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炳輝:「楊公地理」的精髓是「地理五訣」?

2021-01-07 楊公杖YGZ

古代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鼎盛時期,各種學術也廣泛興起,更突出的是孕育出江西派地理宗師楊筠松,他創立的江西「形勢宗」地理文化,促進和發展了古代「堪輿」理論體系。楊筠松(救貧)撰寫和存留下來的《撼龍經》《疑龍經》等著作,體現了「形法」(贛派)的優點,形放楊筠松地理文化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其核心精髓是:「地理五訣」。

所謂「地理五訣」是指「龍、穴、砂、水、向」,實質上是把自然環境要素歸納五個方面,楊筠松根據這五個方面本身的條件及其相互關係來決定人居的選址、規劃、設計和布局,其主要步驟就是:「尋龍」「察砂」「觀水」「點穴」「定向」。

【尋龍】所謂「龍」,也就是大氣脈。「龍脈」是指山脈的主脈和支脈。從地質學角度講,若干相鄰山嶺沿一定方向有規律分布,稱為山脈,脈是指山脈分布具有脈狀。其中構成山脈主體的山嶺為主脈,從山脈延伸出去的為支脈,多條山脈匯集的中心,稱為山結。「楊公地理」中所謂「祖山」是指群山的起源之處,相當於山結或主脈。由於崑崙山是一個山結,故「楊公地理」中的許多「龍脈」便以此為「祖山」。因而,唐僖宗在長安失陷前夕,降旨楊筠松「斷髮入崑崙山步龍」,就是去「祖山」尋找「龍脈」。

楊筠松(救貧)在他的著作《撼龍經》中闡述:

「須彌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幃為杳冥。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

這是《撼龍經》的開頭一段,概括性地介紹整個中國的「龍」。也就是大氣脈。他認為傳說中的須彌山是天地的骨幹,就像人的脊梁骨。再從這裡分出東西南北四大龍脈,就像人的四肢。其中的南龍到了中國,又形成自己的龍脈系統;九曲黃河是大腸。其餘的主要河流是膀胱,然後又分支分脈,氣脈止聚的地方,大點的成為都城,帝王統治,小些的成為郡縣,公侯管轄,再小的成為小市鎮,也有富貴人家居住。

楊筠松對山形的考察,在《撼龍經》中闡述:

「北辰一星中天尊,上相上將居四垣。天乙太乙明堂照,華蓋三臺相後先。此星萬裡不得一,此龍不許時人識。識得之時不用藏,留與皇朝鎮家園。請從垣外論九星,北半星宮系幾名。貪巨武星並輔弼,祿文廉破地中行。九星人言有三吉,三吉之餘有輔弼。不知星曜定錙銖,禍福之門教君識」。

這裡引出九星的概念。所謂九星,其實就是九種不同形狀的山,被取名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它們有的主禍,有的主福,人們必須詳加識別。

何謂「察分合向背,分主客正從」。「楊公地理」把主幹龍前後左右的支龍稱為帳幕。無帳幕之主龍則孤單,而「後有託的有送的,旁有護的有纏的,託多護多纏多,龍神大貴。」這情景就好像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大轎迎送,鳴鑼開道,前呼後擁。

楊筠松以此理念為城鎮鄉村「尋龍、選址,規劃布局。

【察砂】「砂」是指主龍四周的小山。主龍山左右的山稱為護砂,即青龍白虎;位於主龍前方的小山丘,近者為案山,遠者為朝山。楊筠松(救貧)對理想「地理」模式強調閉合的地形,故護砂是否呈「環抱之勢」便成為判斷砂之貴賤的依據。左右護砂達到「上八字開」、「下八字合」方可聚財,為富砂貴砂,判為吉;反之,若是「八風吹穴」、「孤脈獨龍」則為貧砂、賤砂、反砂,判為兇。同時砂山的形體也是判斷吉兇的根據。氣吉」則「形必秀潤、特達、端莊」;「氣兇」則「形必粗頑、破碎」。朝山、案山的形狀要求似筆架、似豎旗、似獅像虎、似三臺、似玉圭、似橫琴等,而忌石頭裸露或形如停屍。

在所有環繞吉祥人居環境的「砂」中,最重要的當屬所謂「四神砂」,它們是位于吉祥地左右前後四個方向的小山,假借天上四方星宿的名字為它們命名:青龍(位于吉祥地之左)、白虎(位于吉祥地之右)、朱雀(位于吉祥地之前)、玄武(位于吉祥地之後)。而且指出,只有秀麗端莊的「砂才算是吉祥的。因而,具備了秀美的「四神砂」的地方,在各種尺度下都會是一個景色怡人的善居環境。

