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現在很多家庭刻意給孩子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甚至在孩子出生時就開始給孩子聽英文兒歌。伴隨孩子的成長,耳濡目染的是英文兒歌、英文動畫片或早教片,孩子一兩歲時就開始給孩子上外教早教課,這已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現象。
大家都覺得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想把英語變為跟母語一樣融入到孩子骨子裡,於是他們給孩子廣泛地聽英文兒歌,看英文早教片,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有些父母覺得英語也是一種語言,只要增多孩子接觸英語的時間,孩子一定能熟練掌握,而且孩提時期幼兒的口腔發育尚沒有定型,英語發音不會帶漢語口音,說起來更純正地道。所以絕大部分父母支持孩子從小學習英語。
但事實確實如此嗎?JoJo媽大學外語老師Patrick在他的家庭裡,針對孩子是否要從出生時就開始學習英語,做過一個實驗。Patric是地道的紐約人,在中國大學任教的過程中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小麗,小麗是中國人,完全不懂英文,Patrick在中國生活了8年,漢語說得跟英語一樣順溜。
一開始,Patrick打算帶妻子和孩子回美國生活,所以第一胎女兒出生時,他們就教育孩子學英語,每天對著孩子說英語,Patrick純正的英語,小麗蹩腳的英語,但不管怎樣,孩子每天沐浴在英語的說話氛圍裡。孩子兩歲時,他們打消了回美國的念頭,於是又開始教孩子漢語,在孩子的頭三年,孩子英語漢語輪番學習。大家肯定會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英語和漢語肯定都很好吧。但是,結果呢,孩子的英語很蹩腳,漢語也很蹩腳,經常漢語英語兩種語言夾雜著說出來,漢語語句和英語語法說的亂七八糟,搞蒙一圈人。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孩子上小學,孩子加強語文學習之後才有所扭轉。
他們生二胎小女兒時,吸取教訓,因為在國內生活,所以他們單純只教孩子學習中文,一直到孩子3歲多中文熟練情況下,才開始慢慢給孩子增加英語學習,接觸英語詞彙和語句,在孩子5歲時,她已經很熟練的可以用兩種語言對話。
孩子學英語並不是越早越好,只有在母語完全熟悉流暢的前提下學習英語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孩子3-4歲學習英語最合適。孩子學習英語過早,會使孩子母語和英語混淆,結果兩種語言都學不好。孩子母語說得很熟練,語法句型都熟練運用,此時,父母就可以適時為孩子拓展英語詞彙和對話。比如孩子知道中文顏色怎麼表達,父母再適時教孩子英文對應的各種顏色發音,比如孩子知道中文是蘋果,英文是apple,慢慢的,孩子的詞彙量會逐步增大,學習英語就不是什麼難事。
想要孩子學好英語,並不是越早越好,要在孩子適當的年齡把英語引入孩子生活,增加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然後逐步增加孩子英語詞彙量和表達方式,當孩子習慣英語的存在,並一直保留興趣,這才是孩子學好英語的關鍵。
今日互動:你家孩子幾歲開始接觸英語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