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的主要途徑(九)

2021-02-07 紫雲黃氏宗親網

關注本公眾號點擊藍色」紫雲黃氏宗親網」


查對家族碑文對接



     祠堂、家廟、楹聯、老輩墳頭的文物碑記,是尋根的一個重要歷史依據。特別是無家譜可查的家庭、家族,依據碑記尋根是一個重要的路徑。據多數宗親尋根的經驗,發現遷出族人的一代祖或二、三代祖的墳頭一般都刻有碑記,記錄自己遷自哪裡,以供後代尋親之用。我們可以通過近年來閩臺兩地的典型故事了解碑文對接:
例一:通過臺灣空中大學教授蔡相輝先生的尋根自述來了解碑文的重要性。
     我們在臺灣的蔡姓家族對祖先有很強的認同感。我們奉祀的共同祖先是蔡襄(諡號忠惠公,北宋仁宗朝端明殿大學士,歷任泉州、杭州、開封知府)與蔡道憲(諡號忠烈公,福建晉江人,明崇禎朝長沙推官,張獻忠攻長沙不屈被殺),在臺灣以晉江祖居地「峰山」為堂號,未以「濟陽」為總堂號。
     在臺灣,我們各家正廳出入大門口有嵌字對聯,上聯首字為「峰」字,下聯首字為「山」字,橫批寫「峰山衍派」四個大字。每逢家中有婚事必迎請忠惠、忠烈二公神像鑑盟,喜慶及清明祭祖必掛燈籠,上書「峰山」二字。因此,「峰山」二字是我們家族的燈號,而族譜記載,我們祖先的根源叫洋坑,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南門外。
    臺灣北港蔡姓宗親人數眾多,最盛時期人口有近萬人,兩岸宗親互有往來,至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被迫將臺灣割讓日本,此後兩岸蔡姓族人開始疏遠。次年,日本派兵來臺接收,峰山族人蔡慶元(然明),字鏡秋,為臺南府學生員,光緒十九年(1893)任北港街揚清局長,己未年割臺期間,任地方團練慶字營統領,日軍入臺後,他不願做亡國奴,率族人抵抗,由於寡不敵眾,在日軍現代裝備壓制下兵敗,搭船回泉州居安海街石獅巷,光緒二十五年(1899)卒。蔡慶元居石獅時曾整理出自峰山開基祖日燁公至其輩分族譜流傳下來。日治時期,蔡姓族人仍掌北港商業牛耳,大正年間,由於西勢街建宗廟團結族人的構想,地點雖已選定,但礙於懼怕日人憶起蔡姓族人曾有抗日活動加以挑剔而未進行。

    

     1945年臺灣光復,1992年成立雲林縣北港柯蔡宗親會,同時開始規劃建立宗親會館,2011年10月29日新建宗親會會館落成,始有一正式館場供奉蔡氏先祖並為與世界各國宗親交流的平臺。1980年代中後期兩岸關係開始緩和,臺灣也開放人民至大陸進行探親、宗教、文化交流,北港蔡姓宗親前監察委員蔡素女與蔡林海等人回到大陸,往石獅尋根,雖無具體收穫,卻在數月後接到容卿蔡氏族人來函,謂古「洋坑」已改名「容卿」,歡迎族親前往探訪,這是筆者首次知道「洋坑」改名的訊息。臺灣空中大學教授蔡相輝先生多次回閩尋根,查詢閩臺族譜書籍,僅看到有容卿蔡姓移居臺北小洋坑的記載,但是,全無蔡姓移居北港之事。
   當時福建省姓氏源流硏究會柯蔡委員會會長兼任福建蔡襄硏究會秘書長的蔡幹豪先生,聯繫石獅蔡姓族人後,驅車陪我往石獅容卿參訪,並確認容卿是笨港蔡姓的祖居地「洋坑」。
在考察石獅容卿蔡氏家廟時,筆者在家廟的明堂右側看到一方道光二十一年(1841)石碑碑,碑文云: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廟之傾頹,孫子其忍乎,然有不忍之心者,必有不忍之事,我族慶宗少生峰山,長住臺笨,胸懷浩大,氣品非常,凡諸義舉,靡所不為,而一性仁孝誠敬之心,則本諸夙昔而見於祖廟之傾者也。夫人煙輻輳,戶口殷繁,非無饒裕之家,誰念棟折而重新?亦有素封之子,孰憫榬崩而再造?惟其一人聞先靈不奠,如置身於荊棘,盡孝敬之精誠,備千百之財貨,馳書擇吉,乙亥爰興土木之工,用人董事,庚子立見廟宇之竣,猗與休哉!竭誠致敬,承擔獨出於一人,費用、費財,營建無需於旁貸,大義能建,黃白不惜,宜乎上邀穹蒼之眷,下達百神之應,屬在族人無以為意,爰立一碑以志其事,務使功名藏於祖廟,德行彰於後世。
「十六世孫本烈撰董事迪口迪口迪口汝錦汝池本烈「時道光二十ー年歲次辛丑瓜月中澣族人謹勒泉郡西口口刻」