【觀水】「楊公地理」的觀水主要內容包括「水口」、「水城」和審水質及流動狀況。所謂「水口」是指水流入和流出之處,「水來之處謂之天門」,「水去之處謂之地戶」。因為水主財,因此「天門」要開,意指財源滾滾來;「地戶」要閉,意指財用不竭。因為有些小河往往發源於閉合地形周圍的山丘,無明顯的「天門」,故水口逐漸演化為專指「地戶」。「水城」指河道的彎曲形態。「水抱邊可尋地,水反邊不可下」,即村落房舍要定在水環抱的一邊,這是由於在彎彎曲曲的河流中,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水流緩,使河水對河岸的衝刷狀況不同。審理水的具體形態,水要清潔透明,水流平緩則為吉,若水有「歪斜傾瀉之患」則為兇。水的流向以由西向東流為最妙,這主要是根據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形特點推衍出來的。其中包括水的來源、走勢和質量三個方面的考察。吉祥地點的「水」應該與「龍」和「砂」一起,對該地點造成重疊、關欄、內斂向心的圍合態勢。楊筠松在《疑龍經》中闡述:

尋龍千裡遠迢迢,其次五百三百裡,先識輿圖觀水源,兩水夾來皆有氣。水源自是有長短,長作軍州短做縣。

曲巖有水抱龍頭,抱處好尋氣不散。到此先看水口山,水口交牙內局寬。便覺寬容平處覓,左右周圍無空閒。

楊筠松告訴人們,尋找主幹氣脈要看纏護之山脈和纏山之長。另外就要看水源,兩水夾護的地方有氣脈。水流曲折之處,關欄生氣,如果水口有山,肯定找得到真穴地(建築物的中心區)。周圍山水作歡迎朝拜的姿態,這種穴地準確無疑是好地。古人詩曰:「明師看水口,俗師滿山走」。水必須有分有合,才有地理,正是:

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高山既認星峰起,兩水矢處是真龍。

古人建鄉鎮建城市,按照楊松「地理文化」理念都先要觀水認出氣脈的頓伏情形才興工。

【點穴】「穴」的原始意義是洞穴。考古學者發現,人類的祖先學會在平地建房之前是住在天然洞穴或人工挖的洞穴中,以躲避寒風的襲擊或野獸的威脅。後來人類走出洞穴在平地建房,穴的含義也就逐漸演變為房屋住宅的基址。所謂點穴,就是確定屋基的範圍。

楊筠松把房屋住宅的「穴」位與人體內的穴位相比,認為房屋住宅的「穴」位是陰陽相配的部位,如果房屋住宅建在這裡,則可使住戶身體健康,子孫繁衍,財源廣大。這裡所謂陰陽相配,實際上是對地形超伏的描述,地面突出的部分屬陰,凹下的部分屬陽,穴位處於寬大的明堂上突起的小高地,這便是陽中之陰。楊救貧在《疑龍經》中表述:

「外縣京國多平洋,也有城邑在高崗。淮甸州縣在水尾,夔峽山嶺是城隍。隨他地勢看高下,不可執一拘攣也。千萬隨山尋穴形,此說定能分真假。冀州壺口落低下,蓋緣輔弼為垣馬。太原落處尖似槍,蓋緣廉破龍最長。建康落在坡平地,蓋緣輔弼星為體。大梁平坦古戰場,熊耳為龍星可詳。長安帝垣星外峙,巨武行龍生出勢。京師落在垣局中,狼星夾出巨門龍。太行走如河中府,入首連生六七存。入首雖然只是山,落處卻在迴環間。此與窩鉗無以異,只在大小識形難」。

楊筠松從小穴地址說到大地理,證明氣脈聚集有各種情況,不能太拘泥。比如很多城市建在平地,但也有的建在高崗。淮河畔的城在水之尾,三峽旁的城卻在山之巔。這都是隨著氣脈變化來的。冀州城、太原城、建康城、長安城,河中府等等,都因為各自氣脈山形不同,所以建城之地也各自有異。

明堂遠曲如繞繩,遠在穴前須內向。內向之水抱身橫,對面抱來弓帶象。上山下來下山上,中有吉穴隨形向。

古代地理師按照楊筠松地理文化的理念,「入山尋水口,登穴看明堂」。這裡認為明堂以層層交鎖的為最好,免得穴中生氣被風吹散。有的地理先生往往弄不清,甚至把橫山指作真地,根本不知那些山只是阻擋生氣洩露的,好的明堂朝向穴地,水流環抱象弓帶,這樣的穴地自然吉利。

「楊公地理」的「點穴」,是指在綜合考慮了山水狀況之後,準確地找到山環水抱的這塊區域中龍、砂、水種種景觀意象最完美的那個點。這個點將成為建築群落中核心建築的基址。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因地勢有起伏,改變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狀況,從而保證了屋基的地面乾燥和通風良好。如城鎮主街道的十字交叉處、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廳、宅舍的中堂等。

