旅遊的熱門景點。此外,永昌縣還和義大利博拉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 消失了幾千年的古羅馬軍團,原來一直在中國,後人至今在此地生活
    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古羅馬第一軍團。這隻軍隊能徵善戰,為克拉蘇立下了汗馬功勞。克拉蘇戰死後20年,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握手言和。等交換戰俘時,卻發現只有幾百人,剩下六千多人的部隊不翼而飛。這件事一直困擾著西方的史學家,直到近些年中國的專家們才在甘肅一個村莊裡找到了答案。公元前53年,克拉蘇為了與凱撒和龐培爭奪霸權,決定向東擴張勢力。
  • 甘肅奇怪村莊,人們有棕色頭髮藍色眼睛,猜測是古羅馬第一軍團
    中國地大物博,有著廣袤的土地疆土,在中國的一些角角落落裡有著很多神秘神奇的東西存在著,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發現。地處甘肅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故道旁的偏遠小村落"者來寨",其位置非常偏僻周圍被山脈環繞,仿佛與世隔絕一般,近幾年突然"火"了起來。
  • 古羅馬軍團流落甘肅驪靬?是鬧劇還是確有其事 真相到底如何
    羅馬軍團曾流落驪靬?如果把狹長的甘肅版圖比作一個啞鈴,那金昌市的位置,大抵相當於手握啞鈴時手柄的著力點。這個著力點,向西北方向延伸尚需千餘公裡,才能抵達曾經的西域,而華夏之源的中原腹地,與它同樣有著千裡之遙。
  • 古羅馬軍團流落甘肅?是鬧劇還是確有其事?專家用一招揭開真相
    比如甘肅金昌境內的驪靬村,就上演了一幕偽造歷史的鬧劇。上個世紀的80年代,關於驪靬村流傳著這樣的歷史新發現:那就是一支古羅馬軍團被漢朝朝廷安置在這裡。按照歷史記載:公元前53年,古羅馬政治家克拉蘇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決定為自己創造一些軍功。當時羅馬帝國版圖涵蓋三洲,對於羅馬帝國來說,在其視線內的敵手,只有波斯(漢代史書稱之為安息國)。於是克拉蘇遠徵波斯。
  • 我國甘肅一村村民棕發藍眼,喜歡牛的血腥味,有歐洲基因,從哪來?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群土生土長的甘肅者來寨人,他們卻有著不同於中國人的外貌特徵,在這裡生活了上千年,說著地道的中國方言,身份證上也被歸為漢人,這讓很多人都奇怪不已,也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注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甘肅偏僻的山村,村民的發色和眼睛類似歐洲人,血液檢測發現異常
    ——達爾文一個人的長相是由自己的基因決定的,而這些基因都是遺傳於自己的父母,就是如果父母都是大眼睛,那麼他們生的孩子就一定是大眼睛,父母的膚色如果都很白,那麼孩子的皮膚一定是白的,甘肅的一個偏遠山區中,村民的發色和眼睛類似歐洲人,血液檢測發現了異常。
  • 甘肅發現神秘異族,膚色深紅、鼻梁高聳,NDA鑑定後:古羅馬人
    據悉生活在者來寨的人許多是異族,就是說和我們中國人有點不太一樣,主要是因為生活習慣和長相都是非常不同的,者來寨中幾百人都是膚色深紅、鼻梁高聳、眼睛深陷、毛髮棕色彎曲,這一看就知道是外來人士,那麼到底這些生活在者來寨的這些奇怪的人是來自哪裡的呢?
  • 古羅馬軍團流落甘肅驪靬?真相究竟是啥?
    金昌因銅鎳礦藏豐富而出名,但其實早在一則新聞報導中人們就知道了此地,金昌市的驪靬村流傳著一則羅馬軍團曾流落驪靬的傳說。相傳在公元前53年的卡萊戰役,克拉蘇進攻安息國慘遭失敗,導致克拉蘇死於這場戰役,四萬多人組成的羅馬軍隊也全線潰散,僅僅只有克拉蘇的長子及其率領的第一軍團僥倖逃脫,但這個6000餘人的部隊卻沒有回到羅馬,從此再無蹤跡可尋,使得這段歷史不得不就此中斷。
  • 我國甘肅的一處村莊,村民有著藍眼睛和棕色頭髮,還是漢族人!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國就有這樣的一處村莊,他們並不像我們一樣有著黃色的皮膚和黑色的頭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者來寨這處村莊位於我國甘肅省的永昌縣,有一座神奇的村落便坐落於此處,在這處村莊中的居民,他們有著棕色的頭髮和藍色的眼睛。
  • 甘肅驪靬村人長相奇特,他們究竟是不是消失的羅馬軍團後裔?