     蔡氏家廟門口兩側,又有民國十一年(1922)蔡培東題詞石碑數方,石碑落款題「臺北蔡培東」,「臺北」字就誤成為引導福建宗親到臺北收族認親無果,而福建學者撰述閩臺族譜時,將容卿移民臺灣往臺北縣市方向指引的重要原因。

     「笨港」是臺灣原住民土語,荷蘭殖民者佔據時已見記載。康熙年間設臺灣府,當時即有「笨港街」,歸臺灣府諸羅縣管轄。乾隆四年(1739),因街肆龐大分為「笨港北街與笨港南街」,蔡姓都居北街。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抗清事件後,諸羅縣改名嘉義縣,笨港街仍沿舊稱。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分嘉義縣北與彰化縣南新設雲林縣,笨港街被劃入雲林縣,並改稱北港街,所以在臺灣的洋坑族人(臺灣的容卿人)效仿「臺笨」舊例,用「臺北」來指臺灣的北港街。

因為兩岸的隔絕,洋坑鄉人(石獅容卿)不知臺灣歷史的轉變,福建出版的有關閩臺族譜都認為臺北有個小洋坑,但卻找不到小洋坑在哪裡。再加上洋坑蔡姓移居北港,是多次性移居,且乾隆五十二年(1787)林爽文事件時,笨港被攻破,街肆被夷為平地,早期移民家族史料蕩然無存,僅祖宗牌位可供比對,以致多年來在臺灣的洋坑族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故裡在石獅。祠堂碑文的記載雖然把「臺」灣「北」港,寫成「臺北」,但是記載的歷史事件為我們尋根提供了依據。
     至三房下三落祠堂參觀,因西勢裡前清舊地名牛灶內,聽家中長輩提及蔡姓祖先以販牛、屠牛為業,直至1970年代北港仍有牛墟、牛灶,北港蔡姓牛販仍為臺北三重地區牛肉供應的主要來源。下三落祠堂內奉祀蔡襄、蔡道憲神像。在靈獅村路上看到了七王爺館,規模甚小,七王爺為北港峰山蔡姓專有祀神,日治時期留下史料謂廟內奉祀從事復明運動的隆武帝與鄭成功家族,蔡相輝年輕時曾走遍全臺各地主要王爺廟,北港之外尚未見過以七王爺館命名者,容卿亦有此廟,印證兩地血緣相接,文化相承,難怪容卿族人謂臺灣有小洋坑。




例二:同胞謝長廷過去雖然知道自己原籍福建省閩南地區,但不知道是哪一個縣。20世紀90年代,時任「立委」的謝長廷曾經幾次訪問中國大陸,到過廈門、北京等地,沒有到過東山。他曾託人到閩南「尋根」,但沒有著落,故一直都有「尋根」之思。2000年7月他在高雄市長任上當選民進黨主席,準備應廈門市長朱亞衍邀請訪問鷺島時,就有請求大陸有關方面幫助他「尋根」的打算。但因受到黨內基本教義派及臺灣行政當局的阻撓,這一願望未能實現。然而,他要「尋根」的想法一直沒有泯滅,曾對臺灣地區的謝氏宗親團體有所表露。

 

     2008年6月之後,當謝長廷在民進黨初選中勝出後,臺灣謝氏源流委員會致函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謝氏委員會,要求協助查找謝長廷祖籍,但由於只是表示謝長廷祖籍可能在閩南,並無詳細資料,故謝氏委員會無法給予協助。9月中旬,臺灣謝氏源流委員會再次傳真致函福建省姓氏研究會謝氏源流委員會,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謝長廷族系情況和具體線索。函中說,「臺灣民進黨謝長廷的祖籍地有說在漳浦,有說在南靖,更有說在同安,莫衷一是。
    現據可靠消息是在詔安二十六都(郡)。然而,詔安只有一都至五都,沒有二十六都,所以,確切的祖籍地尚需查覓。謝長廷的先祖(遷臺祖)名叫謝光玉,謝光玉的兒子謝建雍(小名「虎魚」),清代在臺灣澎湖任協臺,謝建雍兒子謝升源為滬尾(今臺灣淡水市)守備(五品官),謝升源子謝慶瑞。謝慶瑞有三子,季子叫謝五珠。謝五珠有三子,長子叫謝泮水。謝泮水有二子,長子叫謝仁壽,謝長廷是次子。」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謝氏委員會副會長、謝氏委員會漳州分會會長謝國城專程趕到東山島康美鎮銅(金本)村,對謝長廷先祖兩座墳墓進行現場核查,確認兩座墳墓的墓主姓名及立碑石子孫姓名等記載與臺灣謝氏源流委員會來函提供的族系情況相符;2007年10月10日下年,有關文史專家及謝氏宗親又在東山縣銅陵鎮頂街發現謝長廷先祖故居及神主牌,這兩次發現證實:謝長廷祖籍地在福建東山無疑。