楊筠松用於「點穴」的工具是一根竹竿,同時作為丈量地形的尺度(魯班尺)。贛南客家人稱他為「竹杖芒鞋楊救貧」,是說他用竹子做的「手杖」,穿著用稻草編制的「草鞋,到處雲遊,「尋龍」「察砂」「觀水「點穴」。

【定向】定向是確定房屋朝向,其主要的測量工具是指南針(羅盤)。

楊筠松(救貧)「地理文化」的「定向」,是要求建築物的朝向多與自然因素有關,如採光、背風、排水等。但進入明清時期,用來觀測方位、定向基址的「羅盤」,「方家」(古代的風水師)出於職業活動的需要,在上面劃上八卦、天幹、地支、二十四山、二十四節氣、九星、穿山七十二、黃道十二宮、二十八宿等等,最簡單的「羅盤」至少有四、五圈注字,有的則多至四十幾圈,把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硬湊在一起,異化」並歪曲了楊筠松地理文化核心理念。

從表面上看,「地理五訣」是圍繞「龍」和「氣」展開敘述的,判斷是「真龍」還是「死龍」,有無「真氣」,以及是否能「聚氣」。「地理五訣」的許多內容是對地質、地貌、氣候、土壤、水文、植被以及地理方位等的考察,具有一定科學內容。但這並不是說「地理五訣」就全部是科學。首先,「地理五訣」把山比作龍、虎、獅等,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變成了人與動物的關係,這一方面有利於使人們建立起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的思想,表現出積極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卻阻止了人們進一步去探討自然現象的本質,故具有消極意義。其次後人為了符合「生龍」「死龍」「氣」的說法,對「地理五訣」添加了許多虛無的內容,使之染上濃濃的迷信色彩,這就要求對傳統文化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把古代優秀的文化遺產,用來推動當前社會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毓錀堂三僚楊公弟子班拜師儀式12月30日在三僚楊公祠舉行
    前言毓錀堂楊公弟子班(2021年元旦班)12月30日在楊公祠堂正式拜師完成,來自五湖四海的楊公風水愛好者齊聚一堂敬拜在曾文辿第三十九代嫡系傳人,三僚風水明師曾昭輝先生嫡孫曾慶華先生門下。為了能夠學到真正的風水之術,他們不遠千裡,懷揣著對風水文化的無限熱情,來到贛州三僚毓錀堂,正式成為楊公風水的傳人,並開始學習楊公風水漫長路程。遵循傳統,舉行拜師儀式凡是毓錀堂弟子,都需舉行傳統的拜師儀式,這是遵循傳統,是真正意義上的拜師授徒,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師徒間的關係猶如家人,常來常往。
  • 古籍線裝善本 蔣大鴻嫡傳 三元地理秘書十一種批註 汪雲吾 劉樂山注 16開線裝版
    ●完整地對蔣氏嫡派真傳一脈三元理、法、訣具體洩露。●通過本書,可以窺知蔣大鴻三元法的本來面目,甚為活潑簡要,而又具有奇驗,並無後世三元玄空學的種種牽強煩瑣。三元玄空之學,自清初蔣大鴻《地理辨正》以來,力闢偽法,尉為堪輿正宗,影響深遠。然「有洩天機之禁。故其言猶引而不發。」其真訣作法,除蔣氏門人外,「不出其門牆」。數百年來一直以來隠而不宣。
  •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基礎篇:細論風水學中的四美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基礎篇:細論風水學中的四美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大家好,這裡是中天易學國學文化大講堂,前幾天我們講了風水中的」三綱五常」今天我們接著講解風水中的四美,四美之說源於清代風水大師趙九峰。
  •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細論九宮水法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細論九宮水法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要想成為風水師和了解風水的人,這些都需要爛背於胸活學活用。九宮水法,是論十二長生宮中每一個宮位的來去水的吉兇。
  •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細論:辛壬會而聚辰,水局辛龍生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 《地理五訣》細論:辛壬會而聚辰,水局辛龍生旺死絕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 【紅囊經】地理秘訣(上)
    合得九星宗妙訣。五行要分別。七十二龍分五音。仔細認天星。六十甲子循環布。認得吉兇處。四十八局是分金。逐位細推尋。明穴明山明水路。尋取五行布。金木水火義精通。番值八山奇。分局布局排星卦。五行通用也。番山番值五行蹤。世間少人逢。但將牢記取。禍福靈如鬼。不信但覆古人墳。處處合神文。此是楊曾真口訣。匪人休浪洩。有人傳得值千金。便是當年司馬身。   此乃序諸家之偽。而七十二龍也。地理穿山透地。
  • 研究學習傳統地理文化的重要工具——羅盤
    由於傳統地理流派的不同,傳統地理理氣理論的差異,導致羅盤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三合盤、三元盤、三元三合綜合盤,此外還有依其門派自製的如玄空盤、八宅盤、金鎖玉關盤等幾十種。就其大小來說,有象徵四季的四寸盤,象徵八卦的八寸盤,有象徵十二個月的十二寸盤,還有小至二寸的踩山盤和大到象徵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寸盤。
  • 什麼是地理?什麼是地理?
