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龍南區市領導團結帶領全市人民
聚焦發展主旋律
以自強不息、勇爭一流的爭先勁頭
敢想敢幹、創新求變的蓬勃朝氣
精誠團結、敢於勝利的攻堅精神
奮力推進六大攻堅戰
以工作實績詮釋奮進者的足跡
一段視頻帶你
回眸一年來在六大攻堅戰中
那一個個感動的瞬間
▼
《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譜寫「強旺美富」明珠市新篇章》
一起來看看2020年
龍南交出的新答卷
↓↓↓
2020年六大攻堅戰數據
2020年列入贛州市調度項目97個
預計完成投資375億元
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80%
01 主攻工業態勢強勁
突出抓好育龍頭、補鏈條、建平臺、保要素、強集群,現有電子信息企業150餘家,首位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
撤縣設市以來每月一籤約,籤約工業項目52個,籤約資金512.6億元,全年籤約工業項目68個, 籤約金額625.38億元,其中5020項目9個,創歷史新高,接續演繹洽談到動工一個月、當日洽談當日籤約的「龍南速度」,形成了滾動發展格局。
△每月開展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圖為12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當天共籤約項目10個,總投資168.14億元,其中,道氏技術總投資125億元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全生命周期綠色製造項目,實現了龍南主攻工業百億項目「零」的突破。
突出抓好企業創新主體建設,駿亞精密為全省入選工信部企業上雲典型案例唯一企業、獲評全省首批「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示範企業、剛性印製電路板產品獲評國家綠色設計產品,志浩電子5G應用高精密線路板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名單。
△龍南以商招商,引進電子信息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打造了從電子新材料、電子元器件,到覆銅板、多層高密度線路板等,直至智能終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圖為贛州電子信息產業帶龍頭企業江西聯茂電子科技生產線。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實行「容缺後補」政務創新服務,積極幫助企業紓難解困,破解發展難題,累計發放貸款30.11億元、穩工補貼資金280餘萬元。
連續四年重獎主攻工業「功臣」,獎勵2019年度優強企業2261餘萬元,62家規上企業享受電價補貼1720餘萬元。
△龍南把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建設作為主攻工業的重頭戲,僅用3年左右時間,創造了與過去20年相等量的園區規模和3倍總產值,相當於再造了一個龍南經開區。如今,龍南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晉級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圖為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
02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開展百日攻堅「清零行動」,2020年脫貧530戶1070人,22個貧困村摘帽,全面實現7683戶26546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節節攀升。
△龍南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市、鄉、村」三級梯度安置模式,大力實施移民搬遷進城進園,在市區建設了「金塘花苑」「新圳花苑」2個大型集中安置點,在鄉鎮中心區域建設了43個鄉鎮移民安置點,累計幫助貧困群眾實施搬遷1302戶。圖為航拍的「新圳花苑」。
安居、教育、健康、兜底保障「四項保障」暖人心,2020年發放貧困學生資助金14912人次1044餘萬元,累計發放7萬多人次5549餘萬元,實現學有所教。
△龍南創新「一村一車間」精準脫貧新模式,著力搭建就業平臺,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目前全市累計建有就業扶貧車間41個,轉移輸出就業4530人。圖為楊村車田扶貧車間工人們在做手工。
#脫貧攻堅在行動#
強化就業扶貧,被評為「全國就業扶貧基地」「全球減貧最佳案例」,楊村鎮「一卡兩線」分類積分管理做法入選江西省扶貧扶志典型案例。
03 城市建設全面提質
著力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優化城市路網結構,金龍大橋、金龍大道、玉環北路建成通車,打通龍洲片區、石人片區,通行能力顯著提升。
△龍南緊緊圍繞建設贛南次中心城市,以撤縣設市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補齊功能設施短板,著力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圖為已建成通車的金龍大橋、金龍大道,全線激活了龍洲片區、石人片區。
高品位規劃建設「三江六岸」、「五橋十路」,建成綠化面積達33.56萬平方米的濂江北岸生態公園,改造完成濱江廣場、袁屋遊園等小遊園,優化城區公園、龍海路、金塘大道、迎賓大道、駿亞大道綠地布局。