泉州紫雲黃氏(五安)總譜編委會


雄勇/搜集整理                       編輯/佳炎


長按二維碼關注紫雲黃氏宗親網公眾號


紫雲黃氏(五安)總譜編委會尋根尋親平臺

投稿郵箱:331510587@qq.com

聯繫電話:13505097782      13850795231

(投稿請註明姓名、地址、電話及其他聲明)



長按或掃一掃二維碼聯繫總譜編委會



                                                                                                                                   


相關焦點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19.9.25)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我姓陳,代字輩,祖輩口傳我們祖輩是從湖南保慶邵陽灣基塘來到貴州省睛隆縣碧痕鎮上馬場的,一世祖陳學惟氏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21.2.24)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我來自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安谷塘上的,現在尋找陳公字智敘州府高縣慰下綏來鄉坳子,字輩:世,軒,祖,德,光,明,富,貴,永,康,寧,子,孫,從,興,啟,世,代,座,朝,廷。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21.2.21)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本人是吉安市青原區河東街道贛江村村委會灘頭村小組,由山東遷來本地400年,始遷袓是陳文介,做官而來現尋文介兒子武丙,據傳遷雲南但不知何地望雲南宗親提供電話。
  • 尋根問祖的主要途徑(五)
    清末學者楊浚在《四神志略》中列出的媽祖(即 「天上聖母」)、廣澤尊王、清水祖師、保生大帝四位福建主要神祇 ,即是閩南傳統民間信仰神明的主要代表。隨著閩南華僑的出國,閩南地區傳統民間信仰也傳播到海外。    族神信仰對接。如,清水祖師原為閩南民間信仰的重要神靈,清水祖師聖號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閩南一帶多稱為「烏面祖師」,在臺灣地區又稱為「祖師公」或「祖師爺」。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19.4.21)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我祖上是湖北宣恩縣東鄉裡二甲陳家灣於乾隆至嘉慶年間逃難到廣西百色市樂業縣一共九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共十房在樂業分家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十三則(2019.2.16)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 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吾族自先祖居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於大清康熙時入川,始祖陳應(應)高任氏插業於西邑縣多寶寺廟子灣,(西邑縣就是西充
  • 【尋根問祖】全國尋根問祖信息(2021.01.11)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我祖上是從雲南金河邊三岔溝搬來貴州普定的,聽口述:五世祖是因和他老婆鬥嘴,提個凳子嚇對方,小姑從後面去拉!
  • 尋根問祖的思路,尋根的王家人請深度閱讀!
    01、尋根問祖第一步02、尋根問祖第二步:尋根信息的對接和確認  尋根信物並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譜記載的、口頭流傳的祖先名號、祖墳祖墓這些尋根信息,通過網絡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認對接的這些信息,沒有相似點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尋根信息越詳盡,尋根可能性也就越大。
  • 尋根問祖:貴州省蕭氏字輩集錦
    1805660362016、尋根問祖家譜有關記載,入黔始祖蕭興琦(老人們傳說)——然後是世賢、儀瑞、凱奎、仕甲、如金、啟俊、廷棟、國宣、永學、再軍,入黔始祖之前,無可考——想尋求些線索和資料,請蕭氏宗親們幫個忙,謝了!
  • 【尋根問祖】全國各地尋根信息(2021.02.20)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尋根問祖,尋找人生的來處,血脈的源頭...尋根問祖請點擊→尋根問祖指南一、宗親們大家好,尋根問祖,由於我村丟失了族譜,手上沒有族譜長細資料,只有聽長輩們口述傳歷史, 始祖陳昭明開基祖,屬明未清初期間,(含同音字陳朝明)約三百三十年左右,不知昭明祖原籍在那裡?
  • 尋根問祖:增城羅氏興寧尋根問祖