    被稱為「羅馬人」的村民們生活如何?關於「羅馬軍團」後裔研究有什麼進展?驪靬研究對當地發展有什麼影響?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前往甘肅考察採訪。在此基礎上,馬國榮的碩士論文《通過線粒體母系遺傳的角度去探究其種族起源顯得尤為重要》(2009年),從母系遺傳角度探究其種族起源,其結論是「驪靬人與中國漢族的親緣關係是最近的,而與歐洲人或者中亞人的親緣關係較遠」。「因此,驪靬人的線粒體多態性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驪靬人是古羅馬軍團的後裔的假說。」
  • 《天降雄師》中的古羅馬軍團,在中國歷史上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漢書陳湯傳》中就提到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的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徵匈奴於郅支城(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城)。在戰場上西漢將士們注意到匈奴單于手下一支很奇特的僱傭軍,他們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土城外設置「重木城」。而這種用圓形盾牌組成魚鱗陣的進攻陣式,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禦手段,正是當年羅馬軍隊所獨有的作戰手段。
  • 古羅馬人與現在的義大利人有何關係?古羅馬的純正後裔現在在哪?
    我們都知道古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時期最強大的帝國,曾經一度幾乎將整個歐洲都徵服了。不過後來隨著歷史的進展,羅馬也走向了衰敗。逐漸的羅馬被日耳曼化了,真正屬於古羅馬血統的人們卻越來越少了。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義大利人不就是原來的羅馬人?
  • 驪靬古城:尋找古羅馬士兵的後裔
    因黃髮藍眼、鼻子高挺、皮膚白皙、毛髮濃密、身材魁梧,特徵與漢人和西域少數民族人種均不相同,一直被周圍地區當作『異族』。事實上,驪靬人在漢朝並非漢族人,而是歐洲人,經過多年與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通婚融合,成為混血人種。根據中西方歷史記載和考證,驪靬人極有可能是古羅馬共和國克拉蘇軍團卡爾萊戰役潰軍,後因多次收編和戰爭,被西漢軍隊俘獲和安置在驪靬城。」這些是真的嗎?
  • 古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不出國門賞羅馬風光,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景區
    你是否聽過古羅馬第一軍團的傳說呢?那是一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軍隊哦,而關於古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至今仍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景區就和古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有著一點點的關係,它就是驪靬(li qian同為二聲)。
  • 歷史過往:甘肅有400餘名羅馬後裔,保留歐洲人體貌,說著流利的漢語
    羅穎是Lixi村羅馬人的後裔,他說:「這裡住著400餘人,他們留著白色的皮膚,黃色的頭髮和藍色的眼睛,他們保留著歐洲的身體。家家都有薰衣草。在古羅馬,薰衣草是一種奢侈品。古羅馬的權貴們喜歡沐浴在薰衣草中。我們每年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家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羅英激動地說:「我希望我的子孫後代記住,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中國。」
  • 驪靬古城:尋找古羅馬士兵的後裔 絲路
    微信公眾號,關注我們或搜索微信號:絲路發現著名漢學家德效騫在對古中國與古羅馬的關係研究中曾做過一個研究——我國甘肅的驪靬人是卡爾萊戰役中古羅馬軍團的後裔文章中說:「『驪靬人』,中國甘肅古驪靬城土著人種,又稱『者來人』、『大秦人』,分布在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一帶,主要聚居在永昌縣者來寨。因黃髮藍眼、鼻子高挺、皮膚白皙、毛髮濃密、身材魁梧,特徵與漢人和西域少數民族人種均不相同,一直被周圍地區當作『異族』。事實上,驪靬人在漢朝並非漢族人,而是歐洲人,經過多年與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通婚融合,成為混血人種。
  • 甘肅有個「羅馬村」,人人金髮碧眼,真是羅馬帝國後裔?
    因為羅馬帝國的不斷擴張,很多羅馬人甚至到過中國。這不,在我國甘肅就有一個「羅馬村」,雖人人說漢語,卻有著歐洲人的外貌特徵。今天我們便深入「羅馬村」來一探究竟。
  • 我國甘肅的小村莊,有一群擁有西方面貌的中國人,這是什麼情況?
    在一首歌中是這樣唱,中華人們是龍的傳人,擁有著黃皮膚黑眼睛的黃種人,可是在我國有這樣一個地方,小村莊裡的人似乎和我們有大不相同,小村莊的人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呢?甘肅獨特小村莊經過記者們走訪調查,發現在這一個小村莊裡的人,他們全都是棕色頭髮和藍色眼睛,這讓很多人不解,我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小村莊呢?
  • 甘肅一奇特的村莊,村民不是黃皮黑眼,歐洲祖先竟在此生活
    文/旅遊星探君(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讀書使人明智,旅行升華氣質我們國家如今飛速發展,也變得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也和從前截然不同了,生活變好了之後,人們卻也有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會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所以我們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就是給我們國家的人們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