    地理便是一個很好的了解渠道,那麼什麼是地理呢?來自於百度百科的一部分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 吉祥用品:東西南北中,五路財神來您家!
    三僚堪輿風水文化研究學院為了發揚國學文化、助力復興中華,為發揚中華傳統國學精髓,弘揚三僚堪輿風水玄學文化,為響應國家關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號召,推動國學文化傳承與發展工程,讓正宗的楊公風水術更好的傳承與發展並發揚光大。隨著國家對傳統風水文化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風水愛好者加入風水行業中。
  • 教師招聘考試地理學科「人文地理」備考資料五
    6、地理信息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7、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範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①脆弱的環境;②尖銳的人地矛盾。9、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①自然原因(土壤、氣候);②人為原因(毀林、輪荒、開礦)。
  • 世界地理第一講:世界地理概況(中)
    五、南美洲 1.地理位置2.地形特徵:三大地形區:西部山地,東部平原、高原相間分布。如大範圍定位:特殊經緯線定位:二、根據地理事物的輪廓形狀特徵定位(1)根據「面」狀地理事物的輪廓形狀判斷: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輪廓,世界各大洲、13個區域、主要國家的輪廓,一些重要湖泊(如五大湖、貝加爾湖、裏海、鹹海
  • 別克品牌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
    別克品牌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 2015年03月30日 10:41 上海通用汽車 佚名   近日,由上海通用汽車別克品牌攜手NGC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共同拍攝製作的6集大型文化紀錄片《Route Awakening寰行中國》今日起在全國29個電視臺的《寰宇地理》時段播出,每周五兩集聯播。
  • 地理五訣(玄武、朱雀、青龍、白虎、明堂)斷吉兇
    五、論明堂吉兇  明堂大廣闊,家內富貴人;明堂要圓團,男女進田莊;  明堂有橫水,富貴老翁郎;明堂有宮衣,家內谷積倉;  明堂要窩深,子孫積千金本學院編輯文章與圖片,僅從學術角度印證楊公風水周易五術學之應用及起到傳達信息之目的,絲毫沒有任何意圖與偏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閱讀者有需了解更加詳盡專業知識請與專業導師聯繫,以獲得相應幫助。
  • 新時代區域經濟地理研究的又一範本——評《涪陵經濟地理》
    現有區域經濟地理研究主要探討區域經濟集聚現象,較少涉獵空間集聚。在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區域經濟地理研究歷程及核心內容的基礎上,涪陵區社科聯主席何侍昌同志等完成的《涪陵經濟地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是新時代區域經濟地理研究的又一範本。該書調研詳實,分析透徹,內容充實,觀點新穎,是研究區域經濟地理的範本。
  • 與地理相關的專業
    想聽分析慢慢看,只要答案向下拉松鼠曾經寫過一篇選科小文,說地理是理科不是文科。今天來說說地理,以及與地理密切相關的專業。一先來解釋下高考「史地政」,地理為何屬於理科類學科,又為何被劃到文科組合?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
  • 房龍地理 歷史是地理的第四維
    這本 「房龍地理」,是我珍藏的書。這本書成書是1932年。被譯成了14國文字反覆再版。2004年有幸被我遇到。非常喜歡。之後又搜集了很多房龍的著作來讀。書裡面從地球的概念開始闡述,接著就講到了地裡的形成。四季的形成。
  •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地理學科的四大傳統
    地理課程標準修訂組特別強調了從地理學科維度、中國地理課程百年發展維度,以及國際地理教育比較等維度,對學術領域的地理學科和課程領域的地理學科進行了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了地理學科的使命、目標、思想方法和手段,並結合高中地理課程的特點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要求,將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確立為地理核心素養。[3][4]全國各地多個版本的課程標準《地理》教科書得以再一次修訂。
  • 【聖經地理課程(一)】聖經地理簡介 (上)
    呂榮輝博士(Dr.Jonathan J.Lu)現任: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 地理榮譽教授(1992年至今)    臺灣高雄聖光神學院 院長(1992-2000年)臺灣高雄聖光神學院 聖經地理榮譽教授(2000年至今)課程:聖經地理、使徒行轉地理、入出埃及經西乃到入迦南學歷:
  • 高考地理考出新高度,地理應該怎麼學?
    儘管大多數人都以搞笑,調侃的態度來轉發微博,但是對於完成高考地理的考生來說,「平頂山」考試問題是一個超高級的問題,甚至許多地理老師也不能說他們能做到。 1.考試題太複雜該高考地理題佔24分,屬於比較全面的地理知識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