    尋根問祖,是人的一種本性。尋根問祖的過程,也是尋夢之旅。它不僅僅是尋找族譜,尋找族群,尋找先祖,尋找親人,也是尋找家族之夢、民族之夢,更是一種家國情懷。由中華羅氏永久榮譽會長:羅河勝會長,羅玉忠執行會長,羅鏡才鎮長等一行20多人。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
    原標題: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 韓國商人向記者展示的《宜寧餘氏族譜序》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 尋根問祖:一家人
    寧都縣對坊三十位黎氏宗親在贛州師專自然計算系主任黎翔、村裡高輩分鄉賢黎萬生的帶領下,分乘八部車一路春風,回到祖地東韶察看度公文化園(祖祠)建設情況,受到了建祠理事會黎江軍理事長等人的熱情接待。尋根問祖,是人的一種本性、一個情結、一份真情。民族是家族的集合,家族是民族的鏡子。每個家族都有一個夢,那就是人丁興旺、門第光耀。個人與家庭、家族與民族是聯繫在一起的。尋根問祖的過程,也是尋夢之旅。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圖)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餘哲模在韓國餘氏宗親會擔任理事。他告訴記者,目前韓國有2萬多餘氏宗親,而他的寧波之行也寄託了韓國2萬餘氏族人的尋根夢。
  • 蘭陵源流|尋根問祖:重慶蕭氏字輩集錦
    1、(渝)巫溪蕭世華(1045391087) 各位宗親好,你們都有族譜在手,易於尋根問祖,而我們的族譜在文革期被燒毀,只有老輩記憶的十多個字輩,但與你們發布的班文裡沒有相同的,真讓我們無從著手啊 15、渝~蕭治華~三公(興,典,奧)祖典公之後(QQ462753487)  我們支系祖典公後裔,祖典公~福一郎~淑權~(蕭政,蕭貴,蕭所三,蕭賢三)~如泰~景山~必昇~興詔~(廷璁,廷瑾)~植中~鳳甫~鷹惠~(元隆,克隆,光隆)隆字輩入川始祖,繼卋常安,漢相傳芳遠,功高啟俊賢尋根 問 祖由於種種原因家譜不知何處
  • 尋根問祖
    聯繫人:蕭貞華電話:13766258948八,尋鰲山始祖然清公後裔我《鰲山蕭氏嗣裔》外遷情況:我鰲山始祖然清公,明洪武四年由吳遷楚,旦落湖南省湘潭縣青山橋鎮大倉村,歸葬青山橋鎮鰲魚地,故稱鰲山蕭氏。公派岱上、龍安、霞嶺三房,發派二七代,丁口近六萬之眾。大多聚居於湘潭、湘鄉、衡山、衡陽、雙峰五縣交界處,亦有外遷異國他鄉者不少。
  • 「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啟動
    4月30日,「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在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炎帝廣場啟動,宣告5月30日將正式舉辦民間拜祖典禮。本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堅持「線下簡約莊重、線上隆重熱烈、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減、傳承性不變」的原則,圍繞「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這一主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國家級、全球化、民間性」特點,在一個月左右,分三個階段逐步推進。
  • 山西大同、朔州謝氏晉城洞八嶺尋根問祖,探訪神秘的謝氏古堡大院
    2020年9月,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山西大同市、朔州市謝氏宗親聯誼會一行宗親家人來到了山西省洪洞縣尋根問祖。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聖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大槐樹祭祖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第155期】胡氏尋根問祖
    譜書                                                            【尋根】 蓋聞 人生於天地間人生之有祖猶水之有源如木之有根是祖者乃人所託始者也吾宗族人繁衍散之始分都邑縣府散居寥廓鄉村數百年 音信相迚鮮往來有跡有譜者且不美哉一宗族本同一氣而生也當思木本水源及其久矣遠慚有親踈分惟聖者明禮義有敬重祖宗之心不聖者視之宗族如路人甚則相殘蠧害宜守規戒立綱陳紀大義為聖萬年久也則系世不明遠祖失宗派之人且不受祖宗者哉
  • 【尋根問祖】貴州宗親尋根問祖信息一組(集中連發三天,以後分省發布)大家查查家譜,希望早日團圓!
    貴州宗親尋根問祖信息一組,大家查查家譜,希望早日團圓!聯繫人:陳開軍 電話:15085743190 微信同號 地址:貴州省黔西縣協和鎮木弄村金家寨15、尋根問祖,字輩譜:白,顯,啟,太,元  聯繫人:陳小波 電話:18786945881 微信同號  地址: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洋川鎮16、貴州省納雍縣勺窩鄉巴雍村的字輩班行 字輩譜:玉真陞洪永,宗春祖佔元,再興雲志遠,榮顯應庭先,建國光華選,林開鳳士全,天清文德啟,學正尚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