△龍南樹立生態宜居城市品牌,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品質,共建成公園、小遊園41處,城市新增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圖為位於石人新區的濂江北岸生態公園。
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完成,龍鑫花園、金水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全面竣工。
04 現代農業提檔升級
現代農業提檔升級。強勢發展優勢產業,穩妥推進農村改革,大力興修農田水利,持續提升農村環境,全面深化農旅融合。
△圖為渡江鎮嶺下村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
2020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1.5萬畝,年產量24.5萬噸,年總產值6.8億元。發展鋼架大棚蔬菜2575畝,形成了3個千畝產業基地,渡江鎮嶺下基地成為江西省距港澳地區最近的供港蔬菜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新開發及恢復生產果園面積15000畝。現有臍橙種植面積50000畝,年產值約3.497億元;鷹嘴桃面積約10000畝,年產值約3.2億元;新建年屠宰生豬50萬頭、年宰殺家禽1200萬羽的定點屠宰廠,屠宰設備及環保工藝均在國內先進行列;投資4.6526億元的茶坑水庫區域供水一體化建設工程加緊推進;以油菜花觀賞地「北有婺源、南有龍南」為定位,高質量種植油菜3萬畝,給龍南美景「錦上添花」。
05旅遊、服務業蓬勃發展
「一核三帶」旅遊發展格局漸顯,現有3個國家4A級景區,居贛州市前列。新靈倍康創建省級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南武當山入選省級森林體驗基地,虔心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被認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龍南以被列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為契機,立足贛州「客家文化旅遊區」定位,連續舉辦4屆以「圍美龍南 客迎天下」為主題的龍南旅遊文化節,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圖為2020年12月28日晚,在關西圍景區舉辦的第四屆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交響音樂會。
2020年共接待遊客610.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9.1億元。金融進企服務成效明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目前已為200餘家企業放貸30多億元,主動對接省內外金融機構,為本地企業提供融資貸款8000萬元;投建佔地1000平方「金融產品地攤」場地,多管齊下做實金融服務。
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引進京東、拼多多、小紅書等10餘家知名電商平臺進駐業務,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有新突破,跨境電商業務量列贛州市第一,全省前列。
龍南以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後花園為發展定位,以贛深高鐵通車為倒計時,舉全市之力發展星級酒店和民宿產業。
△圖為龍南御龍城五星級酒店及配套商業街項目(格蘭雲天大酒店)。
全市現共有酒店旅館等167家,其中星級旅遊飯店5家;共培育民宿15家,特別是高品質打造了集復古、星空、鄉愁等主題特色的正桂民宿村項目,並成功承辦全省民宿健康發展現場推進會。
06 基礎設施快速推進
深入推進民生基礎設施工程,突出鐵路、公路、機場、能源、水利五大重點板塊,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城鄉交通路網不斷完善。
△龍南全面升級路網建設。圖為12月28日我市舉行G535三南公路龍南汶龍至東江路段通車儀式。G535三南公路龍南汶龍至東江路段的順利通車對提升龍南區位優勢、加快「三南」一體化發展、築牢贛南次中心城市地位、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意義。
△贛深高鐵正線全線接通,已進入無渣軌道施工,配套設施日益完善,龍南將邁入高鐵新時代。圖為贛深高鐵龍南段與建好的龍關公路現場。
能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雷公山風電、楊村風電併網發電,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工程全面完工。民生工程加快實施,總投資4.65億元的茶坑水庫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全面解決全市人民用水需求;籌資5.32億元改造鄉村道路170餘公裡,屆時將全面實現「鄉鄉通」「村村通」。
△龍南深入推進民生基礎設施工程,逐步增強能源保障能力。圖為楊村風電併網發電景致。
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逐步鞏固,大廣高速擴容工程加速建設,贛深高鐵正線全線接通,龍南即將邁入高鐵新時代。
永葆初心 牢記使命
乘風破浪 揚帆遠航
徵途漫漫,讓我們繼續奮鬥
勇往直前
全力打好六大攻堅戰
邁向"強旺美富"新時代
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奮鬥吧,龍南!
▍編輯:一杯橙汁|審核:橘子
▍來源:龍南發布
▍整理:贛南橙裡橙外